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9611U - 注射器针筒模具 - Google Patents

注射器针筒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9611U
CN208529611U CN201821019228.5U CN201821019228U CN208529611U CN 208529611 U CN208529611 U CN 208529611U CN 201821019228 U CN201821019228 U CN 201821019228U CN 208529611 U CN208529611 U CN 20852961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ter mold
flow channel
coolant flow
push plate
s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922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超新
陈国栋
邵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 Chi Kang Precision Components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 Chi Kang Precision Component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 Chi Kang Precision Components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 Chi Kang Precision Components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922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961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961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961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母模体、一推板、以及一公模体,所述母模体与所述公模体之间通过所述推板进行合模,所述推板具有一导接模块,所述导接模块凸出位于所述推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导接模块包括一轴孔以及一接合面,所述轴孔与所述接合面同轴设置,所述导接模块通过所述接合面与所述母模体衔接,所述公模体通过所述轴孔伸入所述母模体而与所述母模体合模,且所述母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公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以螺旋状环绕设置于模体内。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导接模块进行合模以及模体内螺旋状冷却流道设置,可缩减产品成型周期提高产品生产效益,具有良好的实用效能。

Description

注射器针筒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注射器针筒模具。
背景技术
注射器属于一次性消耗产品,因此其需求量庞大。通过模具制造注射器的过程中,由于注射针筒高度较高且内外均无拔模,使得产品成型难度大且成型周期长。目前注射器针筒模具公、母模的合模是通过平面对接结构实现,不易定位,容易使得产品壁厚不均,难以达成产品一致性均匀厚度的要求。另外,目前注射器针筒模具的冷却流道,采用的是普通的进出循环水路、环状水路或是喷泉水路等,由于无法实现全面性循环流通,因此存在冷却不均的问题。针对注射器针筒模具公、母模的定位问题以及全面性的冷却问题,有必要进行改善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降低产品成型难度、使得产品壁厚均匀、冷却均匀且缩减产品成型周期的注射器针筒模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注射器针筒模具,包括:一母模体、一推板、以及一公模体,所述母模体与所述公模体之间通过所述推板进行合模,所述推板具有一导接模块,所述导接模块凸出位于所述推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导接模块包括一轴孔以及一接合面,所述轴孔与所述接合面同轴设置,所述导接模块通过所述接合面与所述母模体衔接,所述公模体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母模体合模,且所述母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公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以螺旋状环绕设置于模体内。
相较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筒模具,通过所述导接模块进行合模以及模体内螺旋状冷却流道设置,可降低产品成型难度、使得产品壁厚均匀、冷却均匀且缩减产品成型周期提高产品生产效益,具有良好的实用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筒模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与公模体的组合剖视图。
图3是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的浇口入子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的产品入子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公模体的立体剖视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注射器针筒模具 100
母模体 10
浇口入子 12
浇注口 121
产品入子 14
模穴 141
模壁 143
对接面 16
内凹锥面 161
推板 20
导接模块 22
轴孔 221
接合面 223
公模体 30
第一冷却流道 40
第一入口 401
第一入口流道 4011
第一出口 403
第一出口流道 4031
第二冷却流道 50
第二入口 501
第二入口流道 5011
第二出口 503
第二出口流道 5031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一具体介绍。
请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注射器针筒模具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100,包括一母模体10、一推板20、以及一公模体30,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公模体30之间通过所述推板20进行合模。换句话说,所述推板20在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公模体30之间起到定位的功能,使所述母模体10设置在所述推板20的一侧,所述公模体30再由所述推板20的另一侧伸入所述母模体10从而与所述母模体10进行合模。通过所述推板20的定位作用,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公模体30的合模稳固,使得通过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100注塑成型的注射器产品的壁厚能维持均匀的厚度,有效提升注射器产品的良率。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母模体10包括一浇口入子12以及一产品入子14,所述产品入子14的一端连接所述浇口入子12,所述产品入子1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20,通过所述产品入子14连接所述推板20的一端与所述公模体30进行合模。
