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0989U - 一种加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加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0989U
CN208530989U CN201820928735.4U CN201820928735U CN208530989U CN 208530989 U CN208530989 U CN 208530989U CN 201820928735 U CN201820928735 U CN 201820928735U CN 208530989 U CN208530989 U CN 2085309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oon
glove
article putting
diaphragm capsule
put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2873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中伟
史正
吉永林
金卫东
林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Zhongy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2873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09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09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09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勺装置,加勺装置包括产品输送部件、勺子供应部件、勺子输送部件、勺子搬运部件,所述产品输送部件与勺子输送部件之间通过勺子搬运部件连接,所述勺子供应部件与勺子输送部件连接,所述勺子输送部件设有勺子输送路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Ⅱ,所述置物模盒Ⅰ和置物模盒Ⅱ位于同一勺子输送路径内异步同向运动。加勺装置具有取勺工序和供勺工序独立进行的作业特征,而使得缓存输送勺子的工作周期大大缩短,进而提升了整个加勺装置的工作效率,加勺装置单位时间内产量大幅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加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向流水线上的物品投放附件的包装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加勺装置。
背景技术
酸奶制品中有一类大杯装类型的产品,该产品除杯身之外附加了与杯身结合为一体的杯盖和夹持在杯身和杯盖之间的勺子,食用过程可利用勺子向杯身内部舀取酸奶。勺子和杯盖会在流水线上逐一放置到杯身上,也可以同时放置到杯身上。两种方式基于不同的结构,前者是在流水线上至少设置两个工位,一个用于放置勺子,一个用于放置杯盖;后者则是通过在一个工位将勺子和杯盖以正确的位置关系和空间姿态结合到杯身上。
现有技术中逐一放置的方式是基于步进式输送结构。步进式输送结构包括输送产品的产品输送部件、勺子供应部件即加勺机、勺子输送部件、勺子搬运部件、杯盖供应部件、扣盖部件。产品输送部件是用于输送产品,产品输送部件的输送方向固定,因此,产品输送部件上设有产品输送路径。向杯身加勺子的工位和向杯身加盖的工位在产品输送路径上依次排列。勺子输送部件作为过渡部件,起到缓存勺子并使勺子按要求排列整齐的作用,现有技术中以同步带展开形成的支撑结构作为输送和缓存勺子的结构。加勺机将呈带装包装的连续的勺子切割成一个只含有一个勺子的包装袋,包装袋被输出到勺子输送部件上,每放置一个包装袋到勺子输送部件上时勺子输送部件用于支撑包装袋的支撑面便向同一个方向前进一段,如此,便于在勺子输送部件上排列多个只含有一个勺子的包装袋。勺子搬运部件为具有升降平移功能的结构,通过吸盘吸取袋装化的勺子,将勺子从勺子输送部件处搬运到位于产品输送路径上的产品的杯身上。加勺时产品在产品输送路径上静止不动,待加装勺子后才运动,同时待加勺子的产品进入加勺工位。在后的加盖工位亦是如此,在加勺子的同时扣盖部件从杯盖供应部件处获得杯盖并最终将杯盖扣在杯身上。
由于现有技术中勺子供应部件和勺子输送部件上进行的勺子供应工序的步调与加勺工序的步调并非一致,在勺子输送部件上排列有勺子的情况下只能在勺子搬运部件取走勺子后才能再次排列放置勺子,因此,勺子供应工序的步调受制于加勺工序的步调,勺子供应工序的工作周期大于加勺工序的工作周期。勺子供应工序的工作周期直接影响整个加勺装置的工作效率,更限制了配套该加勺技术产品包装生产线的工作效率。正因该工作特征使得现有技术中的步进式输送结构的加勺技术存在产量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加勺工作效率,由此得到一种产量大、性能稳定的加勺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勺装置包括产品输送部件、勺子供应部件、勺子输送部件、勺子搬运部件,所述产品输送部件与勺子输送部件之间通过勺子搬运部件连接,所述勺子供应部件与勺子输送部件连接,所述勺子输送部件设有勺子输送路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Ⅰ、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Ⅱ,所述置物模盒Ⅰ和置物模盒Ⅱ位于同一勺子输送路径内异步同向运动,所述置物模盒Ⅰ上设有置物槽Ⅰ、所述置物模盒Ⅱ设有置物槽Ⅱ,所述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等于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所述勺子输送路径设有取勺工位和供勺工位,所述勺子供应部件位于勺子输送路径的取勺工位处,所述勺子供应部件的输出部位与位于取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连通,所述勺子搬运部件的作业端的运动范围包括伸入到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所述产品输送部件位于勺子输送路径的供勺工位的一侧。
