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0384U - 污泥运输厢 - Google Patents

污泥运输厢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0384U
CN208530384U CN201821049554.0U CN201821049554U CN208530384U CN 208530384 U CN208530384 U CN 208530384U CN 201821049554 U CN201821049554 U CN 201821049554U CN 208530384 U CN208530384 U CN 2085303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udge
cabinet
compartment
plate
seal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4955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穗海
姚杰
陈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Chengtou Waste Water Trea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Chengtou Waste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Chengtou Waste Water Trea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Chengtou Waste Water Trea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4955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03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03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03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运输厢,其包括:具有密封腔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具有与密封腔相通且并排设置的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以及启闭所述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的闸门组件;箱体的侧壁上具有与密封腔相通的卸料口以及将卸料口密封的后门组件,后门组件转动设置且可相对箱体底部向上旋转开启,且后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锁紧机构相连;螺旋推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旋推送杆,螺旋推送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上部空间中且跨过所述污泥进口,所述螺旋推送杆的动力端与动力传输件相连,且动力传输件具有与动力源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动力输入口中。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推送机构来推送污泥,达到污泥均匀分布在密封腔内。

Description

污泥运输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运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污泥运输厢。
背景技术
污泥运输的主要方法有管道运输、卡车运输、驳船运输,以及组合输送方法等。采用何种方法输送决定于污泥的性质与数量、污泥处理的方式、输送距离与费用、最终处置与利用方式等。其中,卡车运送:适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不受输送目的地的限制,不需经过中间转运。卡车运输方便,灵活性大,但相对运输量较小,运输费用较高,运输过程中对环境带来噪声和臭味,有时还会散漏污泥,对环境影响较大;另外,卡车运送中采用的污泥装卸设备对车辆运装污泥是直线性的装填,这样车斗内的污泥装载的不均匀,导致车斗内的污泥会成一定角度进行堆积,使得车斗内的污泥无法装满。
因此,需要一种密封性好、易于自动化装卸的污泥运输厢。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运输厢,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泥运输中易泄露,以及车斗内污泥装载不均匀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运输厢,其包括:
具有密封腔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具有与密封腔相通且并排设置的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以及启闭所述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的闸门组件;箱体的侧壁上具有与密封腔相通的卸料口以及将卸料口密封的后门组件,后门组件转动设置且可相对箱体底部向上旋转开启,且后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锁紧机构相连;
螺旋推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旋推送杆,螺旋推送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上部空间中且跨过所述污泥进口,所述螺旋推送杆的动力端与动力传输件相连,且动力传输件具有与动力源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动力输入口中。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围绕所述闸门组件设有多个用于使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所述污泥进口对接的导向柱,以及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锁紧的锁紧柱。
优选的,所述闸门组件包括置于所述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两侧的滑轨槽,以及滑动设于滑轨槽内的闸门板,所述闸门板上设有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中的闸门开启组件配合的连接部。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围绕所述污泥进口和所述动力输入口设有密封组件。
