CN208533680U -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3680U
CN208533680U CN201820732040.9U CN201820732040U CN208533680U CN 208533680 U CN208533680 U CN 208533680U CN 201820732040 U CN201820732040 U CN 201820732040U CN 208533680 U CN208533680 U CN 2085336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water
collecting tank
seeps
scope
net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3204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兴超
尹文超
赵昕
刘永旺
伊文婷
熊蒂程
刘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Research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3204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36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36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36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中所述雨水渗净系统包括可拼接的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其中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渗透的作用。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城市雨洪管理、生态城市建设的雨水控制与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应对城市复杂气候的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国务院办公厅明确提出:“在遵循生态优先原则下,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推进,市场上存在各类雨洪管理的系统设备,但大多数系统设备过分强调“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中的一种或两种措施,加上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不能系统解决雨水的控制和利用问题,同时一些简单粗暴的渗透滞留设施,长期使用对土壤和浅层地下水造成污染,造成更深层次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具有“渗、滞、蓄、净”等多功能的系统化设备,有效实现对雨水收集、渗透、净化以及排放的一体化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所述雨水渗净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可拼接的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
其中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收集槽单元根据实际应用场地进行任意方式排列,其中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单元的凹槽内装有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包括二氧化铝和碎石,其中二氧化铝和碎石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
优选的,其中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厚度在3mm~5mm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砂砾粒径在0.35~0.5mm 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包括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凹字型,另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凸起,其中设置的凸起结构与凹字面结构匹配,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凹字与凸起的卡扣方式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包括收集槽单元的四面设置凹字形状,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的材质为改性增强PE材料,所述雨水渗净系统应用于住宅小区和公建的停车场,房屋庭院的铺装。
一种包含所述雨水渗净系统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所述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还包括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排放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雨水口穿孔壁,雨水口和雨水管;
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所述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
优选的,所述雨水篦子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 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20~40mm范围内,其中雨水篦子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优选的,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50~60mm范围内,孔口直径在8~12mm 范围内,其中雨水口穿孔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渗透的作用,其有益效果为:
(1)雨水经过二氧化铝处理后,径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得到吸附,径流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2)通过多层过滤后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的来源,有效实现海绵城市中“渗”的理念。
(3)小雨以“渗”和“净”为主,有效消除初期雨水造成的污染,同时不造成积水,大雨时以“排”为主,及时排除地表径流,不形成内涝。
(4)不影响原有下垫面的使用特性,具韧性大、承载能力强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合的尺寸和形状进行任意方式的铺装。
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
附图说明
参考随附的附图,本实用新型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
图1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图;
图2a~图2c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单元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雨水篦子和雨水穿孔壁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细节。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所述雨水渗净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可拼接的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
其中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收集槽单元根据实际应用场地进行任意方式排列,其中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
所述收集槽单元的凹槽内装有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包括二氧化铝和碎石,其中二氧化铝和碎石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
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的材质为改性增强PE材料,具有高强度的耐压性,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渗净系统应用于住宅小区和公建的停车场,房屋庭院的铺装。
其中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厚度在3mm~5mm范围内。
所述收集槽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砂砾粒径在0.35~0.5mm范围内。
实施例1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包括雨水渗净系统001和雨水排放单元002,所述雨水渗净系统001和雨水排放单元002无缝连接;
所述雨水渗净系统001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可拼接的收集槽101,砂砾垫层102和素土基层103;
所述雨水排放单元00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105,雨水口穿孔壁106,雨水口107和雨水管108;
如图1所示,可拼接的收集槽101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其中收集槽单元呈矩形阵列排列,多个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连接或紧固件连接,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
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单元的排列方式并不限于矩形阵列,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地的尺寸、形状进行不同方式的铺装。
其中雨水口穿孔壁106置于可拼接的收集槽101一侧,当雨水渗净系统001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101a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106进入雨水口107,经雨水管108排出。
其中,可拼接的收集槽101与砂砾垫层102间设置透水土工布 104。
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101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优选的为100mm;透水土工布104厚度范围在5mm~10mm范围内,优选的为5mm;砂砾垫层102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优选的为100mm,砂砾垫层102的砂砾粒径在0.35~0.5mm范围内,优选的为0.35mm。
