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459U -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459U
CN208489459U CN201821211064.6U CN201821211064U CN208489459U CN 208489459 U CN208489459 U CN 208489459U CN 201821211064 U CN201821211064 U CN 201821211064U CN 208489459 U CN208489459 U CN 2084894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joint assembly
spring
stitch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1106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铁城
叶铁
何笑筱
张腾
楚化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eubli Hangzhou Mecha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eubli Hangzhou Mecha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eubli Hangzhou Mecha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eubli Hangzhou Mecha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11064.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4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4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浮动结构;该浮动结构包括第一回复元件和至少两个转向元件;该至少两个转向元件首尾相连且连接第一接头,并配置为可允许第一接头至少沿一个方向移动;第一回复元件与第一接头连接且配置为可使得第一接头在移动后复位。该接头组件所包括的浮动结构可以使第一接头更容易与其他接头对接以实现电连接。

Description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一种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无人驾驶小车、自动行走机器人等设备的充电装置主要采用接触式充电方式,即需要使用电缆和充电接头将待充电装置与供电装置连接,此时供电装置可以提供较大的充电电流,以实现充电操作。
接触式充电方式按照操作方法可以分为手动充电、更换电池和自动充电三种方式。手动充电需要人工手动完成待充电装置与供电装置之间的连接,然后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需要人工手动断开连接。更换电池需要人工手动为待充电装置更换电池,被换下的电池通过充电后待用。自动充电一般需要通过待充电设备自动向控制中心报告并请求充电,使得待充电设备与供电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连接,并进行充电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组件,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浮动结构;浮动结构包括至少两个转向元件和第一回复元件;该至少两个转向元件首尾相连且连接所述第一接头,配置为可允许所述第一接头至少沿一个方向移动;第一回复元件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且配置为可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在移动后复位。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还包括固定端,其中,所述转向元件为万向节,所述第一接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万向节连接到所述固定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第一回复元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固定端之间。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万向节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内。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座;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且沿所述转向元件延伸方向的侧壁,所述浮动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壁限定的空间内。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第一回复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侧壁之间。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且所述转轴配置为可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浮动结构绕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二回复元件,所述第二回复元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作用于所述转轴,配置为可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浮动结构在转动后复位。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第二回复元件包括弹簧连接元件、弹簧调节元件和至少一个第三弹簧;弹簧连接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一端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弹簧调节元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二端。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第一接头包括针脚和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结构;针脚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针脚,所述第一针脚用于电连接;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针脚并排设置,且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针脚的凸出长度以辅助第一针脚对位。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中,所述针脚还包括:第二针脚,用于提供插到位信号;第三针脚,用于提供通信信号。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的接头组件,作为所述接头装置的第一接头组件;该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组件,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接头,配置与所述第一接头接合进行电连接。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中,所述第二接头包括插座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结构;插座配置为允许所述针脚插入;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配合,辅助所述针脚插入所述插座。