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3353U - 一种预制型盖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预制型盖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3353U
CN208533353U CN201820507723.4U CN201820507723U CN208533353U CN 208533353 U CN208533353 U CN 208533353U CN 201820507723 U CN201820507723 U CN 201820507723U CN 208533353 U CN208533353 U CN 208533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t cap
channel
strip piece
groove body
graf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0772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四田
杨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unicipal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0772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3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3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3353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制型盖梁,属于桥梁构件领域,包括多个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制件,多个预制件之间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盖梁,所述多个预制件中包括一个槽形件和若干条形件,所述槽型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体;所述条形件数量不多于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的数量,所述条形件在盖梁拼合完成后部分或全部嵌装在槽形件的槽体内;所述条形件与槽形件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料进行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型盖梁能够达到和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强度的力学水平,同时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吊装难度低、结合牢靠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预制型盖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型盖梁。
背景技术
盖梁,指的是为支承、分布和传递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在桥墩顶部设置的一种横梁。盖梁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桥梁上部结构,并将全部荷载传导至桥墩上,因此盖梁是桥梁的主要受力构件。
现有技术中,为了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现场环境污染及对现况交通的干扰,桥梁施工过程中一般事先在工厂预制好相关部件后再运到现场进行拼装的形式进行施工。现有技术中对于盖梁部分的预制一般采用分段的方式进行,即将盖梁在长度方向上分割为若干段进行预制,然后运输至现场进行拼接。在拼接过程中要对盖梁段进行预先固定,如图1所示,现有的做法是在桥墩两侧搭建一个支架,然后在支架的支撑下盖梁进行拼接,然后进行张拉预应力钢束、注浆、封锚等操作。
然而,这种盖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如下缺点:首先,在拼接过程中需要搭接支架,施工过程复杂的同时还会占用过多的桥下空间影响交通;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分段预制的盖梁的力学性能难以保证,即使在使用了很多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的情况下也难保证能够达到与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的强度。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0229844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分片预制拼装盖梁,包括用于拼装成盖梁的多个预制部件;所述预制部件为所述盖梁沿长度方向分割形成的多片分片预制盖梁;多片所述分片预制盖梁在拼装时采用预应力连接方式形成固定连接。所述分片预制盖梁的长度与所述盖梁的长度相同。通过将盖梁分割成若干个长度与盖梁整体长度相同的单片来达到利用支撑盖梁的桥墩立柱作为施工支架,不需要在施工现场再架设支架的目的;同时由于盖梁没有在长度方向上被分割成若干段,盖梁的力学性能得到了保证。
然而,上述技术方案中公开的盖梁在实际使用中仍然存在问题:首先,将盖梁在长度方向上分割成若干片后,当盖梁的每个分片受到竖直向下的压力相同时,其力学性能可以达到和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强度的水平,但是当盖梁产生轻微的形变或者倾斜、位移时,盖梁的每个分片之间受到的压力会发生改变,这就会造成盖梁整体的内应力,尤其是拼缝处的内应力变化,变化至一定程度后便可能导致拼缝内部产生裂缝、疏松等缺陷;其次,在对上述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盖梁进行拼接的过程中,由于需要向拼缝中浇筑浆料进行连接,而拼缝为上下贯通的结构,因此在浇筑浆料的过程中,为了防止浆料沿拼缝流到桥下仍然需要对盖梁进行预先固定并搭建模板,保证浆料充满整个拼缝的同时,减少浆料落到桥下的概率,因此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盖梁的施工工艺仍然具有一定复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预制型盖梁的力学性能不佳、施工工艺复杂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并且施工工艺更加简单的预制型盖梁。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型盖梁,包括多个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制件,多个预制件之间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盖梁,所述多个预制件中包括:
槽形件,具有一个,所述槽形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体;
条形件,数量不多于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的数量,所述条形件在盖梁拼合完成后部分或全部嵌装在槽形件的槽体内;
