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84370U - 水墨印刷机 - Google Patents

水墨印刷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84370U
CN208484370U CN201821141634.9U CN201821141634U CN208484370U CN 208484370 U CN208484370 U CN 208484370U CN 201821141634 U CN201821141634 U CN 201821141634U CN 208484370 U CN208484370 U CN 2084843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roller
printing machine
drying section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416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边继庆
王联华
刘振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边继庆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边继庆 filed Critical 边继庆
Priority to CN2018211416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843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843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843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墨印刷机,包括上料部、印刷部、上油前干燥部、上油部和上油后干燥部;上油前干燥部、上油后干燥部皆包括干燥室,干燥室内设置有送纸辊道,送纸辊道上方设置有集热罩,集热罩内设置有电热元件,集热罩顶部设置有风机,集热罩底部敞口;印刷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印刷单元包括印刷组件和热风烘干组件,印刷组件包括网纹辊、印版辊和承印辊,热风烘干组件包括设置于集热管内腔中的电热管,集热管端部设置有高压风进口,集热管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热风出口;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印刷图案清晰,耐磨损,印刷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既适合于传统瓦楞纸板印刷,又适合于新式塑料瓦楞板印刷。

Description

水墨印刷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印刷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墨印刷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瓦楞纸箱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包装制品,因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装潢印刷适应性、经济实用性和环保性,用量一直是各种包装制品之首。从印刷角度上来看,瓦楞纸箱分为彩色印刷瓦楞纸箱和水墨印刷瓦楞纸箱。彩色印刷瓦楞纸箱是先将图案印刷在面纸上,然后再将面纸与瓦楞纸贴合制成瓦楞纸板,彩色印刷更加精美。水墨印刷瓦楞纸箱是利用水墨印刷机直接将图案印在瓦楞纸板上,水墨印刷机具有多个印刷单元,可以满足瓦楞纸板印制多种颜色图案的需要,因此,水墨印刷更加简洁实用。但是,基于水性油墨含有大量水和醇类的特性,印刷后的图案干燥速度慢,现有的水墨印刷机印刷瓦楞纸板仍存在以下问题:1、印刷过程中,上游印刷单元印刷的图案尚未干,纸板已进入下一印刷单元印刷,极易造成拖色、串色等现象,导致图案不清晰,影响产品质量,并且,因图案干燥速度慢,也制约了车速,影响了生产效率;2、印后图案色牢度不高,不耐磨损,因印刷后的瓦楞纸板通常成摞叠置,向下游的模切机等设备从底部单张输纸时,由于摩擦作用,图案极易受损,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新式的塑料瓦楞板箱因结实耐用,可以多次重复使用,而深受青睐。但是,从对水性油墨的吸收渗透性看来,塑料瓦楞板弱于传统的瓦楞纸板,因此,现有的水墨印刷机印刷塑料瓦楞板的质量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墨印刷机,该水墨印刷机印刷的图案清晰,耐磨损,产品印刷质量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水墨印刷机,所述水墨印刷机包括:上料部,所述上料部下游设置有印刷部,所述印刷部下游设置有上油部,所述上油部与所述印刷部之间设置有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部下游设置有上油后干燥部。
以下是对本实用新型水墨印刷机的多项进一步改进:
其中,所述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后干燥部皆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送纸辊道,所述送纸辊道的上方设置有集热罩,所述集热罩内设置有电热元件,所述集热罩的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集热罩的底部敞口。
其中,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热管,电热棒,电热带,或者电热板。
其中,所述印刷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印刷组件和位于所述印刷组件下游的热风烘干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网纹辊、印版辊和承印辊,所述热风烘干组件包括设置于集热管内腔中的电热管或者电热棒,所述集热管端部设置有高压风进口,所述集热管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热风出口。
其中,所述印刷组件与所述热风烘干组件之间设置有牵引辊组,所述牵引辊组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
其中,所述上油部包括上油滚筒和位于所述上油滚筒下方的承压滚筒。
其中,所述上料部包括前缘送纸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前缘送纸装置下游的牵引辊组,所述牵引辊组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
其中,所述水墨印刷机设置于导轨上,所述上料部、所述印刷部、所述上油部、所述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后干燥部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滚轮。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在印刷部下游设置有上油部,在上油部与印刷部之间设置有上油前干燥部,在上油部下游设置有上油后干燥部;由印刷部完成图案印刷的纸板运行至上油前干燥部时,由上油前干燥部对图案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印刷图案干燥,着色牢固,为上油做好准备;纸板运行至上油部时,由上油部对纸板上光油,光油涂覆在纸板印刷面;纸板运行至上油后干燥部时,由上油后干燥部进行干燥处理,确保光油和油墨干燥,并且附着牢固,纸板涂覆光油后,不但增加了光泽度,而且提高了耐磨性及防水性,保护了印刷图案,避免图案受损,大大提高了产品印刷质量。
由于印刷单元的印刷组件下游设置有热风烘干组件,通过热风烘干组件对印刷的图案及时进行干燥处理,纸板进入下一印刷单元之前图案已干,避免了拖色、串色等问题,确保图案清晰,提高了印刷质量;并且,图案干燥速度快,提高了车速和生产效率。
