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59894U -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59894U
CN208459894U CN201821654406.1U CN201821654406U CN208459894U CN 208459894 U CN208459894 U CN 208459894U CN 201821654406 U CN201821654406 U CN 201821654406U CN 208459894 U CN208459894 U CN 2084598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ngitudinal
control stick
guide rail
sliding block
rack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65440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范海东
沈炳华
高建刚
周琦
舒达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e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De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De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PROVINCIAL ENER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Deng 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65440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598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598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598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Abstract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包括底板操纵杆、纵向滑块一、齿条导轨一、纵向导轨、横向滑块一、齿条导轨二、横向导轨、外轴承、内轴承、电机以及齿轮,底板上端面前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一,纵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一,纵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纵向导轨,连接板上端面左侧安装有横向滑块一,横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二,横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横向导轨,外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部,内轴承安装在外轴承内环形侧面,齿轮安装在电机座内部,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侧,该设计解决了原有操纵杆控制操作不够简便,成本较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较为智能化、控制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程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程机械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发展,智能控制技术为操作人员使用工程机械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安全保障。目前在用的工程车辆操纵杆多采用人工手动操纵,部分工程车辆实现了智能控制技术但价格昂贵。
现有技术中,现有的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智能控制系统普遍采购价格昂贵,不能够实现车辆的量产装配,从而现有的工程车辆操纵杆仍然多采用手动的操纵杆,所以导致工程车辆操纵杆不够简便,并且不足够智能,无法跟上信息化、智能化的脚步,同时不能够保证驾驶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操作方便、较为智能化、控制效果好、生产成本低。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包括底板、纵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万向移动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操纵杆以及罩壳,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面,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设置在纵向移动装置上侧,所述万向移动装置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内部上侧,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面,所述操纵杆安装在万向移动装置内部,所述罩壳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上侧,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纵向滑块一、纵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一、纵向导轨以及连接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一,所述纵向滑块一后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二,所述纵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一,所述纵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纵向导轨,所述齿条导轨一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板,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块一、横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二、横向导轨以及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左侧安装有横向滑块一,所述横向滑块一右侧设置有横向滑块二,所述横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二,所述横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横向导轨,所述齿条导轨二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板,所述万向移动装置包括轴承座、外轴承、内轴承、外挡圈以及内挡圈,所述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内部,所述外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部,所述内轴承安装在外轴承内环形侧面,所述外挡圈安装在内轴承上下两端,所述内挡圈安装在轴承座与外轴承之间,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电机座以及齿轮,所述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齿轮安装在电机座内部,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电机座内部上侧,所述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侧。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上端面前后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且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与齿条导轨一相对齐,两组所述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后侧各设置有一组纵向限位装置,且纵向限位装置与纵向导轨相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且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与齿条导轨二相对齐,两组所述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后侧各设置有一组横向限位装置,且横向限位装置与横向导轨相对齐。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滑块一与纵向滑块二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齿条导轨一上端面与纵向导轨上端面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块一与横向滑块二固定在连接板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齿条导轨二与纵向导轨上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万向移动装置通过通孔与固定板相装配,所述操纵杆通过通孔与连接板和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操纵杆与万向移动装置为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伺服驱动装置结构相同,一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前侧,且齿轮与齿条导轨相啮合,一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在连接板上端面左侧,且齿轮与齿条导轨二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内轴承通过两组外挡圈定位,所述外轴承通过内挡圈定位。