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28544U -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28544U
CN208528544U CN201820836226.9U CN201820836226U CN208528544U CN 208528544 U CN208528544 U CN 208528544U CN 201820836226 U CN201820836226 U CN 201820836226U CN 208528544 U CN208528544 U CN 2085285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le center
rotor
boss
connecting rod
chu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3622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志刚
马宪鸿
汪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Prec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Prec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Prec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Precision Polytr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3622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285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285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2854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拉杆穿入中空基体;轴心套设在拉杆上;轴心轴承设置在中空基体的内壁与轴心之间;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在中空基体的一端;回转法兰的第一端设置在回转转体的第一端;回转法兰的第二端与法兰盘的第二端连接;中空壳体设置在回转转体的第二端;连杆设置在回转转体中;转子套设在连杆上;转子轴承套设在转子与回转转体的内壁之间;连杆的一端与伸缩夹盘基体的中部接触,伸缩夹盘基体的伸缩给进方向与连杆的轴线重合。本实用新型解决了夹持精度低和装夹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夹持精度和快速装夹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夹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使用夹紧装置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夹持,以便对工件进行加工作业。现有的夹紧装置所存在的问题包括:1)夹持精度低;2)装夹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精度低和装夹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夹持精度和快速装夹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包括:法兰盘、拉杆、轴心、轴心轴承、中空基体、回转转体、回转法兰、中空壳体、连杆、转子、转子轴承及伸缩夹盘基体;
所述拉杆穿入所述中空基体;所述轴心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轴心轴承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与所述轴心之间;所述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一端;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的第一端;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二端与所述法兰盘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中空壳体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的第二端;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中;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回转转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夹盘基体的中部接触,所述伸缩夹盘基体的伸缩给进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预压螺母和第二预压螺母;所述轴心轴承包括:第一轴心轴承和第二轴心轴承;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有凸台结构;所述第一轴心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心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轴心的两端;在所述轴心上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预压螺母套设在所述轴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轴心轴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预压螺母接触,所述第一轴心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一面接触;所述第二预压螺母套设在所述轴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轴心轴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预压螺母接触,所述第二轴心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二面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基体包括: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壳体;所述第一封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封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盖上;所述壳体的内壁有所述凸台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第一封盖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夹盘基体为圆盘结构;在所述圆盘结构的中部有凸台;在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的轴向中心开设有通孔;在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上从所述通孔出发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圆盘结构的中部接触,所述圆盘结构的给进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通槽沿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的周向均匀开设。
进一步地,还包括:限位挡圈;在所述中空壳体中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杆上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所述限位挡圈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
