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99106U -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99106U
CN208499106U CN201820984128.XU CN201820984128U CN208499106U CN 208499106 U CN208499106 U CN 208499106U CN 201820984128 U CN201820984128 U CN 201820984128U CN 208499106 U CN208499106 U CN 2084991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haped
shaped material
inner housing
spring
protection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8412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Xing'aoli Decoration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Xing'aoli Decor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Xing'aoli Decoration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Xing'aoli Decora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8412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991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991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991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barking, Splitting, And Disintegration Of Timb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包括外壳体、下端盖、上端盖,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内壳体;支撑板固定连接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内壳体内部分隔为多个长方体放置区,放置区内设置有两个保护机构,靠近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放置区底部,靠近放置区顶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下表面;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直径沿内壳体内部至内壳体外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使木粉、木屑从条形材上脱离,极大地简化了粘附物的处理流程和条形材的后续工艺,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具制造领域中,条形材作为一类基本材料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条形木材在切割完成后将运输至仓库储存或者转移至后续工艺中继续加工。由于木材切割后其表面会粘附有许多木屑、木粉,在转移条形材时,部分条形材上的木屑和木粉会掉落至工作车间,工作车间中大量的木屑和木粉不仅造成工作环境凌乱不堪,而且细小的木粉还会对工作人员的呼吸造成影响,为此,不得不引入较多的除尘设备和通风系统以改善车间环境,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另外,在转移过程中未从条形材上掉落的木屑和木粉还会增加后续工艺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后续工艺需要首先出去条形材表面的木屑和木粉才能进行喷漆等工艺,进而造成工时长、工艺成本高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条形材在被转移时部分木屑木粉掉落至工作车间造成工作环境恶劣、以及粘附在条形材上的木屑、木粉、杂质所造成的后续工艺难度和复杂性增加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下端安装有下端盖,外壳体上端安装有上端盖,所述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内壳体,所述外壳体的上端和内壳体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内壳体外壁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外壳体和内壳体,内壳体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内壳体内部分隔为多个长方体放置区,所述放置区用于放置条形材,放置区内设置有两个保护机构,所述两个保护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条形材,其中,靠近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固定连接在放置区底部,靠近放置区顶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下表面;所述隔板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相邻的放置区,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内壳体外部和内壳体内部,第一通孔的直径沿内壳体内部至内壳体外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现有技术中,木材在切割成条形材后将被运输至库房储存,或者通过运输设备例如传送带上、悬挂式输送机直接运输至后续工艺如喷漆房等车间。但是,木材切割完成后,其上会粘附许多木屑、木粉和其他粘附物如固体颗粒、杂质等。这些粘附物在木材的运输过程中,一部分可能会掉落在工作车间的地板上,当量小的时候可以忽略,但是,当运输量较大时,堆积的木屑、木粉将会造成车间内地面脏乱,同时,木粉质量较轻,被工作人员吸入后会影响工作人员的呼吸系统,为了净化车间环境,部分空间采用定期清扫或者使用除尘设备、通风系统来改善车间环境,这无疑增加了车间的运行维护成本,进而增加了家具的生产成本。另外,部分粘附力较强的粘附物可能始终粘附在条形材上,需要后续工艺对其表面进行清理,这增加了后续工艺的难度和复杂性,进而造成工时延长,生产成本增加的情况。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该运输装置不仅能够运输、储存大批量条形材,同时能够使得条形材在运输装置中一方面得到保护,避免条形材损坏,提高后续工艺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晃动条形材,使得条形材上的粘附物脱离条形材并最终归集在运输装置中。