勺子输送部件包括两个独立运行的输送组件,每个输送组件在勺子输送路径内各占用一段输送空间,置物模盒Ⅰ、置物模盒Ⅱ以错时错位方式的异步同向运动,置物模盒Ⅰ位于取勺工位时置物模盒Ⅱ可以位于供勺工位、置物模盒Ⅱ位于取勺工位时置物模盒Ⅰ可以位于供勺工位。整个加勺工序基于两个独立运行的输送组件被分为取勺工序和供勺工序,所以当供勺工序进行时可以同步进行取勺工序,如此整个加勺操作的周期大大缩短。
两个异步同向运行的输送组件的优选结构如下,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同步带Ⅰ、置物模盒Ⅰ、驱动装置Ⅰ,所述驱动装置Ⅰ上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同步带Ⅱ、置物模盒Ⅱ、驱动装置Ⅱ,所述驱动装置Ⅱ上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主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从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主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Ⅰ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Ⅰ只驱动同步带Ⅰ转动,所述同步带Ⅱ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Ⅱ只驱动同步带Ⅱ转动,所述同步带Ⅰ平行于同步带Ⅱ,所述置物模盒Ⅰ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Ⅰ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Ⅱ上方,所述置物模盒Ⅱ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Ⅱ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Ⅰ上方,所述勺子输送路径的供勺工位、取勺工位都位于同步带Ⅰ和同步带Ⅱ上位于同一侧的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处,在勺子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上供勺工位、取勺工位依次排列。驱动装置Ⅰ、驱动装置Ⅱ都可以选用伺服电机与减速器组合的结构。驱动装置Ⅰ工作只能带动同步带Ⅰ转动;驱动装置Ⅱ工作只能带动同步带Ⅱ转动。置物模盒Ⅰ的运动与置物模盒Ⅱ的运动就相互独立。
勺子搬运部件的优选结构如下,所述勺子搬运部件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有直线往复运动的载物板Ⅰ,所述载物板Ⅰ上设有作为勺子搬运部件的作业端的推板,所述推板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载物板Ⅰ的延伸方向,所述推板的运动范围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交。工作时推板伸入在置物槽Ⅰ或置物槽Ⅱ中,位于置物槽Ⅰ或置物槽Ⅱ的勺子被推板推动而向产品输送路径处运动。
推板做直线往复运动,为将勺子置于产品上推板仅有一次单向平移动作为有用动作,推板的另一次反向平移动作不会用于推动勺子,值得注意的是推板因为要返回初始位置而从置物槽Ⅰ或置物槽Ⅱ脱离所做的平移运动占据了勺子供应工序的工作周期,因而缩短推板返回初始状态的时间能够缩短勺子供应工序的工作周期。为此,所述勺子搬运部件设有升降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推动组件做升降运动的方向平行于推板的延伸方向。升降组件初始状态时,推板平移可以伸入到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升降组件抬升推动组件后,推板平移的运动范围脱离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所在区域,如此,在推动勺子后可以通过抬升推动组件来获得以最短的时间让推板脱离置物槽Ⅰ、置物槽Ⅱ。
在本技术方案中,置物模盒Ⅰ、置物模盒Ⅱ的装载作用表现在取勺工位到供勺工位的范围内,除此之外的区域只需要通过输送结构连接即可。所以勺子搬运部件还设置了引导组件,一方面是起到过渡连接作用,另一方面是缩减置物模盒Ⅰ、置物模盒Ⅱ的体积,降低驱动装置的负载。引导组件位于产品输送路径和勺子输送路径之间,所述引导组件上设有引导凹槽,所述引导凹槽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对,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引导凹槽的中心距。
为限制勺子在杯身上的放置位置,所述勺子搬运部件还包括辅助限位组件,所述辅助限位组件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限位块,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块之间的中心距,所述限位块处在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上的延伸方向上。