进一步地,所述转子轴承包括:第一转子轴承和第二转子轴承;所述回转转体的内壁有凸台;所述第一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子轴承的第一端与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一转子轴承的第二端与所述凸台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转子轴承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空壳体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轴承的第二端与所述凸台的第二端接触。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通过对伸缩夹盘基体的应用,使夹盘在变形过程中变形的量是微量的。当内部活塞向前推进使夹盘端面的内圈向外突出变形时,夹盘基体的端面呈现一个鼓包的状态及打开角度小于180°。对于夹盘来说,变形形成了一个延长线且轴心不变,因而不仅提高了定心精度,而且还提高了夹持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夹持精度,夹持作业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且可快速装夹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中拉杆部分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中夹盘部分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截面图;
其中,1-回转转体,2-回转法兰,3-中空壳体,4-连杆,5-转子,6-伸缩夹盘基体,7-限位挡圈,8-第一转子轴承,9-第二转子轴承,10-第一介质通入通道,11-第二介质通入通道,12-法兰盘,13-拉杆,14-轴心,15-凸台结构,16-第一预压螺母,17-第二预压螺母,18-第一轴心轴承,19-第二轴心轴承,20-第一封盖,21-第二封盖,22-壳体,23-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夹持精度低和装夹慢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提高夹持精度和快速装夹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通过对伸缩夹盘基体的应用,使夹盘在变形过程中变形的量是微量的。当内部活塞向前推进使夹盘端面的内圈向外突出变形时,夹盘基体的端面呈现一个鼓包的状态及打开角度小于180°。对于夹盘来说,变形形成了一个延长线且轴心不变,因而不仅提高了定心精度,而且还提高了夹持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夹持精度,夹持作业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且可快速装夹和控制。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包括:法兰盘12、拉杆13、轴心14、轴心轴承、中空基体、回转转体1、回转法兰2、中空壳体3、连杆4、转子5、转子轴承及伸缩夹盘基体6;
拉杆13穿入中空基体;轴心14套设在拉杆13上;轴心轴承设置在中空基体的内壁与轴心14之间;法兰盘12的第一端设置在中空基体的一端;回转法兰2的第一端设置在回转转体1的第一端;回转法兰2的第二端与法兰盘12的第二端连接;中空壳体3设置在回转转体1的第二端;连杆4设置在回转转体1中;转子5套设在连杆4上;转子轴承套设在转子5与回转转体1的内壁之间;连杆4的一端与伸缩夹盘基体6的中部接触,伸缩夹盘基体6的伸缩给进方向与连杆4的轴线重合。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拉杆13与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装置为减速电机;拉杆13与减速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第一预压螺母16和第二预压螺母17;轴心轴承包括:第一轴心轴承18和第二轴心轴承19;中空基体的内壁有凸台结构15;第一轴心轴承18和第二轴心轴承19分别套设在轴心14的两端;在轴心14上有外螺纹;第一预压螺母16套设在轴心14的第一端;第一轴心轴承18的第一面与第一预压螺母16接触,第一轴心轴承18的第二面与凸台结构15的第一面接触;第二预压螺母17套设在轴心14的第二端;第二轴心轴承19的第一面与第二预压螺母17接触,第二轴心轴承19的第二面与凸台结构15的第二面接触。
对中空基体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中空基体包括:第一封盖20、第二封盖21及壳体22;第一封盖20设置在壳体22的第一端;第二封盖21设置在壳体22的第二端;法兰盘12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封盖20上;壳体22的内壁有凸台结构15。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盖20、第二封盖21与壳体22通过焊接和/或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具体地,第一封盖20和第二封盖21可以都通过焊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22连接,也可以一个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壳体22连接,另一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22连接。具体哪一个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壳体22连接,哪一个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壳体22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制。
为了加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性,还包括:密封圈23;密封圈23设置在法兰盘12与第一封盖20的连接处。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23为橡胶密封圈、石棉密封圈或芳纶密封圈。
对伸缩夹盘基体6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伸缩夹盘基体6为圆盘结构;在圆盘结构的中部有凸台;在圆盘结构和凸台的轴向中心开设有通孔;在圆盘结构和凸台上从通孔出发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连杆4的一端与圆盘结构的中部接触,圆盘结构的给进方向与连杆4的轴线重合。
在本实施例中,通槽沿圆盘结构和凸台的周向均匀开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限位挡圈7;在中空壳体3中有空腔结构;连杆4上有凸台部;凸台部位于空腔结构中;限位挡圈7套设在连杆4上,且位于空腔结构中。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转子轴承包括:第一转子轴承8和第二转子轴承9;回转转体1的内壁有凸台;第一转子轴承8套设在转子5的第一端;第一转子轴承8的第一端与回转法兰2的第一端接触,第一转子轴承8的第二端与凸台的第一端接触;第二转子轴承9套设在转子5的第二端;第二转子轴承9的第一端与中空壳体3接触,第二转子轴承9的第二端与凸台的第二端接触。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介质输出装置;在回转转体1上有第一介质通入通道10和第二介质通入通道11;介质输出装置的第一介质输出端与第一介质通入通道10连通;介质输出装置的第二介质输出端与第二介质通入通道11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介质输出装置为高压气体输出装置或高压液体输出装置。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内部活塞向前推进使夹盘端面的内圈向外突出变形时,夹盘基体的端面呈现一个鼓包的状态及打开角度小于180°,将工件放置在内圈中;当内部活塞向后退回使夹盘端面的内圈向内缩回变形时,将工件夹紧,完成对工件的夹持。
【技术效果】
1、通过对伸缩夹盘基体的应用,使夹盘在变形过程中变形的量是微量的。当内部活塞向前推进使夹盘端面的内圈向外突出变形时,夹盘基体的端面呈现一个鼓包的状态及打开角度小于180°。对于夹盘来说,变形形成了一个延长线且轴心不变,因而不仅提高了定心精度,而且还提高了夹持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夹持精度,夹持作业不受操作者技术水平的影响,且可快速装夹和控制。