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采用相同的结构,且纵向移动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采用互相垂直的装配结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伺服驱动装置采用电机驱动,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可更换为液压与气动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纵向滑块一、纵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一、纵向导轨以及连接板,该设计优化了纵向移动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纵向移动不够优化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横向滑块一、横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二、横向导轨以及固定板,该设计优化了操纵杆的横向移动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在横向移动方面控制不佳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活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轴承座、外轴承、内轴承、外挡圈以及内挡圈,该设计优化了操纵杆的滑动与摆动控制,增加了操纵杆的智能效果,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智能控制复杂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性。
因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电机、减速机、电机座以及齿轮,该设计提高了操纵杆的驱动灵敏效果,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操作控制迟钝的问题,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灵敏性。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中纵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中横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中伺服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中万向移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纵向移动装置、3-纵向限位装置、4-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5-横向移动装置、6-横向限位装置、7-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8-万向移动集成装置、9-操纵杆、10-罩壳、11-伺服驱动装置、21-纵向滑块一、22-齿条导轨一、23-连接板、24-纵向滑块二、25-纵向导轨、51-横向滑块一、52-齿条导轨二、53-横向滑块二、54-横向导轨、55-固定板、81-轴承座、82-外轴承、83-内轴承、84-外挡圈、85-内挡圈、112-电机、113-减速机、114-电机座、115-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包括底板1、纵向移动装置2、横向移动装置5、万向移动装置8、伺服驱动装置11、操纵杆9以及罩壳10,纵向移动装置2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横向移动装置5设置在纵向移动装置2上侧,万向移动装置8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5内部上侧,伺服驱动装置11设置在底板1上端面,操纵杆9安装在万向移动装置8内部,罩壳10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5上侧。
纵向移动装置2包括纵向滑块一21、纵向滑块二24、齿条导轨一22、纵向导轨25以及连接板23,底板1上端面前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一21,纵向滑块一21后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二24,纵向滑块一21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一22,纵向滑块二24上端面装配有纵向导轨25,齿条导轨一22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板23,该设计简化了纵向移动的控制,降低生产成本,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纵向移动不够优化的问题。
横向移动装置5包括横向滑块一51、横向滑块二53、齿条导轨二52、横向导轨54以及固定板55,连接板23上端面左侧安装有横向滑块一51,横向滑块一51右侧设置有横向滑块二53,横向滑块一51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二52,横向滑块二53上端面装配有横向导轨54,齿条导轨二52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板55,该设计优化了操纵杆的横向移动控制,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在横向移动方面控制不佳的问题。
万向移动装置8包括轴承座81、外轴承82、内轴承83、外挡圈84以及内挡圈85,轴承座81安装在固定板55内部,外轴承82安装在轴承座81内部,内轴承83安装在外轴承82内环形侧面,外挡圈84安装在内轴承83上下两端,内挡圈85安装在轴承座81与外轴承82之间,该设计优化了操纵杆9的滑动与摆动控制,增加了操纵杆9的智能效果,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智能控制复杂的问题。
伺服驱动装置11包括电机112、减速机113、电机座114以及齿轮115,电机座114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齿轮115安装在电机座114内部,减速机113安装在电机座114内部上侧,电机112安装在减速机113上侧,该设计提高了操纵杆的驱动灵敏效果,解决了原有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操作控制迟钝的问题。
底板1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4,且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4与齿条导轨一22相对齐,两组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4后侧各设置有一组纵向限位装置3,且纵向限位装置3与纵向导轨25相对齐,该设计增加了操纵杆9纵向移动的安全保障效果,连接板23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7,且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7与齿条导轨二52相对齐,两组所述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7后侧各设置有一组横向限位装置6,且横向限位装置6与横向导轨54相对齐,该设计增加了操纵杆9横向移动的安全保障效果。
纵向滑块一21与纵向滑块二24均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齿条导轨一22上端面与纵向导轨25上端面通过连接板23固定相连接,该设计增加了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9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运作稳定性,横向滑块一51与横向滑块二53固定在连接板23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板55固定连接在齿条导轨二52与纵向导轨25上端面,该设计进一步增加了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9智能控制系统的整体运作稳定性,连接板23与固定板55内部均开设有通孔,万向移动装置8通过通孔与固定板55相装配,操纵杆9通过通孔与连接板23和固定板55相连接,操纵杆9与万向移动装置8为滑动连接,该设计增加了操纵杆9自动控制的有效性。
