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9504U -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9504U
CN208399504U CN201820702454.7U CN201820702454U CN208399504U CN 208399504 U CN208399504 U CN 208399504U CN 201820702454 U CN201820702454 U CN 201820702454U CN 208399504 U CN208399504 U CN 2083995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nd
reagent
pipe
centre
quantit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0245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书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jiazhuang Hipro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0245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95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95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95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包括:光盘,所述光盘上分别设有第一试剂池、与第一试剂池连通的第一定量装置、全血池、与全血池连通的分离装置、与分离装置连通的第二定量装置、第二试剂池、与第二试剂池连通的第三定量装置以及与第三定量装置连通的缓存池,所述第一定量装置、第二定量装置和缓存池分别与反应池连通,所述全血池上设置有加入孔,所述第二试剂池、缓存池和第一定量装置均与全血池连通,所述光盘为旋转透光光盘,用于光盘旋转的轴心设置在光盘中心。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利用离心力进行血浆分离,定量分配血浆,自动向血浆内定量加试剂。

Description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液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血液检测可分为血液一般检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骨髓细胞学检测、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可以检测出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持征。
其中最常见的为血液一般检测(即血常规)。即对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这三个系统的质和量进行检测与分析。与各类疾病相关的检测,如血液病除了要检测血常规,还要进行骨髓细胞检测、血细胞化学染色分析等;对于肝脏病和肾脏病人的血液检测项目主要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的检测等;而对于一些传染性疾病来说,血液中抗体的检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传统的检测手段是在样本采集后针对某一个指数或者某种特定的物质做检测,检测程序多,一个常规的检测需要多人多设备操作,检测时间长,检测成本高,是其突出特点。尤其是在某些需要使用试剂进行检测的情况下,样品误差、工具误差、人为误差等多种干扰因素都会影响检测结果。虽然近年来自动化检测设备的普及速度明显加快,但是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采购成本,一般的医院和检测机构很难承受。特别是血液检测参数繁多,检测设备又不可避免的具有针对性,从另一方面也加剧了这种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利用离心力进行血浆分离,定量分配血浆,自动向血浆内定量加试剂的试剂盘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包括:光盘,所述光盘上分别设有第一试剂池、与第一试剂池连通的第一定量装置、全血池、与全血池连通的分离装置、与分离装置连通的第二定量装置、第二试剂池、与第二试剂池连通的第三定量装置以及与第三定量装置连通的缓存池,所述第一定量装置、第二定量装置和缓存池分别与反应池连通,所述全血池上设置有加入孔,所述第二试剂池、缓存池和第一定量装置均与全血池连通,所述光盘为旋转透光光盘,用于光盘旋转的轴心设置在光盘中心,所述反应池为透光反应池。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量装置包括第一定量池和第一溢流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后右侧面通过第一导流管与第一试剂池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前右侧面与第一溢流池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后左侧面通过第一弯折管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一溢流池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全血池连通;
所述第一弯折管包括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一止流管、与第一止流管第一过渡段和与第一过渡段连通的第一导出管,所述第一导出管连通反应池;
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前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过渡段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导管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一溢流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定量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以及分别与分离池相连通的用于输送全血的进血管和用于输送血浆的出血管,所述进血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所述分离池分为红细胞贮存部以及血浆贮存部,所述红细胞贮存部与血浆贮存部的容积比为2:3,所述红细胞贮存部位于血浆贮存部的外侧,所述进血管与红细胞贮存部相连通,所述出血管与血浆贮存部相连通;
所述出血管上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光盘中心的距离小于分离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分离池的中心线相对于光盘的垂直投影经过光盘中心;