优选的,所述污泥运输厢还设有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出气端具有用于与抽吸系统相连的连接口,连接口与所述污泥进口并排设置且所述闸门组件同时密封所述连接口,排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且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污泥进口相对的一端。
优选的,在所述连接口处和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处均设有除尘机构。
优选的,所述后门组件的内壁上具有一圈与所述卸料口的轮廓相同的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卸料口的两侧以及下边沿均设有向所述密封腔外延伸的导向板。
优选的,所述后门组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板配合的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箱体由两侧板、前板、所述后门组件以及顶板和底板围成,所述污泥进料口和所述动力输入口位于所述顶板上,两侧板均具有与底板相连的竖直部以及由所述竖直部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顶板相连的斜板部,两竖直部间的距离大于两斜板部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侧板、顶板、底板、前板和后门组件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梁。
优选的,所述前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与拖挂车上挂钩相连的挂环。
优选的,所述挂环处的前板上设有加强板。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所述后门组件启闭的驱动油缸。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
优选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门组件上的伸缩油缸以及与伸缩油缸相连的锁紧杆,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有锁孔,锁紧杆在伸缩油缸的驱动下可插入所述锁孔,实现将后门组件与箱体锁紧相连。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四端角处还设有用于与吊车相连的吊环。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顶部为平面,平面的四边分别通过倾斜面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连。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带密封腔的箱体来盛放污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泥泄露,另外,为装卸污泥方便,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污泥进口,供污泥输入,而后门组件采用转动方式设置可旋转启闭;为使污泥均匀进入箱体内,采用螺旋推送机构来推送污泥,达到污泥均匀分布在密封腔内;另外,为减轻整个污泥运输厢的重量,闸门组件和螺旋推送机构的动力输入均独立于污泥运输厢设置,即污泥运输厢上不含动力源,达到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左侧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俯视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后视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右侧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剖视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的剖视图。
图7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前视图。
图8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的后门组件的内表面图。
图9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进口处的密封组件视图。
图10显示为图9中密封组件的剖视图。
图11显示为闸门的示意图。
图1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开启状态。
图1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锁紧机构锁紧状态。
图1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的对接状态图。
图15显示为图14的局部剖视图。
元件标号说明
100 前板
101 横向加强梁
102 纵向加强梁
103 加强板
104 挂环
105 观察窗
106 安装孔
107 取样孔
200 顶板
201 污泥进口
202 连接口
203 动力输入口
204 过滤件
205 排气通道
300 底板
400 滚轮
500 侧板
501 加强梁
502 斜板部
503 竖直部
600 后门组件
601 密封圈
602 导向板
701 动力传输件
702 螺旋推送杆
801 定位架
802 粗定位机构
803 精定位机构
804 输出管
805 电机
806 进料料斗
21 导向柱
22 锁紧柱
23 框架件
24 密封组件
241 密封主体
242 限位条
25 闸门板
251 开口槽
252 板体
253 加强筋
27 吊环
28 滑轨槽
61 油缸座
62 耳轴组件
63 驱动油缸
64 液压管路
65 锁紧机构
651 伸缩油缸
652 锁紧杆
653 轨道槽
66 锁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15。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为便于描述,污泥运输厢在使用状态中,污泥由污泥运输厢的顶部进入箱体,由污泥运输厢的侧部卸料;本说明书中的前后方向是污泥运输厢在运输状态时的前进方向,运输时污泥运输厢的前方为运输车的驾驶舱。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运输厢,如图1至图6所示,其包括:
具有密封腔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具有与密封腔相通且并排设置的污泥进口201和动力输入口203,以及启闭所述污泥进口201和动力输入口203的闸门组件;箱体的侧壁上具有与密封腔相通的卸料口以及将卸料口密封的后门组件600,后门组件600转动设置且可相对箱体底部向上旋转开启,且后门组件600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锁紧机构65相连;