为避免限位块在产品输送过程中与产品发生碰撞,所述辅助限位组件设有直线往复运动的载物板Ⅱ,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在载物板Ⅱ上并随着载物板Ⅱ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限位块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向平行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上的延伸方向。限位块可以通过直线往复运动获得远离产品和靠近产品的位置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加勺操作过程中勺子的排列状态与产品的排列状态对应,即相邻的两个勺子的中心间距与相邻的两个产品的中心间距相同。所以保持产品的排列间距对于高效完成加勺操作具有明显积极的作用。为此,所述产品输送部件还设有置物模盒Ⅲ,所述置物模盒Ⅲ位于产品输送部件的产品输送路径上,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的中心距。置物模盒Ⅲ在控制产品排列规则的作用在外形不规则的产品的输送时尤为明显;而对于外形规则的产品,可以以产品本身的外形特点来获取紧密排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勺装置具有取勺工序和供勺工序独立进行的作业特征,而使得缓存输送勺子的工作周期大大缩短,进而提升了整个加勺装置的工作效率,加勺装置单位时间内产量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加勺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加勺装置包括产品输送部件1、勺子供应部件2、勺子输送部件3、勺子搬运部件4、机架5。
产品输送部件1安装在机架5上,产品输送部件1设有输送带和置物模盒Ⅲ6,输送带在机架5上展开形成平面结构的产品输送路径,产品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只朝着同一个方向。置物模盒Ⅲ6位于输送带上且在产品输送路径上排列成一列单向运动。置物模盒Ⅲ6的中间设有载物空腔,位于产品输送路径上的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可以紧挨在一起,因而,任意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中心距都相同,这也就是任意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的中心距都相同。当产品置于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后,相邻的两个产品之间的中心距相同;位于产品输送路径上产品而言,其以相同间距整齐排列。置物模盒Ⅲ6在控制产品排列规则的作用在外形不规则的产品的输送时尤为明显。
勺子输送部件3位于产品输送部件1的一侧。勺子输送部件3也安装在机架5上。
勺子输送部件3包括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的工作原理相同,但结构上存在差异。
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同步带Ⅰ、置物模盒Ⅰ7、驱动装置Ⅰ,驱动装置Ⅰ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安装在机架5上,伺服电机的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作为驱动装置Ⅰ动力输出轴向外提供动力;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同步带Ⅱ、置物模盒Ⅱ8、驱动装置Ⅱ,驱动装置Ⅱ包括伺服电机和减速器,伺服电机通过减速器安装在机架5上,伺服电机的转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出轴作为驱动装置Ⅱ动力输出轴向外提供动力。
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了主动同步带轮Ⅰ和从动同步带轮Ⅱ,其中主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主动同步带轮Ⅰ受驱动装置Ⅰ的驱动而转动,从动同步带轮Ⅱ则可以在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上做自转运动,从动同步带轮Ⅱ不受驱动装置Ⅰ驱动。
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上安装了主动同步带轮Ⅱ和从动同步带轮Ⅰ,其中主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从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主动同步带轮Ⅱ受驱动装置Ⅱ的驱动而转动,从动同步带轮Ⅰ则可以在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上做自转运动,从动同步带轮Ⅰ不受驱动装置Ⅱ驱动。