所述全血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分离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量装置,所述第二定量装置包括第二定量池、第二溢流池和第二导入装置,所述第二导入装置包括第二导入管、与第二导入管连通的第二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连通的第二止回管和与第二止回管连通的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入端与第二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出端与第二溢流池连通;
所述第二定量池位于第二分流管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溢流池位于第二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
所述第二溢流池包括第二池A和与第二池A连通的第二池B;所述第二池B位于第二池A靠近第二定量池的一侧;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出端与第二池A连通;
所述第二止回管和第二导出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A;所述第二过渡段A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溢流池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二导入管与第二分流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B;所述第二分流管和第二止回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C,所述第二过渡段A、第二过渡段B和第二过渡段C均为折线型;
所述第二导出管的另一端连通反应池,所述第二导入管连通出血管上的弯折部。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量装置包括第三定量池、第三溢流池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溢流池设在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试剂池设在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二试剂池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连通;
所述第三导流管包括第三导管A、与第三导管A连接的U型管和与U型管连接的第三导管B;
所述第三导管A的另一端与第二试剂池连接;所述第三导管B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A的最小直径大于U型管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三导管A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三导管B的最大直径;
所述第三溢流池包括第三池A和与第三池A连接的第三池B;所述第三池B位于第三池A远离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定量池与第三池A连接;所述第三定量池与第三池A的连接处位于第三池A远离光盘中心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试剂池上设有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优选的,所述缓存池连接的第三导管C;所述缓存池位于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管C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缓存池上还设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所述缓存池上还设有第四导出管,第四导出管的另一端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试剂池与缓存池之间连通有回流管;
所述第三导管C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试剂池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连通的两个入料管,在所述反应池上连通有排气管,在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仓,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第一导出管与入料管连通,所述第四导出管和第二导入管分别与排气仓连通;
所述反应池的内壁呈圆弧过渡,所述反应池水平截面沿光盘旋转方向的弧长大于其垂直于旋转方向的长度,所述反应池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反应池的短轴通过光盘的旋转中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试剂池和第二试剂池内分别装有试剂包。
优选的,所述试剂包为胶囊式试剂包,所述胶囊式试剂包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薄膜、薄膜之间形成的密封池和填充在密封池内的液体试剂;两片所述薄膜三边均设有封边,所述封边形成闭环密封;所述密封池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边、下底边和一个腰边设有封边,所述薄膜采用铝薄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够自动利用离心力进行血浆分离,定量分配血浆,自动向血浆内定量加试剂。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一次血浆分离工作中分理出血浆,分离效率更高。使用时,将血液注入全血池,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血液分离为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流动到反应池,能够大大缩短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
本实用新型第一定量池、第二定量池和第三定量池的体积一定,能够准确定量所需剂量,多余的部分自动分别转移到第一溢流池、第二溢流池和第三溢流池内,用以保证每一个定量池均被灌满。分离出的血浆就能够直接进入反应池然后加入试剂R1和试剂R2进行反应,反应后直接用于检测作业,有效的缩短了检测时间,尤其是避免了人工分离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和定量误差,能够给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坚实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载体是塑料光盘,在规模化的生产模式下,能够迅速拉低光盘的制造成本,从而降低医院和其他使用机构的采购成本。是更多的人能够得到医疗服务。