由于上料部、印刷单元、上油部、上油前干燥部、上油后干燥部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各自底部皆设置有与导轨配合的滚轮,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套色的水墨印刷机,组装灵活方便,适应性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印刷图案清晰,耐磨损,产品印刷质量好,生产效率高,既适合于传统瓦楞纸板印刷,又适合于新式塑料瓦楞板印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墨印刷机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的热风烘干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料部;2-印刷单元;3-上油前干燥部;4-上油部;5-上油后干燥部;6-导轨;A-纸板;
11-前缘送纸装置;12-牵引辊组;13-滚轮;21-网纹辊;22-印版辊;23-承印辊;24-热风烘干组件;241-集热管;242-电热管;243-高压风进口;25-牵引辊组;26-滚轮;31-干燥室;32-送纸辊道;33-集热罩;34-电热元件;35-风机;36-滚轮;41-上油滚筒;42-承压滚筒;43-滚轮;5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非限制性说明。
为便于描述,将与“进纸”相一致定义为“上游”,将与“出纸”相一致定义为“下游”。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包括:上料部1,上料部1下游设置有印刷部,印刷部包括依次设置的多个印刷单元2,印刷部下游设置有上油部4,上油部4与末位印刷单元之间设置有上油前干燥部3,上油部4下游设置有上油后干燥部5。
如图1所示,其中,上油前干燥部3与上油后干燥部5结构基本相同,以上油前干燥部3为例,其结构如下:包括干燥室31,干燥室31内设置有送纸辊道32,送纸辊道32上方设置有集热罩33,集热罩33内设置有电热元件34,集热罩33顶部设置有风机35,集热罩33底部敞口。其中,电热元件34优选采用电热管,显然,电热元件34不局限于采用电热管形式,还可以采用公知的电热棒、电热带、或者电热板等形式。其中,风机35优选采用高压风机,风压为30kPa~200KPa或压缩比e=1.3~3的风机即属于高压风机范畴,电热元件34工作时,高压风机可以向纸板提供强劲有力的热风,加快图案干燥速度。
如图1所示,其中,印刷单元2包括印刷组件和位于印刷组件下游的热风烘干组件24。印刷组件包括公知的网纹辊21、印版辊22和承印辊23。如图2所示,其中,热风烘干组件24包括设置于集热管241内腔中的电热管242,在集热管241端部设置有高压风进口243,在集热管241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热风出口(图中未具体示意)。显然,电热管242也可以用电热棒替代。电热管242工作时,通过高压风进口243送风,通过热风出口送出强劲有力的热风,加快图案印刷后的干燥速度,纸板A进入下一印刷单元之前图案已干,避免了拖色、串色等问题,确保图案清晰,保证了印刷质量。其中,末位印刷单元与下游的上油前干燥部3距离较近,也可以不设置热风烘干组件,直接由上油前干燥部3对末位印刷单元印刷的图案进行干燥。其中,印刷组件与热风烘干组件24之间还设置有牵引辊组25,牵引辊组25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用于牵引纸板向下游输送。
如图1所示,其中,上油部4包括上油滚筒41和位于上油滚筒41下方的承压滚筒42。
如图1所示,其中,上料部1包括前缘送纸装置11和设置于前缘送纸装置11下游的牵引辊组12,牵引辊组12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用于牵引纸板向首位印刷单元输送。其中,前缘送纸装置11是目前成熟的公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及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水墨印刷机设置于导轨6上,其中,上料部1、印刷单元2、上油前干燥部3、上油部4、上油后干燥部5皆采用模块化设计,在各自底部分别设置有与导轨6配合的滚轮13、滚轮26、滚轮36、滚轮43、滚轮51,可以根据需要,组成不同套色的水墨印刷机,组装灵活方便。图1中,示意出了五色水墨印刷机,可以根据需要增减印刷单元的数量,例如,组成七色水墨印刷机,或者三色水墨印刷机,或者其它套色数量的水墨印刷机,在此不做限定。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水墨印刷机进行印刷时,在上料部1,将一摞纸板置于前缘送纸装置11的工作台上,从最底部开始单张有序送纸,经牵引辊组12将纸板A送至首位印刷单元;在印刷单元2,网纹辊21向印版辊22均匀传递水性油墨,在印版辊22和承印辊23挤压作用下,印版上的图案转移到纸板上,纸板离开印版辊22和承印辊23后,通过热风烘干组件24由电热风快速吹干后,即进入下一印刷单元,避免了拖色、串色等问题;全部印刷完毕后,纸板运行至上油前干燥部3,在密闭的干燥室31内,电热管工作,高压风机将干燥的高压热风吹向纸板印刷面,使图案干燥,着色牢固,为上油做好准备;纸板运行至上油部4时,在上油滚筒41和承压滚筒42挤压作用下,上油滚筒41表面的光油转移覆盖在纸板印刷面;纸板运行至上油后干燥部5时,在密闭的干燥室内,电热管工作,高压风机将干燥的高压热风吹向涂覆有光油的纸板印刷面,使纸板表面印刷的油墨与涂覆的光油完全干燥,附着牢固,印刷纸板涂覆光油后,不但增加了光泽度,而且提高了耐磨性及防水性,保护了印刷图案,避免图案受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印刷质量和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水墨印刷机,所述水墨印刷机包括:上料部,所述上料部下游设置有印刷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部下游设置有上油部,所述上油部与所述印刷部之间设置有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部下游设置有上油后干燥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后干燥部皆包括:干燥室,所述干燥室内设置有送纸辊道,所述送纸辊道的上方设置有集热罩,所述集热罩内设置有电热元件,所述集热罩的顶部设置有风机,所述集热罩的底部敞口。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元件为电热管,电热棒,电热带,或者电热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部包括多个印刷单元,所述印刷单元包括印刷组件和位于所述印刷组件下游的热风烘干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网纹辊、印版辊和承印辊,所述热风烘干组件包括设置于集热管内腔中的电热管或者电热棒,所述集热管端部设置有高压风进口,所述集热管底部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热风出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印刷组件与所述热风烘干组件之间设置有牵引辊组,所述牵引辊组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部包括上油滚筒和位于所述上油滚筒下方的承压滚筒。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部包括前缘送纸装置和设置于所述前缘送纸装置下游的牵引辊组,所述牵引辊组包括转向相反的上压辊和下托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墨印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墨印刷机设置于导轨上,所述上料部、所述印刷部、所述上油部、所述上油前干燥部、所述上油后干燥部的底部皆设置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滚轮。
CN201821141634.9U 2018-07-18 2018-07-18 水墨印刷机 Active CN2084843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634.9U CN208484370U (zh) 2018-07-18 2018-07-18 水墨印刷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41634.9U CN208484370U (zh) 2018-07-18 2018-07-18 水墨印刷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84370U true CN208484370U (zh) 2019-02-12