所述条形件与槽形件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料进行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数量为一个,所述条形件的数量为一个。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的底面包括两段自槽体中间向槽体两端延伸的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条形件具有与槽体的底面相适配的底面。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形件的下部和与盖梁连接的桥墩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副,所述定位副适于对盖梁和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定位副包括设置在槽形件下部的预制孔,所述桥墩上设置有适于插接进预制孔的柱形段或钢筋。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条形件的侧壁与所述槽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同条形件固接的第一钢筋组和同槽形件固接的第二钢筋组。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中的钢筋间隔交叉设置。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的内底面与条形件的下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接副,所述插接副适于对条形件和槽形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副包括设置在条形件底面上的插接键和设置在槽体内底面上的与插接键轮廓相匹配的插槽。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插接键的横截面自插接键顶部向插接键根部逐渐扩大。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包括多个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制件,多个预制件之间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盖梁,所述多个预制件中包括一个槽形件和若干条形件,所述槽形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体;所述条形件数量不多于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的数量,所述条形件在盖梁拼合完成后部分或全部嵌装在槽形件的槽体内;所述条形件与槽形件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料进行连接。将盖梁设计成上述形式后,不但能够起到传统预制型的盖梁减少现场施工难度、降低环境污染、降低单块预制件重量的目的。同时还能是盖梁在现有的预制工艺上带来以下改进:首先,由于盖梁采用了槽形件和条形件拼合的形式,条形件处于槽形件的包裹状态下,盖梁在外荷载作用下,应力及变形最大的是槽形件和条形件本身,槽形件和条形件的拼缝受力相对较小。因此,上述结构的盖梁的强度能够达到和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的强度,大大提高预制型盖梁的力学性能;其次,由于有了槽形件的存在,在注浆过程中槽形件的槽体自身为非上下贯通式的结构,在注浆时槽体的底面能够阻止浆料的下流,因此能够减少现场施工时模板的使用量,降低现场施工的工艺复杂性。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槽体的底面包括两段自槽体中间向槽体两端延伸的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条形件具有与槽体的底面相适配的底面。通过将槽体和条形件的底面设计成上述结构后,一方面能够防止吊装过程中条形件与槽体在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让斜面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自两端向中间内凹型的槽体底面能够更好的容纳浆料,使浆料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填充,降低施工难度;最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盖梁的下底面同样是自中间向两端倾斜向上的结构,将槽体的底面设计成上述结构后能够保证盖梁两端槽体下最薄处的厚度,避免盖梁上出现过薄的区域,保证盖梁的力学性能。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槽形件的下部和与盖梁连接的桥墩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副,所述定位副适于对盖梁和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通过定位副的作用能够对盖梁和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为盖梁和桥墩之间的结合提供结构基础。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定位副包括设置在槽形件下部的预制孔,所述桥墩上设置有适于插接进预制孔的柱形段或钢筋。通过将定位副设计成上述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只需要将槽形件的预制孔对准桥墩上的柱形段放下即可,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盖梁的吊装难度,并且与桥墩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牢靠。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条形件的侧壁与所述槽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同条形件固接的第一钢筋组和同槽形件固接的第二钢筋组。在对条形件和槽形件之间的间隙进行注浆后,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相配合能够提高条形件和槽形件结合的紧密度,提高盖梁的力学性能。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槽体的内底面与条形件的下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接副,所述插接副适于对条形件和槽形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插接副的存在能够避免槽形件和条形件在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提高盖梁自身的稳定性。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副包括设置在条形件底面上的插接键和设置在槽体内底面上的与插接键轮廓相匹配的插槽。与定位副的作用类似,插接副能够对条形件和槽形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一方面降低吊装时的拼合难度,另一方面提高槽形件和条形件之间的拼合的牢固程度。