和现在的血浆定量需要经过采集、分离、定量等多个操作过程,中间需要使用到不同的工具和设备,不论是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比较高。但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血浆定量操作时,仅需要一张光盘即可完成全部工作,能够节约大量的时间成本和工具消耗,缩短检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采集成本更低,采集效率更高。传统的采集方式是人工采集或者机器采集,人工采集时工作人员使用滴管、天平等进行操作,设备精度、人为误差、操作误差等干扰因素非常多,很难进行精确测量;机器采集虽然精度非常高,但是满足如此精度的设备价格也非常高昂,一般的医院和使用机构也很难接受。本实用新型创新的采用了光盘式设计,通过规模化的生产能够使光盘的制作成本降到非常低,尤其是光盘采集时只受制造精度的影响,彻底避免了人工采集时的各种干扰因素,能够迅速提高采集精度,在成本与效率方面做到非常好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溢流池采用了双体设计,光盘正向转动时,从第三定量池转移的试剂进入第三池A,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最终转移到第三池B中。光盘反向转动时,第三池B中的试剂具有远离光盘中心的运动趋势,但第三池B没有与定量池连接,因此定量池内的试剂流出时,第三池B内的试剂保持不动,能够保证试剂采集量与第三定量池容积相等,从而保证采集精度。
光盘反向转动时,第三导管A内的液压高于U型管和第三导管B内的液压。定量池内的试剂在流出的过程中,只能从第三导管C流出。该防回流设计同样能够提高采集精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盘式离心结构,全血在分离池内进行分离,由于血浆较轻,红细胞较重,光盘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较重的红细胞位于分离池的外侧端,较轻的血浆位于分离池的内侧端,然后通过出血管将血浆分离输送到下一个工序进行与其他试剂进行混合,实现自动分离与输送。使用更加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反应池设置在光盘上,通过光盘的旋转产生离心力将反应池内的液体进行混合,位于排气管上的排气仓可以加速气体排出有效避免反应池内存留气泡,防止对检测产生影响。
反应池的圆弧过渡内壁可以有效防止液体在角落进行堆积影响混匀效果,混合更加均匀保证检测准确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光径检测,在光盘旋转过程中利用光径对反应池进行检测,增加反应池在光盘旋转方向的长度,可以有效增加传感器的检测反应时间,消除检测误差,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分离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定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第三定量装置和缓存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反应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胶囊式试剂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光盘、2-第一试剂池、3-全血池、4-第二试剂池、5-缓存池、6-反应池、7-分离池、8-试剂包、111-第一导流管、121-第一定量池、122-第一溢流池、123-第一导管、104-过渡段、105-第一排气管、131-第一连接管、132-第一止流管、133-第一导出管、202-进血管、206-出血管、208-弯折部、303-第二过渡段A、304-第二过渡段B、305-第二过渡段C、311-第二导入管、312-第二分流管、313-第二止回管、314-第二导出管、315-第二溢流池、321-第二定量池、322-第二池A、323-第二池B、404-第三导管C、405-调压管、406-第四导出管、407-气压平衡管、408-回流管、412-第三定量池、413第三池A、414-第三池B、415-第三溢流池、421-第三导管、422-U型管、423-第三导管B、611-入料管、610-排气管、612-排气仓、701-红细胞贮存部、702-血浆贮存部、703-中心线、81-薄膜、82-封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包括:光盘1,所述光盘1上分别设有第一试剂池2、与第一试剂池2连通的第一定量装置、全血池3、与全血池3连通的分离装置、与分离装置连通的第二定量装置、第二试剂池4、与第二试剂池4连通的第三定量装置以及与第三定量装置连通的缓存池5,所述第一定量装置、第二定量装置和缓存池5分别与反应池6连通,所述全血池3上设置有加入孔31,所述第二试剂池4、缓存池5和第一定量装置均与全血池3连通,所述光盘1为旋转透光光盘,用于光盘1旋转的轴心设置在光盘中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量装置包括第一定量池121和第一溢流池122,所述第一定量池121的后右侧面通过第一导流管111与第一试剂池2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121的前右侧面与第一溢流池122通过第一导管123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121的后左侧面通过第一弯折管与反应池6连通,所述第一溢流池122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气管105,所述第一排气管105与全血池3连通;
所述第一弯折管包括第一连接管131、与第一连接管131连通的第一止流管132、与第一止流管132连通的第一过渡段104和与第一过渡段104连通的第一导出管133,所述第一导出管133连通反应池6;
所述第一定量池121的前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过渡段104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导管123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一溢流池122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定量池121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7以及分别与分离池7相连通的用于输送全血的进血管202和用于输送血浆的出血管206,所述进血管202的另一端与全血池3连通;
所述分离池7分为红细胞贮存部701以及血浆贮存部702,所述红细胞贮存部与血浆贮存部的容积比为2:3,所述红细胞贮存部701位于血浆贮存部702的外侧,所述进血管202与红细胞贮存部701相连通,所述出血管206与血浆贮存部702相连通;
所述出血管206上设置有弯折部208,所述弯折部208与光盘中心的距离小于分离池7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分离池7的中心线703相对于光盘1的垂直投影经过光盘中心;