螺旋推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旋推送杆702,螺旋推送杆702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上部空间中且跨过所述污泥进口201,所述螺旋推送杆702的动力端与动力传输件701相连,且动力传输件701具有与动力源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动力输入口203中。
本实用新型采用带密封腔的箱体来盛放污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泥泄露,另外,为装卸污泥方便,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污泥进口201,供污泥输入,而后门组件600采用转动方式设置可旋转启闭;为使污泥均匀进入箱体内,采用螺旋推送机构来推送污泥,达到污泥均匀分布在密封腔内;另外,为减轻整个污泥运输厢的重量,闸门组件和螺旋推送机构的动力输入均独立于污泥运输厢设置,即污泥运输厢上不含动力源,达到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下面描述箱体的一具体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由两侧板500、前板100、所述后门组件600以及顶板200和底板300围成,即本实施例的箱体为方形,上述污泥进料口201和所述动力输入口203均位于顶板200上,本实施例中污泥从箱体的后方倾倒,即后门组件600相对于前板100设置。为更好的使密封腔内气流流动,以及便于污泥均匀分布在密封腔内,见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两侧板500均具有与底板300相连的竖直部503以及由竖直部503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与顶板200相连的斜板部502,两竖直部503间的距离大于两斜板部502间的距离,即密封腔的上部宽度小于密封腔的下部宽度,这样斜板部502便于污泥在卸料时落至密封腔底部,避免粘在箱体内壁上。
本实施例中箱体的顶部为平面(如上述顶板200),平面的四边分别通过倾斜面(如上述斜板部502)与箱体的侧壁相连。箱体顶部为平面,通过倾斜面与各侧壁相连,箱体的顶部平滑四角倾斜的设计便于雨水的滑落,避免箱体顶部有积水。
为提高箱体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侧板500、顶板200、底板300、前板100和后门组件600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梁501,加强梁可根据需要设置成纵横交错,也可以只设置一个方向的。顶板200在污泥进口处为框架件23,其具有一根带有多个气孔的纵梁,该纵梁可形成下面描述的排气通道的出气端。
为便于与拖挂车配合使用,见图7所示,本实施例前板100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与拖挂车上挂钩相连的挂环104。为增强挂环处前板100的强度,本实施例在挂环104处的前板100上设有加强板103,在图7中有横向分布的加强板103,有纵向分布的加强板103,两者交错设置,均用于使挂环的设置更加牢固。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为便于观测箱体内污泥填充量,在前板100的上部还设有观察窗105;还可设置安装检测箱体内压力或其他参数的传感器的安装孔106。进一步地,在前板100的下部还设有取样孔107,该取样孔内可插设取样器,便于取出箱体内的污泥进行取样检测。前板100上具有纵向加强梁102和横向加强梁101。
为便于箱体的移动,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安装在上述底板300上的滚轮400。本实施例箱体的顶部四端角处还设有用于与吊车相连的吊环27,吊环27的设置便于用吊车等起吊机构移动箱体。
本实用新型中的箱体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描述的结构形状,其可以为圆筒形,也可以为其他形状,其形状设置可根据拖挂车或者运输车自身所需设置,只需要其具有带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的密封腔,可盛放污泥即可。
下面描述后门组件的一具体实施例
见图2及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后门组件600包括后板、以及置于后板顶部与顶板200相连的耳轴组件62,在箱体内设有驱动后板启闭的驱动油缸63,驱动油缸63的液压管路64设置在箱体的外侧,驱动油缸63的固定端通过油缸座61与箱体固定。本实施例中可通过驱动油缸63驱动后板绕耳轴组件旋转,实现将上述卸料口外露,便于污泥的倾倒。还可在液压管路64上设置控制阀,控制阀与远程控制器相连,便于远程控制后板的开启,以便倾倒污泥。
下面描述锁紧机构的一具体实施例
如图3、图12及图13所示,锁紧机构65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门组件600上的伸缩油缸651以及与伸缩油缸651相连的锁紧杆652,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有锁孔66,锁紧杆652在伸缩油缸651的驱动下可插入所述锁孔66,实现将后门组件与箱体锁紧相连。为确保锁紧杆652直线行走,本实施例中还设有轨道槽653,锁紧杆652插设在轨道槽653内,当需要将后门组件锁紧确保密封腔密封封闭时,伸缩油缸651动作带动锁紧杆652沿轨道槽653伸出,见图13所示,直至插入锁孔66内,实现后门组件与箱体底部的锁紧。
下面描述闸门组件的一具体实施例
见图5、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闸门组件包括置于污泥进口201和动力输入口202两侧的滑轨槽28,以及滑动设于滑轨槽28内的闸门板25,见图11所示,所述闸门板25上设有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中的闸门开启组件配合的连接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为开口槽251,开口槽251位于闸门板的板体252一侧且可由加强梁在一侧开口形成,板体252上还设有加强筋253。
当需要向密封腔内输送污泥时,需将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箱体进行对接,对接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中的闸门开启组件则会动作,闸门开启组件(未予图示)包含对门油缸,以及与对门油缸的两端分别相连的两个卡爪,卡爪在对门油缸的带动下插入上述开口槽内,实现将闸门板夹持;闸门开启组件还包含与对门油缸相垂直设置的推动油缸,当闸门板夹持后,推动油缸伸长是闸门板沿上述滑轨槽28移动,进而将上述动力输入口203、污泥进口201开启。
下面具体描述污泥运输厢的另一实施例
