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087246U -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087246U
CN215087246U CN202121028977.6U CN202121028977U CN215087246U CN 215087246 U CN215087246 U CN 215087246U CN 202121028977 U CN202121028977 U CN 202121028977U CN 215087246 U CN215087246 U CN 2150872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sample
chip
diluen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2897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行尚
杰弗瑞·陈
陈亚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Lany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Lany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Lany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Lanyu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02897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0872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0872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0872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芯片本体包括进样腔、样本分离定量腔、稀释液存储腔、稀释液定量腔、混匀腔、反应腔及透气孔,进样腔通过微流道与样本分离定量腔相连,样本分离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混匀腔相连,稀释液存储腔通过微流道与稀释液定量腔相连,稀释液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混匀腔相连,反应腔通过微流道与混匀腔相连,其中,进样腔的形心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外边缘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39.3%‑58.3%,旋转中心到样本分离定量腔靠近旋转中心一侧的边缘线的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外边缘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47.6%‑66.7%。本实用新型的样本进样和分离的相关部分结构距离旋转中心更远,增大了样本分离的离心力,使样本的血浆和血细胞分离效果更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属于体外微流控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背景技术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把生物、化学、医学分析过程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动完成分析全过程。微流控芯片由微流道形成网络,以可控制流体贯穿整个系统,用以取代常规化学或生物实验室各种功能的一种技术平台。微流控检测芯片一般具有样品消耗少、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多功能集成、体积小和便于携带等优点,因此特别适合发展床边诊断,具有简化诊断流程、更好地建立即时诊断产品价值、提高检测精度和灵敏度、提升成本效益等多方面的巨大优势。
在临床诊断中,微流控芯片一般主要应用来分析血液的成分及其含量,通常需要从血样中分离血浆以进行生化或免疫诊断分析,也即血浆血细胞分离效果会影响微流控芯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离心式微流控设备整体仅通过主轴电机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即可实现非接触式控制液体的流动,其整体结构相对于传统压力控制的微流控装置更为简单紧凑。但在实际检测应用中,微流控芯片会存在血浆分离不充分的问题,使血液中的血细胞或血红蛋白对色谱分析产生较大干扰,使检测结果不够准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离心式检测芯片,使其能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结构简单紧凑,能够在较小体积上实现检测多个指标,生产成本低、适于大批量生产,同时经过芯片拼装可以进行多样本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该检测芯片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其结构更为简洁,且可实现多指标检测,提高了应用灵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包括进样腔、样本分离