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8756U -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8756U
CN208488756U CN201821243000.4U CN201821243000U CN208488756U CN 208488756 U CN208488756 U CN 208488756U CN 201821243000 U CN201821243000 U CN 201821243000U CN 208488756 U CN208488756 U CN 2084887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separator
adhesive layer
shell
moul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24300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董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ppo Chongqi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24300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87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87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87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壳体、分隔件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表面和开设于所述内表面的开孔,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开孔相邻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分隔开,以使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粘接材料,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结合强度。

Description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设备的后盖设置有指纹识别模组,通常通过点胶工艺将后盖和指纹识别模组粘接固定,但胶水层厚度不稳定,可能出现胶水层厚度过薄的情况,影响后盖和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结合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壳体、分隔件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表面和开设于所述内表面的开孔,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开孔相邻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分隔开,以使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粘接材料。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
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开孔相邻处,再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覆盖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从而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分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形成间隙,所述粘接材料填充于所述间隙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结合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图1中提供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一;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二;
图5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三;
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四;
图7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五;
图8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六;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1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2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的制作方法的加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防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顶部”、“底部”、“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指纹识别组件100,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包括壳体10、分隔件20和指纹识别模组30。所述壳体10具有内表面11和开设于所述内表面11的开孔12。所述分隔件20固定于所述内表面11与所述开孔12相邻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固定于所述分隔件20背离所述内表面11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12。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分隔开,以使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形成间隙40。所述间隙40内填充有粘接材料50。
通过所述分隔件20固定于所述内表面11与所述开孔12相邻处,再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覆盖所述开孔12并固定于所述分隔件20背离所述内表面11一侧,从而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分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形成间隙40,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
请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还具有与所述内表面11相对设置的外观面13。所述开孔12由所述内表面11延伸至所述外观面13。用户可以经所述开孔12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进行触控,以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可以是电池盖,则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可以用于后置指纹识别。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10也可以是显示屏盖板,则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可以用于前置指纹识别。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形成一定高度的限位凸台,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进行限位,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分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形成间隙40,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上述限高凸台无需经过数控加工获得,有利于减少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可以降低对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的拆装难度,便于维修。
请参阅图3,所述分隔件20包括第一粘接层21和相对所述第一粘接层21设置的第二粘接层22,以及支撑层23。所述第一粘接层21、所述支撑层23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依次层叠。所述分隔件20的厚度为所述第一粘接层21、所述第二粘接层22和所述支撑层23三者的厚度之和。所述分隔件20的厚度可以是0.1mm或0.15mm,也可以是其他厚度,在此不作限定。
所述第一粘接层21粘接于所述内表面11靠近所述开孔12处。所述第二粘接层22位于所述分隔件20背离所述内表面11一侧。所述第二粘接层22粘接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朝向所述内表面11一侧。从而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21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分别粘接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实现所述分隔件20牢固粘接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保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相对固定。由于所述分隔件20提供连接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初始粘接力,无需保压即可保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间隙40尺寸稳定,从而填充于所述间隙40的粘接材料50的厚度稳定,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
