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9209U - 一种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9209U
CN208489209U CN201821320062.0U CN201821320062U CN208489209U CN 208489209 U CN208489209 U CN 208489209U CN 201821320062 U CN201821320062 U CN 201821320062U CN 208489209 U CN208489209 U CN 2084892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der strip
back electrode
reflective solder
photovoltaic module
refl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32006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落全伟
王娟
郭志球
金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Jinko Sol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Jinko Sol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32006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92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92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92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和反光焊带;其中,所述背电极面向所述反光焊带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本申请通过在现有的基础上将背电极的结构进行优化调节,将背电极由平整面设计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凹凸结构,反光焊带的凸峰与背电极的凹槽相吻合,能有效增加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焊接拉力,进而彻底解决反光焊带一直面临的虚焊或者焊接拉力偏小等问题,避免传统方法采用喷淋助焊剂造成机台的污染,且克服了通过增加焊带涂锡层厚度来解决聚光焊带背电极虚焊所带来的聚光效果下降的弊端。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部分光伏制造商开始采用反光焊带来提高组件的功率,利用焊带的反光峰的存在将入射光线反射到玻璃表面,光线在玻璃表面发生全反射后回到附近电池片的表面,从而提高了电池片对光的利用率。
因为相邻两块电池片是由反光焊带相连,反光焊带的反光面与太阳能电池的背电极相连,传统的背电极是一个平整的平面,反光焊带的截面呈W形状,在串焊过程中反光面与平整的背电极实际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反光焊带与电片背电极拉力较小甚至虚焊,为克服反光焊带与电池片背电极虚焊或者焊接拉力偏小的问题,现有的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在焊带表面喷淋助焊剂,但通过喷淋助焊剂一方面造成助焊剂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助焊剂的喷淋会造成串焊机台的腐蚀,污染串焊机台;另一种解决方案是将焊带的镀锡涂层加厚,其缺点是加厚的镀锡涂层在焊接过程中熔化的镀锡涂层会将焊带的反光槽填平减小焊带的反光效果。以上这两种方法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光焊带与电池片背电极虚焊或者拉力偏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可以有效增加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焊接拉力。其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和反光焊带;其中,
所述背电极面向所述反光焊带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凹凸结构是由若干条密排的细栅线组成的。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细栅线的横截面为拱形形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相邻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具有重叠区域。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重叠区域的长度范围为1μm至15μ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拱形形状的直径范围为60μm至100μm。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细栅线为细银浆线。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直纹时,所述细栅线为直线密排;
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斜纹时,所述细栅线为斜线密排。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所述细栅线为连续密排或间隔密排。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和反光焊带;其中,所述背电极面向所述反光焊带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基础上将背电极的结构进行优化调节,将背电极由平整面设计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凹凸结构,反光焊带的凸峰与背电极的凹槽相吻合,能有效增加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焊接拉力,进而彻底解决反光焊带一直面临的虚焊或者焊接拉力偏小等问题,避免传统方法采用喷淋助焊剂造成机台的污染,且克服了通过增加焊带涂锡层厚度来解决聚光焊带背电极虚焊所带来的聚光效果下降的弊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电极的结构俯视图之一;
图3为图2经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的具有斜纹的反光焊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电极的结构俯视图之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背电极的结构俯视图之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1 和反光焊带2;其中,
