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17341U -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17341U
CN208517341U CN201820461868.5U CN201820461868U CN208517341U CN 208517341 U CN208517341 U CN 208517341U CN 201820461868 U CN201820461868 U CN 201820461868U CN 208517341 U CN208517341 U CN 2085173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vertical type
type biomass
feeding device
discharge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1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波
刘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Yantai Boji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Yantai B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Yantai Boji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Yantai Boji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18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173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173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173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可拆卸的进料装置、燃烧室和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装置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所述进料装置与燃烧室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内设有控制阀,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喷火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有与锥形出料口相对应的碳化室,所述碳化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预热部和碳化部,所述预热部的外围设有隔热层,所述燃烧室与冷却装置之间设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生物质炭化炉,节约空间,不受季节气候等影响;进料装置、燃烧室和冷却出碳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运输方便,方便更换或维修。

Description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热解炭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背景技术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森林覆盖面积也大,每年农作物和果壳及树枝落叶等所产生的生物质秸秆达7亿吨左右,但其利用率仅为20%,而树枝、锯末、稻壳等生物质废弃物也有上亿吨被白白浪费掉,这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秸秆焚烧),而且也使其失去循环利用的价值,生物质碳化技术能给这些生物质废弃物第二次利用,能最大化的体现它们的自身价值,能高效的将其转化为生物质碳化产物。
现在生物质炭化炉多数是砖砌一体式设备,也就是说需要采用现场砖砌安装的方式,其缺点是,1)此方式的安装周期受季节和地域的影响,因为气温过低无法进行施工,2)此类设备主要部分属于大型整体设备,运输非常不便,无法更换或维修,只能从新制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可拆卸的进料装置、燃烧室和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装置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所述进料装置与燃烧室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喷火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有与锥形出料口相对应的碳化室,所述碳化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预热部和碳化部,所述预热部的外壁设有隔热层,所述燃烧室与冷却装置之间设有电磁阀。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料装置的顶部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伸缩杆与锥形出料口相对应。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碳化室的侧壁上设有穿出燃烧室的出气管道。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燃烧室内设有温度探测器。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为内部充满氮气的灌体,所述罐体上设有氮气补气口,所述氮气补气口与氮气制造机连接。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板。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滚轴。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氮气冷却仓的底部设有安装有出料阀的出料口。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炉体的侧方设有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的物料提升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立式生物质炭化炉,节约空间,不受季节气候等影响;
2、进料装置、燃烧室和冷却出碳装置之间可拆卸连接,运输方便,方便更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的外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燃烧室的内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进料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氮气冷却仓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导板的外部结构图。
图中:
1、炉体;2、进料装置;3、燃烧室;4、冷却装置;5、碳化室;6、连接管;7、电磁阀;8、物料提升机;9、温度探测器;10、喷火装置;11、隔热层;12、进气口;13、出气口;14、出气管道;15、气泵;16、伸缩杆;17、锥形出料口;18、进料口;19、导板;20、滚轴;21、出料口;22、控制阀;23、氮气补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截面为矩形,炉体1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可拆卸的进料装置2、燃烧室3和冷却装置4,方便更换和维修,进料装置2侧壁上设有进料口18,进料装置2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锥形出料口17,锥形出料口17保证生物质材料都能进入到锥形出料口17内,不会有材料残留,进料装置2的顶部设有气泵15,气泵15的伸缩杆16与锥形出料口17相对应,由于生物质材料质量较轻,且粉碎后呈蓬松状态,不能靠重力自己进入到锥形出料口17内,当进料装置2里进入生物质材料后,气泵15启动,伸缩杆16杆伸出,将粉碎后的生物质材料压进锥形出料口17内,进入到碳化室5内,进料装置2与燃烧室3之间设有连接管6,将燃烧部分余热引入进料装置2内提前给物料烘干预热,再输送进碳化室5减少碳化时间及耗能,连接管6上设有控制阀22,可以控制进入进料装置2内的热气量。