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接键的横截面自插接键顶部向插接键根部逐渐扩大。通过将插接键设计成上述形式后,随着插接键插入插槽中的深度越来越深,插接键会受到越来越大的挤压力,使插接副的配合越来越紧密。因此,此举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盖梁拼接好以后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盖梁的力学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制型盖梁能够达到和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指标的力学性能,同时还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吊装难度低、结合牢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预制型盖梁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提供的预制型盖梁安装在桥墩上后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盖梁中槽形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所示槽形件B-B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2所示盖梁中条形件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槽形件,2-槽体,3-第二钢筋组,4-预制孔,5-插槽,6-条形件,7- 第一钢筋组,8-插接键,9-桥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2至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1,本实施例包括多个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制件,多个预制件之间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盖梁,所述多个预制件中包括一个槽形件1和若干条形件6,所述槽形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体2;所述条形件6数量不多于所述槽形件1上开设的槽体2的数量,所述条形件6在盖梁拼合完成后部分或全部嵌装在槽形件1的槽体2内;所述条形件6与槽形件1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料进行连接。
将传统的分段预制的盖梁盖梁设计成上述形式后,不但能够达到传统预制型的盖梁减少现场施工难度、降低环境污染、降低单块预制件重量的目的。同时还能是盖梁在现有的预制工艺上带来以下改进:首先,由于盖梁采用了槽形件1和条形件6拼合的形式,条形件6处于槽形件1的包裹状态下,盖梁在外荷载作用下,应力及变形最大的是槽形件1和条形件6 本身,槽形件1和条形件6的拼缝受力相对较小。上述结构的盖梁的强度能够达到和整体浇筑的盖梁同等的强度,大大提高预制型盖梁的力学性能;其次,由于有了槽形件的存在,在注浆过程中槽形件的槽体2自身为非上下贯通式的结构,在注浆时槽体2的底面能够阻止浆料的下流,因此能够减少现场施工时模板的使用量,降低现场施工的工艺复杂性。
本实施例中,作为盖梁的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2数量为一个,所述条形件6的数量为一个。
在另一种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槽形件1上开设有两个槽体2,每个槽体2中均嵌装有一个条形件6。并且,根据盖梁的宽度可以将槽体2的数目进行任意的增加,同时辅以同样数量的条形件6均可达到解决同样技术问题的目的。
作为预制型盖梁的一种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所述槽体2的底面包括两段自槽体2中间向槽体2两端延伸的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条形件6具有与槽体2的底面相适配的底面。通过将槽体2和条形件6的底面设计成上述结构后,一方面能够防止吊装过程中条形件6与槽体2在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让斜面起到预定位的作用;另一方面,自两端向中间内凹型的槽体2底面能够更好的容纳浆料,使浆料自中间向两端逐渐填充,降低施工难度;最后,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盖梁的下底面同样是自中间向两端倾斜向上的结构,将槽体2的底面设计成上述结构后能够保证盖梁两端槽体2 下最薄处的厚度,避免盖梁上出现过薄的区域,保证盖梁的力学性能。
作为盖梁的一种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所述槽形件的下部和与盖梁连接的桥墩9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副,所述定位副适于对盖梁和桥墩9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通过定位副的作用能够对盖梁和桥墩9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为盖梁和桥墩9之间的结合提供结构基础。
作为定位副的一种可替代实施方式,所述定位副包括设置在槽形件1 下部的至少两个预制孔4,所述桥墩9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适于插接进预制孔 4的柱形段。通过将定位副设计成上述结构后,在吊装过程中只需要将槽形件1的预制孔4对准桥墩9上的柱形段放下即可,这样的结构能够降低盖梁的吊装难度,并且与桥墩9之间的结合更加稳固牢靠。
为了保证条形件6与槽形件1的结合足够牢靠,所述条形件6的侧壁与所述槽体2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同条形件6固接的第一钢筋组7和同槽形件1固接的第二钢筋组3。在对条形件6和槽形件1之间的间隙进行注浆后,第一钢筋组7和第二钢筋组3相配合能够提高条形件6 和槽形件1结合的紧密度,提高盖梁的力学性能。
作为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安装方式的一种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钢筋组7和第二钢筋组3中的钢筋间隔交叉设置。
作为盖梁的一种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所述槽体2的下底面与条形件6 的下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接副,所述插接副适于对条形件6和槽形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插接副的存在能够避免槽形件1和条形件6在长度方向上发生错位,提高盖梁自身的稳定性。
作为插接副的一种可替代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插接副包括设置在条形件6底面上的插接键8和设置在槽体2内底面上的与插接键8轮廓相匹配的插槽5。与定位副的作用类似,插接副能够对条形件6和槽形件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一方面降低吊装时的拼合难度,另一方面提高槽形件1和条形件6之间的拼合的牢固程度。
