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31386U - 一种蝶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蝶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31386U
CN208431386U CN201821003763.1U CN201821003763U CN208431386U CN 208431386 U CN208431386 U CN 208431386U CN 201821003763 U CN201821003763 U CN 201821003763U CN 208431386 U CN208431386 U CN 2084313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circular arc
arc line
valve chamber
line seg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0376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志权
吴文福
李绍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i Valve Holdings Group Ltd
Original Assignee
Kai Valve Holdings Grou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i Valve Holdings Group Ltd filed Critical Kai Valve Holdings Grou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0376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313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313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313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蝶阀,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座,所述阀体内具有供介质通过的阀腔,所述阀轴穿过阀体与位于阀腔内的阀板联动连接,所述密封座固定在阀腔内,所述阀板能够与密封座密封接触,所述密封座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座,该环形密封座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分别为密封面和安装面,该环形密封座朝向阀腔进口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朝向阀腔出口的侧壁为第二侧壁,该环形密封座上还具有多个沟槽,每个沟槽都沿阀腔轴线方向从安装面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并且与阀腔联通,以解决现有蝶阀的密封件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蝶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蝶阀。
背景技术
蝶阀是用圆盘式启闭件往复回转90°左右来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的一种阀门。蝶阀不仅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材料耗用省、安装尺寸小、驱动力矩小、操作简便、迅速,并且还可以同时具有良好的流量调节功能和关闭密封特性,是近十几年来发展最快的阀门品种之一。
蝶阀可以用来在高温高压下控制流体的流量,其中蝶阀的密封件一般是安装在阀体的凹槽或者凹腔内,由于在蝶阀开启或者关闭时,密封件会发生一定的变形,由于密封件的变形或导致阀体内的流体有可能会渗入至阀体的凹槽或者凹腔内,这在蝶阀关闭时,这些渗入至凹槽或者凹腔内的流体无法从凹槽或者凹腔内排出,从而迫使密封件变形,从而影响密封件的密封性能,存在泄漏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蝶阀,以解决现有蝶阀的密封件密封性能不好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蝶阀,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座,所述阀体内具有供介质通过的阀腔,所述阀轴穿过阀体与位于阀腔内的阀板联动连接,所述密封座固定在阀腔内,所述阀板能够与密封座密封接触,所述密封座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座,该环形密封座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分别为密封面和安装面,该环形密封座朝向阀腔进口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朝向阀腔出口的侧壁为第二侧壁,该环形密封座上还具有多个沟槽,每个沟槽都沿阀腔轴线方向从安装面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并且与阀腔联通。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具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座固定安装在该第一环形凹槽上,并且所述第一侧壁与该第一环形凹槽密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阀体在阀腔进口临近第一环形凹槽处还设置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座的第一侧壁与密封面交接处具有沿阀腔进口处延伸、环形的侧翼部,该侧翼部上具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固定安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面为一往阀腔出口倾斜的环面,所述阀板与密封面密封接触的外周壁为一往外凸出的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的边线由三段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弧线段、第二圆弧线段和第三圆弧线段连接而成,第二圆弧线段位于第一圆弧线段临近腔体出口的一侧上,第三圆弧线段位于第一圆弧线段临近腔体进口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最大,第二圆弧线段的直径次之,第三圆弧线段的直径最小。