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7247U -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7247U
CN208437247U CN201820682137.3U CN201820682137U CN208437247U CN 208437247 U CN208437247 U CN 208437247U CN 201820682137 U CN201820682137 U CN 201820682137U CN 208437247 U CN208437247 U CN 2084372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anning
weighing
express delivery
machine
collection p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8213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符志明
王治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Jingneng Power Equi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符志明
王治军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符志明, 王治军 filed Critical 符志明
Priority to CN20182068213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72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72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72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用于物流快递行业。快递行业长久以来固有的操作模式是每件快递有两次扫描和一次称重,人员劳动强度大,成本高,且效率较低。本实用新型包括工控触摸设备、控制器、扫描装置、称重平台和机架,工控触摸设备、控制器、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设置在机架上;工控触摸设备、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与控制器连接,扫描装置设置在机架的顶部,用于对快递扫码,在扫码时能同时发出多条扫描线;称重平台设置在机架的底部;工控触摸设备设置在机架的上部,用于数据管理和人机交互;控制器用于采集条形码和录入重量数据。本实用新型集扫描、称重、集包为一体,改变了快递行业长久以来固有的操作模式,工作效率高。

Description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用于物流快递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各快递网点的操作流程是:
到件(货物到达网点)---扫描称重(扫描和称重每件货物)---分件(按不同发货地址,货物分类)---扫描集包(小件货物扫描并装入大集包袋)---安检---装车出货。
集包袋的体积0.15立方米左右,装满货物后重量小于50公斤。集包的目的是重量小于3公斤的小件货物装入一个大袋,便于运输。
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的目的是:将同一终到目的地的重量小于3公斤的快件装在集包袋内,方便运输,需采集集包袋的条码和袋内各快件的条形码及重量,合并录入系统。
按以上流程,每件快递有两次扫描和一次称重。
常用的设备是:扫描称重用快手设备,扫描集包用手持终端扫描枪。
使用快手设备称重时,货物是单件移上称重台,称重完成后单件货物移开,效率偏低,劳动强度大,且称重时经常发生货物重量没稳定时立即移开货物,造成称重准确率低下。
使用手持终端扫描枪操作时,需一手持枪,一手取货,不能解放双手,效率偏低。
现有操作模式,为完成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需两种不同设备,投入成本高。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71062671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称重扫码一体化设备及其操作方法,该自动称重扫码一体化设备用于解决大量堆积的快递包裹需工作人员进行逐一扫码和称重时产生出错率高的问题,只是在扫描称重环节上提高了效率和减少出错率,但是其并没有改变上述现有操作模式的操作流程,即每件快递还是共需要进行两次扫描和一次称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该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在货物称重时,不是单件称重,而是采用重量叠加方式,多件称重,集包完成后,整包货物移开称重台,而现有方式在称重时不是单件货物分别移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劳动强度、操作效率高、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人机交互和与服务器交互的工控触摸设备,用于采集条形码和录入分析计算重量数据的控制器,用于扫码的扫描装置,以及,用于称重的称重平台;所述工控触摸设备、控制器、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工控触摸设备、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扫描装置和工控触摸设备均位于称重平台的上方。结构设计合理,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集扫描、称重、集包为一体,降低了劳动强度,缩短了工作时间,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而言,还包括集包架和集包袋,所述集包架位于称重平台上,所述集包袋位于集包架上。操作时,首先扫描集包袋的条码,将分类好的货物依次取出并装入集包袋,入袋的同时,进行扫码以及称重,控制器自动录入每件货物的重量,集包袋的总重量或体积达到要求后,将其从集包架中拆下,并进行封口,进入下一个环节。
进一步而言,所述扫描装置和工控触摸设备均位于集包袋的上方。
进一步而言,所述扫描装置在扫码时同时发出多条扫描线。