请再参阅图2所示,为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与公模体的组合剖视图。其中,所述推板20具有一导接模块22,所述导接模块22凸出位于所述推板20的中央位置,所述导接模块22包括一轴孔221以及一接合面223,且所述轴孔221与所述接合面223是以同轴设置。再者,所述导接模块22通过所述接合面223与所述母模体10衔接,所述公模体30则通过所述轴孔221与所述母模体10进行合模。具体言之,所述母模体10具有一对接面16,所述对接面16与所述导接模块22相对设置,且所述对接面16的形状与所述导接模块22的形状相匹配。如此,通过所述对接面16与所述导接模块22的所述接合面223衔接,可以准确定位所述母模体10在所述推板20上的位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对接面16包括一内凹锥面161,所述接合面223的表面为锥形,所述内凹锥面161具有与所述接合面223相同的表面锥度,通过所述内凹锥面161与所述接合面223的对合衔接,使所述母模体10被定位在所述推板20上。换句话说,所述接合面223是外缘具有圆锥形的凸出面,所述内凹锥面161则是内缘具有圆锥形的凹入面,通过所述内凹锥面161与所述接合面223凹凸圆锥形的面衔接,使所述母模体10被定位在所述推板20的所述导接模块22上。另外,由于所述轴孔221与所述接合面223是同轴设置,所述母模体10依靠所述接合面223进行的衔接定位,使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轴孔221也属同轴设置。从而,所述公模体30通过所述轴孔221与所述母模体10合模后,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公模体30可被同轴定位,使制造的注射器产品的壁厚可以维持均匀的厚度,克服目前注射器产品厚度难以控制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接合面223的形状也并不一定限制为锥形,还可以是其他能够起到定位作用的形状,例如方形等。相应地,所述对接面16的形状也可以是其他与所述接合面223相匹配的形状,使得所述接合面223和所述对接面16能够对所述公模体30与所述母模体10起到定位作用。
除此之外,所述母模体10与所述公模体30的模体内,分别具有一第一冷却流道40与一第二冷却流道50,且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以螺旋状设置于模体内。其中,所述公模体30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分别位于所述浇口入子12与所述产品入子14的模体内,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位于所述公模体30的模体内,提供全面性的均匀冷却功效。因此,通过螺旋状的冷却水路,使目前注射器产品注塑成型过程中冷却不均、冷却周期长等问题,可以有效解决。述第一冷却流道40和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做详细介绍。
请再参阅图3所示,为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的浇口入子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浇口入子12的模体内具有一对浇注口121,所述浇口入子12内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环绕设置于所述浇注口121的周围。具体言之,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在所述浇口入子12的模体内,其冷却水路是环绕于所述浇注口121的周围,在所述浇注口121的周围形成三维冷却水路,具有全面性的冷却功效,可有效缩减冷却周期。请再参阅图4所示,为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母模体的产品入子的立体剖视图。所述产品入子14具有一模穴141以及一模壁143,所述模壁143环绕于所述模穴141的外周围,所述模穴141由所述模壁143围绕形成一个中空的收容空间,用于形成针筒主体,且所述模壁143内设置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是以螺旋状环绕设置于所述模壁143内。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产品入子14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具有一第一入口401以及一第一出口403,所述第一入口401与所述第一出口403设置于所述产品入子14连接所述推板20的一端(如图2所示)。另外,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包括一第一入口流道4011以及一第一出口流道4031,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与所述第一出口流道4031相通连接,且是以螺旋状交错设置于所述模壁143内。具体言之,所述产品入子14的冷却水路是由所述第一入口401开始,所述第一入口401连接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以螺旋状环绕所述模穴141的外周围,且由连接所述推板20的一端朝向所述浇口入子12的一端螺旋环绕。接着,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在邻近所述浇口入子1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流道4031连接(图中未显示),且所述第一出口流道4031循着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的反向(如图1所示,由所述浇口入子12的一端朝向所述推板20的一端)以螺旋状环绕所述模穴141的外周围,并在邻近所述推板2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口403连接。从而,所述模穴141外周围的所述模壁143内,所述第一入口流道4011与所述第一出口流道4031形成螺旋状的交错设置,使所述模穴141具有三维冷却水路布设,提供所述产品入子14的所述模穴141全面性的均匀冷却功效,同样地可有效缩减冷却周期。
请再参阅图5所示,为图1注射器针筒模具的公模体的立体剖视图。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具有一第二入口501以及一第二出口503,所述第二入口501与所述第二出口503设置于所述公模体30远离所述推板20的一端。再者,所述公模体30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包括一第二入口流道5011以及一第二出口流道5031,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与所述第二出口流道5031相通连接,且是以螺旋状交错设置于所述公模体30内。具体言之,所述公模体30的冷却水路是由所述第二入口501开始,所述第二入口501连接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以螺旋状环绕所述公模体30内,且由所述第二入口501的一端朝向所述推板20(如图2所示)的方向螺旋环绕。接着,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在远离所述第二入口5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流道5031连接,且所述第二出口流道5031循着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的反向(由远离所述第二入口50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入口501的一端)以螺旋状环绕,并在邻近第二入口50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口503连接。从而,所述公模体30内,所述第二入口流道5011与所述第二出口流道5031形成螺旋状的交错设置,使所述公模体30具有三维冷却水路布设,提供所述公模体30可缩减冷却壁厚并缩减冷却周期。