燃烧室3内设有喷火装置10,在炭化的最初阶段,需要启动喷火器10对燃烧室3进行加热,燃烧室3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12和出气口13,燃烧室3内设有与锥形出料口17相对应的碳化室5,所述碳化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预热部和碳化部,所述预热部的外壁设有隔热层,隔热层11避免燃烧室3内的火焰直接接触碳化室5,起到隔热的作用,这样预热部的温度小于碳化部的温度,生物质材料先预热再碳化,燃烧室3通过电磁阀7与冷却出碳装置4连接。
碳化室5的侧壁上设有穿出燃烧室的出气管道14,出气管道14与净化系统(图中未示出)相连,在碳化的时候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木酸液和木焦油,这些物质均以气态的形式从出气管道14排出进入到净化系统内,烟气通过净化系统净化,净化后的可燃性气体通过进气口12重新进入到燃烧室3内,为燃烧室3提供燃料。
燃烧室3内设有补气口,补气口将可燃性气体加入到燃烧室3内为燃烧室3提供燃料。
燃烧室3内设有温度探测器9,设有多个不同长度的温度探测器9,可以探测到碳化室5内不同位置的温度,方便工作人员根据温度控制进料和出料。
冷却装置4为内部充满氮气的灌体,所述罐体上设有氮气补气口,所述氮气补气口与氮气制造机连接(图中未示出),保证冷却装置4内的氮气充足,冷却装置4内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板19,导板19为平面板或曲面板或螺旋板,导板19左右交替设置,均匀间隔分布,生物质炭经过导板19进入到冷却装置4的底部,导板19加长了生物质炭的路程,充分冷却,导板19的上表面上设有滚轴20,减少生物质炭与导板19之间的摩擦力,冷却装置4的底部设有安装有出料阀(图中未示出)的出料口21,生物炭从出料口21出来时,氮气也会随之而出,这样冷却装置4内的热量就会一同排出,氮气补气口23再重新补入新的氮气,保证冷却装置4内的温度一直未低温状态。
炉体1的侧方设有与进料装置2相对应的物料提升机8,物料提升机8将粉碎后的生物质材料运输到进料装置2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的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从上到下依次设有可拆卸的进料装置、燃烧室和冷却装置,所述进料装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装置的底部设有锥形出料口,所述进料装置与燃烧室之间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控制阀,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燃烧室内设有喷火装置,所述燃烧室内设有与锥形出料口相对应的碳化室,所述碳化室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预热部和碳化部,所述预热部的外壁设有隔热层,所述燃烧室与冷却装置之间设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的顶部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伸缩杆与锥形出料口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室的侧壁上设有穿出燃烧室的出气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内设有温度探测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为内部充满氮气的灌体,所述冷却装置上设有氮气补气口,所述氮气补气口与氮气制造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内设有向下倾斜的导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板的上表面上设有滚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底部设有安装有出料阀的出料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生物质炭化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的侧方设有与进料装置相对应的物料提升机。
CN201820461868.5U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73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1868.5U CN208517341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1868.5U CN208517341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17341U true CN208517341U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41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1868.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517341U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17341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312A (zh) * 2020-10-19 2021-02-05 湖南中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废处理用热解装置
CN112920816A (zh) * 2021-03-02 2021-06-08 济源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回用内热式生物质炭化炉
CN113583482A (zh) * 2021-07-28 2021-11-02 新疆德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炭黑燃烧生产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2312A (zh) * 2020-10-19 2021-02-05 湖南中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废处理用热解装置
CN112920816A (zh) * 2021-03-02 2021-06-08 济源润万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烟气回用内热式生物质炭化炉
CN113583482A (zh) * 2021-07-28 2021-11-02 新疆德欣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高品质炭黑燃烧生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517341U (zh) 一种立式生物质炭化炉
CN102911683B (zh) 一种木质原料的炭化系统及炭化工艺
CN107032351A (zh) 一种山楂核热解制取烟熏液并联产活性炭的装置及方法
WO2014023202A1 (zh) 一种热循环连续自动化煤热解炉
CN202865173U (zh) 一种木质原料的炭化系统
CN206037131U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
CN105062521A (zh) 一种回转式连续热解秸秆炭化炉
CN109761237A (zh) 一种高效的内外混热式回转炭化炉
CN209322804U (zh) 一种炭/油/气联产的一体化装置
CN205501190U (zh) 一种新型低阶煤低温干馏炉
CN203112701U (zh) 层烧蓄热机械节能石灰立窑
CN104861994A (zh) 生物质碳化炉中的冷却装置
CN204939394U (zh) 回转式连续热解秸秆炭化炉
CN109456781A (zh) 一种炭/油/气联产的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17487577A (zh) 一种外热式生物质热解装置
CN204689938U (zh) 塔式生物质连续碳化炉
CN208250231U (zh) 一种用于生物质碳化炉的燃烧室
CN203582843U (zh) 一种节能、环保型蒸酒设备
CN102703123B (zh) 窑炉用生物质颗粒气化工艺方法
CN202968463U (zh) 秸秆连续式低温热解炭化炉
CN109355069A (zh) 生物质与煤共热解反应器
CN202865166U (zh) 一种带有烟道管的干馏炭化炉
CN106123010A (zh) 一种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方法
CN106322362A (zh) 一种生物质燃烧机和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方法
CN202328383U (zh) 一种生物质多功能燃气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