定量腔、稀释液存储腔、稀释液定量腔、混匀腔、反应腔及透气孔;所述进样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相连,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所述稀释液存储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稀释液定量腔相连,所述稀释液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所述反应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所述进样腔用于注入待检测的反应样本,反应样本能从所述进样腔进入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所述稀释液存储腔的稀释液通过微流道能从所述稀释液存储腔进入所述稀释液定量腔;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的反应样本和所述稀释液定量腔的稀释液能通过微流道进入所述混匀腔;所述混匀腔中的混匀液能通过微流道进入所述反应腔并与其中的反应试剂进行反应;所述进样腔的形心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39.3%-58.3%,旋转中心到样本分离定量腔靠近旋转中心一侧的边缘线的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47.6%-66.7%。
优选地,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防干扰凹槽。
优选地,所述防干扰凹槽中设置有定位结构。
优选地,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结构为狭长条状。
优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混匀液溢流腔,混匀液从所述混匀腔进入所述反应腔后,多余的混匀液进入所述混匀液溢流腔。
优选地,所述芯片还包括样本溢流腔、稀释液溢流腔。
优选地,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双试剂存储腔。
优选地,样本溢流腔和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之间设有隔块。
优选地,所述芯片本体的反应腔反面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混匀腔和所述反应腔分别与透气孔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和所述稀释液定量腔分别通过样本透气通道、稀释液透气通道连接到芯片外部。
优选地,所述芯片本体的形状为如下一种或多种:三角形、环形、扇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芯片本体上设置的进样腔、样本分离定量腔、样本溢流腔等实现样本进样和分离的相关部分结构距离旋转中心较远,增大了样本分离的离心力,且样本分离定量腔设计为狭长条状结构,在足够的离心力的基础上使得样本的血浆和血细胞分离效果更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增设有混匀液溢流腔,不仅可检测反应样本与稀释液的量是否足够,还保证多余的混匀液可进入该腔中以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双试剂腔采用集中布置,该布置方式充分利用了芯片的有限空间结构,使芯片结构更加紧凑,可为各结构的布置调整和改进预留更多空间;在芯片本体反面设置的反应腔凹槽,防止误触摸,保证光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的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中芯片本体正面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中芯片本体反面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整体结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组装圆盘式结构拼接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中芯片本体第一细节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中芯片本体第二细节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芯片上层;2.芯片中层;3.芯片本体;5.样本盖;6.稀释液存储腔;7.稀释液定量腔;8.稀释液溢流腔;9.稀释液流出口;10.第一反面流道;11.第一微流道;12.稀释液透气通道;13.进样腔;14.第一样本定量腔;15.第二样本定量腔;16.样本溢流腔;17.第二反面流道;18.样本透气通道;19.混匀腔;20.反应腔室;21.样本空白室;22.双试剂腔;23.混匀液溢流腔;24.第二透气孔;25.微流道;26.第二相变材料加注口;27.第一相变材料加注口;28.定位孔;29.反面凹槽;30.芯片安装底座;31.密封膜;32.密封膜;33.防干扰凹槽;34.定位结构;35.小流道;36.隔块;61.上层稀释液存储腔通孔;131.上层进样腔通孔;151.上层样本分离定量腔通孔;221.双试剂腔通孔;201.上层反应腔通孔;281.定位柱;132.中层进样腔通孔;282.中层定位孔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如图1-3所示,该芯片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结构,包括芯片上层1,芯片中层2、芯片本体3(也即芯片下层)及样本盖5。该芯片通过模具注塑的方式制作而成,可配合检测设备使用,使用中芯片绕一旋转中心转动。检测芯片可呈扇形结构,优选为圆形的三分之一大小,即左右两侧延长线相交形成的夹角为120度,其左右两侧延长线的相交点为旋转中心,也即扇形形心,或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如三角形、环形、梯形或除上述之外的其它多边形。