所述全血池3与光盘中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分离池7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量装置,所述第二定量装置包括第二定量池321、第二溢流池315和第二导入装置,所述第二导入装置包括第二导入管311、与第二导入管311连通的第二分流管312、与第二分流管312连通的第二止回管313和与第二止回管313连通的第二导出管314;所述第二定量池321的输入端与第二分流管312连通;所述第二定量池321的输出端与第二溢流池315连通;
所述第二定量池321位于第二分流管312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溢流池315位于第二定量池321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
所述第二溢流池315包括第二池A322和与第二池A322连通的第二池B323;所述第二池B323位于第二池A322靠近第二定量池321的一侧;所述第二定量池321的输出端与第二池A322连通;
所述第二止回管313和第二导出管314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A303;所述第二过渡段A303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溢流池315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二导入管311与第二分流管312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B304;所述第二分流管312和第二止回管313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C305,所述第二过渡段A303、第二过渡段B304和第二过渡段C305均为折线型;
所述第二导出管314的另一端连通反应池6,所述第二导入管311连通出血管206上的弯折部208。
优选的,所述第三定量装置包括第三定量池412、第三溢流池415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溢流池415设在第三定量池412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试剂池4设在第三定量池412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二试剂池4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412连通;
所述第三导流管包括第三导管A421、与第三导管A421连接的U型管422和与U型管422连接的第三导管B423;
所述第三导管A421的另一端与第二试剂池4连接;所述第三导管B423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4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A421的最小直径大于U型管422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三导管A421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三导管B423的最大直径;
所述第三溢流池415包括第三池A413和与第三池A413连接的第三池B414;所述第三池B414位于第三池A413远离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定量池412与第三池A413连接;所述第三定量池412与第三池A413的连接处位于第三池A413远离光盘中心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试剂池4上设有气压平衡管407;所述气压平衡管407的另一端与全血池3连通。
优选的,所述缓存池5连接的第三导管C404;所述缓存池5位于第三定量池412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管C404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412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缓存池5上还设有调压管405;所述调压管405的另一端与全血池3连通;所述缓存池5上还设有第四导出管406,第四导出管406的另一端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试剂池4与缓存池5之间连通有回流管408;
所述第三导管C404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试剂池4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优选的,所述反应池6连通的两个入料管611,在所述反应池6上连通有排气管610,在所述排气管610上设置有排气仓612,所述排气管610的另一端与全血池3连通;
第一导出管133与入料管611连通,所述第四导出管406和第二导入管311分别与排气仓612连通;
所述反应池6的内壁呈圆弧过渡,所述反应池水平截面沿光盘旋转方向的弧长大于其垂直于旋转方向的长度,所述反应池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反应池的短轴通过光盘的旋转中心。
优选的,所述第一试剂池2和第二试剂池4内分别装有试剂包8。
优选的,所述试剂包8为胶囊式试剂包,所述胶囊式试剂包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薄膜81、薄膜81之间形成的密封池和填充在密封池内的液体试剂;两片所述薄膜81三边均设有封边82,所述封边形成闭环密封;所述密封池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边、下底边和一个腰边设有封边,所述薄膜81采用铝薄膜,利用离心力,不封边的一面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自动破裂。本实用新型为一次性的,在制作第一试剂池2和第二试剂池4时,胶囊式试剂包预先放进去。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第一定量池121定量试剂R1量,第二定量池321定量血浆量,第三定量池412定量试剂R2量,能够准确定量所需剂量,第一定量池121多余试剂R1量流入第一溢流池122,第二定量池321多余血浆量流入第二溢流池315,第三定量池412多余试剂R2流入第三溢流池415内,用以保证第一定量池121、第二定量池321和第三定量池412均被灌满。分离出的血浆就能够直接进入反应池6然后加入试剂R1进行反应,试剂在缓存池5内缓存后进入到反应池6进行反应后直接用于检测作业,有效的缩短了检测时间,尤其是避免了人工分离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二次污染和定量误差,能够给后续的检测工作提供坚实的保证。
