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9060U -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9060U
CN208439060U CN201821031945.XU CN201821031945U CN208439060U CN 208439060 U CN208439060 U CN 208439060U CN 201821031945 U CN201821031945 U CN 201821031945U CN 208439060 U CN208439060 U CN 208439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el hub
retarder
vehicle
hub drive
driv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194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星
杨浩
吴超
梁卫刚
史玉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PanGood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re Drive Technology (jinhu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 Drive Technology (jinhua)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re Drive Technology (jinhu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194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9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9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9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轮毂,减速器,和驱动部件;其中,驱动部件通过减速器驱动轮毂转动,且驱动部件和轮毂位于减速器的同侧。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轮边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部件和轮毂设置在减速器的同侧,则有效减小了整个轮边驱动装置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节省了车辆中间空间,从而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加宽了车辆的中间过道;也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还利于低地板车辆的设计。

Description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边驱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轮边驱动桥具有传动效率较高、能源利用率较高等优点,在新能源车辆中应用的越来越多。
轮边驱动大多采用具有C型梁的驱动桥结构,这种结构跨度较大,整体较笨重,中间过道较窄,能量密度较低,并不能很好的发挥新能源的优势。而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驱动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运动互不影响;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有利于车辆的平顺性;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重心;车轮运动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
目前,轮边驱动装置主要包括:独立悬架、驱动部件、减速器和轮毂,其中,该驱动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轮毂转动,驱动电机和减速器的输出轴分别位于减速器的两侧,即驱动部件、减速器和轮毂沿轴向依次分布。这种结构,不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使得车辆的中间过道较窄,也不利于低地板车辆的设计。
综上所述,如何设计轮边驱动装置,以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加宽车辆的中间过道,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边驱动装置,以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加宽车辆的中间过道。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轮边驱动装置的车辆。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轮毂,减速器,和驱动部件;其中,所述驱动部件通过所述减速器驱动所述轮毂转动,且所述驱动部件和所述轮毂位于所述减速器的同侧。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件位于所述减速器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和所述驱动部件共用一个壳体。
优选地,所述独立悬架包括:上支撑臂,下支撑臂,连接所述上支撑臂和所述下支撑臂的中间支撑臂,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臂上的气囊和/或减震器;其中,所述减速器与所述中间支撑臂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通过过渡连接板与所述中间支撑臂固定相连。
优选地,所述中间支撑臂与所述过渡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为二级平行齿轮减速器。
优选地,所述减速器包括:壳体,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均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部件传动相连。
优选地,车辆的轮毂和所述减速器分别位于所述独立悬架的两侧。
基于上述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轮边驱动装置,所述轮边驱动装置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部件和轮毂设置在减速器的同侧,则有效减小了整个轮边驱动装置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节省了车辆中间空间,从而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加宽了车辆的中间过道;也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还利于低地板车辆的设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包括:独立悬架,轮毂7,减速器2,和驱动部件1;其中,驱动部件1通过减速器2驱动轮毂7转动,且驱动部件1和轮毂7位于减速器2的同侧。
上述减速器2和/或驱动部件1设置于独立悬架上,轮毂7设置于独立悬架上。上述驱动部件1可为电机,也可旋转气缸等驱动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当驱动部件1为电机时,可选择电机的驱动轴通过花键与减速器2的输入轴传动相连,具体地,电机的驱动轴设有外花键,输入轴设有内花键,该内花键与外花键传动配合。当然,也可选择电机的驱动轴与减速器2的输入轴通过其他结构传动相连,并不局限于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通过将驱动部件1和轮毂7设置在减速器2的同侧,则有效减小了整个轮边驱动装置沿车辆宽度方向的长度,节省了车辆中间空间,从而利于车辆中间空间的扩展,加宽了车辆的中间过道;也使得整个装置更加紧凑,还利于低地板车辆的设计。
上述驱动部件1具有壳体,减速器2也具有壳体,例如,减速器2的壳体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
为了方便安装,可选择驱动部件1位于减速器2的外部,则表明驱动部件1和减速器2分别具有壳体,即二者不共用壳体。
为了减小重量,增加车辆续航里程,优先选择上述减速器2和驱动部件1共用一个壳体。这样,也达到了结构更加紧凑的目的。
上述独立悬架包括:上支撑臂3,下支撑臂8,连接上支撑臂3和下支撑臂8的中间支撑臂6,固定于中间支撑臂6上的气囊4和/或减震器5;其中,减速器2与中间支撑臂6固定相连。
具体地,上支撑臂3与车架的上部分连接,下支撑臂8与车架的下部分连接;气囊4的一端与中间支撑臂6固定相连,气囊4的另一端通平板与车架固定相连,例如气囊4的另一端通平板与车架焊接;减震器5的下端固定在中间支撑臂6上,减震器5的上端与车架固定相连,主要用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
为了方便安装,上述减速器2通过过渡连接板与中间支撑臂6固定相连。具体地,过渡连接板连接减速器2的前端盖和中间支撑臂6。上述结构,实现了将减速器2间接固定在中间支撑臂6上。
进一步地,中间支撑臂6与过渡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上述结构将中间支撑臂6与过渡连接板集成化设计,将二者合为一,从而可以使减速器2和驱动部件1向外侧移动100mm以上,从而在车辆上使用时可以将车辆过道增大200mm以上,有利于低地板中间过道的设计。
为了提高支撑稳定性,上支撑臂3和下支撑臂8均呈“A”型。当然,也可选择上支撑臂3和下支撑臂8为其他形状,并不局限于此。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独立悬架还可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
上述轮边驱动装置中,对于减速器2的结构和类型,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优选地,上述减速器2为平行齿轮减速器。
上述平行齿轮减速器,与行星齿轮减速器相比,结构较简单,动力传动效率较高,制造安装较方便,价格较低。
进一步地,上述减速器2为二级平行齿轮减速器。可进一步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可靠性。
为了简化结构,上述减速器2包括:壳体,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的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设置于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均设置于中间轴上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设置于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其中,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沿中间轴的轴向分布,第一中间齿轮与输入齿轮啮合,第二中间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输入轴与驱动部件传动相连。