芯片上层1是检测芯片整体结构的上盖,经芯片中层2与芯片本体3相配合连接。芯片上层1上设置有多个通孔,各个通孔相较于旋转中心由近及远依次排布上层稀释液存储腔通孔61、上层进样腔通孔131、上层样本分离定量腔通孔151、双试剂腔通孔221以及上层反应腔通孔201,各通孔经芯片中层2分别与芯片本体3上的稀释液存储腔6、进样腔13、样本分离定量腔(第一样本定量腔14与第二样本定量腔15)、双试剂腔22、及反应腔(反应腔室20与样本空白室21)一一相对应以配合安装。上层稀释液存储腔通孔61,与芯片本体3上稀释液存储腔6相对应,起到观察窗口的作用,用于目检质控稀释液存储腔6内是否装液或漏液;上层进样腔通孔131配合连接样本盖5,用于加入样本;上层样本分离定量腔通孔151用于检测完成后观察样本流出与分离情况;双试剂腔通孔221以及上层反应腔通孔201用于配合配套检测仪器的光路检测装置对每个反应腔室进行光学检测。芯片上层1底面设置有定位柱281,每个定位柱281可穿过芯片中层2上相对应的三个中层定位孔通孔282然后插入芯片本体3中对应的定位孔28中,用于将芯片上层1、芯片中层2及芯片本体3三者固定连接为一体。
芯片中层2为透明材料,用于覆盖芯片本体3,在此实施例中,芯片中层2为一透明密封膜。芯片中层2上设置有中层进样腔通孔132及三个中层定位孔通孔282。中层进样腔通孔132与芯片本体3上的进样腔13相对应,配合连接样本盖5,样本盖5的上方有进样孔,样本盖5下方与芯片本体3上的进样腔13相配合安装;三个中层定位孔通孔282与芯片本体3上的三个定位孔28一一对应,在安装中方便芯片上层1上的定位柱281穿过该通孔进而插入芯片本体3中对应的定位孔28中,以完成三者的固定。
芯片本体3为检测芯片整体结构的主要部分,用于完成进样、分离、反应等主要检测过程。芯片本体3上分为区域A、区域B及区域C,区域C相较于区域A与区域B距离旋转中心最远,在离心旋转作用下,区域A与区域B内的液体会经微流道有效地流入区域C中。
芯片本体3的区域A主要包括稀释液存储腔6、稀释液定量腔7和稀释液溢流腔8,相较于旋转中心由近及远依次排布稀释液存储腔6、稀释液定量腔7,在稀释液定量腔7靠近扇形的一侧边设置有稀释液溢流腔8。稀释液存储腔6用于预装在检测中稀释样本的稀释液,稀释液存储腔6底面设置有稀释液流出口9,经第一反面流道10与稀释液定量腔7相连,第一反面流道10设置有密封膜31,防止稀释液流出。当芯片本体3被离心驱动而旋转时,稀释液存储腔6内的稀释液会因离心作用通过稀释液流出口9,经过第一反面流道10朝向稀释液定量腔7流动。在离心旋转中,稀释液溢流腔8用于容纳多余的稀释液,多于稀释液定量腔7容量的稀释液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流至稀释液溢流腔8,在稀释液溢流腔8靠近旋转中心侧设置有一个稀释液透气通道12,该通道连接到芯片外部,透气通道的设置能使稀释液的流动更顺畅。第一微流道11靠近旋转中心的一端设置第一透气孔,第一透气孔贯穿芯片本体3,透气孔的设置使液体流动更顺畅。第一透气孔也可兼做相变材料加注口,即第一相变材料加注口27,芯片生产时,当芯片中层2密封到芯片本体3后,从芯片本体3的背面通过第一相变材料加注口27注入相变材料,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相变材料进入需密封的稀释液定量腔的入口到稀释液定量腔之间的小流道35。
芯片本体3的区域B相较于旋转中心由近及远依次排布进样腔13、第一样本定量腔14和第二样本定量腔15,在样本分离定量腔(第一样本定量腔14和第二样本定量腔15)靠近扇形的另一侧边设置有样本溢流腔16。进样腔13的形心(也即图2中的f点)到旋转中心(也即图2中的e点)的直线距离范围为16.5-24.5mm,旋转中心(也即图2中的e点)到样本分离定量腔靠近旋转中心一侧的边缘线(也即图2中的直线h)的垂直距离范围为20-28mm,芯片扇形半径为42mm,也即进样腔的形心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即本实施例中的直线ef的长度)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即本实施例中的芯片半径)的比例范围为39.3%-58.3%,旋转中心到样本分离定量腔靠近旋转中心一侧的边缘线的距离(即本实施例中的点e到直线h的处置距离)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47.6%-66.7%,溢流腔16及微流道等结构相对于进样腔13和样本分离定量腔做适应性调整,该结构布置增大样本分离的离心力,避免出现因离心力不足导致样本离心不全面,血浆血细胞分离效果欠佳,此位置布置有效保证检测过程顺利进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样腔13用于注入待检测的全血反应样本,进样腔13底面设置有第二反面流道17入口,再经过正面流道与样本分离定量腔相连,正面流道出口位于样本分离定量腔中且靠近芯片本体3旋转中心的一侧,有效保证样本先进入样本分离定量腔再进入样本溢流腔16,本实施例中在样本分离定量腔与样本溢流腔之间设置有一个隔块36,更进一步保证样本先充满样本分离定量腔再进入溢流腔,避免发生样本未进入样本分离定量腔直接进入样本溢流腔16的现象。第二反面流道17与正面流道于第二反面流道17入口与正面流道出口两点之间连线的中点处通过一上下垂直的流道相连接,第二反面流道17设置有密封膜32,防止样本流出。当芯片本体3被离心驱动而旋转时,进样腔13内的样本会因离心作用通过第二反面流道17入口,经过正面流道,朝向样本分离定量腔流动。在离心旋转中,样本溢流腔16用于容纳多余的样本,多于样本分离定量腔容量的样本会因离心力的驱使而流至样本溢流腔16,在样本溢流腔16靠近旋转中心侧也设置有一个样本透气通道18,该通道连接到芯片外部,该透气通道的设置能使样本液的流动更顺畅。样本分离定量腔(也即第一样本定量腔14和第二样本定量腔15)与样本溢流腔16可分别设计为狭长条形状,沿远离旋转中心的方向布置,以保证离心效果,有利于样本的血浆血细胞分离和多余液体进入样本溢流腔16。