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平行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的延伸方向。安装后,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位于同安装平面上,同步带Ⅰ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位于同安装平面上,同步带Ⅱ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又由于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尺寸相同,不仅同步带Ⅰ平行于同步带Ⅱ,而且同步带Ⅰ、同步带Ⅱ的展开后的形状尺寸相同。同步带Ⅰ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与同步带Ⅱ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之间不仅呈平行的位置关系和整齐一致的排列关系,还具有相同的长度。
驱动装置Ⅰ工作时最终只带动同步带Ⅰ运动,驱动装置Ⅱ工作时最终只带动同步带Ⅱ运动;通过控制便可实现同步带Ⅰ与同步带Ⅱ之间同步同向同速运动、同步同向差速运动、同步反向同速运动、同步反向差速运动、异步同向运动、异步反向运动,在本技术方案中同步带Ⅰ、同步带Ⅱ做异步同向运动,在本实施例中同步带Ⅰ与同步带Ⅱ之间异步同向运动。
置物模盒Ⅰ7、置物模盒Ⅱ8两者结构相同、数量也相同,不同在于两者与其它部件的连接关系。具体的,置物模盒Ⅰ7、置物模盒Ⅱ8都为板材经过压制后形成弯折结构,都具有一体式结构,弯折结构的中间部位形成了两端敞开的凹槽结构;由此,置物模盒Ⅰ7上设有两端敞开的凹槽结构的置物槽Ⅰ,置物模盒Ⅱ8设有两端敞开的凹槽结构置物槽Ⅱ。置物模盒Ⅰ7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Ⅰ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Ⅱ上方,置物模盒Ⅱ8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Ⅱ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Ⅰ上方。置物模盒Ⅰ7以等间距方式排列在同步带Ⅰ,置物模盒Ⅱ8也以等间距方式排列在同步带Ⅱ。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Ⅰ7之间呈平行的位置关系、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Ⅱ8之间也呈平行的位置关系;并且任意置物模盒Ⅰ7与任意置物模盒Ⅱ8之间也呈平行的位置关系。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Ⅰ7之间的等于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Ⅱ8之间的间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以及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的中心距三者都相同。同步带Ⅰ上只有局部分布有置物模盒Ⅰ7、同步带Ⅱ上也只有局部分布有置物模盒Ⅱ8。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和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都垂直于置物模盒Ⅰ7的运动方向、也都垂直于置物模盒Ⅱ8的运动方向,即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和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都垂直于勺子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当所有的置物模盒Ⅰ7位于同步带Ⅰ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时,还可以有足够空间保证所有置物模盒Ⅱ8位于同步带Ⅱ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此时,置物模盒Ⅰ7、置物模盒Ⅱ8都位于同步带Ⅰ和同步带Ⅱ上位于同一侧的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处。
置物模盒Ⅰ7在同步带Ⅰ的带动下获得运动范围以及置物模盒Ⅱ8在同步带Ⅱ的带动下获得运动范围共同组成了勺子输送部件3的勺子输送路径。因而,勺子输送路径由两个圆弧形区域和两个笔直状区域构成并呈环形区域,两个圆弧形区域在两端、两个笔直状区域分布在两个圆弧形区域之间。勺子输送路径设有取勺工位和供勺工位,供勺工位、取勺工位都位于勺子输送路径上位于一侧的笔直状区域内,也就是,供勺工位、取勺工位都位于同步带Ⅰ和同步带Ⅱ上位于同一侧的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处,在勺子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上供勺工位、取勺工位依次排列。
勺子供应部件2为加勺机,它能够将袋装化的勺子逐一切割并将一个只含有一个勺子的包装袋向外输出。勺子供应部件2安装在机架5上,位于勺子输送部件3的一端。勺子供应部件2设有一个用于输出包装袋的输出部位,该输出部位朝向勺子输送路径并且紧邻取勺工位,所以当置物模盒Ⅰ7或置物模盒Ⅱ8经过并处于取勺工位时,勺子供应部件2的输出部位与位于取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连通,勺子供应部件2输出的包装袋可以被直接投向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
勺子搬运部件4安装在机架5上,它位于勺子输送部件3的一侧,而勺子输送部件3的另一侧是产品输送部件1,如此,勺子输送部件3位于勺子搬运部件4和产品输送部件1之间。勺子搬运部件4包括推动组件、升降组件、引导组件11、辅助限位组件。