货物入袋时即进行扫描,扫描装置发出多条扫描线,扫描区域大,能快速捕捉到货物表面的条形码,快速完成扫描;操作时,操作人员双手取货,弥补了现有手持扫描终端需单手持枪,只能单手取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的缺陷。
进一步而言,所述扫描装置在扫码时同时发出5-25条扫描线。
作为优选,所述扫描装置在扫码时同时发出20条扫描线。
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快递送入快递网点的快递送入装置,分拣运输装置,用于对快递分类存放的分类装置,用于对快递扫码、称重和集包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以及用于运输集包完成快递的输送装置;所述快递送入装置与分拣运输装置相邻,所述分拣运输装置用于分拣快递送入装置送入的快递;所述分类装置与分拣运输装置相邻,该分类装置用于将分拣运输装置中的快递分类;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与分类装置相邻,该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用于将分类装置中的快递扫描称重和集包。
所述快递送入装置位于分拣运输装置的一侧,所述分类装置和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均位于分拣运输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分类装置与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相邻;所述输送装置也位于分拣运输装置的另一侧。
与现有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相比,省去了快递送入装置与分拣运输装置之间的称重扫码系统,打破了快递行业长久惯有的操作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降低成本。
进一步而言,所述分类装置包括数个箱体结构,每个所述箱体结构均设置有可开启的门,所述分拣运输装置位于分类装置的一侧,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位于分类装置的另一侧。快递分类工作人员和扫描称重集包工作人员分别位于分类装置的两侧对快递进行操作,互不影响。
进一步而言,所述分拣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输送层,每个所述输送层中均安装有输送带。多个输送层分别输送目的地不同的快递,分拣运输装置先初步对快递按照地址区域进行分类,之后工作人员再详细按照地址进行分类,目的地相同城市的快递被放入分类装置的一个箱体结构中。
进一步而言,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数量为1个能同时完成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1个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即可完成对同一件快递的扫描、称重、集包,快递无需进行二次扫描即完成集包,工作效率高。
一种如上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如下:将集包袋安装到集包架上,并将集包架放置在称重平台上;操作称重仪表将其重量置零,首先扫描集包袋的条码,然后取货并移货入袋,在移货入袋的过程中,扫描装置发出的数条扫描线迅速捕捉到货物上的条形码并进行采集,货物进入集包袋后,称重平台对其称重,控制器采集此货物的条形码并将其重量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中;之后继续取货并移货入袋,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扫码,货物进入集包袋后,称重平台对集包袋内所有货物进行称重并给出总重量值,控制器将此次总重量值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中,同时,控制器通过总重量值减去此次放入货物之前集包袋的重量值得出此次货物重量,并将其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中;继续取货并移货入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集包袋的总重量或体积值达到要求,将集包袋取下,对其进行封口。不同于传统操作模式,本方法的创新之处是货物称重时,不是单件称重,而是采用重量叠加方式,多件称重,集包完成后,整包货物移开称重平台,而现有方式在称重时是单件货物分别移开。称重叠加方式,重量没有累积误差,称重快速准确。快递只需一次扫描称重即可,改变了快递行业长久以来每件快递需两次扫描和一次称重的固有模式,为快递行业的操作模式带来巨大的改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而言,双手取货用时为1秒,过扫描区扫码用时为0.2-0.5秒,双手松开移货入袋用时为0.5秒。操作速度快,节省了大量时间,节约了人力成本。
一种如上所述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如下:
(1)货物通过快递送入装置运送到分拣运输装置的一侧;
(2)工作人员根据各个快递的送达地址所在区域将其分别分拣在分拣运输装置的不同输送层上,之后,货物通过分拣运输装置被送到不同位置的分类装置处;
(3)分类装置处的工作人员根据快递的送达地址将其分别装入分类装置中不同的箱体结构中;
(4)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处的工作人员利用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对分类装置中货物进行扫码、称重、集包,集包后的货物通过输送装置运出。
传统模式的扫描称重环节中所需多台扫描称重设备,其价格高,且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开销成本大。本方法与传统模式相比省略扫描称重环节,扫描集包时,增加自动称重功能,采集每件货物和每个大包的条码和重量,满足扫描称重的要求,减少了工作人员以及设备数量,且节省了时间。
进一步而言,步骤(4)中利用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对分类装置中货物进行扫码、称重、集包,采用上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使用方法。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使用工控触摸设备,是工业级的计算机,带操作系统和触控功能,方便运行各大快递公司的终端客户软件,负责数据交互和人机交互,具备单号重复提示、重量异常提示、目的地不符提示、非本网点条码提示以及快件拦截等快递网点要求的所有功能。与现有的商用台式计算机相比,产品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更适合现场操作。
