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96869U -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 Google Patents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96869U
CN208396869U CN201821162303.3U CN201821162303U CN208396869U CN 208396869 U CN208396869 U CN 208396869U CN 201821162303 U CN201821162303 U CN 201821162303U CN 208396869 U CN208396869 U CN 2083968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platform
main body
crossbeam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16230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代红
曹旭东
刘金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Goldwind Science and Creation Windpower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16230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968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968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968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8On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升降平台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伸缩部件,主体支架能够卡位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以使升降平台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伸缩部件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支撑平台,通过伸缩部件与主体支架可移动连接,以使支撑平台相对于主体支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支撑平台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电缆让位孔。在升降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将主体支架卡位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检修人员位于支撑平台上,通过调节伸缩部件,可以调节支撑平台和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检修人员和检修部件之间的距离,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Description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及对环境的污染日渐严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经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风力发电正处在一个逐步走上规范化道路并较快发展的时期。
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筒和位于塔筒顶部的机舱,用于获取风能的叶片设置于机舱,为了获取更多的风能,叶片的设置位置较高,塔筒沿竖直方向延伸的高度较高。为了保障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需要定时对机舱及塔筒各零部件进行检修。
对机舱及塔筒的定时检修包括工具检修及观测检查,工具检修需要使用专门的工具对机舱或塔筒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接触性检查,此时检修人员距离待检修部件的距离较近;观测检查主要是检修人员目视待检修部件,此时检修人员距离待检修部件距离可以较远,而现有风力发电机组待检修部件高度是固定不变不可调,造成运维人员的工作不便。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旨在能够调节检修人员与待检修部件之间的距离,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升降平台,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架,包括主体支架和伸缩部件,主体支架能够卡位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以使升降平台通过固定架固定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伸缩部件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支撑平台,通过伸缩部件与主体支架可移动连接,以使支撑平台相对于主体支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支撑平台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电缆让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包括两个以上的子平台,支撑平台由两个以上的子平台拼接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每个子平台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两个以上的子平台的凹槽相互拼接形成让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固定架还包括:
支撑架,设置于支撑平台靠近主体支架的底面,支撑平台通过支撑架连接于伸缩部件,支撑架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横梁,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
两个以上的导轨,连接于主体支架,两个以上的导轨设置于支撑平台的周侧,导轨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横梁的端部沿导轨可移动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架还包括:
支撑环,呈环状且与让位孔同轴设置,以使支撑平台设置于塔筒内部时,塔筒内的电缆能够穿过让位孔和支撑环;
横梁为两个,两个横梁沿第二方向分布于支撑环的两侧,两个横梁远离支撑环的端部沿导轨可移动设置;
或者,横梁为一个,一个横梁位于支撑环远离支撑平台的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环由两个以上的支撑半环拼接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横梁为一个,伸缩部件包括:
第一杆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铰接于主体支架,第二端设置于横梁,且第二端沿横梁可移动设置;
第二杆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铰接于主体支架,第四端铰接于第一杆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
其中,第二杆件可伸缩设置,以使第二端能够沿横梁移动,同时沿第一方向升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横梁为两个,
伸缩部件包括两个以上的升降杆,升降杆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
升降杆通过第一支撑端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两个横梁,升降杆通过第二支撑端连接于主体支架;
其中,升降杆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以使横梁带动支撑平台沿第一方向可升降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支撑平台包括:
缺口,由支撑平台的边缘凹陷形成;
盖板,和缺口形状相适配的盖板,以使当盖板盖设于缺口时,将缺口封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主体支架包括:
固定环,与让位孔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固定环和让位孔同轴设置;
支撑杆,支撑杆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支撑杆围绕设置于固定环的周侧,主体支架能够通过支撑杆远离固定环的端部卡位于塔筒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固定环由两个以上的固定半环拼接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固定块,能够固定于塔筒内,主体支架能够卡位于固定块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让位孔周侧设置有防护围栏,防护围栏沿第一方向具有预设高度。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筒,塔筒内设置有升降平台,升降平台为上述的升降平台。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架和支撑平台,固定架通过主体支架能够卡位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伸缩部件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支撑平台通过伸缩部件与主体支架可移动连接,因此支撑平台相对主体支架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且支撑平台上设置有电缆让位孔,使得塔筒内的电缆可以由该让位孔穿过,方便将升降平台设置于塔筒内的任意位置。在升降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将主体支架卡位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检修人员位于支撑平台上,通过调节伸缩部件,可以调节支撑平台和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支撑平台和塔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检修人员和检修部件之间的距离,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平台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平台的仰视图;
图4是图2中B-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图2中C-C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图5的细节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升降平台的主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固定架;
110、主体支架;111、固定环;112、支撑杆;
120、伸缩部件;121、第一杆件;121a、第一端;121b、第二端;121c、容纳空间;121d、侧壁;121e、止挡部;122、第二杆件;122a、第三端;122b、第四端;123、升降杆;123a、第一支撑端;123b、第二支撑端;
130、支撑架;131、横梁;131a、凸起;131b、凹陷部;132、支撑环;
140、导轨;141、凹槽;
200、支撑平台;
210、让位孔;211、防护围栏;
220、子平台;221、凹槽;
230、缺口;
240、盖板;
300、固定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部分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下述描述中出现的方位词均为图中示出的方向,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图1至图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升降平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升降平台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架100,包括主体支架110和伸缩部件120,主体支架110能够卡位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以使升降平台通过固定架100固定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伸缩部件120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支撑平台200,通过伸缩部件120与主体支架110可移动连接,以使支撑平台200相对于主体支架11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支撑平台200具有在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电缆让位孔210。
其中,第一方向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可选的,第一方向为图1所示的Z方向。支撑平台200的尺寸在此不做限定,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的安全,支撑平台200的尺寸和塔筒内径尺寸相适配,使得当支撑平台200设置在塔筒内部时,支撑平台200的边缘距离塔筒内壁的缝隙较小,以防检修人员从该缝隙跌落而发生安全事故。让位孔210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当电缆由塔筒中间悬挂设置时,让位孔210位于支撑平台200的中间位置;当电缆沿塔筒内壁延伸时,让位孔210位于支撑平台200的边缘。只要电缆能够由让位孔210穿过,使得支撑平台200不影响电缆的设置即可。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升降平台包括固定架100和支撑平台200,固定架100通过主体支架110能够卡位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伸缩部件12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支撑平台200通过伸缩部件120与主体支架110可移动连接,因此支撑平台200相对主体支架110沿第一方向的相对位置可调,且支撑平台200上设置有电缆让位孔210,使得塔筒内的电缆可以由该让位孔210穿过,方便将升降平台设置于塔筒内的任意位置。在升降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将主体支架110卡位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检修人员位于支撑平台200上,通过调节伸缩部件120,可以调节支撑平台200和固定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即调节支撑平台200和塔筒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调节检修人员和检修部件之间的距离,便于检修人员进行检修工作。
其中,支撑平台2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00包括连两个以上的子平台220,支撑平台200由两个以上的子平台220拼接形成。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00由多个子平台220拼接形成,子平台220的尺寸较小,便于搬运和运输,且当支撑平台200安装在塔筒内部时,较小的子平台220还能够便于吊装。
其中,子平台220的个数在此不做限定,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当支撑平台200的面积较大时,可以将支撑平台200分设为较多个的子平台220;当支撑平台200的面积较小时,可以将支撑平台200分设为较少个的子平台220。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个子平台22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221,两个以上的子平台220的凹槽221相互拼接形成让位孔210。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让位孔210由两个以上的子平台220的凹槽221拼接形成,当塔筒内的电缆安装前,可以将电缆穿过让位孔210,当塔筒内的电缆安装完毕后,通过凹槽221的相互拼接,可以将电缆围合在让位孔210内,便于支撑平台200的安装,因此无论是在电缆装配前,还是在电缆装配好之后,都可以将支撑平台200安装在塔筒内的任意位置,因此便于前期或者后期根据实际需求对塔筒进行维护。