本实用新型需要配合专用的离心操作设备,该设备中存储着光盘的每个操作所需要的转动时间和转动速度。该离心操作设备不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中提到的光盘采用高分子塑料制作, 第一试剂池2和第一定量池121等采用模压制作,第一导流管111和第一导管123等采用精密模压或者蚀刻制作,集成在一张光盘上。
使用时,将适量的试剂注入第一试剂池2,离心操作设备带动光盘转动,试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经过第一导流管111流动到第一定量池121内。该处为了进一步提高操作的简便性,光盘在制作时可以将试剂做成包直接封装到第一试剂池2内,使用时扎破或者通过试剂对包装袋的压力使其自动破开。
第一导流管111与第一定量池121的外侧面连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由外而内的将第一定量池121装满。第一定量池121被装满后,多余的试剂通过第一导管123转移到第一溢流池122内。第一导流管111与第一溢流池122的连接处更加靠近光盘中心,这样第一导流管111内试剂的压力在流向第一溢流池122的方向上是逐渐降低的,使试剂能够顺利的流入第一溢流池122。同时,第一溢流池122更加靠近光盘中心,能够使第一导流管111与第一溢流池122连接处的液体压力始终小于第一定量池121与第一导流管111处的液体压力,避免试剂从第一定量池121流出时第一溢流池122内的试剂也随之流出,造成采集精度下降。
在试剂由外而内的将第一定量池121装满的过程中,第一定量池121内的空气被挤压到第一溢流池122内。随着光盘的转动,试剂内可能存在的气泡也会析出并最终转移到第一溢流池122内,这样在进行定量采集时还能够同时去除试剂内的气泡,保证采集精度。
第一定量池121靠近光盘中心的面为前侧面,远离光盘中的面为后侧面。前侧面和后侧面均采用弧面设计,圆弧中心与光盘的中心重合,这样能够保证试剂在第一定量池121内均匀分布,将起内部的气体全部挤压到第一溢流池122内。该处设计同样是为了保证采集精度。
第一溢流池122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定量池121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这样能够保证定量池21内的气压始终高于第一溢流池122内的气压,当第一定量池121内的气体向第一溢流池122转移时,不会出现阻力。
试剂在进入第一定量池121的过程中,第一连接管131与第一定量池121的大气压力大于第一导管123与第一定量池1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因此,试剂会逐渐充满第一定量池121而不是从第一连接管131流出。
针对压力做出如下解释:第一连接管131与第一定量池121的大气压力由第一止流管132提供,第一导管123与第一定量池1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主要由第一导管123提供。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导管123均与外界接通,也就是二者内的介质均为空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压力有空气提供。参考液体的压强公式P=ρgh,在ρ和g相同的情况下,压力的大小由h决定。在靠近光盘中心的方向上,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导管123的直径相同时,当第一连接管131的长度大于第一导管123的长度,第一连接管131与第一定量池1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就会大于第一导管123与第一定量池121连接处的大气压力。在实际的产品中,第一连接管131和第一导管123的直径相近,在靠近光盘中心的方向上,第一连接管131的长度远远大于第一导管123的长度,就是为了保证该处压差的始终存在。
第一溢流池122还外接了一根第一排气管105,第一排气管105的自由端与大气连接,这样能够使第一溢流池122内的气压始终与大气压力持平,避免在定量采集时第一溢流池122内产生背压。
定量完成后,光盘反向转动,第一定量池121内的试剂具有一个与光盘转动方向相反的运动趋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顺序经过第一连接管131、第一止流管132和第一导出管133转移到反应池6中,进行后续的反应。
本实用新型包括光盘1、设置在光盘1上的分离池7以及分别与分离池7相连通的用于输送全血的进血管202和用于输送血浆的出血管206,光盘1安装在旋转机构上,在旋转机构的作用下驱动光盘1进行旋转,优选的,光盘1采用圆形,光盘1的圆心为轴心进行旋转。
所述进血管202的另一端与全血池3相连通,在全血池3上有用于加入全血的加入孔31,所述全血池3与旋转轴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分离池7与旋转轴心的最小距离。将全血加入到全血池3内,在光盘1旋转的作用下,全血经进血管202进入到分离池7内,进行离心分离。相对于分离池7来说,全血池3距离旋转轴心更近,这样可以有效保证全血顺利进入到分离池7内。
由于血浆较轻,红细胞较重,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在分离池内形成红细胞贮存部701以及血浆贮存部702,红细胞贮存部位于血浆贮存部的外侧,由于红细胞约占全血的40%,限定红细胞贮存部与血浆贮存部的容积比为2:3,进血管202与红细胞贮存部相连通,所述出血管206与血浆贮存部相连通,可以有效保证从出血管206排出的为血浆,不会掺杂红细胞,保证检测准确度。
所述分离池7的中心线703相对于光盘1的垂直投影经过光盘1的旋转中心,有助于保证离心效果。
在所述出血管206上设置有弯折部208,所述弯折部208与光盘1的旋转中心的距离小于分离池7与旋转中心的最小距离。弯折部208距离旋转中心较近,液体需要更大的压力才可以通过该弯折部208然后进入到下个工序,可以延长全血在分离池7内停留时间较长,进行充分离心分离,分离效果非常好,保证只有血浆才会从出血管206中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出血管206可连接反应池6,过出血管206直接转移,避免血液样本的损失和污染。
当需要进行血浆定量时,将一定量的血浆通过第二导入管311注入,随着光盘1的转动,血浆开始沿着第二导入管311流动。此时,第二止回管313中的气压大于第二定量池321与第二分流管312连接处的气压,血浆流动到第二定量池321内,多余的部分流动到第二溢流池315内。第二溢流池315分为第二池A322和第二池B323两个部分,多余的血浆首先流动到第二池A322内,然后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动到第二池B323内。注入的血浆量严格控制,保证第二池A322内没有残留。接着,光盘1反向转动,第二池B323内的血浆无法逃逸,第二定量池321内的血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流出,沿着第二次分流管312和第二止回管313流动到第二导出管314,最终从第二导出管314流动到反应池6。
