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423109U -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 Google Patents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423109U
CN208423109U CN201821109854.3U CN201821109854U CN208423109U CN 208423109 U CN208423109 U CN 208423109U CN 201821109854 U CN201821109854 U CN 201821109854U CN 208423109 U CN208423109 U CN 2084231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air duct
battery case
bucket
cas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098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志威
陈亚东
陈善达
黄树人
郭颖
李媛媛
曾健
张军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Gree Precision Mo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211098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4231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4231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4231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箱体及电池箱。电池箱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围合的空腔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用于所述壳体的散热;所述上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流体通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端部和/或流体通道的侧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及电池箱,通过将所述上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流体通道的路径变短,风阻减小,且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温差减小,进而所述盖体上的温度更均匀。

Description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导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动力电池的性能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性能。根据《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到2020年,新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超过300瓦时/公斤,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瓦时/公斤。而目前市场主流的三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约为200瓦时/公斤,磷酸鉄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则只能做到160瓦时/公斤。为了满足方案要求,现有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大幅提升,但是,将所述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幅增加,导致了单体及系统的产热量急剧增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单体和系统的散热问题,现有技术的电池箱体上设置有风道,以实现风冷散热,其中,所述风道的一端为进风口,所述风道的另一端为出风口,设置在风道内的风机使得气流从所述进风口进入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这样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导致从所述进风口进入的空气需通过整个风道后从所述出风口排出,导致进入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处的空气温差较大,在所述出风口处的的散热效果变差,形成所述风道的结构件上温差较大,进而导致形成所述风道的结构件容易变形和疲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更好的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箱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围合的空腔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用于所述壳体的散热;
所述上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流体通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端部和/或流体通道的侧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顶盖和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顶盖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的下底面之间形成的空隙形成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为30-40mm。
优选地,所述上盖呈向一侧凹陷且向另一侧突出的凹型结构,所述凹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凹型结构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顶盖的上顶面上设置有顶盖散热筋,所述顶盖散热筋沿所述流体通道的走向延伸。
优选地,还包括上气流驱动装置,所述上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在所述上风道内形成气流。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下风道,所述下风道和所述上风道同时用于所述壳体的散热。
优选地,所述下风道包括中间风道,所述中间风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
所述下风道包括底部风道,所述底部风道位于电池模组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包括电池桶,所述电池桶的底部设置有向电池桶的开口一侧凹陷的长条槽或长条孔,所述长条槽或长条孔形成所述中间风道。
优选地,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桶下部的底板,所述电池桶和所述底板之间存在的间隙形成所述底部风道。
优选地,所述电池桶的下底面和所述底板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为8-12mm。
优选地,还包括下气流驱动装置,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底部风道和/或所述中间风道内形成气流。
优选地,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桶的设置有正负极接插件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电池桶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电池桶散热筋,所述电池桶散热筋沿所述底部风道的走向延伸。
为达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箱,包括上述电池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电池模组。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及电池箱,通过将所述上风道的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使得所述流体通道的路径变短,风阻减小,且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的温差减小,进而所述盖体上的温度更均匀。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箱的爆炸图;