请参阅图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包括支撑板31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指纹传感器32。所述支撑板31固定于所述分隔件20背离所述内表面11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12,所述支撑板31与所述第二粘接层22相粘接。所述指纹传感器32收容于所述开孔12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还包括装饰环33,所述装饰环33固定于所述开孔12内,所述指纹传感器32收容于所述装饰环33内。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或/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槽24。
请参阅图3,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槽24。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具有第一粘接面211。所述第一粘接面211设置有粘合剂。所述第一粘接面211与所述内表面11相粘接。所述第一粘接层21在所述第一粘接面211设有所述排气槽24。所述排气槽24的数目可以是多个。所述排气槽24具有开放端241,所述开放端241连通外部。从而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排气槽24的开放端241排出,使得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不存在气泡而完全贴合,从而避免气泡影响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的粘接强度,保证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牢固粘接。
请参阅图4,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槽24。所述第二粘接层22具有第二粘接面221,所述第二粘接面221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22背离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一侧。所述第二粘接层22在所述第二粘接面221设置有粘合剂。所述第二粘接面221粘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朝向所述内表面11一侧。所述第二粘接层22在所述第二粘接面221设有所述排气槽24。所述排气槽24的数目可以是多个。所述排气槽24具有开放端241,所述开放端241均连通外部。从而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排气槽24的开放端241排出,使得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不存在气泡而完全贴合,从而避免气泡影响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粘接强度,保证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牢固粘接。
请参阅图5,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均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槽24。通过位于所述第一粘接层21的排气槽24排出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气体,以及位于所述第二粘接层22的排气槽24排出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气体,从而保证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及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均牢固粘接。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层23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微孔231,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或/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微孔231的第二微孔212。
请参阅图6,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微孔231的第二微孔212。所述第一微孔231开设于所述第一粘接面211。所述第一微孔231由所述第一粘接面211向所述支撑层23延伸连通所述支撑层23的第一微孔231。从而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贴合时,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第一微孔231和所述第二微孔212排出,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完全贴合,避免气泡残留影响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的粘接强度。
请参阅图7,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微孔231的第二微孔212。所述第二微孔212开设于所述第二粘接面221。所述第二微孔212由所述第二粘接面221向所述支撑层23延伸连通所述支撑层23的第一微孔231。从而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朝向所述内表面11一侧贴合时,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第一微孔231和所述第二微孔212排出,从而实现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完全贴合,避免气泡残留影响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粘接强度。
请参阅图8,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朝向所述壳体10一侧和所述第二粘接层22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一侧均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微孔231的第二微孔212。从而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的气体,以及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气体均可经所述第一微孔231和所述第二微孔212排出,从而保证所述分隔件20牢固粘接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
请参阅图9,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20围合于所述开孔12的周侧,所述分隔件20阻挡所述粘接材料50溢出至所述开孔12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20围合于所述开孔12的周侧,即所述分隔件20呈环形带状。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并包覆所述分隔件20的外周侧。由于所述第一粘接层21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所述第二粘接层22粘接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朝向所述内表面11一侧,所述分隔件20形成围合于所述开孔12周侧的阻隔带,所述分隔件20可以用于阻挡所述粘接材料50溢出至所述开孔12内,避免溢出的粘接材料50残留在所述壳体10的外观面13上,从而避免后续二次加工,减少加工时间和成本。
请参阅图10,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还包括密封配合于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的密封环60。所述密封环60可以阻挡外部水分经所述开孔12进入所述壳体10内侧,从而提高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的防水性能。所述密封环60包围所述分隔件20,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间隙40,所述间隙40呈环形,从而为所述粘接材料50提供环形填充空间。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上述环形填充空间,避免所述粘接材料50在固化之前溢出至所述间隙40之外,保证所述间隙40内的粘接材料50的填充量,进而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共同将所述粘接材料50与外部环境分隔开,防止外部灰尘或水汽等杂质入所述粘接材料50。所述粘接材料50包覆于所述分隔件20的外周侧,还包覆于所述密封环60的内周侧,从而所述粘接材料50与所述分隔件20及所述密封环60结构一体化,有利于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的粘接强度。
