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30285U - 一种前格栅总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前格栅总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30285U
CN208530285U CN201821121191.7U CN201821121191U CN208530285U CN 208530285 U CN208530285 U CN 208530285U CN 201821121191 U CN201821121191 U CN 201821121191U CN 208530285 U CN208530285 U CN 2085302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frame
movable rack
connect
stepper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2119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特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 Hao Automotive Trim Co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 Hao Automotive Trim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 Hao Automotive Trim Co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 Hao Automotive Trim Co
Priority to CN20182112119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302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302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3028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车配件技术领域的一种前格栅总成,包括外固定格栅,所述外固定格栅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内活动格栅,所述内活动格栅设置在框架内,所述框架安装在前保险横梁上,所述内活动格栅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两端转动连接在框架上,且最低端叶片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框架与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叶片上均固定有一个销座,相邻所述销座内均通过开口销与联动杆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可以自主控制内活动格栅的进气量,从而灵活控制发动机的工作温度,具有改善发动机工作环境、降低油耗和排放、缩短发动机升温时间、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前格栅总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格栅总成,具体为汽车配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进气格栅,是保证足够的空气进入发动机舱对发动机和散热水箱进行冷却,同时避免行车时有杂物进入发动机舱,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汽车进气格栅的进风面积的大小和汽车行驶的速度,决定了汽车发动机舱进风速度。目前市面上使用的进气格栅都是固定的,不能通过控制开合叶片来调节进气的风量。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前格栅总成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格栅总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格栅总成,包括外固定格栅,所述外固定格栅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内活动格栅,所述内活动格栅设置在框架内,所述框架安装在前保险横梁上,所述内活动格栅包括叶片,所述叶片两端转动连接在框架上,且最低端叶片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框架与步进电机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叶片上均固定有一个销座,相邻所述销座内均通过开口销与联动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发动机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还与设置在车体内的速度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步进电机连接。
优选的,所述叶片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
优选的,所述步进电机与汽车内设置的电瓶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步进电机与控制装置连接,且控制装置与温度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连接,可以根据发动机水温的高低及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车速,控制步进电机工作,此时,与步进电机转动连接的最底侧叶片随之转动,通过联动杆的连接,带动其他叶片进行同步旋转,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能便捷的使格栅叶片在0到100°之间任意变化,调整前方空气来流的进气角度,具有改善发动机工作环境、降低油耗和排放、缩短发动机升温时间、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等优点,当汽车在拥堵路况下处于怠速工况时,前端进气量不足,控制装置接收到速度传感器传递来的信号,并控制步进电机,控制叶片开启,当车辆以较高车速稳定行驶的时候,关闭一定角度以减少进气量,维持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固定格栅与内活动格栅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固定格栅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活动格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行原理框图。
图中:1-外固定格栅;2-连接杆;3-内活动格栅;4-框架;5-叶片;6-步进电机;7-销座;8-联动杆;9-控制装置;10-温度传感器;11-速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前格栅总成,包括外固定格栅1,所述外固定格栅1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内活动格栅3,所述内活动格栅3设置在框架4内,所述框架4安装在前保险横梁上,所述内活动格栅3包括叶片5,所述叶片5两端转动连接在框架4上,且最低端叶片5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框架4与步进电机6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叶片5上均固定有一个销座7,相邻所述销座7内均通过开口销与联动杆8连接,所述步进电机6连接有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9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发动机的表面,所述控制装置9还与设置在车体内的速度传感器11连接,所述控制装置9与步进电机6连接,所述叶片5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提高叶片5的使用寿命,所述步进电机6与汽车内设置的电瓶连接,电瓶为步进电机6供电。
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将步进电机6与控制装置9连接,且控制装置9与温度传感器10和速度传感器11连接,可以根据发动机水温的高低及某段时间内的平均车速,控制步进电机6工作,此时,与步进电机6转动连接的最底侧叶片5随之转动,通过联动杆8的连接,带动其他叶片5进行同步旋转,这种结构方式简单实用,具有一定的位置精度,能便捷的使格栅叶片5在0到100°之间任意变化,调整前方空气来流的进气角度,具有改善发动机工作环境、降低油耗和排放、缩短发动机升温时间、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能等优点,当汽车在拥堵路况下处于怠速工况时,前端进气量不足,控制装置9接收到速度传感器11传递来的信号,并控制步进电机6,控制叶片5开启,当车辆以较高车速稳定行驶的时候,关闭一定角度以减少进气量,维持发动机处于较佳的工作环境温度。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前格栅总成,包括外固定格栅(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格栅(1)通过连接杆(2)连接有内活动格栅(3),所述内活动格栅(3)设置在框架(4)内,所述框架(4)安装在前保险横梁上,所述内活动格栅(3)包括叶片(5),所述叶片(5)两端转动连接在框架(4)上,且最低端叶片(5)的旋转轴的一端穿过框架(4)与步进电机(6)通过联轴器连接,每个所述叶片(5)上均固定有一个销座(7),相邻所述销座(7)内均通过开口销与联动杆(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6)连接有控制装置(9),所述控制装置(9)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0),所述温度传感器(10)设置在发动机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前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9)还与设置在车体内的速度传感器(11)连接,所述控制装置(9)与步进电机(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表面设置有耐腐蚀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格栅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电机(6)与汽车内设置的电瓶连接。
CN201821121191.7U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前格栅总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02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1191.7U CN208530285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前格栅总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21191.7U CN208530285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前格栅总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30285U true CN208530285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8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2119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30285U (zh) 2018-07-16 2018-07-16 一种前格栅总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302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589833U (zh) 一种降低风阻的主动进气格栅
CN203485742U (zh) 智能进气格栅
DE212007000084U1 (de) Elektrisches Fahrzeug
CN104763500A (zh) 汽车高效节能减排子系统
CN106114430A (zh) 汽车进气格栅
CN208530285U (zh) 一种前格栅总成
CN107933293A (zh) 一种进气格栅、系统、汽车和控制方法
CN109774424A (zh) 一种汽车光伏通风系统
CN210599164U (zh) 一种进风量可调节的汽车散热器
CN109398071A (zh) 一种汽车智能主动进气格栅
CN105857093A (zh) 汽车集风发电系统
CN206781527U (zh) 汽车进气格栅
CN209176508U (zh) 一种汽车进气格栅
CN102350978A (zh) 汽车栅格的进气控制装置
CN212827875U (zh) 一种自动开启的汽车格栅装置
CN212242949U (zh) 一种闭合时具有异物阻挡功能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202623853U (zh) 三轮车顶棚的进风装置及其进风器
CN209479412U (zh) 一种汽车智能主动进气格栅
CN207549944U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205854078U (zh) 汽车进气格栅
CN201705700U (zh) 可控风量大小的风扇
CN207758556U (zh) 一种进气格栅、系统和汽车
CN212796520U (zh) 一种具有降低风阻功能的汽车主动进气格栅
CN216833207U (zh)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总成
CN115402252A (zh) 一种主动进气格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