图2a~图2c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收集槽单元结构图,如图2a所示,为一个收集槽单元的三维结构图;如图2b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主视图;如图2c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俯视图。
如图2a所示,收集槽单元为方形凹槽,其中,凹槽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凹槽内装有二氧化铝和碎石混合填料109。
其中具体的,一个收集槽单元结构的实施例为: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为: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凹字型,另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凸起,其中设置的凸起结构与凹字面结构匹配。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凹字与凸起的卡扣方式进行连接。
收集槽单元结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为: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为:收集槽单元的四面设置凹字形状。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进行连接。
其中,本实用新型收集槽单元的形状不限于为方形凹槽,还可以是柱形凹槽,菱形凹槽或其他形状的凹槽。
其中,雨水渗净系统001的工作过程是:雨水经过混合填料处理后通过透水土工布104渗入砂砾垫层102,经砂砾层过滤后渗入地下。其中,本实用新型二氧化铝和碎石混合填料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
如图2b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主视图,收集槽单元的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
如图2c所示,为收集槽单元的俯视图,收集槽单元的底部设置规则的孔口。
如图1所示,所述雨水排放单元002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105,雨水口穿孔壁106,雨水口107和雨水管108;
其中,所述雨水管108设置于雨水口107中部侧壁,所述雨水管 108与排水通道联通。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的雨水篦子和雨水口穿孔壁的结构图。如图3所示,雨水篦子的长度在700~800mm 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20~40mm范围内,其中雨水篦子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雨水口穿孔壁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 范围内,高度在50~60mm范围内,孔口直径在8~12mm范围内,其中雨水口穿孔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其中,雨水排放单元002的工作过程是:
1)如图1所示,雨水口穿孔壁106置于收集槽101一侧,当雨水渗净系统001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101a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106进入雨水口107,经雨水管108排出。
2)雨水通过雨水篦子105,经过雨水口穿孔壁106进入雨水口 107,经雨水管108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可以应用于住宅小区和公建的停车场,避免雨天排水不便,造成积水,影响道路的秩序,或者应用于房屋庭院的铺装,避免雨天积水排出不及时,造成地基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雨水渗净系统、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对雨水进行收集、净化、渗透以及排放的作用,其有益效果为:
(1)雨水经过二氧化铝处理后,径流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得到吸附,径流水质得到有效改善。
(2)通过多层过滤后的雨水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的来源,有效实现海绵城市中“渗”的理念。
(3)小雨以“渗”和“净”为主,有效消除初期雨水造成的污染,同时不造成积水,大雨时以“排”为主,及时排除地表径流,不形成内涝。
(4)不影响原有下垫面的使用特性,具韧性大、承载能力强特点。
结合这里披露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和实践,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是易于想到和理解的。说明和实施例仅被认为是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主旨均由权利要求所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所述雨水渗净系统自上而下依次包括:可拼接的收集槽,透水土工布,砂砾垫层和素土基层;
其中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包括多个收集槽单元,所述收集槽单元呈凹槽型,所述凹槽的底部和四周设置规则的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单元的凹槽内装有混合填料,所述混合填料包括二氧化铝和碎石,其中二氧化铝和碎石的直径在10mm~12mm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透水土工布的厚度在3mm~5mm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的长宽高的数值范围在90~150mm范围内;所述砂砾垫层的厚度在90~150mm范围内,砂砾粒径在0.35~0.5mm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包括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凹字型,另一个互相垂直的两面设置凸起,其中设置的凸起结构与凹字面结构匹配,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凹字与凸起的卡扣方式进行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槽单元为无盖腔体,腔体的四周设计包括收集槽单元的四面设置凹字形状,收集槽单元之间通过防水胶进行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拼接的收集槽的材质为改性增强PE材料,所述雨水渗净系统应用于住宅小区和公建的停车场,房屋庭院的铺装。
8.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渗净系统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所述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还包括雨水排放单元,所述雨水排放单元自上而下依次包括:雨水篦子,雨水口穿孔壁,雨水口和雨水管;
其中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置于所述收集槽一侧,雨水渗透单元无法渗透的雨水通过收集槽单元周边的孔口,经过雨水口穿孔壁进入雨水口,经雨水管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篦子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20~40mm范围内,其中雨水篦子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口穿孔壁的长度在700~800mm范围内,宽度在400~500mm范围内,高度在50~60mm范围内,孔口直径在8~12mm范围内,其中雨水口穿孔壁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
CN201820732040.9U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Active CN2085336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2040.9U CN208533680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32040.9U CN208533680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3680U true CN208533680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33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32040.9U Active CN208533680U (zh) 2018-05-17 2018-05-17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36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276935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植被沟
CN206591602U (zh) 海绵城市渗排结构及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CN107386415A (zh) 电动提水涵养草坪及雨水截污生态路面
KR20150110193A (ko) 조경식재부를 구비한 침투식 빗물저류조
CN106917522A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室外停车位系统
CN103541421B (zh) 一种新型雨水截水及渗排一体化系统
CN110629619A (zh) 一种海绵型绿地建设结构技术
CN107386054A (zh) 一种城市道路过滤净化及收集排水系统
CN202265891U (zh) 一种渗透式雨水排水管
Dierkes et al. Next generation water sensitive storm water management techniques
CN110012770B (zh) 一种高效削减径流流速和污染物的雨水花园
CN209759918U (zh)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CN208533680U (zh) 一种新型可铺装使用的雨水渗净系统及雨水渗排一体化系统
CN208362838U (zh) 一种透水路面
KR101906075B1 (ko) 투수성 도로 경계용 측구
CN107916708A (zh) 一种雨洪资源利用方法
CN111535098A (zh) 一种城镇道路绿化带、人行道雨水排水系统及施工方法
CN20786191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的地下过滤沙床
CN213417454U (zh) 一种透水铺装路面
CN112939332B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雨水截污净化系统
CN206157878U (zh) 海绵城市的生物滞水池系统
Andrés‐Valeri et al. Sustainable Drainage Systems in Spain
CN2106843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防渗设计结构
CN107503264A (zh) 一种具有净化空气、防冻胀功能的雨水收集生态透水路面
CN209099100U (zh) 适合应用于高地下水位地区的透水混凝土铺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