所述背电极1面向所述反光焊带2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2的凸峰(反光峰)相吻合。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将背电极由平整面设计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凹凸结构,且在焊接过程中,反光焊带的凸峰与背电极的凹槽之间形成吻合(图1中的A区域为焊接区域),这样能有效增加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焊接拉力,进而彻底解决反光焊带一直面临的虚焊或者焊接拉力偏小等问题,避免传统方法采用喷淋助焊剂造成机台的污染,且克服了通过增加焊带涂锡层厚度来解决聚光焊带背电极虚焊所带来的聚光效果下降的弊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背电极的长度一般为21mm,宽度一般为0.7mm,是通过丝网印刷工艺印刷到电池片表面,常规的背电极表面是一个平整的小矩形,而本实用新型将背电极的表面设计为具有凹凸感的背电极,使得背电极不再是一个平整的小矩形。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凹凸结构可以是由若干条密排的细栅线组成的;所述细栅线可以为细银浆线。较佳地,银浆印刷到电池片表面可以呈现出拱形形状的细栅线,即如图4所示,所述细栅线的横截面可以设计为拱形形状,图4中明显看到相邻的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会形成有凹槽。可以这样理解,常规的背电极类似平整光滑的沙滩,本实用新型中的背电极相当于在沙滩上用手指规则的划过,留下凹凸不平的形状,即凹凸结构。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相邻两条所述细栅线彼此独立可能会导致电池片的电阻变大,因此相邻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可以具有重叠区域。所述重叠区域的量要适中,长度范围可以设置为1μm至15μm;另外,所述拱形形状的直径范围可以设置为60μm至100μm。这样的设置,可以使背电极的凹槽和反光焊带的凸峰有很好的吻合效果,使得焊接拉力有了质的提升,避免通过喷淋助焊剂所带来的不便。
在具体实施时,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光伏组件中,由于目前反光焊带多见于直纹,也有部分反光焊带是斜纹,其斜纹焊带截面示意图如图5所示,为了使具有凹凸结构的背电极与反光焊带有很好的吻合性,背电极会做对应的设计调整。具体地,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直纹时,如图2 和图3所示,所述细栅线为直线密排;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斜纹时,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细栅线为斜线密排。进一步地,如图2和7所示,所述细栅线可以为连续密排;如图6所示,所述细栅线也可以为间隔密排。关于细栅线的具体排列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只要满足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即可。
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和反光焊带;其中,所述背电极面向所述反光焊带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现有的基础上将背电极的结构进行优化调节,将背电极由平整面设计为具有一定形状的凹凸结构,反光焊带的凸峰与背电极的凹槽相吻合,能有效增加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反光焊带与背电极的焊接拉力,进而彻底解决反光焊带一直面临的虚焊或者焊接拉力偏小等问题,避免传统方法采用喷淋助焊剂造成机台的污染,且克服了通过增加焊带涂锡层厚度来解决聚光焊带背电极虚焊所带来的聚光效果下降的弊端。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伏组件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包括:电池片的背电极和反光焊带;其中,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电极面向所述反光焊带一侧的表面具有多个凹凸结构;
所述凹凸结构中的凹槽与所述反光焊带的凸峰相吻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结构是由若干条密排的细栅线组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的横截面为拱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细栅线之间具有重叠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叠区域的长度范围为1μm至15μ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拱形形状的直径范围为60μm至1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为细银浆线。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直纹时,所述细栅线为直线密排;
当所述反光焊带反光面为斜纹时,所述细栅线为斜线密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为连续密排或间隔密排。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电极的长度为21mm,宽度为0.7mm。
CN201821320062.0U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光伏组件 Active CN2084892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0062.0U CN20848920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320062.0U CN20848920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9209U true CN208489209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7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320062.0U Active CN208489209U (zh) 2018-08-15 2018-08-15 一种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92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56401B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高效互联带及其制备方法
TWI553895B (zh) 高效光伏異構焊帶
CN203386785U (zh) 光伏焊带
US9716198B2 (en) Photovoltaic interconnect wire
CN203085561U (zh) 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功率的焊带
CN205985032U (zh) 一种具有凹凸表面的焊带
CN103794656B (zh) 提高光伏电池组件功率的焊带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5123A (zh) 一种光伏组件用高效分段式斜纹焊带
CN106653904A (zh) 一种反光光伏组件
CN106159018A (zh) 一种光伏焊带及其涂锡工艺
CN208489209U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7690813U (zh) 一种适用于双面电池的焊带及太阳电池
CN203839390U (zh) 一种高可焊高效光伏焊带
CN110148641A (zh) 一种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光伏组件
CN108767024A (zh) 一种光伏组件
CN206116429U (zh) 高效预涂锡反光焊带
CN204577444U (zh) 反光焊带
CN205542834U (zh) 一种结构化光伏焊带
CN209328926U (zh) 一种光伏组件增益型焊带
CN107845698A (zh) 高效预涂锡反光焊带
WO2015172457A1 (zh) 一种高可焊高效光伏焊带
CN108987517A (zh) 聚光涂锡铜带的梯形铜基结构
CN209133524U (zh) 聚光涂锡铜带的梯形铜基结构
CN203746878U (zh) 一种用于光伏组件的高效互联带
CN203644804U (zh) 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焊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