本实用新型利用离心和定量采集相结合的原理,能够对试剂进行定量采集。将试剂R2填充到第二试剂池4内或者在制作光盘1时将试剂直接内置在光盘1内。光盘1转动时,试剂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转移到第三定量池412内,多余的部分转移到第三溢流池415内。转移完成后,光盘1反向转动,第三定量池412内的试剂沿着第三导管C404流出。试剂量由第三定量池412容积确定,避免了人工定量时工具误差、人为误差、视线误差等多种因素的干扰,能够有效提高定量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溢流池采用了双体设计,光盘1正向转动时,从第三定量池412转移的试剂R2第三进入池A41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试剂R2最终转移到第三池B414中。光盘1反向转动时,第三池B414中的试剂R2具有远离光盘中心的运动趋势,但第三池B414没有与第三定量池412连接,因此第三定量池412内的试剂R2流出时,第三池B414内的试剂保持不动,能够保证试剂R2采集量与定第三量池412容积相等,从而保证采集精度,最终试剂R2在缓存池5内缓存后进入反应池6。
光盘1反向转动时,第三导管A421内的液压高于U型管422和第三导管B423内的液压。第三定量池内412的试剂在流出的过程中,只能从第三导管C404流出。该防回流设计同样能够提高采集精度。
反应池6反应完毕后的试样直接用于散射电镜、透射电镜、荧光电镜检测。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盘,所述光盘上分别设有第一试剂池、与第一试剂池连通的第一定量装置、全血池、与全血池连通的分离装置、与分离装置连通的第二定量装置、第二试剂池、与第二试剂池连通的第三定量装置以及与第三定量装置连通的缓存池,所述第一定量装置、第二定量装置和缓存池分别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试剂池、缓存池和第一定量装置均与全血池连通,所述光盘为旋转透光光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量装置包括第一定量池和第一溢流池,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后右侧面通过第一导流管与第一试剂池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前右侧面与第一溢流池通过第一导管连通,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后左侧面通过第一弯折管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一溢流池顶部设置有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与全血池连通;
所述第一弯折管包括第一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连通的第一止流管、与第一止流管第一过渡段和与第一过渡段连通的第一导出管,所述第一导出管连通反应池;
所述第一定量池的前侧面位于同一高度内的各点与光盘中心的距离相等;
所述第一过渡段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导管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一溢流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一定量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池以及分别与分离池相连通的用于输送全血的进血管和用于输送血浆的出血管,所述进血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所述分离池分为红细胞贮存部以及血浆贮存部,所述红细胞贮存部与血浆贮存部的容积比为2:3,所述红细胞贮存部位于血浆贮存部的外侧,所述进血管与红细胞贮存部相连通,所述出血管与血浆贮存部相连通;
所述出血管上设置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光盘中心的距离小于分离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所述分离池的中心线相对于光盘的垂直投影经过光盘中心;
所述全血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分离池与光盘中心的最小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量装置,所述第二定量装置包括第二定量池、第二溢流池和第二导入装置,所述第二导入装置包括第二导入管、与第二导入管连通的第二分流管、与第二分流管连通的第二止回管和与第二止回管连通的第二导出管;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入端与第二分流管连通;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出端与第二溢流池连通;
所述第二定量池位于第二分流管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溢流池位于第二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
所述第二溢流池包括第二池A和与第二池A连通的第二池B;所述第二池B位于第二池A靠近第二定量池的一侧;所述第二定量池的输出端与第二池A连通;
所述第二止回管和第二导出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A;所述第二过渡段A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溢流池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所述第二导入管与第二分流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B;所述第二分流管和第二止回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二过渡段C,所述第二过渡段A、第二过渡段B和第二过渡段C均为折线型;
所述第二导出管的另一端连通反应池,所述第二导入管连通出血管上的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定量装置包括第三定量池、第三溢流池和第三导流管,所述第三溢流池设在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二试剂池设在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流管的一端与第二试剂池连通,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连通;
所述第三导流管包括第三导管A、与第三导管A连接的U型管和与U型管连接的第三导管B;
所述第三导管A的另一端与第二试剂池连接;所述第三导管B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导管A的最小直径大于U型管的最大直径;所述第三导管A的最小直径大于第三导管B的最大直径;
所述第三溢流池包括第三池A和与第三池A连接的第三池B;所述第三池B位于第三池A远离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定量池与第三池A连接;所述第三定量池与第三池A的连接处位于第三池A远离光盘中心的侧面上;