升降组件包括气缸、导杆和载物板Ⅲ。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机架5上,气缸的活塞杆与载物板Ⅲ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载物板Ⅲ;载物板Ⅲ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导杆,每根导杆与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又都与载物板Ⅲ呈垂直的位置关系。导杆通过滑套与机架5活动连接,在气缸推动载物板Ⅲ运动的过程中导杆起到引导的作用。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后,载物板Ⅲ被抬升。初始状态下气缸处于收缩状态,载物板Ⅲ被降低。
推动组件设有气缸、导杆和载物板Ⅰ9。气缸的缸体固定安装在载物板Ⅲ上,气缸的活塞杆与载物板Ⅰ9固定连接。气缸的活塞杆垂直于载物板Ⅰ9。载物板Ⅰ9两端各固定连接一根导杆,每根导杆与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又都与载物板Ⅰ9呈垂直的位置关系。导杆通过滑套与载物板Ⅲ活动连接,在气缸推动载物板Ⅰ9运动的过程中起到引导和承载的作用。载物板Ⅰ9在气缸驱动下做直线往复运动,载物板Ⅰ9的运动方向垂直于勺子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载物板Ⅰ9的一侧分布有等间距排列的推板10,推板10作为勺子搬运部件4的作业端用于推动勺子;推板10的数量与置物模盒Ⅰ7的数量相同、也与置物模盒Ⅱ8的数量相同。推板10为长条状结构,推板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载物板Ⅰ9的延伸方向,两者之间呈垂直的位置关系。载物板Ⅰ9运动的,则推板10随之运动,推板10的运动范围为笔直状区域,且该区域伸入到勺子输送路径上、与供勺工位相交。推板10的运动方向平行于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和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推板10之间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以及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的中心距,这四者都相同。所以当置物模盒Ⅰ7或置物模盒Ⅱ8经过并处于供勺工位时,推板10的运动范围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交,推板10可以伸入到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并在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平移。初始状态下,推板10位于勺子输送路径的一侧,远离于置物模盒Ⅰ7、置物模盒Ⅱ8的运动范围。
引导组件11为金属板材焊接而成的结构,其包括基板和侧板,基板和侧板都为扁平的板材结构,基板呈长条状、侧板则呈长宽比较小的形状。侧板固定安装在基板上,两块侧板之间形成一个两端敞开的凹槽结构即引导凹槽12。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引导凹槽12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的中心距,四者都相同。引导凹槽12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和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引导凹槽12的数量与置物模盒Ⅰ7的数量相同、也与置物模盒Ⅱ8的数量相同。引导组件11固定安装机架5上,它位于产品输送路径和勺子输送路径之间。当置物模盒Ⅰ7或置物模盒Ⅱ8经过并处于供勺工位时,引导凹槽12刚好与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对,引导凹槽12的一端与置物槽Ⅰ或置物槽Ⅱ对接并连通、引导凹槽12的另一端位于产品输送路径的上方。
辅助限位组件包括载物板Ⅱ13、气缸、限位块14、导杆。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5上,气缸的活塞杆与载物板Ⅱ13固定连接,载物板Ⅱ13与活塞杆之间呈垂直的位置关系。载物板Ⅱ13上固定安装有两根导杆,导杆与载物板Ⅱ13之间也呈垂直的位置关系。导杆与机架5之间通过滑套滑动连接。限位块14固定安装在载物板Ⅱ13上等间距分布;相邻的两个限位块14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引导凹槽12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的中心距,五者都相同。限位块14的数量与置物模盒Ⅰ7的数量相同、也与置物模盒Ⅱ8的数量相同。限位块14位于产品输送路径的另一侧,产品输送路径位于引导组件11和辅助限位组件之间。限位块14上设有弧形凹口,弧形凹口朝向引导凹槽12。当置物模盒Ⅰ7或置物模盒Ⅱ8经过并处于供勺工位时,限位块14的弧形凹口刚好与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对。气缸驱动载物板Ⅱ13做直线往复运动,由此限位块14的直线往复运动方向平行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上的延伸方向。限位块14可以处于产品输送路径的上方区域,也可以远离产品输送路径的上方区域。初始状态中,气缸收缩,限位块14位于远离产品输送路径的上方区域。