图2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箱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箱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桶的结构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池桶和底板装配后的截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盖体和上气流驱动装置的截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顶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面;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底板、侧板、下气流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电池模组;
2、壳体;21、本体;211、下风道;2111、中间风道;2112、底部风道;212、电池桶;2121、长条槽;2122、电池桶散热筋;2123、安装槽;2124、第二定位结构;2125、定位凸起;2126、孔;213、底板;22、盖体;221、上风道;2211、进风口;2212、出风口;2213、流体通道;222、顶盖;2221、顶盖散热筋;2222、过线孔;2223、第一定位结构;2224、定位槽;2225、泄压孔;223、上盖;2231、凸包;2232、裙边;2233、内凹结构;224、盒盖;
3、下气流驱动装置;
4、侧板;41、安装孔;42、裙边;
5、上气流驱动装置;
6、铝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仅仅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实用新型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参照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用于放置电池模组1,所述电池箱体包括壳体2,所述壳体2包括本体21和盖体22,所述盖体22设置在所述本体21上,所述本体21和盖体22围合的空腔用于放置电池模组1。
所述盖体22上设置有上风道221,如图6所示,所述下风道211和所述上风道221同时用于所述壳体2的散热。
所述上风道221包括进风口2211、出风口2212和流体通道2213,如图7所示,所述进风口2211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端部和流体通道2213的侧部,所述出风口2212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中部位置。当然,可替换地,所述进风口2211也可以只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端部,或者,所述进风口2211只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侧部,所述出风口2212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靠近中部的位置。
将所述出风口2212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中部位置,相较于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2213的一端,使得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路径变短,风阻减小,且出风口2212和进风口2211之间的温差较小,所述盖体上的温度更均匀。
所述盖体22包括顶盖222和上盖223,如图6-图8所示,所述上盖223呈向一侧凹陷且向另一侧突出的凹型结构,所述上盖223包括设置在所述凹型结构的整个周向的裙边2232,上盖223设置在所述顶盖222的上方,所述凹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222,所述顶盖222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223的下底面之间存在的空隙形成所述流体通道2213,所述出风口2212设置在所述上盖223的中部位置,所述进风口2211设置在形成所述上盖223的所述凹型结构的侧壁上,设置所述进风口2211的侧壁包括位于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侧部的侧壁和位于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端部的侧壁。当然,可替换地,所述出风口2212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上盖223的靠近所述中部的位置。优选地,所述顶盖222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223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为30-40mm。
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上气流驱动装置5,如图6所示,所述上气流驱动装置5例如可以是风机,所述上气流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212处,用于在所述上风道221内形成气流。所述上盖223上设置所述出风口2212,所述上气流驱动装置5设置在所述出风口2212的上方。
所述顶盖222的上顶面上设置有顶盖散热筋2221,如图6和图8所示,所述顶盖散热筋2221沿所述流体通道2213的走向延伸,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顶盖散热筋2221位于所述流体通道2213内,所述顶盖散热筋2221用于将传导到所述顶盖222上的热量传到所述流体通道2213内的空气中,所述顶盖散热筋2221不抵靠所述上盖223的下底面。当然,所述顶盖散热筋2221也可以增加所述顶盖222的结构强度。
所述顶盖222上设置有泄压孔2225,如图8所示,所述泄压孔2225用于导出所述电池模组1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防止所述壳体2的内部压力过大,导致所述电池模组1内部的电芯和所述电池箱体损坏。
所述上盖223设置有向所述上盖223的上方凸出的凸包2231,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凸包2231呈网格形状,所述凸包2231用于增加所述上盖223的结构强度。当然,可以理解,所述凸包223也可以呈条形状。优选地,所述凸包223的数量为多个。
所述盖体22还包括盒盖224,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盒盖224设置在所述上盖223上,所述盒盖224和所述上盖223配合形成容置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的容腔。所述上盖223上设置有向所述顶盖222凹陷的内凹结构2233,所述上盖223的内凹结构2233的开口朝向所述上盖223的上方,所述盒盖224设置在所述上盖223的内凹结构2233处。优选地,所述盒盖224和所述上盖223之间密封相连。
所述顶盖222上设置有过线孔2222,如图8所示,在装配状态下,所述过线孔2222设置在所述上盖223的内凹结构2233的下方,所述过线孔2222用于设置将所述电池模组1和所述控制装置相连的导线(图中未示出),所述导线例如可以是信号线。
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通过铝排6相连,如图1所示,在装配状态下,所述铝排6和所述顶盖222之间通过绝缘导热胶贴紧,所述绝缘导热胶能够避免所述铝排6上的电传到所述顶盖222上。在充放电过程中,所述铝排6上产热很多,所述铝排6上的产热经所述绝缘导热胶传递到所述顶盖222上,传递到所述顶盖222上的热量传递到所述上风道221中,进而排出所述电池箱体外。
所述本体21上设置有下风道21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下风道211用于所述壳体2的散热,所述下风道211包括中间风道2111,所述中间风道2111位于至少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1之间,所述中间风道2111能够将相邻两个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的热量及时带走,避免相邻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的热量无法及时排出,影响到所述电池箱的正常使用,另外,相比较采用液冷方式散热,结构简单,且更加安全。