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面的倾斜角度为20~25°,所述第二圆弧线段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的1/4~1/3,所述第三圆弧线段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的1/5~1/6。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蝶阀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蝶阀的密封阀座在其安装面和第二侧壁上具有与阀腔联通的沟槽,使得该蝶阀密封时渗入到第一环形凹槽内的流体能够从沟槽中流出,因此不会迫使阀座变形影响其密封性能。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蝶阀的剖视图。
图2示出了环形密封座的剖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4示出了阀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高了一种蝶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蝶阀,其包括阀体10、阀轴11、阀板12和密封座13,其中阀体10内具有供介质通过的阀腔100,介质流向如图1中所示,所述阀轴11穿过阀体10与位于阀腔100内的阀板12联动连接,阀轴11和阀体10之间通过填料14实现密封,密封座13固定至阀腔100内,所述阀板12能够与密封座13密封接触,阀轴11的旋转带动阀板12转动来实现该蝶阀的开启、关闭或调节介质流量。
参考图1-图2,其中上述的密封座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座13,这里所述的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和热塑性塑料,例如SBS(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该环形密封座13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分别为密封面130和安装面132,其中作为密封面130的环形密封座13的内周壁和阀板12的外周壁120密封接触,以实现该蝶阀的将阀腔100关闭,而作为安装面132的环形密封座13的外周壁则与阀腔100的内壁贴合。定义该环形密封座13朝向阀腔进口的侧壁为第一侧壁134,朝向阀腔出口的侧壁为第二侧壁136,该环形密封座13上还具有多个沟槽138,每个沟槽138都沿阀腔100轴线方向从安装面132延伸至第二侧壁136上并且与阀腔100联通,其中沟槽138优先均匀间隔的分别在安装面132和第二侧壁136上。其中应该明确的是,当阀板12与环形密封座13密封接触将蝶阀的阀腔关闭时,并不会因为沟槽138的存在使得环形密封座13出现泄漏的情况,如图2中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是沟槽138在安装面132的起始端距离第一侧壁134还具有一定的距离,环形密封座13可以通过第一侧壁134和安装面132的一部分来实现该环形密封座13与阀体之间的密封贴合。
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环形密封座13在其安装面132和第二侧壁136上具有与阀腔100联通的沟槽138,因此当阀板12将阀腔100关闭时,渗入至环形密封座13与阀体10之间的流体可以从沟槽138排出至阀腔内,并不会残留在环形密封座13与阀体10之间,因此不存在渗入的这些流体迫使该环形密封座13变形导致泄露的问题。
如图3所示,在所述阀体10具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102,所述环形密封座13固定安装在该第一环形凹槽102上,并且所述第一侧壁134与该第一环形凹槽102密封接触。而作为本实施例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阀体10在阀腔进口临近第一环形凹槽102处还设置第二环形凹槽104,所述环形密封座13的第一侧壁134与密封面130交接处具有沿阀腔进口处延伸、环形的侧翼部131,该侧翼部131上具有与第二环形凹槽104相匹配的环形凸起133,该环形凸起133固定安装在第二环形凹槽104内,以提高第一侧壁134和阀体10之间的密封性以及便于该环形密封座13定位安装在阀体10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优选方案,如图1-图4所示,所述密封面130为一往阀腔出口倾斜的环面,所述阀板12与密封面130密封接触的外周壁为一往外凸出的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的边线由第一圆弧线段120、第二圆弧线段122和第三圆弧线段124连接而成,第二圆弧线段122位于第一圆弧线段120临近阀腔进口的一侧上,第三圆弧线段124位于第一圆弧线段120临近腔体内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圆弧线段120的直径最大,第二圆弧线段122的直径次之,第三圆弧线段124的直径最小。如图1-图4所示,由于第一圆弧线段120的直径最大,第二圆弧线段302的直径次之,第三圆弧线段124的直径最小,因此阀板12外周壁的中间部分的曲率最小,而两端部分的曲率则大于中间部分,因此第二密封面30主要是通过其中间部分(即第一圆弧线段)与环形密封座13的第一密封面130密封接触的,由于环形密封座13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因此当阀板12和环形密封座13密封接触时,密封面130会在阀板12的挤压下产生往下凹的弧面,该弧面能够与阀板12外周壁更加的贴合,从而增加密封面130和阀板12的接触面积,提高其密封性能;而当阀板13转动打开时,第二圆弧线段122会对密封面130靠近腔体进口的一端产生一个挤压力,从而使得密封面130靠近腔体出口的一端翘起,由于第三圆弧线段304的曲率最大,因此在阀板12转动时,第三圆弧线段124不与密封面130接触,降低了阀板12和密封面130的接触面积,可以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以提高环形密封座13的寿命。