2.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使用扫描装置,解放双手;多条扫描线同时发出,组成扫描区域,能快速捕捉条码,减少劳动强度,操作效率高。
3.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控制器采用DSP芯片自主研究开发,配合称重平台采用称重叠加方式编写程序,在操作人员扫码的同时,自动分析计算出每件货物重量,称重快速准确,且大包货物重量没有累积误差。
4.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集扫码、称重、集包为一体,采用一种全新的操作方法,把现有的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合并成扫描称重集包一道工序,省去了之前的扫描称重环节,节省了大量人力、时间、成本;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为解决快递行业长久以来固有操作模式中每件快递有两次扫描和一次称重,所需设备数量多、成本高、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效率偏低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操作模式,促进快递行业进入低成本、高效率的发展方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工控触摸设备1、控制器2、扫描装置3、称重平台4、机架5、集包架6、集包袋7、快递送入装置8、分拣运输装置9、分类装置10、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输送装置12、快递送出装置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
参见图1至图3,一种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包括工控触摸设备1、控制器2、扫描装置3、称重平台4和机架5。
工控触摸设备1、控制器2、扫描装置3和称重平台4均设置在机架5上;工控触摸设备1、扫描装置3和称重平台4均与控制器2连接,扫描装置3设置在机架5的顶部,该扫描装置3具有扫码功能,该扫描装置3在扫码时同时发出20条扫描线;称重平台4设置在机架5的底部,该称重平台4用于对货物进行称重;工控触摸设备1设置在机架5的上部,该工控触摸设备1位于扫描装置3和称重平台4之间,该工控触摸设备1具有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控制器2用于采集条形码和录入重量数据。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还包括集包架6和集包袋7,用于小件快递包裹集包使用,方便运输,集包架6位于称重平台4上,集包袋7位于集包架6上,集包袋7可从集包架6上拆卸。扫描装置3和工控触摸设备1均位于集包袋7的上方,方便快递包裹的扫码,同时,便于工作人员操作工控触摸设备1。
一种使用如上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包括快递送入装置8、分拣运输装置9、分类装置10、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输送装置12和快递送出装置13。
快递送入装置8位于分拣运输装置9的前方,分类装置10和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均位于分拣运输装置9的后方,分类装置10与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左右相邻;输送装置12也位于分拣运输装置9的后方,该输送装置12与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相邻,快递送出装置13位于输送装置12的一端。
分类装置10包括数个箱体结构,每个箱体结构均设置有可开启的门,分拣运输装置9位于分类装置10的一侧,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位于分类装置10的另一侧。分拣运输装置9包括多个输送层,每个所述输送层中均安装有输送带。
一种如上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如下:首先将集包袋7安装到集包架6上,然后将集包架6放置在称重平台4上,此时,集包袋7的开口向上,正对着扫描装置3;操作称重仪表将其重量置零,首先扫描集包条码,然后取货并移货入袋,在移货入袋的过程中,扫描装置3发出的数条扫描线迅速捕捉到货物上的条形码并进行扫描,货物进入集包袋7后,称重平台4对其称重,控制器2采集此货物的条形码并将其重量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1中;之后继续取货并移货入袋,重复上述过程进行扫码,货物进入集包袋7后,称重平台4对集包袋7内所有货物进行称重并给出总重量值,控制器2将此次总重量值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1中,同时,控制器2通过总重量值减去此次放入货物之前集包袋7的重量值得出此次货物重量,并将其录入到工控触摸设备1中;继续取货并移货入袋,重复上述过程,直到集包袋7的总重量或体积值达到要求,将集包袋7取下,对其进行封口、运输。
其中:双手取货用时为1秒,过扫描区扫码用时为0.2-0.5秒,双手松开移货入袋用时为0.5秒。
一种如上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的操作方法,操作方法如下:
(1)货物通过快递送入装置8运送到分拣运输装置9的前方;
(2)工作人员根据各个快递的送达地址所在区域将其分别放置在分拣运输装置9中不同层上的输送带上,之后,货物通过分拣运输装置9被送到不同位置的分类装置10处;
(3)分类装置10处的工作人员根据快递的送达地址按照各市的不同将其装入分类装置10中不同的箱体结构中,此时,工作人员位于分类装置10的一侧;
(4)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处的工作人员位于分类装置10的另一侧,利用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11对分类装置10中货物进行扫码、称重、集包,集包后的货物通过输送装置12送入快递送出装置13中运出。