具体地,与现有技术相同,本装置包括外壳体,优选地,该外壳体为长方体结构,外壳体的上端和下端均为开口端,外壳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端盖以封闭外壳体的上端,外壳体的下端安装有下端盖以封闭外壳体的下端,优选地,上端盖、下端盖与壳体的安装方式采用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外壳体内部还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开口向上,即内壳体的上端为开口端,下端为封闭端,优选地,外壳体的上端和内壳体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以使得上端盖的下表面为平面。优选地,内壳体为长方体结构以最大化条形材的容纳空间。内壳体外壁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固定连接外壳体和内壳体,使得外壳体和内壳体不会产生相对移动,且内壳体的外壁和外壳体的内壁之间存在足够的间隙以容纳从条形材上脱落的粘附物,支撑板与外壳体、内壳体的连接方式可以是卡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也可以是焊接、粘接等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内壳体的内部被多个隔板分隔为多个长方体的放置区,优选地,各长方体的放置区的尺寸相同,以统一容纳同一尺寸范围的条形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放置区的内壁既可以是内壳体的内壁,也可以是隔板。通过设置放置区,能够使得内壳体内的条形材之间不会相互摩擦碰撞,同时条形材的放置更加合理,避免胡乱堆叠的情况,大幅提高了内壳体内部空间的利用率。
在放置区内设置有两个保护机构,两个保护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条形材。优选地,保护机构的实施方式可以是多种。例如,保护机构上设置有夹持机构以夹持条形材的端部,或者保护机构上设置有凹槽放置条形材的端部。在使用过程中,条形材的上端和下端安装在两个保护机构之间,保护机构代替条形材的端部与放置区的内壁接触,避免条形材刮擦或磨损。两个保护机构中,靠近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固定在放置区的底部,即内壳体的底面上;而靠近放置区顶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连接在上端盖的下表面。在使用时,两个保护机构夹持、固定条形材,条形材与两个保护机构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作用力下在放置区中摆动,保护机构与放置区的内壁频繁碰撞,从而使条形材上的粘附物如木粉、木屑、杂质、固体颗粒与条形材分离并落入放置区内。
放置区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具体地,隔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连通相邻的两个放置区,使得木粉木屑能够通过第二通孔从一个放置区移动至另一个的放置区,优选地,相邻两个第二通孔之间的距离相等以保持整体结构稳定。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当木粉木屑移动至靠近内壳体边缘的放置区时,木粉木屑能够通过第一通孔落至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间隙中收集。
本申请中,第一通孔的直径并不是不变的,而是设置为沿内壳体内部至内壳体外部的方向,直径逐渐减小。此处所指的逐渐减小有多种实施方式,例如第一通孔为圆台结构,此时第一通孔截面为等腰梯形,又例如第一通孔类似于半球体,则通孔的截面为曲线,还例如第一通孔的形状为阶梯状,即设置有变径段,优选地,第一通孔为圆台结构。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无论采用上述何种实施方式,最终第一通孔在内壳体外表面上的端面直径小于第一通孔在内壳体内表面上的端面直径。通过上述对第一通孔直径的改进,使得内壳体内部的木屑、木粉容易进入第一通孔,并从第一通孔中落至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归集区域,但归集区域中的木屑、木粉不容易进入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内壳体内部的放置区,使得在翻转、移动、晃动外壳体时,木屑、木粉、固体颗粒等粘附物更容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归集,而不是集中在内壳体内部的放置区中,从而允许使用者在开启下端盖后能够排出更多的木屑、木粉、固体颗粒,不仅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移设备的总重量,还避免了放置区中的粘附物再次粘附在条形材上。
本方案的原理为:上端和下端的保护机构分别夹持固定住条形材的上端和下端,对条形材进行保护,避免条形材在转移过程中直接碰撞隔板或内壳体造成条形材刮擦或磨损,同时条形材与两个保护机构作为一个整体在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的弹性力作用下,在外壳体移动过程中,例如搬运、载具运输、吊装过程中,保护机构频繁撞击放置区内壁,使得条形材上的粘附物脱离条形材并落入放置区内归集,之后木屑木粉再经过第一通孔、第二通孔掉落至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间隙,当堆积到一定量后开启下端盖排出外壳体内堆积的木屑、木粉、固体颗粒、杂质即可。
通过上述机构,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条形材不会与隔板、内壳体碰撞,有效地保护了条形材,提高了最终制品的质量,同时,从根源上防止条形材上的木粉、木屑落至工作车间恶化工作环境,使得工作车间美观干净,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且无需通风设备、除尘设备,节约了维护运行成本,再者,通过使木粉、木屑从条形材上脱离,不仅简化了后续工艺,利于后续工艺对条形材的处理,还可以归集所有木粉、木屑并一次性排出,极大地简化了粘附物的处理流程,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条形材端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弹簧。矩形槽用于卡接条形材的端部,矩形槽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为压缩弹簧,其能适应不同大小的条形材,即使条形材的尺寸小于矩形槽的卡接尺寸,依然能够通过第三弹簧夹持在矩形槽中;另外,在弹性力的挤压作用下,条形材不容易相对于矩形槽移动,减少了条形材与矩形槽的碰撞几率,有效地保护了条形材。当条形材长度较长,相应的外壳体、内壳体等尺寸较长时,不容易将条形材卡在第三弹簧之间,对于这种型号的转移设备,可以只在顶部的保护机构的矩形槽中设置第三弹簧,而在底部的保护机构中设置矩形槽即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弹簧上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进一步避免条形材相对于保护机构移动,同时防滑垫还避免第三弹簧刮擦磨损条形材。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的每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六个第三弹簧。优选地,所述六个第三弹簧的排布方式为自上而下设置有三排,每一排设置有两个第三弹簧。该排布方式使得条形材侧面受力均匀,不会在夹持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而产生移动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为圆台结构,第一通孔的最大直径为第一通孔的最小直径的3~6倍。优选地,第一通孔的最大直径为第一通孔的最小直径的4.5倍。