而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密封面40的倾斜角度为20~25°,所述第二圆弧线段122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120的直径的1/4~1/3,所述第三圆弧线段124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120的直径的1/5~1/6,在此数值范围内具有较好的接触密封效果以及降低摩擦力的效果。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蝶阀,包括阀体、阀轴、阀板和密封座,所述阀体内具有供介质通过的阀腔,所述阀轴穿过阀体与位于阀腔内的阀板联动连接,所述密封座固定在阀腔内,所述阀板能够与密封座密封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是由弹性材料制成的环形密封座,该环形密封座的内周壁和外周壁分别为密封面和安装面,该环形密封座朝向阀腔进口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朝向阀腔出口的侧壁为第二侧壁,该环形密封座上还具有多个沟槽,每个沟槽都沿阀腔轴线方向从安装面延伸至第二侧壁上并且与阀腔联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具有与阀腔同轴设置的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座固定安装在该第一环形凹槽上,并且所述第一侧壁与该第一环形凹槽密封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在阀腔进口临近第一环形凹槽处还设置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密封座的第一侧壁与密封面交接处具有沿阀腔进口处延伸、环形的侧翼部,该侧翼部上具有与第二环形凹槽相匹配的环形凸起,该环形凸起固定安装在第二环形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为一往阀腔出口倾斜的环面,所述阀板与密封面密封接触的外周壁为一往外凸出的弧形曲面,该弧形曲面的边线由三段不同直径的第一圆弧线段、第二圆弧线段和第三圆弧线段连接而成,第二圆弧线段位于第一圆弧线段临近腔体出口的一侧上,第三圆弧线段位于第一圆弧线段临近腔体进口的一侧上,其中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最大,第二圆弧线段的直径次之,第三圆弧线段的直径最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面的倾斜角度为20~25°,所述第二圆弧线段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的1/4~1/3,所述第三圆弧线段的直径为第一圆弧线段的直径的1/5~1/6。
CN201821003763.1U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蝶阀 Active CN2084313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3763.1U CN2084313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蝶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03763.1U CN2084313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蝶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31386U true CN208431386U (zh) 2019-01-25

Family

ID=650982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03763.1U Active CN208431386U (zh) 2018-06-27 2018-06-27 一种蝶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313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455B (zh) 在内燃机的冷却回路内的冷却液流量控制装置
CN207018533U (zh) 密封圈
JP6810929B2 (ja) 流路切換弁
CN207661212U (zh) 密封圈及密封组件
TWI698607B (zh) 閘閥
CN208431386U (zh) 一种蝶阀
CN209444826U (zh) 一种电子阀的密封结构
CN109072934A (zh) 用于泵的可调节元件的密封装置
CN201007351Y (zh) 唇形密封结构
CN207261737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止回阀
CN107477193B (zh) 一种球形阀座蝶阀
CN208431388U (zh) 一种蝶阀
CN215805083U (zh) 微型水泵
CN210034428U (zh) 一种防自吸阀门
CN211039697U (zh) 一种气动角座阀
JP3623708B2 (ja) バタフライ弁のシートリング
CN207989766U (zh) 保温y形截止阀
CN208311608U (zh) 一种轴流式减压阀
CN219827771U (zh) 一种防泄漏的密封阀
CN217815011U (zh) 一种多重密封型蝶阀
CN108757984A (zh) 自压力密封球阀
CN109595349A (zh) 一种电子阀的密封结构
CN210218737U (zh) 一种双密封的针型阀
CN217056429U (zh) 用于气动隔膜阀的密封膜片及气动隔膜阀
CN210920230U (zh) 一种球型止回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