为便于污泥自动输入,见图5及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污泥运输厢还设有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置于箱体的顶部的排气通道205,排气通道205的出气端具有用于与抽吸系统相连的连接口202,连接口202与所述污泥进口201并排设置且所述闸门组件同时密封所述连接口202,排气通道205的进气端与密封腔连通且位于箱体的顶部与污泥进口201相对的一端。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气通道205的设置,可连接抽吸系统对密封腔进行抽真空,以便污泥的输入;另外,该抽吸系统可连接除臭系统,便于对抽出的气体进行净化。
为防止密封腔内的粉尘被抽吸至外面,在所述连接口202处和所述排气通道205的进气端处均设有除尘机构。当箱体为上述方形时,本实施例中排气通道205外置于上述顶板200上,顶板200上向上延伸形成上述污泥进口201、动力输入口203以及连接口202,则在顶板向上延伸的壁上形成排气通道205的进气端,进气端处设有带有多个气孔的过滤件204,在上述连接口202处也设置过滤件204,过滤件204即为上述除尘机构。另外,当上述侧板500由竖直部503和斜板部502构成时,两斜板部502间的空间还可作为导流通道使用,便于对密封腔进行抽真空。
下面描述为实现密封腔的密封性,箱体上设置的各密封机构:
如图2所示,在箱体的顶部围绕上述污泥进口201、动力输入口203、连接口202设有密封组件24。见图9及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密封组件包括密封主体241,以及将密封主体限位在安装槽内的限位条242,本实施例中的连接口202和污泥进口201均为矩形,上述污泥进口201和连接口202紧邻设置,密封主体241具有绕连接口202和污泥进口201一周的外框以及隔离条,隔离条位于连接口203和污泥进口201之间,当上述闸门板盖于连接口202和污泥进口201上时,密封主体可与闸门板紧配合,提高密封性。
为提高卸料口处的密封性,见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后门组件600(主要为后板)的内壁上具有一圈与所述卸料口的轮廓相同的密封圈601,即后板的内壁上具有一圈密封槽,密封腔限位在密封槽内。
为防止卸料时污泥侧漏,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在卸料口的两侧以及下边沿均设有向所述密封腔外延伸的导向板602。为提高密封性,本实施例中后门组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板602配合的密封件,即上述密封圈601部分是与导向板密切配合的。
下面具体描述污泥运输厢的另一实施例
为便于箱体与污泥送料装置进行自动对接,本实施例在箱体的顶部围绕闸门组件设有多个用于使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污泥进口201对接的导向柱21,见图2所示,以及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锁紧的锁紧柱22。见图14以及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污泥送料装置包括定位架801、设置在定位架上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粗定位机构802和精定位机构803,粗定位机构802具有定位板,定位板上安装有作为上述螺旋推送杆702动力源的电机805,以及带动闸门板25启闭的闸门开启组件,在定位板上设有与上述污泥进口201对接的料口,在料口的周围设有导向套以及锁紧件,导向套在粗定位机构下降时套在上述导向柱上,实现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箱体的初对接,下降到底后,锁紧件动作与锁紧柱22配合实现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箱体的锁紧,上述闸门开启组件动作打开闸门板;上述精定位机构803绕所述料口设置,进料料斗806的输出管804与精定位机构相连,精定位机构803上设有与上述电机805相连的传动箱,上述动力传输件701为伞状减速箱,精定位机构在闸门开启组件打开闸门板后下降,当传动箱上的花键伸入上述动力传输口203内与伞状减速箱键配合后,完成精定位,此时完成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箱体的自动对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运输厢,其采用带密封腔的箱体来盛放污泥,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泥泄露,另外,为装卸污泥方便,在箱体的顶部设置污泥进口,供污泥输入,而后门组件采用转动方式设置可旋转启闭;为使污泥均匀进入箱体内,采用螺旋推送机构来推送污泥,达到污泥均匀分布在密封腔内;另外,为减轻整个污泥运输厢的重量,闸门组件和螺旋推送机构的动力输入均独立于污泥运输厢设置,即污泥运输厢上不含动力源,达到减轻重量的同时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8)

1.一种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密封腔的箱体,箱体的顶部具有与密封腔相通且并排设置的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以及启闭所述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的闸门组件;箱体的侧壁上具有与密封腔相通的卸料口以及将卸料口密封的后门组件,后门组件转动设置且可相对箱体底部向上旋转开启,且后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箱体的底部通过锁紧机构相连;
螺旋推送机构,包括转动设置的螺旋推送杆,螺旋推送杆位于所述密封腔内的上部空间中且跨过所述污泥进口,所述螺旋推送杆的动力端与动力传输件相连,且动力传输件具有与动力源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延伸至所述动力输入口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围绕所述闸门组件设有多个用于使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与所述污泥进口对接的导向柱,以及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锁紧的锁紧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门组件包括置于所述污泥进口和动力输入口两侧的滑轨槽,以及滑动设于滑轨槽内的闸门板,所述闸门板上设有用于与污泥送料对接装置中的闸门开启组件配合的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围绕所述污泥进口和所述动力输入口设有密封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运输厢还设有排气系统,排气系统包括置于所述箱体的顶部