伺服驱动装置11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伺服驱动装置11结构相同,一组伺服驱动装置11安装在底板1前侧,且齿轮115与齿条导轨相啮合,一组伺服驱动装置11设置在连接板23上端面左侧,且齿轮115与齿条导轨二52啮合,该设计提高了操纵杆9的驱动稳定性,增加了驱动灵敏效果,内轴承83通过两组外挡圈84定位,外轴承82通过内挡圈85定位,该设计增加外轴承82与内轴承83的定位稳定性,纵向移动装置2与横向移动装置5采用相同的结构,且纵向移动装置2与横向移动装置5采用互相垂直的装配结构,伺服驱动装置11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伺服驱动装置11采用电机112驱动,伺服驱动装置11可更换为液压与气动驱动,该设计保证了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9智能控制系统的操作有效性以及运作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操作人员首先将纵向滑块一21与纵向滑块二24固定安装在底板1上端面,接着将齿条导轨一22、纵向导轨25以及连接板23从上至下、相对应装配起来,然后再将一组电机112、一组减速机113、一组齿轮115以及一组电机座114相装配在齿条导轨一22前侧,同时齿轮115与齿条导轨一22相啮合,随后再将横向滑块一51、横向滑块二53安装在连接板23上端面,接着将齿条导轨二52、横向导轨54以及固定板55相互装配,再将一组电机112、一组减速机113、一组齿轮115以及一组电机座114相装配在齿条导轨二52左侧,同时齿轮115与齿条导轨二52相啮合,然后将外轴承82、内轴承83、外挡圈84以及内挡圈85相互装配。并且通过轴承座81将其与固定板55相装配,随后再将操纵杆9与内轴承83、固定板55预计连接板23相装配,然后将两组伺服驱动装置11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接通电源后,电机112开始工作,电机112通过减速机113带动齿轮115转动,齿轮115带动齿条导轨一22纵向移动,在纵向导轨的协助下,带动连接板23纵向移动,从而实现操纵杆9的纵向操纵,同时纵向限位装置3与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4可以对连接板23纵向运动进行运动监测与限位控制,保证纵向移动的稳定,随后另一组电机112通过减速机113带动齿轮115转动,齿轮115带动齿条导轨二52横向移动,并且在横向导轨54的协助在,实现固定板55的横向移动,从而实现操纵杆9的横向操纵,同时横向限位装置6与横向限位信号装置可以对固定板55的横向运动进行运动监测与限位控制,外轴承82与内轴承83的相互配合运动进一步地辅助操纵杆9随连接板23与固定板55进行前后左右运动,实现了操纵杆9的滑动与摆动,同时外挡圈84与内挡圈85确保外轴承82与内轴承83的定位稳定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包括底板、纵向移动装置、横向移动装置、万向移动装置、伺服驱动装置、操纵杆以及罩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面,所述横向移动装置设置在纵向移动装置上侧,所述万向移动装置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内部上侧,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在底板上端面,所述操纵杆安装在万向移动装置内部,所述罩壳设置在横向移动装置上侧;
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纵向滑块一、纵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一、纵向导轨以及连接板,所述底板上端面前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一,所述纵向滑块一后侧安装有纵向滑块二,所述纵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一,所述纵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纵向导轨,所述齿条导轨一上端面安装有连接板;
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滑块一、横向滑块二、齿条导轨二、横向导轨以及固定板,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左侧安装有横向滑块一,所述横向滑块一右侧设置有横向滑块二,所述横向滑块一上端面装配有齿条导轨二,所述横向滑块二上端面装配有横向导轨,所述齿条导轨二上端面固定有固定板;
所述万向移动装置包括轴承座、外轴承、内轴承、外挡圈以及内挡圈,所述轴承座安装在固定板内部,所述外轴承安装在轴承座内部,所述内轴承安装在外轴承内环形侧面,所述外挡圈安装在内轴承上下两端,所述内挡圈安装在轴承座与外轴承之间;
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减速机、电机座以及齿轮,所述电机座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齿轮安装在电机座内部,所述减速机安装在电机座内部上侧,所述电机安装在减速机上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且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与齿条导轨一相对齐,两组所述纵向极限位信号装置后侧各设置有一组纵向限位装置,且纵向限位装置与纵向导轨相对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分别各设置有一组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且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与齿条导轨二相对齐,两组所述横向极限位信号装置后侧各设置有一组横向限位装置,且横向限位装置与横向导轨相对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滑块一与纵向滑块二均固定安装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齿条导轨一上端面与纵向导轨上端面通过连接板固定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滑块一与横向滑块二固定在连接板上端面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在齿条导轨二与纵向导轨上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与固定板内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万向移动装置通过通孔与固定板相装配,所述操纵杆通过通孔与连接板和固定板相连接,所述操纵杆与万向移动装置为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有两组,且两组伺服驱动装置结构相同,一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安装在底板前侧,且齿轮与齿条导轨相啮合,一组所述伺服驱动装置设置在连接板上端面左侧,且齿轮与齿条导轨二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轴承通过两组外挡圈定位,所述外轴承通过内挡圈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采用相同的结构,且纵向移动装置与横向移动装置采用互相垂直的装配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驱动装置通过导线与外界电源相连接,所述伺服驱动装置采用电机驱动,所述伺服驱动装置可更换为液压与气动驱动。
CN201821654406.1U 2018-10-10 2018-10-10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Active CN2084598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4406.1U CN208459894U (zh) 2018-10-10 2018-10-10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654406.1U CN208459894U (zh) 2018-10-10 2018-10-10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59894U true CN208459894U (zh) 2019-02-01

Family

ID=65179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654406.1U Active CN208459894U (zh) 2018-10-10 2018-10-10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5989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166A (zh) * 2018-10-10 2019-01-04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44166A (zh) * 2018-10-10 2019-01-04 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875602U (zh) 一种升降式道闸
CN202213649U (zh) 带自动升降轮机构的无人搬运车
CN105751892A (zh) 紧凑型agv驱动转向一体化装置
CN208459894U (zh)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CN202201623U (zh) 吊装设备
CN203405854U (zh) 收费站车辆位置自适应取卡机
CN107985393A (zh) 一种电动全转向车底盘
CN203540082U (zh) 一体化皮影表演设备
CN204415729U (zh) 涵道式垂直起降飞行器
CN115862420B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模拟驾驶器
CN201364665Y (zh) 珠算演示装置
CN109144166A (zh) 用于工程车辆驾驶室内操纵杆的控制系统
CN203383707U (zh) 电动垂直帘
CN216917279U (zh) 一种应用于仓库四向穿梭车的单电机四向驱动系统
CN206691254U (zh) 一种四自由度全地形机器人底盘
CN209290557U (zh) 一种全向运动的轮组结构
CN201070991Y (zh) 一种中低速磁悬浮列车走行装置
CN201305020Y (zh) 电动搬运车驱动及转向机构
CN204590711U (zh) 带手动控制的立体停车设备用机箱
CN207711948U (zh) 一种农机导航用显示屏驱动机构
CN203276019U (zh) 动车组司机控制器机械寿命试验台
CN207644358U (zh) 一种智能泊车摆渡机器人
CN201981823U (zh) 一种提升机械的提升换向机构
CN207673083U (zh) 一种电磁推杆式传动机构塔库
CN111980570A (zh) 一种二维平移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