目前各快递网点的操作流程是:
到件(货物到达网点)---扫描称重(扫描和称重每件货物)---分件(按不同发货地址,货物分类)---扫描集包(小件货物扫描并装入大集包袋)---安检---装车出货。
集包袋的体积0.15立方米左右,装满货物后重量小于50公斤。集包的目的是重量小于3公斤的小件货物装入一个大袋,便于运输。
扫描称重的目的是:采集每件货物和每个大包的条形码和重量并录入系统。
扫描集包的目的是:将同一终到目的地的重量小于3公斤快件装在集包袋内,方便运输,需采集集包袋的条码和袋内各快件条码,合并录入系统。
按以上流程,每件快递经过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使用的设备有快手设备和手持终端扫描枪。
单人操作流程和理论耗时如下:
扫描称重:双手取货放置称重台上(1秒)---空手移开等待重量稳定(1秒)---扫描并同时读取此件货物重量(0.2秒)---双手取此件货物并移开(1秒)。耗时3.2秒。
扫描集包:单手取货(1秒)---单手扫描(1秒)---单手松开移货(0.5秒)。耗时2.5秒。
单人操作,理论耗时5.7秒/件。
实际操作时,扫描称重使用快手设备,效率是1200件/小时,扫描集包使用手持终端扫描枪,效率是600件/小时。
单人操作,实际耗时9秒/件。
目前现有操作模式,现有操作模式,为完成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需两种不同设备,设备投入成本高;手持终端扫描枪不能解放双手,效率偏低。
本发明中,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使用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操作流程是:
单人操作流程和理论耗时如下:
扫描称重集包:双手取货(1秒)---过扫描区扫码(0.2秒)---双手松开移货入袋(0.5秒)。耗时1.7秒。
扫描的同时,控制器2自动录入每件货物的重量。
不同于传统操作模式,本方法的创新之处是货物称重时,不是单件称重,而是采用重量叠加方式,多件称重,集包完成后,整包货物移开称重平台4,而不是单件货物分别移开。
使用本设备,实际操作时,效率是1800件/小时。
单人操作,实际耗时2秒/件。
本发明的优点是效率高,是传统方法的4到5倍,设备硬件性价比高。
每件货物的人工耗时从9秒缩短至2秒,以人工费每小时18元计算,每件货物节约人工费为3.5分,以17年全国快递量401亿件,可节约人工费14亿元。
工业级的人机界面,现场操作方便,产品性能稳定。
使用扫描装置3,解放双手,减少劳动强度,操作效率高。
称重叠加方式,重量没有累积误差,称重快速准确。
虽然本实用新型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用于人机交互和与服务器交互的工控触摸设备,用于采集条形码和录入分析计算重量数据的控制器,用于扫码的扫描装置,以及,用于称重的称重平台;所述工控触摸设备、控制器、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设置在机架上,所述工控触摸设备、扫描装置和称重平台均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扫描装置和工控触摸设备均位于称重平台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包架和集包袋,所述集包架位于称重平台上,所述集包袋位于集包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和工控触摸设备均位于集包袋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在扫码时同时发出多条扫描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装置在扫码时同时发出5-25条扫描线。
6.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快递送入快递网点的快递送入装置,分拣运输装置,用于对快递分类存放的分类装置,以及用于对快递扫码、称重和集包的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所述快递送入装置与分拣运输装置相邻,所述分拣运输装置用于分拣快递送入装置送入的快递;所述分类装置与分拣运输装置相邻,该分类装置用于将分拣运输装置中的快递分类;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与分类装置相邻,该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用于将分类装置中的快递扫码称重和集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递送入装置位于分拣运输装置的一侧,所述分类装置和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均位于分拣运输装置的另一侧,所述分类装置与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相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类装置包括数个箱体结构,每个所述箱体结构均设置有可开启的门,所述分拣运输装置位于分类装置的一侧,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位于分类装置的另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运输装置包括多个输送层,每个所述输送层中均安装有输送带。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快递网点操作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的数量为1个,能同时完成扫描称重和扫描集包两道工序。
CN201820682137.3U 2018-05-09 2018-05-09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Active CN2084372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2137.3U CN208437247U (zh) 2018-05-09 2018-05-09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82137.3U CN208437247U (zh) 2018-05-09 2018-05-09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7247U true CN208437247U (zh) 2019-01-29