芯片本体3的区域C主要包括混匀腔19、反应腔室20、样本空白室21、双试剂腔22、混匀液溢流腔23及防干扰凹槽33。其中,混匀腔19经微流道与样本分离定量腔、稀释液定量腔7及反应腔20相连通,混匀腔19用于接收来自样本分离定量腔的血浆和稀释液定量腔7的稀释液并将两者混匀,在检测芯片旋转中,样本分离定量腔和稀释液定量腔7中流出的液体会因为离心作用而朝向混匀腔19流动,混匀后的混匀液再经微流道流至反应腔20。混匀腔19靠近旋转中心一侧连接第二透气孔24,该透气孔贯穿芯片本体3,透气孔的设置使液体流动更顺畅。反应腔室20靠近芯片的外圈边缘且沿轴向均匀分布,相较于旋转中心最远,具体个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各个腔室通过微流道25相连通,微流道25一端与混匀腔19相连,每个反应腔室内预置反应试剂,反应腔室20用于接收混匀腔19的混匀液后进行反应以待光学检测,在离心作用下,混匀液依次流入各反应腔中与腔内的反应试剂混合充分反应,可实现多指标同时检测。反应腔室20内的反应试剂可根据需要进行放置,例如可放置固定反应试剂,固定于反应腔室内,混匀液在反应腔室20内溶解其中预设的固定反应试剂(如冻干珠),充分反应,配套检测仪器的光路检测装置对每个反应室进行光学检测,计算得出检测结果;也可放置液体试剂,可通过微流道25内部填充相变材料实现液体试剂的预封装。防干扰凹槽33设置在各个反应腔室20之间,防干扰凹槽33是为了防止光学检测时相邻两反应腔的光线干扰,影响检测结果准确性。在防干扰凹槽33内部还设有定位结构34,定位结构34为防干扰凹槽内部的三角形柱体结构,在配套检测仪器中检测时起到光学检测定位的作用。样本空白室21位于微流道25的另一端与反应腔室20等距分布,两者三维大小也相同,也即体积相同,反应时进入的反应样本与稀释液体积均相同,所以只需要设置1个样本空白室21,即可实现若干反应腔室20检测指标组合的有效质控,同时使得芯片结构简化,成本降低,样本空白室21用于消除不同样本自身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使检测结果更精确,也可兼做混匀液溢流室。在微流道25上还可设有若干个与反应腔室20对称位于微流道25另一侧的双试剂腔22,双试剂腔22的出口均与微流道25相连通,当反应试剂需要临时混匀时,双试剂腔22通过微流道25内填充的相变材料进行液体反应试剂的预封装以备检测使用,克服了有些检测指标的两种或多种反应试剂在混合后保持活性时间短,长时间混合在一起存储之后再使用会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的问题。此外,当反应试剂稳定性好,不需要临时混匀时,也可空置双试剂腔22,只在反应腔室20中存放反应试剂,也可实现使用同一芯片模板设计满足不同检测需求的反应试剂的存储,反应试剂为液体试剂或固体试剂。双试剂腔22在此实施例中采用集中的布置方式,该布置方式不仅方便检测结果的比对,也充分利用了芯片的有限空间结构,使其更加紧凑,可为芯片本体3内部各个结构的布置调整和结构改进预留更多空间。混匀液溢流腔23连接于微流道25末端,用于检测进入反应腔室20的反应样本与稀释液的量是否足够,在芯片使用过程中,混匀液进入各个反应腔室20反应过后,多余的混匀液可进入混匀液溢流腔23中,可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在微流道25末端靠近旋转中心侧还连通一第三透气孔,该透气孔贯穿芯片本体3,透气孔的设置使液体流动更顺畅,该透气孔也可兼做相变材料加注口,即第二相变材料加注口26,用于预封装各个反应腔室20或双试剂腔22中的液体试剂,芯片生产时,当芯片中层2密封到芯片本体3后,从芯片本体3的背面通过第二相变材料加注口26注入相变材料,由于毛细管力的作用,相变材料进入需密封的微流道25。另外,对于区域C内的反应腔室20、样本空白室21及双试剂腔22,各个腔室在芯片本体3反面都对应设置有反面凹槽29,保证在检测中,防止误触摸,影响后续仪器进行光学检测时的光透过性,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在芯片本体3上还设置有定位孔28,各个定位孔贯穿芯片本体3,具体用于保证芯片层与层之间的位置精度,芯片层与层之间通过定位孔25插接成一体,各个定位孔在安装中与芯片上层1中的定位柱281相配合。在此实施例中,定位孔组合布置为三角形形状,也提高了芯片层与层之间的固定稳定性。定位孔在芯片本体上的具体分布位置并不限于某固定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芯片本体3的稀释液存储腔6和混匀腔19的体积可以适当增大,稀释液存储腔较大体积的结构设计可防止芯片中层2的密封膜贴膜时稀释液溢出影响粘性,从而影响整体芯片产品的密封性,混匀腔19较大体积的结构设计可使其内部的混匀液混匀效果更好。