所述本体2包括电池桶212,如图5所示,所述电池桶212的底部设置有向电池桶212的开口一侧凹陷的长条槽2121,所述长条槽2121的开口朝向所述电池桶212的底部,所述长条槽2121形成所述中间风道2111。可以理解,所述长条槽2121也可以采用长条孔替代,所述长条孔的延伸方向和所述长条槽2121的延伸方向一致,即,可以将所述长条槽2121的开口封闭形成长条孔,二者都可以将两个相邻电池模组1之间的热量带走。
所述下风道211包括底部风道2112,如图5所示,所述底部风道2112位于电池模组1的底部,位于所述电池模组1底部的底部风道2112可以将电池模组1底部的热量及时带走。
所述中间风道2111和所述底部风道2112不连通,当然,所述中间风道2111和所述底部风道2112也可以连通。
所述本体2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下部的底板213,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电池桶212和所述底板213之间存在的间隙形成所述底部风道2112。在垂直所述底部风道2112的方向上,所述底板213的宽度小于所述电池桶212的宽度。优选地,所述电池桶212的下底面和所述底板213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为8-12mm。
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下气流驱动装置3,如图1-4所示,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例如可以是风机,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底部风道2112和所述中间风道2111内形成气流。优选地,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设置有正负极接插件的一侧,所述底部风道2112和所述中间风道2111的出风口位于靠近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一端,所述电池桶212上设置有孔2126,所述正负极接插件设置在孔2126处。所述电池桶212的设置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位置,在充放电的时候,容易形成高温,将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设置在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一侧,可以将所述电池桶212的设置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位置处的热量及时带走。
所述电池箱体还包括侧板4,如图1和图10所示,所述侧板4设置在所述本体21的一侧壁上,所述侧板4上设置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处安装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所述侧板4设置成带有裙边42的凹型结构,所述侧板4的裙边42与所述电池桶212相连,在装配状态下,所述侧板4和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之间形成一个中空空腔,所述中空空腔和所述中间风道2111、所述底部风道2112连通,所述中空结构的设置可以使得所述中间风道2111和所述底部风道2112采用一个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3即可以在所述中间风道2111和所述底部风道2112中形成气流,进而使得所述电池箱体的结构更加简单。此外,所述中空结构的设置可以所述正负极接插件的位置处的热量被下气流驱动装置3带走,所述中空结构起到侧向风道的作用。
所述电池桶212的底壁和侧壁上设置有电池桶散热筋2122,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电池桶散热筋2122沿所述底部风道2112的走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部的所述电池桶散热筋2122用于将传导到所述电池桶212上的热量传到所述底部风道2112内的空气中。当然,当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部的所述电池桶散热筋2122设置在底部风道2112外时,也可以直接传到外部空气中。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用于将传导到所述电池桶212上的热量传到电池桶212周向外侧的空气中,如此,使得传导到所述电池桶212上的热量被及时从所述电池桶212上带走,进而使得所述电池箱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与所述底板213之间相抵靠,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使得所述底部风道2112为多个,如图5所示。当然,可以理解,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也可以位于所述底部风道2112内,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底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的下端与所述底板213的上顶面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安装槽2123,如图5所示,用于设置密封圈(图中未示出),所述顶盖222和所述电池桶212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安装,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上端部设置有向外侧突出的边沿,以在不增加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厚度的前提下设置所述安装槽2123。
所述顶盖222上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2223,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3为设置在所述顶盖222的边缘位置的定位槽2224,所述电池桶212上设置有第二定位结构2124,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124为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上端面上的定位凸起2125,如图5所示,所述顶盖222和所述电池桶212之间通过将所述定位凸起2125设置在所述定位槽2224中实现预定位,进而在预定位后实现二者的连接。当然,可替换地,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3可以为设置在所述顶盖222的边缘位置的定位凸起2125,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124可以为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上端面上的定位槽2224,第一定位结构2223为定位凸起2125且所设第二定位结构2124为定位槽2224起到的作用和所述第一定位结构2223为定位槽2224且所述第二定位结构2124为定位凸起2125起到的作用一样,都为采用卡接实现所述顶盖222和所述电池桶212的预定位,进而使得所述顶盖222和所述电池桶212的预定位方式简单方便。可以理解,所述定位槽2224可以采用定位孔替代。
所述顶盖222和所述电池桶212预定位后,所述顶盖222、所述上盖223和所述电池桶212三者相连,所述顶盖222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上盖223的裙边2232设置有螺纹孔,所述电池桶212的侧壁的上端面上螺纹孔,通过设置在顶盖222、上盖223以及电池桶212的螺纹孔的紧固件实现顶盖222、上盖223以及电池桶212的可靠连接,如此,可以简化步骤,快速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的中间风道2111将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的热量排出所述电池箱体,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池模组1底部的底部风道2112将所述电池模组1底部的热量排出所述电池箱体外,通过设置在所述盖体22上的上风道221将所述电池模组1上部的热量排出所述电池箱体外,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池桶212侧壁上的电池桶散热筋2122将所述电池模组1的靠近外侧部分的热量排出所述电池箱外,如此,使得所述电池箱体的散热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通过改变不同尺寸的所述电池模组1之间的排布方式,实现不同尺寸的所述电池模组1都可以安装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电池箱体中,有助于实现所述电池箱体的标标准化。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箱,包括上述电池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电池模组1,通过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上的上风道221和下风道211将电池模组1产生的热量排出所述电池箱体外,进而使得所述电池箱正常使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设置在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和盖体围合的空腔用于放置电池模组,所述盖体上设置有上风道,所述上风道用于所述壳体的散热;