Family

ID=65095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82137.3U Active CN208437247U (zh) 2018-05-09 2018-05-09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7247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318A (zh) * 2018-05-09 2018-09-28 符志明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09828978A (zh) * 2019-01-31 2019-05-31 品骏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状态更新的方法及设备
CN110223024A (zh) * 2019-06-14 2019-09-10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80318A (zh) * 2018-05-09 2018-09-28 符志明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109828978A (zh) * 2019-01-31 2019-05-31 品骏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运单状态更新的方法及设备
CN110223024A (zh) * 2019-06-14 2019-09-10 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化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580318A (zh)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及使用方法
CN208437247U (zh) 扫描称重集包一体机
JP6574899B2 (ja) 荷物仕分け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08604091A (zh) 用于动态处理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CN205868847U (zh) 一种国际包裹快速分拣系统
CN107716323B (zh) 一种柔性分拣机分拣包裹的方法
CN105929740A (zh) 一种包裹建包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8602630A (zh) 用往复托架动态分拣物体的系统和方法
CN105523372A (zh) 一种交叉带分拣机的上包装置
CN107961980A (zh) 一种快递柜智能分拣系统和分拣方法
CN106179975B (zh) 一种大客户处理中心的包裹分拣系统
CN206701741U (zh) 一种用于航空计重货物智能分拣系统
CN111754260A (zh) 一种快递包装盒处理方法、装置、快递柜及存储介质
US886396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sorting items for delivery to a recipient
CN106043748A (zh) 烟丝在制品自动装箱系统及方法
CN207887535U (zh) 快递称重区域识别分拣系统
CN206578035U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快递分类系统
CN110216072A (zh) 一种物流货物自动分拣系统及其装置
CN208165413U (zh) 一种用于产品唯一赋码全自动包装生产线的剔除系统
CN208879097U (zh) 一种自动分拣机
CN206590208U (zh) 一种生鲜称重越库分拨系统
CN111768573B (zh) 一种地下物流系统及用于该系统的揽收终端
CN210102206U (zh) 一种袋装产品的在线采集关联装置
CN211515216U (zh)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物流快件自动分拣装置
CN210045593U (zh) 一种基于交叉带的小件包裹揽件称重扫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519

Address after: 311100 302 yuan, 3 units, 14 yuan, 3 yuan, Yuhang, China.

Patentee after: Fu Zhiming

Address before: 311100 302 yuan, 3 units, 14 yuan, 3 yuan, Yuhang, China.

Co-patentee before: Wang Zhijun

Patentee before: Fu Zhi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23

Address after: 311305 No. 18, sangyuan Road, Qingshanhu street, Lin'an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Jingneng Power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311100 Room 302, unit 3, building 14, Huayuan aiding County, Wuchang Street, Yuh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Fu Zhim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