本实用新型的微流控芯片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当空置双试剂腔22时,全血样本经上层进样腔通孔131进入进样腔13中,将本实用新型的芯片置于检测仪器中,设置检测参数,第一微流道11内预填充的相变材料因仪器检测室内温度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离心作用下,血液样本进入第一样本定量腔14和第二样本定量腔15,多余的血液经由微流道进入样本溢流腔16中,血液样本经离心分为上层血浆和下层血细胞,下层血细胞主要沉积在第一样本定量腔14中(因为样本分离定量腔距离旋转中心较远,具有足够的离心力,可充分对样本进行分离);稀释液经第一反面流道10进而通过小流道35流入稀释液定量腔7,稀释液定量腔7中多余的稀释液经由微流道进入稀释液溢流腔8;透气通道的设置使稀释液和血液样本的流动更顺畅,在离心作用下,定量后的血液样本和稀释液经微流道流入定量混匀腔19,在混匀腔19内充分混匀形成混匀液;微流道25内预填充的相变材料也因仪器检测室内温度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混匀腔19中的混匀液经由相应微流道依次进入各反应腔室20中,多余的混匀液进入样本空白室21和混匀液溢流腔23内,反应腔室20与样本空白室21三维大小及体积相同,反应腔室20内部的试剂配方不同,混匀液在反应腔室20内与其中预置的反应试剂充分反应,配套检测仪器的光路检测装置对每个反应腔进行光学检测,计算得出检测结果。
当使用双试剂腔22时,微流道25内部预填充的相变材料因仪器检测室内温度变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双试剂腔22内预先封装的液体反应试剂流入到对应的反应腔室中,进行反应试剂的临时混匀;已经充分混合均匀的混匀液经相应微流道流入微流道25,依次流入各反应腔中与腔内的反应试剂混合充分反应,配套检测仪器的光路检测装置对每个反应腔检测,得出检测结果。
微流控芯片上可设置与芯片安装底座相连接的结构,如拼接卡位等功能类似的结构设计,由此,多个扇形微流控芯片可分别通过相适应的连接结构在芯片安装底座上拼装成为一个圆形的检测芯片组,可同时检测三份不同样本,增大检测样本通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中,芯片本体3上设置的进样腔13、样本分离定量腔、样本溢流腔16等实现样本进样和分离的相关部分结构距离旋转中心较远,增大了样本分离的离心力,使得样本离心全面,血浆血细胞分离效果更好,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本分离定量腔设计为狭长条状结构,进一步了保证离心效果,有利于样本的血浆血细胞分离和多余液体进入溢流腔;在微流道25尾端增设有混匀液溢流腔23,不仅可检测反应样本与稀释液的量是否足够,还保证多余的混匀液可进入该腔中以保证检测正常进行;双试剂腔22采用集中布置,该布置方式充分利用了芯片的有限空间结构,使芯片结构更加紧凑,可为各结构的布置调整和改进预留更多空间;在芯片本体3反面设置的反应腔凹槽29,防止误触摸,保证光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稀释液存储腔6和混匀腔19的体积适当增大,稀释液存储腔6较大体积的结构设计可防止芯片中层2的密封膜贴膜时稀释液溢出影响粘性,从而影响整体芯片产品的密封性,混匀腔19较大体积的结构设计可使其内部的混匀液混匀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芯片本体包括进样腔、样本分离定量腔、稀释液存储腔、稀释液定量腔、混匀腔、反应腔及透气孔;所述进样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相连,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所述稀释液存储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稀释液定量腔相连,所述稀释液定量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所述反应腔通过微流道与所述混匀腔相连;
所述进样腔用于注入待检测的反应样本,反应样本能从所述进样腔进入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所述稀释液存储腔的稀释液通过微流道能从所述稀释液存储腔进入所述稀释液定量腔;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的反应样本和所述稀释液定量腔的稀释液能通过微流道进入所述混匀腔;所述混匀腔中的混匀液能通过微流道进入所述反应腔并与其中的反应试剂进行反应;
所述进样腔的形心到旋转中心的直线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39.3%-58.3%,旋转中心到样本分离定量腔靠近旋转中心一侧的边缘线的距离占由旋转中心至芯片远离旋转中心方向最远边缘的直线距离的比例范围为47.6%-6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腔之间设有防干扰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扰凹槽中设置有定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结构为狭长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还包括混匀液溢流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样本溢流腔、稀释液溢流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还包括双试剂存储腔。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样本溢流腔和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之间设有隔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的反应腔反面设有凹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匀腔和所述反应腔分别与透气孔相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样本分离定量腔和所述稀释液定量腔分别通过样本透气通道、稀释液透气通道连接到芯片外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本体的形状为如下一种或多种:三角形、环形、扇形。