优选地,所述产品入子14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如图4所示)以及所述公模体30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如图5所示)通过螺旋状的交错设置,使所述产品入子14与所述公模体30的冷却壁厚减半(由5公分减为2.5公分),且冷却时间可有效缩减(由每次25秒缩减为每次12秒),使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100有效提高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100,通过所述导接模块22将所述母模体10和所述公模体30进行合模,以及模体内所述第一冷却流道40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50螺旋状冷却水路设置,可缩减产品成型周期提高产品生产效益,具有良好的实用效能。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实用新型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母模体、一推板、以及一公模体,所述母模体与所述公模体之间通过所述推板进行合模,所述推板具有一导接模块,所述导接模块凸出位于所述推板的中央位置,所述导接模块包括一轴孔以及一接合面,所述轴孔与所述接合面同轴设置,所述导接模块通过所述接合面与所述母模体衔接,所述公模体通过所述轴孔伸入所述母模体从而与所述母模体合模,且所述母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一冷却流道,所述公模体的模体内具有一第二冷却流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以螺旋状环绕设置于模体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体具有一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导接模块相对设置,且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导接模块的形状相匹配,通过所述对接面与所述导接模块的所述接合面衔接,定位所述母模体在所述推板上的位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面为锥形结构,所述对接面包括一内凹锥面,所述内凹锥面具有与所述接合面相同的表面锥度,通过所述内凹锥面与所述接合面的锥形对合衔接,使所述母模体被定位在所述推板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模体包括一浇口入子以及一产品入子,所述产品入子的一端连接所述浇口入子,所述产品入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推板,且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分别位于所述浇口入子与所述产品入子的模体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入子的模体内具有一对浇注口,且所述浇口入子内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是环绕设置于所述浇注口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入子具有一模穴以及一模壁,所述模穴由所述模壁围绕形成的中空结构,用于形成注射器针筒主体,所述第一冷却流道以螺旋状环绕设置于所述模壁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包括一第一入口流道以及一第一出口流道,所述第一入口流道与所述第一出口流道相通连接,且是以螺旋状交错设置于所述模壁内。
8.如权利要求4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入子的所述第一冷却流道具有一第一入口以及一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第一出口设置于所述产品入子连接所述推板的一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公模体内的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包括一第二入口流道以及一第二出口流道,所述第二入口流道与所述第二出口流道相通连接,且是以螺旋状交错设置于所述公模体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注射器针筒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流道具有一第二入口以及一第二出口,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公模体远离所述推板的一端。
CN201821019228.5U 2018-06-28 2018-06-28 注射器针筒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961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228.5U CN208529611U (zh) 2018-06-28 2018-06-28 注射器针筒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9228.5U CN208529611U (zh) 2018-06-28 2018-06-28 注射器针筒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9611U true CN208529611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79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922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9611U (zh) 2018-06-28 2018-06-28 注射器针筒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961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4051A (zh) * 2019-09-12 2020-03-17 佛山市顺德精密模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心状杯带独立随形冷却水道的成型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4051A (zh) * 2019-09-12 2020-03-17 佛山市顺德精密模具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心状杯带独立随形冷却水道的成型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29611U (zh) 注射器针筒模具
CN205291222U (zh) 陶瓷插芯模具
CN103707455B (zh) 一种医用eva内瓶盖注塑成型工艺及模具
CN207128201U (zh) 压丝轮座注塑模具
CN104608335B (zh) 一种双色瓶的注塑模具及其双色瓶的制造工艺
CN204309208U (zh) 一种注塑模具
CN209794470U (zh) 一种注塑磁体冷却模具
CN109466028A (zh) 一种电动牙刷外壳的模具
CN215750511U (zh) 一种汽配件耦合杆一模八穴模具
CN208410554U (zh) 一种扣子成型模具
CN207915958U (zh) 一次多腔自动脱模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9426060U (zh) 小型塑胶件成型模
CN210791864U (zh) 一种塑料盖体的注塑模具
CN209381302U (zh) 一种易脱模的吊耳模具
CN208290417U (zh) 一种水冷式固型注塑模具
CN206393920U (zh) 一种按键笔驱动芯模具结构
CN207495928U (zh) 一种吊瓶注塑模具
CN205238494U (zh) 注塑模具
CN217977909U (zh) 一种螺旋三通配件及其注塑模具
CN205951203U (zh) 浇口自动切断的模具
CN212764607U (zh) 一种水室的一体水管整体脱模结构
CN220517438U (zh) 一种牙科枪头生产用成型模具
CN105538611A (zh) 一种可同时生产多个光学镜片的陶瓷模具
CN209937544U (zh) 一种奶粉刮板的注塑模具
CN203019623U (zh) 注塑模具浇注端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