使用时,将产品放置在置物模盒Ⅲ6的载物空腔内,产品在产品输送路径上一字排列且间距相同。此时,这些产品需要加上勺子。当产品进入到引导组件11和辅助限位组件之间时,产品输送路径暂停带动产品运动;接着限位块14进入到产品输送路径上方,限位块14位于产品边缘的一侧。有数量与引导凹槽12数量一致的产品位于引导组件11和辅助限位组件之间。与此同时,置物模盒Ⅰ7以步进方式逐一通过取勺工位,勺子供应部件2向每个置物槽Ⅰ内投放一个勺子;置物模盒Ⅱ8位于整个勺子输送部件3的下方,处于等待从勺子供应部件2处取勺子的状态。
待所有置物模盒Ⅰ7都装入一个装袋化的勺子后,置物模盒Ⅰ7进入供勺工位;与此同时,置物模盒Ⅱ8以步进方式逐一通过取勺工位,勺子供应部件2向每个置物槽Ⅱ内投放一个勺子。勺子搬运部件4上的作业端向置物槽Ⅰ所在位置运动,勺子被推动,直至勺子置于产品上被限位块14挡住后停留在产品上。之后,升降组件工作抬升推动组件,促使勺子搬运部件4上的作业端即推板10立刻离开置物槽Ⅰ。待推动组件恢复到初始状态,然后升降组件也恢复到初始状态时,置物模盒Ⅱ8重复此前置物模盒Ⅰ7的运动过程;置物模盒Ⅰ7则进入此前置物模盒Ⅱ8的过程,周而复始,由此形成连续的勺子供应过程。

Claims (8)

1.一种加勺装置,所述加勺装置包括产品输送部件(1)、勺子供应部件(2)、勺子输送部件(3)、勺子搬运部件(4),所述产品输送部件(1)与勺子输送部件(3)之间通过勺子搬运部件(4)连接,所述勺子供应部件(2)与勺子输送部件(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输送部件(3)设有勺子输送路径、第一输送组件和第二输送组件,所述第一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Ⅰ(7)、所述第二输送组件上设有等间距排列的置物模盒Ⅱ(8),所述置物模盒Ⅰ(7)和置物模盒Ⅱ(8)位于同一勺子输送路径内异步同向运动,所述置物模盒Ⅰ(7)上设有置物槽Ⅰ、所述置物模盒Ⅱ(8)设有置物槽Ⅱ,所述置物槽Ⅰ的延伸方向平行于置物槽Ⅱ的延伸方向,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等于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所述勺子输送路径设有取勺工位和供勺工位,所述勺子供应部件(2)位于勺子输送路径的取勺工位处,所述勺子供应部件(2)的输出部位与位于取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连通,所述勺子搬运部件(4)的作业端的运动范围包括伸入到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内,所述产品输送部件(1)位于勺子输送路径的供勺工位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同步带Ⅰ、置物模盒Ⅰ(7)、驱动装置Ⅰ,所述驱动装置Ⅰ上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第二输送组件包括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同步带Ⅱ、置物模盒Ⅱ(8)、驱动装置Ⅱ,所述驱动装置Ⅱ上设有动力输出轴,所述主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从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Ⅰ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从动同步带轮Ⅰ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活动连接,所述主动同步带轮Ⅱ与驱动装置Ⅱ的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同步带Ⅰ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Ⅰ、从动同步带轮Ⅰ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Ⅰ只驱动同步带Ⅰ转动,所述同步带Ⅱ安装在主动同步带轮Ⅱ、从动同步带轮Ⅱ上并展开形成两端呈圆弧形、中间呈笔直状的结构,所述驱动装置Ⅱ只驱动同步带Ⅱ转动,所述同步带Ⅰ平行于同步带Ⅱ,所述置物模盒Ⅰ(7)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Ⅰ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Ⅱ上方,所述置物模盒Ⅱ(8)的一端固定安装同步带Ⅱ上、另一端位于同步带Ⅰ上方,所述勺子输送路径的供勺工位、取勺工位都位于同步带Ⅰ和同步带Ⅱ上位于同一侧的中间呈笔直状的部位处,在勺子输送路径的输送方向上供勺工位、取勺工位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搬运部件(4)设有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设有直线往复运动的载物板Ⅰ(9),所述载物板Ⅰ(9)上设有作为勺子搬运部件(4)的作业端的推板(10),所述推板(10)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载物板Ⅰ(9)的延伸方向,所述推板(10)的运动范围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搬运部件(4)设有升降组件,所述推动组件安装在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驱动推动组件做升降运动的方向平行于推板(10)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