的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出气端具有用于与抽吸系统相连的连接口,连接口与所述污泥进口并排设置且所述闸门组件同时密封所述连接口,排气通道的进气端与所述密封腔连通且位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与所述污泥进口相对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口处和所述排气通道的进气端处均设有除尘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组件的内壁上具有一圈与所述卸料口的轮廓相同的密封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卸料口的两侧以及下边沿均设有向所述密封腔外延伸的导向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门组件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板配合的密封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由两侧板、前板、所述后门组件以及顶板和底板围成,所述污泥进料口和所述动力输入口位于所述顶板上,两侧板均具有与底板相连的竖直部以及由所述竖直部斜向上延伸形成的与所述顶板相连的斜板部,两竖直部间的距离大于两斜板部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顶板、底板、前板和后门组件的外表面均设有加强梁。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外表面设有用于与拖挂车上挂钩相连的挂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挂环处的前板上设有加强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所述后门组件启闭的驱动油缸。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底部设有多个滚轮。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后门组件上的伸缩油缸以及与伸缩油缸相连的锁紧杆,在所述箱体的底部还设有锁孔,锁紧杆在伸缩油缸的驱动下可插入所述锁孔,实现将后门组件与箱体锁紧相连。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四端角处还设有用于与吊车相连的吊环。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运输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为平面,平面的四边分别通过倾斜面与所述箱体的侧壁相连。
CN201821049554.0U 2018-07-03 2018-07-03 污泥运输厢 Active CN2085303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9554.0U CN208530384U (zh) 2018-07-03 2018-07-03 污泥运输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49554.0U CN208530384U (zh) 2018-07-03 2018-07-03 污泥运输厢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0384U true CN20853038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9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49554.0U Active CN208530384U (zh) 2018-07-03 2018-07-03 污泥运输厢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038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7515A (zh) * 2018-07-03 2018-09-21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运输厢内的推送机构
CN108688545A (zh) * 2018-07-03 2018-10-23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运输厢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57515A (zh) * 2018-07-03 2018-09-21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运输厢内的推送机构
CN108688545A (zh) * 2018-07-03 2018-10-23 上海城投污水处理有限公司 污泥运输厢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30384U (zh) 污泥运输厢
US4642018A (en) Automatic device for loading the total volume of a transport vehicle
US9358988B2 (en) Automatic hopper car gate opening and closing system
US11370606B2 (en) Hopper-in-frame for transporting proppant material
CN2905726Y (zh) 一种用于装卸集装箱拖车内散装货的装置
CN108688545A (zh) 污泥运输厢
CN208531753U (zh) 污泥运输厢内的推送机构
CN208531742U (zh) 污泥运输系统
DE202013012030U1 (de) Ladeplattform
CN204823331U (zh) 一种港口装卸机
CN102211700B (zh) 一种带有盖体的运输容器
CN108557515A (zh) 污泥运输厢内的推送机构
CN109095019A (zh) 送料密封系统及其采用的对接密封方法
CN208531736U (zh) 送料密封系统
EP3138789B1 (de) Vorrichtung zur lagerung von granulat oder schüttgut
CN108231232A (zh) 一种高放射性核工业废料微波加热处理装置
CN108657839A (zh) 污泥运输系统
CN208531741U (zh) 输料对接装置
CN215591788U (zh) 一种用于散装原料的卸料装置
CN207890446U (zh) 运输车
CN205087608U (zh) 一种棕果暂存喂料装置
CN105059801B (zh) 一种垃圾转运站
CN204801598U (zh) 粪污清运车
CN210654582U (zh) 一种集装箱
CN216915650U (zh) 一种防堆积无害化处理车厢及小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