进一步地,所述沿内壳体的上端至内壳体的下端方向,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虽然在部分时候转移装置是水平放置的,即转移装置的侧面与地面接触,但更多的时候转移装置是竖直放置的,即下端盖接触地面,将相邻两个第一通孔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也是为了使得内壳体底部的第一通孔更多,从而使得木屑、木粉可以更多地、更容易地从第一通孔中落至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归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的间距为5~30cm。虽然第一通孔在内壳体底部区域越多越好,但依然需要考虑到内壳体的结构刚度问题,因此第一通孔的最小间距至少为5cm。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盖上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的高度被配置为,当下端盖安装在外壳体底部时,支撑板的上表面挤压内壳体的下表面。下端盖上的支撑板与内壳体上的支撑板的用途类似,主要用于支撑内壳体,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在下端盖上设置支撑板,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更换和清洗。
进一步地,位于下端盖上的支撑板的厚度为设置在内壳体侧面的支撑板的厚度的1.5~3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张紧弹簧。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在转移设备水平放置时主要起到晃动作用,在竖直放置时,第二弹簧起到弹性支撑作用、第一弹簧起到弹性拉拽作用,因此,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三弹簧不同,其需要一定的刚度,因此作为优选方案,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均为张紧弹簧。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条形材不会与隔板、内壳体碰撞,有效地保护了条形材,提高了最终制品的质量;本实用新型从根源上防止条形材上的木粉、木屑落至工作车间恶化工作环境,使得工作车间美观干净,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且无需通风设备、除尘设备,节约了维护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使木粉、木屑从条形材上脱离,不仅简化了后续工艺,利于后续工艺对条形材的处理,还可以归集所有木粉、木屑并一次性排出,极大地简化了粘附物的处理流程,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通孔直径的改进,使得内壳体内部的木屑、木粉容易进入第一通孔,并从第一通孔中落至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的归集区域,但归集区域中的木屑、木粉不容易进入第一通孔,并通过第一通孔进入内壳体内部的放置区,进而使得在翻转、移动、晃动外壳体时,木屑、木粉、固体颗粒等粘附物更容易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归集,而不是集中在内壳体内部的放置区中,从而允许使用者在开启下端盖后能够排出更多的木屑、木粉、固体颗粒,不仅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转移设备的总重量,还避免了放置区中的粘附物再次粘附在条形材上;
3、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机构中设置有第三弹簧,使得保护机构能适应不同大小的条形材,即使条形材的尺寸小于矩形槽的卡接尺寸,依然能够通过第三弹簧夹持在矩形槽中;另外,在弹性力的挤压作用下,条形材不容易相对于矩形槽移动,减少了条形材与矩形槽的碰撞几率,有效地保护了条形材。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保护机构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外壳体,2-内壳体,3-支撑板,4-上端盖,5-下端盖,6-隔板,7-第一弹簧,8-第二弹簧,9-第一通孔,10-第二通孔,11-条形材,12-保护罩,13-防滑垫,1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高”、“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下端安装有下端盖5,外壳体1上端安装有上端盖4,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和内壳体2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内壳体2外壁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固定连接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2内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内壳体2内部分隔为多个长方体放置区,所述放置区用于放置条形材11,放置区内设置有两个保护机构,所述两个保护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条形材11,其中,靠近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固定连接在放置区底部,靠近放置区顶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固定连接在上端盖4的下表面;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连通相邻的放置区,所述内壳体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9连通内壳体2外部和内壳体2内部,第一通孔9的直径沿内壳体2内部至内壳体2外部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孔9为圆台结构,第一通孔9的最大直径为第一通孔9的最小直径的3~6倍;所述沿内壳体2的上端至内壳体2的下端方向,相邻两个第一通孔9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第一通孔9的间距为5~30cm;所述下端盖5上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高度被配置为,当下端盖5安装在外壳体1底部时,支撑板3的上表面挤压内壳体2的下表面;位于下端盖5上的支撑板3的厚度为设置在内壳体2侧面的支撑板3的厚度的1.5~3倍;所述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均为张紧弹簧。
装载时,开启上端盖4,将条形材11对准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条形材11下端固定在保护机构上后,依次放入其他需要运输的条形材11,之后合上上端盖5,上端盖5的保护罩12扣合在各条形材11的上端,条形材11被夹持在两个保护机构之间。
完成运输后,将装置放置在支架上,开启下端盖5,排出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的间隙中归集的木粉、木屑、固体颗粒等。之后开启上端盖4,将条形材11依次从放置区中取出即可。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罩12,所述保护罩1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条形材11端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4;所述第三弹簧14上设置有防滑垫13;所述矩形槽的每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六个第三弹簧14。