作为插接副的进一步改进实施方式,所述插接键8的横截面自插接键8 顶部向插接键8根部逐渐扩大。通过将插接键8设计成上述形式后,随着插接键8插入插槽5中的深度越来越深,插接键8会收到越来越大的挤压力,使插接副的配合越来越紧密。因此,此举能够进一步的提高盖梁拼接好以后的牢固程度,进一步提高盖梁的力学性能。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预制型盖梁,包括多个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预制件,多个预制件之间拼合后形成完整的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预制件中包括:
槽形件,具有一个,所述槽形件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沿盖梁长度方向延伸的槽体;
条形件,数量不多于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的数量,所述条形件在盖梁拼合完成后部分或全部嵌装在槽形件的槽体内;
所述条形件与槽形件之间通过凝固后的混凝土浆料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件上开设的槽体数量为一个,所述条形件的数量为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底面包括两段自槽体中间向槽体两端延伸的倾斜向上的斜面,所述条形件具有与槽体的底面相适配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件的下部和与盖梁连接的桥墩的上部设置有定位副,所述定位副适于对盖梁和桥墩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副包括设置在槽形件下部的预制孔,所述桥墩上设置有适于插接进预制孔的柱形段或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件的侧壁与所述槽体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置有同条形件固接的第一钢筋组和同槽形件固接的第二钢筋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组和第二钢筋组中的钢筋间隔交叉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下底面与条形件的下底面上设置有若干插接副,所述插接副适于对条形件和槽形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副包括设置在条形件底面上的插接键和设置在槽体内底面上的与插接键轮廓相匹配的插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制型盖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键的横截面自插接键顶部向插接键根部逐渐扩大。
CN201820507723.4U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预制型盖梁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3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7723.4U CN208533353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预制型盖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07723.4U CN208533353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预制型盖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3353U true CN208533353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6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07723.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3353U (zh) 2018-04-11 2018-04-11 一种预制型盖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335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779A (zh) * 2019-05-05 2019-08-09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一种预制型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06779A (zh) * 2019-05-05 2019-08-09 北京市市政专业设计院股份公司 一种预制型盖梁及其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36710U (zh) 一种预制式桥梁下部结构
CN105088937B (zh) 铰缝有相对凹槽的空心板桥及其建造方法
CN209891048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墩柱与盖梁的连接结构
CN211368352U (zh) 一种装配式桥墩与承台锚固钢筋套插后浇rpc的连接结构
CN109137720B (zh) 预制箱梁的施工方法
CN208533353U (zh) 一种预制型盖梁
CN110499869A (zh) 牛腿叠合梁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37271A (zh) 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CN200985489Y (zh) 内置斜腿刚架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箱梁桥
CN205742550U (zh) 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CN111074923A (zh) 一种预制空心桥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937270A (zh) 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CN218437820U (zh) 一种装配式坡面屋顶
CN218757420U (zh) 柱帽预制件
KR100462966B1 (ko) 합성형 거더교의 단면형상을 개선한 p.s.c u-거더
CN210767204U (zh) 装配式混凝土组件及混凝土结构体系
CN212001224U (zh) 一种预制空心桥墩与承台的连接结构
CN109457799A (zh) 一种预制梁柱核心区的莲藕梁单元及安装方法
CN205591349U (zh) 采用中强预应力筋的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
CN208039073U (zh) 一种装配式连续箱梁负弯矩钢束锚固区构造
CN211256667U (zh) 一种底部灌浆式uhpc防撞护栏的连接结构
CN112281635A (zh) 一种新型轨道全装配式集成工业化体系
CN207776235U (zh) 一种可整体连接的预制多孔板
CN106087714B (zh) 一种仿生桥墩及其建造方法
CN205742549U (zh) 新型装配式建筑连接节点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