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销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孔,所述导向销组件可插入所述导向孔内。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中,所述导向销组件包括导向销套、导向弹簧和导向销;导向弹簧设置在导向销套内,导向销设置在所述导向弹簧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导向销套,配置为可在所述导向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销套延伸的方向做伸缩运动。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中,所述导向孔的开孔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窄。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中,所述导向销的远离所述导向弹簧的顶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向销的除所述顶端外的其他部分的直径。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的接头组件或上述任一的接头装置。
例如,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设备为无人引导车。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包括浮动结构,该浮动结构可以使接头组件的第一接头至少沿一个方向产生平移,使第一接头更容易与其他接头对接以实现电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公开的限制。
图1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接头组件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接头组件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接头组件沿B-B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头装置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接头装置沿C-C线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第一导向结构和第二导向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9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接触式充电方式所包括的手动充电、更换电池和自动充电三种方式中,手动充电和更换电池均需要人工劳动,因此需要额外的劳动力参与工作,提高了成本并浪费时间。在自动充电方式中,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头需要与供电装置的接头准确对接,然后才能进行充电操作。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接头的对位空间有限以及接头的位置难以精确操控等问题,待充电设备的充电接头往往难以与供电装置的接头准确对接,使充电操作难以顺利进行。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组件,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和浮动结构;浮动结构包括第一回复元件和至少两个转向元件;该至少两个转向元件首尾相连且连接第一接头,并配置为可允许第一接头至少沿一个方向移动;第一回复元件与第一接头连接且配置为可使得第一接头在移动后复位。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接头装置,该接头装置包括上述接头组件作为接头装置的第一接头组件;该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组件,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接头,配置与第一接头接合进行电连接。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接头组件。
下面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接头组件、接头装置以及设备进行说明。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组件,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组件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接头组件沿A-A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浮动结构102包括第一回复元件和至少两个转向元件1021。至少两个转向元件1021首尾相连且连接第一接头101,并配置为可允许第一接头101至少沿一个方向移动,该方向例如垂直于第一结构101的轴向或与之成一定角度。第一回复元件与第一接头101连接且配置为可使得第一接头101在移动后复位。
例如,接头组件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例如,固定端可以用于与供电装置(或待充电设备)固定连接,从而将接头组件与供电装置(或待充电设备)固定。例如,活动端为第一接头101所在的一端,在转向元件1021的作用下,第一接头101至少可以沿一个方向产生移动,该移动例如可以是平移、转动等。当第一接头101需要与其他接头对接但却与其他接头对位不准时,第一接头101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移动方式来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而使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准确对接。例如,第一接头101移动到与其他接头平行的位置,进而实现准确对接。
本实施例中,转向元件1021例如可以为万向节,此时第一接头101通过至少两个万向节连接到接头组件的固定端。由于万向节可以向任一方向发生转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头101可以在万向节的作用下沿任一方向产生移动。当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对位不准时,第一接头101可以通过万向节调节第一接头101的位置,实现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的准确对位,并进行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回复元件例如包括第一弹簧1022,第一弹簧1022弹性连接在第一接头101和接头组件的固定端之间。例如,第一弹簧1022为压缩弹簧,它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座1024和弹簧固定座1025与第一接头104和接头组件的固定端固定连接。例如,第一接头101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式连接在第一接头固定座104上,弹簧固定座1024与第一接头固定座104固定连接,从而实现第一接头101与第一弹簧1022的稳固连接。