Family

ID=6524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41634.9U Active CN208484370U (zh) 2018-07-18 2018-07-18 水墨印刷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843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70079B (zh) 钢带印刷连续生产线及工艺
CN205768001U (zh) 一种多色印刷装置
CN204726019U (zh) 一种快速干燥墨迹的印刷机
ATE444170T1 (de) Verfahren zum trocknen einer druckfarbe auf einem bedruckstoff in einer druckmaschine und druckmashine
CN201410848Y (zh) 钢带印刷连续生产线
CN208484370U (zh) 水墨印刷机
CN208216263U (zh) 智能全程吸附高清印刷模切机
CN206605893U (zh) 一种台布印刷机
CN201124611Y (zh) 传纸滚筒吹气式托纸装置
CN107284011A (zh) 一种环保型染色压花一体式印刷装置
CN209336268U (zh) 一种带烘干功能的凹版印刷机
CN216183766U (zh) 一种环标印刷机的干燥结构
CN103568534A (zh) 一种具有节能型烘箱的凹印机
CN213947807U (zh) 一种多色印刷机构
CN108032553A (zh) 一种自动制袋生产线
CN204586082U (zh) 一种转轮印刷机
CN206551660U (zh) 一种柔性版印刷上光组合印刷机
CN109605918B (zh) 一种丝印机的循环烘干装置
CN203198399U (zh) 一种具有实时干燥功能的数码印花机
CN209022586U (zh) 卫星式轮转胶印机
CN217671811U (zh) 一种皮革料彩色图案速干打印装置
CN105369681A (zh) 印刷纸熏香设备
CN208411052U (zh) 一种用于织物印花的圆网无水数码印花设备
CN207345228U (zh) 一种卷筒纸凹版印刷设备
CN111746053A (zh) 低耗损环保预印纸板面朝上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1125

Address after: 262123 No.6 Xinchuan street, Xin'an street, Anqiu Ci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ndong Century Machinery Co., Ltd.

Address before: Sichuan street 262123 Shandong city of Weifang province Anqiu City Road on the eastern side of the letter No. 6 Xu Wei

Patentee before: Bian Ji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