所述上风道包括进风口、出风口和流体通道,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端部和/或流体通道的侧部,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流体通道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顶盖和上盖,所述上盖设置在所述顶盖的上方,所述顶盖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的下底面之间形成的空隙形成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出风口设置在所述上盖的中部或者靠近中部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顶面和所述上盖的下底面之间的距离为30-40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呈向一侧凹陷且向另一侧突出的凹型结构,所述凹型结构的开口朝向所述顶盖,所述进风口设置在所述凹型结构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顶面上设置有顶盖散热筋,所述顶盖散热筋沿所述流体通道的走向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气流驱动装置,所述上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在所述上风道内形成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下风道,所述下风道和所述上风道同时用于所述壳体的散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风道包括中间风道,所述中间风道位于相邻的两个电池模组之间;
所述下风道包括底部风道,所述底部风道位于电池模组的底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电池桶,所述电池桶的底部设置有向电池桶的开口一侧凹陷的长条槽或长条孔,所述长条槽或长条孔形成所述中间风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电池桶下部的底板,所述电池桶和所述底板之间存在的间隙形成所述底部风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桶的下底面和所述底板的上顶面之间的距离为8-12mm。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气流驱动装置,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桶的一侧,用于在所述底部风道和/或所述中间风道内形成气流。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气流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池桶的设置有正负极接插件的一侧。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桶的底壁和/或侧壁上设置有电池桶散热筋,所述电池桶散热筋沿所述底部风道的走向延伸。
15.一种动力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4之一所述的电池箱体和设置在所述电池箱体中的电池模组。
CN201821109854.3U 2018-07-12 2018-07-12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Active CN2084231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854.3U CN208423109U (zh) 2018-07-12 2018-07-12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09854.3U CN208423109U (zh) 2018-07-12 2018-07-12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423109U true CN208423109U (zh) 2019-01-22

Family

ID=651230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09854.3U Active CN208423109U (zh) 2018-07-12 2018-07-12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42310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122A (zh) * 2018-07-12 2018-12-25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WO2021248345A1 (zh) * 2020-06-10 2021-12-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无人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8122A (zh) * 2018-07-12 2018-12-25 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WO2021248345A1 (zh) * 2020-06-10 2021-12-16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及无人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88122A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107785511B (zh) 电池模组、动力电池包及汽车
CN109088121A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104617352B (zh) 一种内置式电动汽车车用电池包散热方法及装置
CN106450119A (zh) 电池模组及其制备方法及电池组件
CN101714645A (zh)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组件
CN208423109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210074100U (zh) 电池包及电池包散热结构
CN207558874U (zh) 电池包以及具有它的车辆
CN104036966B (zh) 水冷超级电容模组及其箱体和车辆
CN208423110U (zh) 电池箱体及电池箱
CN210668612U (zh) 一种电池模组和电池包
CN207368167U (zh) 一种电池包
CN109301116A (zh) 一种带有插拔冷却板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17825775U (zh) 充电设备
JP2012216410A (ja) 組電池および電池
CN219163515U (zh) 一种储能电池插箱的散热结构及储能电池插箱
CN202474078U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组
CN216250956U (zh) 一种铝型材液冷集成电池包下箱体
CN206976432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8819947U (zh) 一种带有插拔冷却板的动力电池模组
CN207883870U (zh) 一种液冷电池及其箱体
CN207504077U (zh) 电池箱及具有其的电动车
CN206758603U (zh) 一种电池模组结构
CN205985083U (zh) 一种电池包风冷冷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