例如,第一弹簧1022在第一接头101由于外力作用而发生平移时可产生弹性形变,当第一接头101不再有外力的作用时,例如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断开连接时,第一弹簧1022可使第一接头101在其弹性作用下复位。第一弹簧1022的弹性系数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选择。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万向节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一弹簧1022的螺旋部分内。此时,万向节可以在第一弹簧1022限定的空间内发生转动。例如,当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对位不准时,万向节可以发生转动,必要时,第一弹簧1022也可以产生扭转,使第一接头101具有更大的平移空间,从而第一接头101可以平移到合适的位置以与其他接头准确对位来实现电连接。另外,当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进行对接时,万向节和第一弹簧1022可以同时对第一接头101产生轴向的力的作用,使得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对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2所示,接头组件的固定端例如包括固定座103,固定座103例如为轴承座,弹簧固定座1025通过嵌入到固定座103中的轴承可旋转地与固定座103连接。接头组件例如还包括连接于固定座103且沿转向元件1021延伸方向的侧壁105,侧壁105例如可以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与固定座103连接。浮动结构102设置在侧壁105限定的空间内。例如,转向元件1021延伸方向与侧壁105围成的空间的轴向重合。例如,第一回复元件还可以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簧1023,第二弹簧1023弹性连接在第一接头101和侧壁105之间。例如,第二弹簧1023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固定元件1026和1027与侧壁105和第一接头101固定连接。第二弹簧1023例如为拉伸弹簧。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1023可以进一步辅助第一接头101在发生平移后复位。
图1和图2中示出了第一回复元件包括两个第二弹簧1023的情况,这两个第二弹簧1023相对于侧壁105围成的空间的中轴线对称,且分别倾斜连接且具有紧邻设置的端部,由此两个第二弹簧1023与二者之间的部分侧壁呈三角形关系,由此还可以起到稳定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簧1023也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等。例如,当第二弹簧1023的数量较多时,第二弹簧1023可以相对于第一接头101对称设置在侧壁105的不同侧上,从而可以对第一接头101施加均匀的回复力。本实施例对第二弹簧1023的数量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座103例如还包括垂直与其轴向方向延伸转轴1031,转轴1031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侧壁105之上且转轴1031配置为可使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绕转轴1031转动,使得第一接头101具有更大的移动空间。例如,侧壁105上设置轴孔,转轴1031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该轴孔内。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接头组件例如还包括第二回复元件106,第二回复元件106设置在侧壁105上,可作用于转轴1031,并配置为可使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在转动后复位。例如,第二回复元件106包括弹簧连接元件1062、弹簧调节元件1063和至少一个第三弹簧1061。例如,弹簧连接元件1062连接于第三弹簧1061的第一端且固定于转轴1031,弹簧调节元件1063设置在侧壁105上,并连接于第三弹簧1061的第二端。
例如,侧壁105的一侧包括盖板107,盖板107与侧壁105的除盖板107之外的其他部分固定连接,例如与其他部分的边缘固定。例如,第二回复元件106可以设置在盖板107上。盖板107的一端通过弹簧连接元件1062以及转轴1031与固定座103间接相连,盖板107的另一端通过弹簧1023与弹簧固定座1024连接,从而侧壁105可以通过盖板107连接在固定座103与弹簧固定座1024连接之间,而侧壁105的除盖板107之外的其他部分不与固定座103直接连接。这样的设置可以使第一接头组件的各个部分更容易组装与拆卸。例如,当第一接头组件与其他设备固定时,盖板107可设置在上方,从而可以通过第二回复元件106对包括盖板107的侧壁105进行有效支撑。
例如,图3和图4示出了第二回复元件106具有两个第三弹簧1061的情况,并且弹簧连接元件1062将两个第三弹簧1061的第一端对称连接在转轴1031的两侧,弹簧调节元件1063将两个第三弹簧1061的第二端固定在侧壁105上。
例如,当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受到外力作用绕转轴1031发生转动时,带动弹簧连接元件1062转动,由此拉伸一个第三弹簧1061发生弹性变形,压缩另一个第三弹簧1061发生弹性变形。当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失去外力作用时,这两个第三弹簧1061可以分别在其弹性回复力的作用下,将弹簧连接元件1062转动的初始位置,由此转动绕转轴1031,进而将第一接头101和浮动结构102复位。本实施例中,第二回复元件106所包括的第三弹簧1061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接头101可以包括针脚和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结构1012。例如,针脚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针脚1011,该第一针脚1011用于电连接。例如,第一接头101还包括第一接头固定板1014,第一针脚1011和第一导向结构1012设置在第一接头固定板1014上。本实施例中,第一针脚1011用于将第一接头101与其他接头电连接,并且通过导线(图中未示出)与例如电池连接。第一导向结构1012例如可以与第一针脚1011并排设置,且其凸出长度大于第一针脚1011的凸出长度以辅助第一针脚1011与其他接头进行对位。
本实施例中,针脚例如还可以包括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例如,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与第一针脚1011并排设置或近邻设置,并且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与第一针脚1011的延伸方向相同。例如,第二针脚用于提供插到位信号,当第二针脚与其他接头充分对接并插入到位时,充电操作才可以进行,从而避免由于针脚虚接而导致发热等不良情况,使充电操作更安全可靠。第三针脚用于提供通信信号,该通信信号的种类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例如可以为can或RS232信号等。本实施例中,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的数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选择,例如,第二针脚和第三针脚分别为2个、4个、6个、8个或10个等,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1012例如可以包括导向销组件,并且该导向销组件的延伸方向与针脚的延伸方向相同。例如,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中以及图3和图4中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接头101包括两个第一导向结构1012的情况,此时两个第一导向结构1012相对于针脚对称设置,从而可以更好地辅助针脚进行对位。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1012还可以为其他数量,例如三个、四个或五个等,并且当第一导向结构1012数量较多时,第一导向结构1012可以相对于针脚对称设置在针脚的不同方向。本实施例对第一导向结构1012的数量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例如,第一接头101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三导向结构1013,第三导向结构1013例如可以设置在针脚附近,以辅助针脚进行更准确地对位。例如,图中示出了第一接头101包括两个第三导向结构1013的情况,此时两个第三导向结构1013相对于针脚对称设置,从而可以从多个方向更好地辅助针脚进行准确对位。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第三导向结构1013也可以为其他数量,并根据需求设置在合适的位置。本公开的实施例对第三导向结构1013的数量以及具体设置位置不做限定。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接头装置,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头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接头装置沿C-C线的截面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该接头装置包括上述任一的接头组件,作为接头装置的第一接头组件;该接头装置还包括第二接头组件,例如,该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接头201,第二接头201配置与第一接头101接合以进行电连接,第二接头201例如可以固定安装在墙上等。