CN202121028977.6U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Active CN2150872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8977.6U CN215087246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028977.6U CN215087246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087246U true CN215087246U (zh) 2021-12-10

Family

ID=7929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28977.6U Active CN215087246U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08724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0225A (zh) * 2022-03-17 2022-07-08 北京化工大学 带微流控样品前处理的多指标联检装置
WO2023133968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活化凝血时间的电化学检测底座及装置
CN117225487A (zh) * 2023-08-31 2023-12-15 湖北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3968A1 (zh) * 2022-01-13 2023-07-20 南京岚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活化凝血时间的电化学检测底座及装置
CN114720225A (zh) * 2022-03-17 2022-07-08 北京化工大学 带微流控样品前处理的多指标联检装置
CN114720225B (zh) * 2022-03-17 2024-05-28 北京化工大学 带微流控样品前处理的多指标联检装置
CN117225487A (zh) * 2023-08-31 2023-12-15 湖北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
CN117225487B (zh) * 2023-08-31 2024-05-10 湖北微流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流控芯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87246U (zh)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CN112169853B (zh) 一种多功能微流控检测芯片
US10159978B2 (en) Flow control in microfluidic systems
US9678079B2 (en) Microfluidic LAL-reactive substances tes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4178169B2 (ja) 測定精度を改善するための改良サイホン
US6752961B2 (en) Modified siphons for improving metering precision
EP2875866B1 (en) Integrated fluidic device and method of metering a fluid therein
EP2219034B1 (en) Analyzing device and analyzing method using same
US7560073B1 (en) Sample support
DK157156B (da) Kuvetterotor til analyseapparat og fremgangsmaade ved drift af rotoren
US20020151078A1 (en) Microfluidic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high throughput screening
CN113634295B (zh) 一种微流控血型检测芯片
CN110124760A (zh) 一种微流后置定量装置及微流控芯片
CN113600250B (zh) 一种微通道辅助高通量试剂定量分配及分析的芯片
CN109765391B (zh) 一种多指标检测离心式试纸条芯片
US20220364964A1 (en) Sampling structure, sealing structure and detection assembly
CN218795986U (zh) 防止交叉污染的微流控芯片
CN108982824B (zh) 一种试剂盘测试装置
JPH0373812B2 (zh)
CN211713056U (zh) 一种用于实时荧光核酸扩增检测的微流控芯片
CN108828247B (zh) 一种同时进行多种诊断的试剂盘测试装置
CN220214973U (zh) 离心式生化检测芯片
CN215877984U (zh) 离心式检测芯片
CN108562755B (zh) 一种直接用于光学检测的试剂盘测试装置
CN219209993U (zh) 微流控芯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