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等(例如第一弹簧、第二弹簧、第三弹簧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等)只是为了描述清楚起见而对相应部件进行区别,不旨在限制任何次序或者强调重要性等。此外,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在不进行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使经由其他部件间接相连。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包括外壳体(1),所述外壳体(1)下端安装有下端盖(5),外壳体(1)上端安装有上端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内部设置有向上开口的内壳体(2),所述外壳体(1)的上端和内壳体(2)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内壳体(2)外壁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固定连接外壳体(1)和内壳体(2),内壳体(2)内部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将内壳体(2)内部分隔为多个长方体放置区,所述放置区用于放置条形材(11),放置区内设置有两个保护机构,所述两个保护机构用于夹持固定条形材(11),其中,靠近放置区底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一弹簧(7),所述第一弹簧(7)固定连接在放置区底部,靠近放置区顶部的保护机构上连接有第二弹簧(8),所述第二弹簧(8)固定连接在上端盖(4)的下表面;所述隔板(6)上设置有若干第二通孔(10),所述第二通孔(10)连通相邻的放置区,所述内壳体(2)上设置有若干第一通孔(9),所述第一通孔(9)连通内壳体(2)外部和内壳体(2)内部,第一通孔(9)的直径沿内壳体(2)内部至内壳体(2)外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机构包括保护罩(12),所述保护罩(1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条形材(11)端部的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四个内壁上均设置有第三弹簧(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弹簧(14)上设置有防滑垫(1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的每个内壁上均设置有六个第三弹簧(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9)为圆台结构,第一通孔(9)的最大直径为第一通孔(9)的最小直径的3~6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沿内壳体(2)的上端至内壳体(2)的下端方向,相邻两个第一通孔(9)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9)的间距为5~30c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端盖(5)上设置有支撑板(3),支撑板(3)的高度被配置为,当下端盖(5)安装在外壳体(1)底部时,支撑板(3)的上表面挤压内壳体(2)的下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下端盖(5)上的支撑板(3)的厚度为设置在内壳体(2)侧面的支撑板(3)的厚度的1.5~3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7)和第二弹簧(8)均为张紧弹簧。
CN201820984128.XU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Active CN2084991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128.XU CN20849910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84128.XU CN20849910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99106U true CN208499106U (zh) 2019-02-15

Family

ID=6528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84128.XU Active CN208499106U (zh) 2018-06-25 2018-06-25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9910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502A (zh) * 2020-05-22 2020-07-17 敖思峰 一种适用于矩形条状金属构件的运输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22502A (zh) * 2020-05-22 2020-07-17 敖思峰 一种适用于矩形条状金属构件的运输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613777U (zh) 一种用于移动清洁机器人的对接站
CN106429491B (zh) 一种堆料机的除尘机构
CN208499106U (zh) 一种基于保护机构的条形材运输装置
KR20150009178A (ko) 용기용 먼지 제거장치
CN109051328A (zh) 具有夹持固定功能的条形材存储系统
CN208344930U (zh) 一种条形材生产线的转移设备
CN210972048U (zh) 一种进出口贸易产品用的货箱结构
CN209667129U (zh) 一种体育器械收纳移动装置
CN209647059U (zh) 一种甘草表面病虫斑点清除除害器
CN109051329A (zh) 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条型材存储箱
CN202828241U (zh) 自动投叉机
CN210763200U (zh) 一种餐具分离上料装置
CN210260433U (zh) 一种投料防粉尘系统
CN210471447U (zh) 一种带有网篮的置物架
CN208131074U (zh) 一种便携式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箱
CN208790530U (zh) 根块类中药材前处理自动生产线
CN208790339U (zh) 一种石料筒仓及石料储存系统
CN203237427U (zh) 一种吸入型柑桔分类包装机
CN220032315U (zh) 一种收瓶台用下料结构
CN206050504U (zh) 一种贴片机吸咀放置盒
CN215044370U (zh) 一种打包机的出料机构
CN217675184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智能包装机送料机构
CN215638694U (zh) 一种枸杞芽茶加工设备
CN211587785U (zh) 一种用于工艺品包装前的清洁装置
CN216736284U (zh) 一种农药生产用空瓶剔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