例如,第二接头201包括插座2011和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结构2012。插座2011配置为允许针脚插入,以实现至少第一针脚1011的电连接,例如与变压器等电源连接。第二导向结构2012与第一导向结构1012配合以辅助针脚插入插座2011。例如,第二接头201还包括第二接头固定座2014,插座2011和第二导向结构2012均设置在第二接头固定座2014上。例如,第二导向结构2012的数量与设置位置可以与第一导向结构1012相对应,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如图5以及图7所示,第一导向结构1011可以包括导向销组件,第二导向结构2011可以包括导向孔2012A,导向销组件可插入导向孔2012A内,以实现导向功能。
例如,导向销组件包括导向销套1012A、导向弹簧1012B和导向销1012C。导向弹簧1012B设置在导向销套1012A内,导向销1012C设置在导向弹簧1012B的一端并凸出于导向销套1012A,配置为可在导向弹簧1012B的作用下沿导向销套1012A延伸的方向做伸缩运动。
例如,导向孔2012A的开孔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窄,从而开孔的倾斜侧壁可以在导向销1012A插入时对导向销1012C实现导向作用,使导向销1012C趋向于沿导向孔2012A的中心位置插入,进而引导针脚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以插入插座2011。例如,导向孔2012A可以为通孔,也可以为如图7所示的非通孔,本实施例对导向孔2012A的具体形式不做限定。
例如,如图8所示,在另一示例中,导向销1012C可以采取顶端收窄的结构。例如,导向销1012C的远离导向弹簧1012B的顶端的直径小于导向销1012C的除该顶端外的其他部分的直径,例如图8中导向销1012C的顶端1012D的直径小于其他部分的直径,此时,导向孔2012A包括与导向销1012C的顶端1012D相配合的部分2012B,以允许导向销1012C的顶端1012D插入。此时,导向孔2012A可以为如图8所示的通孔,当然也可以为非通孔,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导向销1012C所采取的顶端收窄的结构可以辅助针脚进行精确定位,以减少针脚在对接时产生磨损。
本实施例中,参见图5,第二接头201例如还可以包括第四导向结构2013,第四导向结构2013例如可以设置在第二接头固定座2014上。第四导向结构2013用于与第三导向结构1013相配合以辅助针脚进行准确对位。本实施例中,第四导向结构2013的数量与设置位置例如与第三导向结构1013相对应,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是以第一接头组件上具有针脚、第二接头组件上具有插座来进行描述的,在本公开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第一接头组件上具有插座而第二接头组件上具有针脚,本公开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也不再赘述。
本公开至少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上述任一的接头组件或上述任一的接头装置。例如,该设备具有可充电电池,该可充电电池可以通过上述接头组件与供电装置进行电连接,以进行充电操作。例如,该设备可以为任意形式的可充电式电子设备。
例如,该设备可以为无人引导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扫地机器人等。例如,该无人引导车包括电磁、光学或视觉等自动引导装置,使得无人引导车能够按照预先规定的路线或其自行规划的路线径驶,因此可以作为具有移载功能的运输车。
通常来说,无人引导车依靠蓄电池(即二次电池)提供动力,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蓄电池电量逐渐降低,因此在作业中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此时,无人引导车需要行驶到预定的充电地点,然后通过供电装置对其进行充电。该蓄电池可以为多种适当的类型,包括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供电装置10上例如可以设置包括第一接头101的第一接头组件,无人引导车20上设置包括第二接头201的第二接头组件,从而通过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可以将供电装置10与无人引导车20电连接以进行充电操作。
本实施例中,供电装置10上的第一接头组件具有浮动结构,该浮动结构可以使第一接头101沿某一方向产生平移移动,即便在无人引导车10停止的位置与预设位置存在误差的情况下,第一接头101可以通过上述平移移动与第二接头201进行对位,使第一接头101与第二接头201可以准确对接以实现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在供电装置10上设置包括第二接头201的第二接头组件,无人引导车20上设置包括第一接头101的第一接头组件,本实施例对第一接头组件和第二接头组件的具体设置方式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中,无人引导车10可以实现自动充电,免去了人工劳动,因此可以节约成本并节省时间。无人引导车10例如可以应用在制造领域、运输领域等,例如应用在自动化港口、机场、物流仓库等,此时无人引导车10具有配送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灵活可靠以及便于管理等优点。
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
浮动结构,包括:
至少两个转向元件,所述至少两个转向元件首尾相连且连接所述第一接头,配置为可允许所述第一接头至少沿一个方向移动;
第一回复元件,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且配置为可使得所述第一接头在移动后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端,其中,所述转向元件为万向节,所述第一接头通过至少两个所述万向节连接到所述固定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复元件包括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固定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节设置在所述第一弹簧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端包括固定座;
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固定座且沿所述转向元件延伸方向的侧壁,所述浮动结构设置在所述侧壁限定的空间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复元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弹性连接在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侧壁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且所述转轴配置为可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浮动结构绕所述转轴转动;