搬运部件(4)还设有引导组件(11),所述引导组件(11)位于产品输送路径和勺子输送路径之间,所述引导组件(11)上设有引导凹槽(12),所述引导凹槽(12)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相对,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引导凹槽(12)的中心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勺子搬运部件(4)还包括辅助限位组件,所述辅助限位组件设有等间距排列的限位块(14),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限位块(14)之间的中心距,所述限位块(14)处在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上的延伸方向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限位组件设有直线往复运动的载物板Ⅱ(13),所述限位块(14)固定安装在载物板Ⅱ(13)上并随着载物板Ⅱ(13)做直线往复运动,所述限位块(14)直线往复运动的方向平行于位于供勺工位的置物槽Ⅰ、置物槽Ⅱ上的延伸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加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输送部件(1)包括置物模盒Ⅲ(6),所述置物模盒Ⅲ(6)位于产品输送部件(1)的产品输送路径上,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Ⅰ的中心距、相邻的两个置物槽Ⅱ的中心距都等于相邻的两个置物模盒Ⅲ(6)的中心距。
CN201820928735.4U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加勺装置 Active CN2085309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735.4U CN208530989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加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28735.4U CN208530989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加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0989U true CN208530989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915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28735.4U Active CN208530989U (zh) 2018-06-15 2018-06-15 一种加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098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9880A (zh) * 2018-06-15 2018-11-20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39880A (zh) * 2018-06-15 2018-11-20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勺装置
CN108839880B (zh) * 2018-06-15 2024-03-19 杭州中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加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34349B (zh) 往复式泡棉热贴机
CN105499428B (zh) 一种直线式罐口成形设备
CN104555468A (zh) 双插片式高速发篮机
CN102815419A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机
CN206218308U (zh) 立式装箱机
CN208530989U (zh) 一种加勺装置
CN207810644U (zh) 一种卡片存放装置
CN108839880A (zh) 一种加勺装置
CN206218329U (zh) 智能机械臂吸送袋装置
CN104669687A (zh) 隔板机
CN207346171U (zh) 一种食品包装机的推送机构
CN103786926A (zh) 一种半自动筷子包装设备
CN106239829B (zh) 连接热成型机的多功能模内贴标机械手的升降平移装置
CN210479222U (zh) 一种袋装口服液封口机
CN204384466U (zh) 双插片式高速发篮机
CN202828114U (zh) 整形真空包装机的双工位真空封口系统
CN211468952U (zh) 一种喂袋机构
CN103991570A (zh) 一种真空绝热板智能滑台式真空装备
CN203512114U (zh) 一种搬运装置
CN209191508U (zh) 一种用于背封袋的印刷生产装置
US10160561B2 (en) Relay device
JP2008018954A (ja) 納豆充填装置
CN218172796U (zh) 一种间歇式输送灌装装置
CN206511196U (zh) 一种条烟多工位输出装置
CN214268179U (zh) 一种化妆品包装盒用包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