所述第二试剂池上设有气压平衡管;所述气压平衡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存池连接的第三导管C;所述缓存池位于第三定量池靠近光盘中心的一侧;所述第三导管C的另一端与第三定量池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缓存池上还设有调压管;所述调压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所述缓存池上还设有第四导出管,第四导出管的另一端与反应池连通;所述第二试剂池与缓存池之间连通有回流管;
所述第三导管C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第二试剂池与光盘中心之间的最小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池连通的两个入料管,在所述反应池上连通有排气管,在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排气仓,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与全血池连通;
第一导出管与入料管连通,所述第四导出管和第二导入管分别与排气仓连通;
所述反应池的内壁呈圆弧过渡,所述反应池水平截面沿光盘旋转方向的弧长大于其垂直于旋转方向的长度,所述反应池的水平截面呈椭圆形,所述反应池的短轴通过光盘的旋转中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试剂池和第二试剂池内分别装有试剂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包为胶囊式试剂包,所述胶囊式试剂包包括连接在一起的薄膜、薄膜之间形成的密封池和填充在密封池内的液体试剂;两片所述薄膜四边三面设有封边,所述封边形成闭环密封;所述密封池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边、下底边和一个腰边设有封边,所述薄膜采用铝薄膜。
CN201820702454.7U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Active CN2083995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2454.7U CN20839950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02454.7U CN20839950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9504U true CN208399504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361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02454.7U Active CN208399504U (zh) 2018-05-11 2018-05-11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9504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2824A (zh) * 2018-05-11 2018-12-11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WO2021121149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血分离结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982824A (zh) * 2018-05-11 2018-12-11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CN108982824B (zh) * 2018-05-11 2023-11-10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WO2021121149A1 (zh) * 2019-12-19 2021-06-24 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血分离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30710A (zh) 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和化学发光检测微流控芯片体系以及它们的应用
CN208399504U (zh)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CN104111190B (zh) 一种双螺旋微流控芯片
EP4063825A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CN208526655U (zh) 一种化学发光微流控芯片及具有其的分析仪器
JP7399518B2 (ja) マイクロ流体制御血液型検出チップ
CN102023105B (zh) 分析系统、分析方法及其流路结构
CN108982824A (zh)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CN108444760A (zh) 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
CN110124760A (zh) 一种微流后置定量装置及微流控芯片
KR20100119749A (ko) 분리 칩 및 분리 방법
CN102426256A (zh) 糖类抗原19-9(ca19-9)定量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JPH03257366A (ja) 血液回路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血液測定装置及び血液測定方法
CN208399527U (zh) 一种同时进行多种诊断的试剂盘测试装置
CN208580110U (zh) 一种直接用于光学检测的试剂盘测试装置
CN215087246U (zh)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CN107966578A (zh) 一种医用快速生化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WO2020001662A1 (zh) 稀有细胞捕获系统及其应用
CN208270243U (zh) 一种定量式试剂采集光盘
CN108627636A (zh) 检测液体凝固的装置和方法
CN102288767A (zh) 糖类抗原72-4(ca72-4)定量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2435755A (zh)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定量测定试剂盒及其检测方法
CN108489764A (zh) 一种离心式定量采集光盘
CN108587860A (zh) 用于筛查乳腺癌细胞的微流控芯片组合装置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8270244U (zh) 一种离心式定量采集光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