所述接头组件还包括第二回复元件,所述第二回复元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作用于所述转轴,配置为可使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浮动结构在转动后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复元件包括:
至少一个第三弹簧;
弹簧连接元件,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一端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弹簧调节元件,设置在所述侧壁上,连接于所述第三弹簧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
针脚,包括至少两个第一针脚,所述第一针脚用于电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针脚并排设置,且凸出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针脚的凸出长度以辅助第一针脚对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针脚还包括:
第二针脚,用于提供插到位信号;
第三针脚,用于提供通信信号。
11.一种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接头组件,作为所述接头装置的第一接头组件;
第二接头组件,包括第二接头,配置与所述第一接头接合进行电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头包括针脚和至少一个第一导向结构;
所述第二接头包括:
插座,配置为允许所述针脚插入;
至少一个第二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配合,辅助所述针脚插入所述插座。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包括导向销组件,所述第二导向结构包括导向孔,所述导向销组件可插入所述导向孔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组件包括:
导向销套;
导向弹簧,设置在导向销套内;
导向销,设置在所述导向弹簧的一端并凸出于所述导向销套,配置为可在所述导向弹簧的作用下沿所述导向销套延伸的方向做伸缩运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孔的开孔沿其延伸方向逐渐变窄。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销的远离所述导向弹簧的顶端的直径小于所述导向销的除所述顶端外的其他部分的直径。
17.一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0任一所述的接头组件或权利要求11-16任一所述的接头装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为无人引导车。
CN201821211064.6U 2018-07-27 2018-07-27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Active CN2084894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1064.6U CN208489459U (zh) 2018-07-27 2018-07-27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11064.6U CN208489459U (zh) 2018-07-27 2018-07-27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459U true CN208489459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8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11064.6U Active CN208489459U (zh) 2018-07-27 2018-07-27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45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220A (zh) * 2019-08-07 2019-12-24 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传导式自动电连接机构
CN111262073A (zh) * 2020-03-13 2020-06-09 叶新珍 一种智能家居保护插头的插座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11220A (zh) * 2019-08-07 2019-12-24 国创新能源汽车能源与信息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的传导式自动电连接机构
CN111262073A (zh) * 2020-03-13 2020-06-09 叶新珍 一种智能家居保护插头的插座
CN111262073B (zh) * 2020-03-13 2021-06-04 叶新珍 一种智能家居保护插头的插座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89459U (zh)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设备
US7339350B2 (en) Electrical combination including a battery pack
US11485242B2 (en) Vehicle charging system
US90450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 situ charging of a remote vehicle
CN109286101A (zh) 游动连接装置和电动汽车
CN106099537A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自动插拔充电装置
CN107681722B (zh) 多自由度充电桩及电动机器人
CN205960326U (zh) 用于动力电池的自动插拔充电装置
CN104953059A (zh) 用于牵引电池组件中的电池单元的支撑结构
US1082184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nderside charging of electrical vehicles
CN106385069B (zh) 一种自动对接充电装置
CN111923010A (zh) 电池可自动更换车组
CN111645109B (zh) 基于电力隧道巡检机器人不断电换电池的装置及方法
CN209487852U (zh) 接头组件、接头装置和移动设备
EP3761474A1 (en) Battery charging device, battery storage frame and battery operation platform
CN207291697U (zh) 接触式自动充电系统、小车及充电箱
CN115743665A (zh) 一种机械换电的无人机机库
CN114236728A (zh) 一种网络通信光缆施工装置
GB2423503A (en) Industrial truck having a battery block with a flexible plug connection
CN210225019U (zh) 自动充电装置及插接式充电公头组件
CN112829611A (zh) 泊车充电系统及自动泊车车库
CN218515701U (zh) 自移动系统、基站及充电极片组
LU504589B1 (en) The automatic charging system for an inspection robot
CN214280321U (zh) 一种电动车充放电插头及电动车充放电插座
CN218548720U (zh)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供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