请参阅图11,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材料50形成围合于所述开孔12的周侧的粘接层51,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包括多个所述分隔件20,所述多个分隔件20对称设置于所述粘接层51的周侧。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粘接材料50形成围合于所述开孔12的周侧的粘接层51,所述粘接层51为环绕所述开孔12的环形闭合胶路,使得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可以满足防水性能。通过所述多个分隔件20对称设置于所述粘接层51的周侧,可以根据所述壳体10的壁厚公差调整每一所述分隔件20的厚度,从而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间隙40尺寸均匀分布,使得所述粘接层51的厚度均匀,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的结合强度,避免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局部间隙40过大的情况。
请参阅图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所述电子设备200包括如上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100。所述电子设备200还包括显示屏模组70和主板80。所述显示屏模组70与所述壳体10相盖合。所述显示屏模组70和所述壳体10之间形成收容腔14,所述主板80固定于所述收容腔14内,所述主板80电连接所述显示屏模组7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设备20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请参阅图13,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可以用于上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制作。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101至步骤105:
101:提供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内表面11和开设于所述内表面11的开孔12。
在步骤101中,所述壳体10还具有与所述内表面11相对设置的外观面13。所述开孔12由所述内表面11延伸至所述外观面13。所述内表面11、所述外观面13和所述开孔12均可以通过数控加工获得。
102:提供分隔件20,所述分隔件20具有第一粘接层21和相对所述第一粘接层21设置的第二粘接层22。
请参阅图14,在步骤102中,提供分隔件20的步骤包括步骤1021至步骤1022:
1021:请参阅图15,提供待加工件90,所述待加工件90具有第一待加工层91和相对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的第二待加工层92。
在所述步骤1021中,所述待加工件90可以经裁切获得。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用于在后续的加工中形成第一粘接层21,所述第二待加工层92用于在后续的加工中形成第二粘接层22。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具有第一待加工面911,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11位于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背离所述第二待加工层92一侧。所述第二待加工层92具有第二待加工面921。所述第二待加工面921位于所述第二待加工层92背离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一侧。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11和所述第二待加工面921均为平整面。
1022:在所述第一待加工层91上加工出具有第一排气槽24的第一粘接层21,在所述第二待加工层上加工出具有第二排气槽24的第二粘接层22。
请参阅图16和图17,在步骤1022中,可以通过激光切割等方式分别对所述第一待加工面911和所述第二待加工面921进行加工,获得第一半加工面912和位于所述第一半加工面912的第一排气槽24,以及第二半加工面922和位于所述第二半加工面922第二排气槽24。再分别在所述第一半加工面912和所述第二半加工面922上涂覆粘合剂,从而获得具有第一排气槽24的第一粘接层21,以及具有第二排气槽24的第二粘接层22。
103:将所述第一粘接层21粘接于所述内表面11与所述开孔12相邻处,在所述内表面11与所述开孔12相邻处设置粘接材料50。
在步骤103中,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贴合时,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第一排气槽24排出,从而实现所述第一粘接层21与所述内表面11完全贴合,避免气泡残留影响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的粘接强度。所述粘接材料50可以是环氧树脂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胶水,在此不作限定。所述粘接材料50围合于所述开孔12,形成环形闭合胶路,使得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可以满足防水性能。
请参阅图18,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所述分隔件20对称设置于所述粘接层51的周侧,可以根据所述壳体10的壁厚公差调整每一所述分隔件20的厚度,以使得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与所述分隔件贴合时,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间隙40尺寸均匀分布,使得所述粘接层51的厚度均匀,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的结合强度,避免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之间的局部间隙40过大的情况。
请参阅图19,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分隔件20围合于所述开孔12的周侧,即所述分隔件20呈环形带状。所述分隔件20形成围合于所述开孔12周侧的阻隔带,所述分隔件20可以用于阻挡所述粘接材料50溢出至所述开孔12内,避免溢出的粘接材料50残留在所述壳体10的外观面13上,从而避免后续二次加工,减少加工时间和成本。
104:提供指纹识别模组30。
在步骤104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具有支撑板31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1的指纹传感器32。
105:请参阅图20,将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粘接于所述第二粘接层22并覆盖所述开孔12,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分隔开,以使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形成间隙40,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内。
在步骤105中,所述支撑板31粘接于所述第二粘接层22并覆盖所述开孔12。所述指纹传感器32收容于所述开孔12内。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支撑板31贴合时,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支撑板31之间的气体可以经所述第二排气槽24排出,从而实现所述第二粘接层22与所述支撑板31完全贴合,避免气泡残留影响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粘接强度。
所述分隔件20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形成一定高度的限位凸台,对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进行限位,所述分隔件20将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分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形成间隙40,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上述限高凸台无需经过数控加工获得,有利于减少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所述分隔件20与所述壳体10可拆卸连接,可以降低对所述指纹识别组件100的拆装难度。
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21粘接于所述壳体10的内表面11,以及所述第二粘接层22粘接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朝向所述内表面11一侧,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所述间隙40内时,即使所述粘接材料50在固化之前的初始粘力较小,所述分隔件20仍能提供保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相对固定的初始粘接力,从而无需在对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进行长时间保压之后再进行后制程加工,有利于减少加工时间和加工成本。
请参阅图21,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中,还提供密封环60。在步骤103中,所述密封环60固定于所述内表面11并包围所述分隔件20,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之间存在间隔,所述粘接材料50设置于所述间隔内。其中,所述密封环60可以通过粘合剂粘接于所述内表面11。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均呈环形。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之间形成环形填充空间。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上述环形填充空间,所述粘接材料50包覆所述分隔件20的外周侧,并包覆所述密封环60的内周侧。所述粘接材料50后续固化之后,所述粘接材料50与所述分隔件20及所述密封环60结构一体化,有利于保证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与所述壳体10的粘接强度。