上述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均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具体地,可通过轴承实现可转动地设置,也可通过其他结构实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减速器2的输出轴与轮毂7传动相连,具体地,输出轴通过半轴与轮毂7传动相连。
当然,也可选择上述减速器2为三级平行齿轮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等,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轮边驱动装置中,车辆的轮毂7和减速器2分别位于独立悬架的两侧。具体地,轮毂7和减速器2分别位于中间支撑臂6的两侧,驱动部件1可与中间支撑臂6平齐设置,也可位于中间支撑臂6的一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驱动部件1的具体位置不做限定。
上述轮边驱动装置中,独立悬架为双横臂独立悬架。当然,也可选择上述独立悬架为其他结构,并不局限于此。
上述轮边驱动装置中,选择轴向尺寸较小的电机、整体重量较小的电机,从而减小整个轮边驱动装置的重量,提升车辆的功率密度,增加车辆的续航里程。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轮边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轮边驱动装置,该轮边驱动装置为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
由于上述轮边驱动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车辆包括上述轮边驱动装置,则上述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优选地,上述车辆为新能源车辆。当然,也可选择上述车辆为其他类型,并不局限于此。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独立悬架,轮毂(7),减速器(2),和驱动部件(1);其中,所述驱动部件(1)通过所述减速器(2)驱动所述轮毂(7)转动,且所述驱动部件(1)和所述轮毂(7)位于所述减速器(2)的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件(1)位于所述减速器(2)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2)和所述驱动部件(1)共用一个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独立悬架包括:上支撑臂(3),下支撑臂(8),连接所述上支撑臂(3)和所述下支撑臂(8)的中间支撑臂(6),固定于所述中间支撑臂(6)上的气囊(4)和/或减震器(5);其中,所述减速器(2)与所述中间支撑臂(6)固定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2)通过过渡连接板与所述中间支撑臂(6)固定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臂(6)与所述过渡连接板为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2)为二级平行齿轮减速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2)包括:壳体,均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输入轴、中间轴和输出轴,设置于所述输入轴上的输入齿轮,均设置于所述中间轴上的第一中间齿轮和第二中间齿轮,设置于所述输出轴上的输出齿轮;
其中,所述第一中间齿轮和所述第二中间齿轮沿所述中间轴的轴向分布,所述第一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中间齿轮与所述输出齿轮啮合;所述输入轴与所述驱动部件传动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7)和所述减速器(2)分别位于所述独立悬架的两侧。
10.一种车辆,包括轮边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边驱动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边驱动装置。
CN201821031945.XU 2018-07-02 2018-07-02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Active CN208439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1945.XU CN208439060U (zh) 2018-07-02 2018-07-02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1945.XU CN208439060U (zh) 2018-07-02 2018-07-02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9060U true CN208439060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87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1945.XU Active CN208439060U (zh) 2018-07-02 2018-07-02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9060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9871A (zh) * 2019-03-25 2019-06-07 核心驱动科技(金华)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13910897A (zh) * 2020-07-09 2022-01-11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轮边驱动装置
CN113910896A (zh) * 2020-07-09 2022-01-11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轮边驱动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49871A (zh) * 2019-03-25 2019-06-07 核心驱动科技(金华)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09849871B (zh) * 2019-03-25 2023-10-10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驻车制动系统和车辆
CN113910897A (zh) * 2020-07-09 2022-01-11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轮边驱动装置
CN113910896A (zh) * 2020-07-09 2022-01-11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轮边驱动装置
CN113910896B (zh) * 2020-07-09 2024-04-19 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集成式轮边驱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439060U (zh) 车辆和轮边驱动装置
CN205155042U (zh) 行星齿轮减速器以及动力源、电机、车辆
CN107031363B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断开式电驱动桥及车辆
CN105564499A (zh) 分布式驱动电动车底盘构型
CN104908581B (zh) 一种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及一种轮边电机驱动桥
CN109466296A (zh) 一种中央集成式双电机双减速器电驱动桥总成
CN106274459A (zh) 一种集成式电驱动桥
CN104908579B (zh) 一种轮边电机驱动系统、及一种轮边电机驱动桥
CN104776165A (zh) 一种电动马达式主动稳定杆
CN208439006U (zh) 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
CN106314034A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112519506A (zh) 一种分开式高通过性双电机动力分流驱动桥
CN108412972A (zh) 与汽车电机和差速器结成一体的中孔行星减速器
CN209365877U (zh) 一种同轴双电机电驱驱动桥总成
CN209365879U (zh) 一种中央集成式双电机双减速器电驱动桥总成
CN204845388U (zh) 双电机驱动桥结构
CN208439070U (zh) 轮边驱动装置和车辆
CN211335438U (zh)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CN207015146U (zh) 一种电动客车传动系统
CN212765499U (zh) 一种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112519497A (zh) 一种分开式双电机同轴轮边行星轮减速驱动桥
CN212332299U (zh) 一种采用圆柱齿轮差速器的同轴式三级减速电驱动桥
CN204459011U (zh) 一种复式全齿驱动偏心活齿传动装置
CN209938305U (zh) 双电机混合发动机行星排动力总成
CN208602298U (zh) 一种电机后置纯电动重型卡车驱动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21100 Jiangnan Park 23,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Panhu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21100 Jiangnan Park 23, Lanx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Jinhua,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Core drive technology (Jinhua)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