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502918U -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502918U
CN208502918U CN201820975242.6U CN201820975242U CN208502918U CN 208502918 U CN208502918 U CN 208502918U CN 201820975242 U CN201820975242 U CN 201820975242U CN 208502918 U CN208502918 U CN 2085029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deflector
engine charge
air inlet
inlet mani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7524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海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97524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5029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5029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5029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 Exhaust Silen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下进气口的下端固定导流片的一端,导流片对基板斜向上设置。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安装方便,使用后可明显改善汽车燃烧效率,有效的降低尾气气排放污染。

Description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是一种发动机进气导流板。
背景技术
发动机工作时,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后,流经空气流量计,沿节气门通道进入动力腔,再经进气歧管分配到各个气缸中。燃油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进气速度越快,会使得气缸内氧气越充分,使得发动机的动力更足。目前采用控制发动机进气变化的技术的汽车生产厂家主要有:德国大众,日本马自达,美国福特等全球知名品牌生产的车系,从实际使用效果上看,相比没有采用该技术的汽车,无论在燃油的消耗,汽车的动力,或是汽车尾气的排放方面要好很多,因此该项技术的实用性是得到行业内的认可。然而由于该项技术只掌握在少数汽车生产厂家手中,而且其制造技术非常复杂,通常是以“进气气岐管总承”一体化的形式进行生产,提供给少数相应的高档车型,因而普通经济车型无法享受到该项技术的优越性,然而做为任何一台燃油汽车,都有节能减排的需求,特别在当下能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情况下,更需要一款安装简便,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的相关产品,以提高燃油汽车的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进气流速的发动机进气导流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下进气口的下端固定导流片的一端,导流片对基板斜向上设置。
作为优选,基板的四个角呈圆角,上进气口的两端呈圆角。
作为优选,基板的长度L1为40-70mm;基板的宽度L2为20-40mm,上进气口的长度L3为30-60mm;上进气口的宽度L4为4-8mm,下进气口的长度L5为25-40mm;下进气口的宽度 L6为8-16mm,导流片外边圆弧的半径为6-14mm,导流片的厚度为0.3-0.8mm,导流片下方开口叶片折角为30°-60°。
一种进气歧管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上固定上述发动机进气导流板,所述基板的形状和进气歧管的出气口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安装方便,使用后可明显改善汽车燃烧效率,有效的降低尾气排放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进气导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正面尺寸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5,本实施例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下进气口的下端固定导流片的一端,导流片对基板斜向上设置。基板的四个角呈圆角,上进气口的两端呈圆角。
基板的长度L1为57mm;基板的宽度L2为30mm,上进气口的长度L3为50mm;上进气口的宽度L4为6mm,下进气口的长度L5为37mm;下进气口的宽度L6为12mm,导流片外边圆弧的半径为R10mm,导流片的厚度为0.6mm,导流片下方开口叶片折角为45°。以上尺寸和角度的参数只是举例说明,具体参数需要依据不同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的结构尺寸而定,以适应不同型号\尺寸进气歧管的安装需求。
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上固定发动机进气导流板,所述基板的形状和进气歧管的出气口相匹配。
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提升进气效率,本产品通过改变进气管道内部空气流动通过的空间,使气流经过该产品时被动的产生挤压,被挤压后的气流变化流速加快,并且产生一定的涡流,进入气缸时的进气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增加了气缸中空气的充气量,使发动机点火后产生的压力也相应得到一定的提高,从而提高了发动机做功的效率,使发动机输出的扭矩和功率也得到相应的提升。
该产品的外型需要根据不同车型的发动机的进气歧管结构而相应调整,安装在进气岐管和发动机缸体之间,对经过的气流进行作用,改变气流形态和流速,同时在燃烧效率提高后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降低汽车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安装方便,使用后可明显改善汽车燃烧效率,有效的降低尾气排放污染。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基板,基板上开设有上进气口和下进气口,所述下进气口的下端固定导流片的一端,导流片对基板斜向上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基板的四个角呈圆角,上进气口的两端呈圆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其特征在于:基板的长度L1为40-70mm;基板的宽度L2为20-40mm,上进气口的长度L3为30-60mm;上进气口的宽度L4为4-8mm,下进气口的长度L5为25-40mm;下进气口的宽度L6为8-16mm,导流片外边圆弧的半径为6-14mm,导流片的厚度为0.3-0.8mm,导流片下方开口叶片折角为30°-60°。
4.一种进气歧管改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进气歧管的出气口上固定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发动机进气导流板,所述基板的形状和进气歧管的出气口相匹配。
CN201820975242.6U 2018-06-22 2018-06-22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Active CN2085029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242.6U CN208502918U (zh) 2018-06-22 2018-06-22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75242.6U CN208502918U (zh) 2018-06-22 2018-06-22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2918U true CN208502918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6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75242.6U Active CN208502918U (zh) 2018-06-22 2018-06-22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5029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91469B (zh) 旋转式气阀控制机构
CN205013163U (zh) 一种高滚流气道和发动机
CN103291471A (zh) 气阀喉口面积控制系统
CN103291503B (zh) 旋转式排气流量调节系统
CN103291470A (zh) 气压控制式阀体升程调节机构
CN208502918U (zh) 发动机进气导流板及进气歧管改装结构
CN102562281A (zh) 利用排气压力控制的排气再循环系统
CN201193573Y (zh) 汽车用省油提速涡轮
CN103075246A (zh) 汽车机械可变进气涡流增压器
CN205423002U (zh) 一种新型汽车空气供给装置
CN103573432A (zh) 压控式机械旋转机构
CN103541824A (zh) 压力不平衡式阀体升程调节机构
CN200940505Y (zh) 汽车节能排气尾管
CN102767449A (zh) 交叉式进排气系统
CN202468015U (zh) 汽车机械可变进气涡流增压器
CN201568163U (zh) 汽车发动机egr总成进气结构
CN202832807U (zh) 回路反馈式机械调节系统
CN202756124U (zh) 移动体上下移动装置
CN205025562U (zh) 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空气增量的安装结构
CN202611912U (zh) 一种发动机气缸盖排气道结构
CN107218120B (zh) 涡流喷射装置
CN205025563U (zh) 空气增量器以及其安装结构
CN103629015A (zh) 怠速发泡管减压片
CN103195615A (zh) 压差式机械调节系统
CN200940529Y (zh) 一种汽车环保节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