在步骤105中,所述密封环60密封配合于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之间,所述间隙40形成于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之间的空间。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之间提供环形填充空间,所述粘接材料50填充于上述环形填充空间,避免所述粘接材料50在固化之前溢出,保证所述间隙40内的粘接材料50的填充量,进而保证所述壳体10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30的结合强度。所述密封环60和所述分隔件20共同将所述粘接材料50与外部环境分隔开,防止外部灰尘或水汽等杂质入所述粘接材料50。
本申请提供的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通过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开孔相邻处,再通过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覆盖所述开孔并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从而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分隔开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形成间隙,所述粘接材料填充于所述间隙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水层,从而保证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的结合强度。
综上所述,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但该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该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申请的防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壳体、分隔件和指纹识别模组,所述壳体具有内表面和开设于所述内表面的开孔,所述分隔件固定于所述内表面与所述开孔相邻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所述分隔件将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分隔开,以使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内填充有粘接材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相对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的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粘接所述壳体,所述第二粘接层粘接所述指纹识别模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接层朝向所述壳体一侧或/和所述第二粘接层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一侧设有连通外部的排气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粘接层和所述第二粘接层之间的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有连通外部的第一微孔,所述第一粘接层朝向所述壳体一侧或/和所述第二粘接层朝向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微孔的第二微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材料形成围合于所述开孔的周侧的粘接层,所述指纹识别组件包括多个所述分隔件,所述多个分隔件对称设置于所述粘接层的周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围合于所述开孔的周侧,所述分隔件阻挡所述粘接材料溢出至所述开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组件还包括密封配合于所述壳体和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之间的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包围所述分隔件,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分隔件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间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材料包覆所述分隔件的外周侧,还包覆所述密封环的内周侧。
9.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支撑板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的指纹传感器,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分隔件背离所述内表面一侧并覆盖所述开孔,所述指纹传感器收容于所述开孔内。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如权利要求1 ̄9任意一项所述的指纹识别组件。
CN201821243000.4U 2018-08-02 2018-08-02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084887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3000.4U CN208488756U (zh) 2018-08-02 2018-08-02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243000.4U CN208488756U (zh) 2018-08-02 2018-08-02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8756U true CN208488756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6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243000.4U Active CN208488756U (zh) 2018-08-02 2018-08-02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87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8892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8892A1 (zh) * 2019-06-25 2020-12-30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指纹模组及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31744C (en) Chip card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a chip card
US9192086B2 (en) Application device for screen protector and appl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208488756U (zh) 指纹识别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816096B (zh) 基板的减薄方法以及显示面板的减薄方法
TW202004800A (zh) 一種防水電子裝置及其製造方法
CN110177165A (zh) 壳体组件及其制作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6203402A (zh) 指纹模组、指纹模组制作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4658972A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柔性显示面板及贴合设备
KR20170016265A (ko) 지문센서 패키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US10275636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ying module
CN217159767U (zh) 电子设备
CN107914453A (zh) 一种板材结构及其贴合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519136A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的溅镀治具
CN109164933B (zh) 一种贴合方法及触摸屏
WO2018157528A1 (zh) 发声装置模组
CN209949550U (zh) 一种平板电脑线路板导电粘接组件
CN116431023A (zh) 显示装置
TW201819201A (zh) 真空壓合治具及其真空壓合指紋辨識模組的製造方法
CN109767945A (zh) 一种薄膜开关及其加工工艺方法
CN106381079A (zh) 一种易拉可移除胶带
CN108584148A (zh) 一种盖带结构
CN204391114U (zh)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贴合设备
TWI663551B (zh) 組裝指紋辨識模組之方法
CN209388928U (zh) 移动终端的按键机构和键盘以及移动终端
CN208930090U (zh) 挠曲化拆装手机的吸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