2、通过对第一预压螺母16和第二预压螺母17的使用,对第一轴心轴承18和第二轴心轴承19进行锁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工作时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夹持牢固。
3、通过对密封圈23的使用,加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密封性。
4、通槽沿圆盘结构和凸台的周向均匀开设,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夹持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回转精度在0.005以内,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盘、拉杆、轴心、轴心轴承、中空基体、回转转体、回转法兰、中空壳体、连杆、转子、转子轴承及伸缩夹盘基体;
所述拉杆穿入所述中空基体;所述轴心套设在所述拉杆上;所述轴心轴承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与所述轴心之间;所述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中空基体的一端;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的第一端;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二端与所述法兰盘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中空壳体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的第二端;所述连杆设置在所述回转转体中;所述转子套设在所述连杆上;所述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回转转体的内壁之间;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伸缩夹盘基体的中部接触,所述伸缩夹盘基体的伸缩给进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压螺母和第二预压螺母;所述轴心轴承包括:第一轴心轴承和第二轴心轴承;所述中空基体的内壁有凸台结构;所述第一轴心轴承和所述第二轴心轴承分别套设在所述轴心的两端;在所述轴心上有外螺纹;所述第一预压螺母套设在所述轴心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轴心轴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一预压螺母接触,所述第一轴心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一面接触;所述第二预压螺母套设在所述轴心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轴心轴承的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预压螺母接触,所述第二轴心轴承的第二面与所述凸台结构的第二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体包括:第一封盖、第二封盖及壳体;所述第一封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封盖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法兰盘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封盖上;所述壳体的内壁有所述凸台结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法兰盘与所述第一封盖的连接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夹盘基体为圆盘结构;在所述圆盘结构的中部有凸台;在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的轴向中心开设有通孔;在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上从所述通孔出发沿径向向外开设有通槽;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圆盘结构的中部接触,所述圆盘结构的给进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槽沿所述圆盘结构和所述凸台的周向均匀开设。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挡圈;在所述中空壳体中有空腔结构;所述连杆上有凸台部;所述凸台部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所述限位挡圈套设在所述连杆上,且位于所述空腔结构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缩夹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轴承包括:第一转子轴承和第二转子轴承;所述回转转体的内壁有凸台;所述第一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转子轴承的第一端与所述回转法兰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一转子轴承的第二端与所述凸台的第一端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轴承套设在所述转子的第二端;所述第二转子轴承的第一端与所述中空壳体接触,所述第二转子轴承的第二端与所述凸台的第二端接触。
CN201820836226.9U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85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6226.9U CN208528544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36226.9U CN208528544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28544U true CN208528544U (zh) 2019-02-22

Family

ID=65382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36226.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28544U (zh) 2018-05-31 2018-05-31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285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00055U (zh) 数控内圆磨床的工件主轴结构
CN214818053U (zh) 一种定心夹紧治具
CN203265673U (zh) 制动圈外圆面机加工夹具
CN110682114A (zh) 一种五轴摇篮转台
CN202763554U (zh) 一种液压夹头
CN205629976U (zh) 一种回转工作台的刹车机构
CN208261589U (zh) 一种钢管折弯机
CN208528544U (zh) 一种高精度回转式拉缩夹盘
CN110280783A (zh) 一种油管接头生产用车削装置
CN204711299U (zh) 一种液压刀柄
CN219599251U (zh) 一种轮轴夹持机构
CN208528545U (zh) 一种回转式拉缩夹盘
CN209632541U (zh) 一种圆盘类零件自定心夹具
CN203636398U (zh) 用于轴类薄壁零件的夹具
CN207736386U (zh) 一种适用于任意管径的管件夹具
CN207578154U (zh) 一种薄壁盲孔零件珩磨夹具
CN212885115U (zh) 一种用于差速器壳体加工的端部夹紧装置
CN109201899A (zh) 一种柱塞组件座端收口装置及方法
CN208261890U (zh) 一种快速卡盘
CN107322097A (zh) 一种自动让刀机构
CN208289150U (zh) 一种用于齿轮磨削的数控磨床气动夹具
CN206200573U (zh) 一种轴承内外径加工用夹具
CN216126574U (zh) 一种旋转式气动工具的随动夹头
CN219684711U (zh) 一种橡塑制品车床用定位工装
CN209239557U (zh) 一种用于叶片生产的数控倒角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22

Termination date: 2020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