请一并结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架100还包括:支撑架130,设置于支撑平台200靠近主体支架110的底面,支撑平台200通过支撑架130连接于伸缩部件120,支撑架13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横梁131,第二方向和第一方向垂直;两个以上的导轨140,两个以上的导轨140设置于支撑平台200的周侧,导轨140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横梁131的端部沿导轨140可移动设置。
其中,第二方向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可选的,第二方向为图1所示的X方向。横梁131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保证横梁131能够为支撑平台20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横梁131沿穿过支撑平台200圆心的轨迹设置。两个以上导轨140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保证受力平衡,两个以上的导轨140中,至少有两个导轨140沿第二方向分设于支撑平台200的两侧。
可以理解的是,横梁131的端部沿导轨140可移动设置的方式有多种,请一并结合参阅图4,例如,导轨14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141,横梁131的端部设置有凸起131a,凹槽141和凸起131a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凸起131a能够位于凹槽141内,并在凹槽14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或者,导轨14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141,横梁131的端部和凹槽141的形状相适配,使得横梁131的端部能够整体位于凹槽141内,并在凹槽141内沿第一方向移动等,只要横梁131的端部能够沿导轨140在第一方向上移动即可。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00通过支撑架130连接于伸缩部件120,由于支撑平台200的面积较大,当支撑平台200之间连接于伸缩部件120时,可能会由于支撑平台200刚度不足而造成支撑平台200的变形。支撑平台200通过支撑架130连接于伸缩部件120,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支撑架130包括沿第二方向的横梁131,横梁131能够在第二方向上向支撑平台200提供支撑力的同时,通过横梁131沿导轨140移动,还能够使得支撑平台200通过横梁131实现沿第一方向的移动。
其中,支撑架13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30包括支撑环132,支撑环132呈环状且与让位孔210同轴设置,以使支撑平台200设置于塔筒内部时,塔筒内的电缆能够穿过让位孔210和支撑环132。
支撑环13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支撑环132一体设置,或者支撑环132包括两个以上的支撑半环,两个以上的支撑半环拼接形成支撑环132,使得无论是在电缆的装配前还是在电缆的装配之后,都能够将支撑环132套设在电缆外。
此处,由于支撑环132相对支撑平台200的体积较小,无需考虑支撑半环的体积大小,且为了保证支撑环132的刚度和强度,支撑半环的个数设置为两个,支撑环132由两个支撑半环拼接形成。
横梁131的数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横梁131为一个,一个横梁131位于支撑环132远离支撑平台200的一侧,横梁131穿过支撑环132设置,电缆能够由横梁131和支撑环132之间的间隙穿过。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设置一个横梁131能够有效保证横梁131的刚度和强度,保证支撑架130对支撑平台200支撑的稳定性。
当横梁131为一个时,伸缩部件120包括:第一杆件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端121b,第一端121a铰接于主体支架110,第二端121b设置于横梁131,且第二端121b沿横梁131可移动设置;第二杆件1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22a和第四端122b,第三端122a铰接于主体支架110,第四端122b铰接于第一杆件121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端121b之间;其中,第二杆件122可伸缩设置,以使第二端121b能够沿横梁131移动,同时沿第一方向升降。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杆件121、第二杆件122和主体支架110之间形成三角支撑,能够有效保证伸缩部件120工作的稳定性。通过第二杆件122的伸缩,可以令第二端121b沿横梁131移动,在第二端121b沿横梁131移动的过程中,第二端121b沿第一方向升降,从而使得支撑平台200沿第一方向升降。
其中,第二杆件122可以为液压缸或者电推杆,只要第二杆件122可伸缩即可。第一端121a和第三端122a的设置位置在此不做限定,优选的,第一端121a和第三端122a沿第二方向均布于主体支架110,使得主体支架110的受力更加平衡。
第二端121b沿横梁131可移动设置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横梁131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凸块,第二端121b上设置有凹部,凸块和凹部的形状相适配,使得凹部能够套设于凸块外并沿凸块移动等。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请一并结合参阅图5和图6,横梁131为工字梁,横梁131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两个凹陷部131b,凹陷部131b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第二端121b具有容纳空间121c和围合形成容纳空间121c的侧壁121d,第二端121b沿其厚度方向的两侧壁121d沿相互靠近的方向延伸形成有止挡部121e,当横梁131位于第二端121b的容纳空间121c内时,止挡部121e位于凹陷部131b内,且止挡部121e在凹陷部131b内沿第二方向可移动设置,通过止挡部121e和凹陷部131b的相互作用,能够保证横梁131和第二端121b沿第一方向上相对位置的稳定性。
其中,横梁131的厚度方向的设置方式有多种,此处横梁131的厚度方向为图1所示的Y方向。
请一并结合参阅图7,作为另一种横梁131的设置方式,横梁131的个数为两个,两个横梁131沿第二方向分布于支撑环132的两侧,两个横梁131远离支撑环132的端部沿导轨140可移动设置。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横梁131分设于支撑环132的两侧,横梁131不经由支撑环132,能够有效保证支撑环132内的空间,使得电缆具有较大的空间,从而能够保证多个电缆之间的间隔距离,保证电缆的散热效果。
当横梁131为两个时,伸缩部件120包括两个以上的升降杆123,升降杆1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123a和第二支撑端123b;升降杆123通过第一支撑端123a沿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两个横梁131,升降杆123通过第二支撑端123b连接于主体支架110;其中,升降杆123沿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以使横梁131带动支撑平台200沿第一方向可升降。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两个以上的升降杆123分设于支撑环132的两侧,分别带动两个横梁131,使得两个横梁131能够带动支撑平台200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另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架130还包括与横梁131交叉设置的竖梁。
其中,当横梁131为一个时,竖梁与横梁131交叉设置于支撑平台200靠近主体支架110的一侧。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缆能够由横梁131和竖梁之间的夹角间隙穿过。优选的,横梁131和竖梁之间的夹角为90度,从而使得支撑架130向支撑平台20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
当横梁131为两个,且两个横梁131通过支撑环132连接时,竖梁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竖梁分别设置于支撑环132的周侧,竖梁和横梁131均布于支撑环132的周侧,使得支撑架130通过横梁131和竖梁能够向支撑平台200提供更加稳定的支撑,且横梁131和竖梁不会影响支撑环132的内部空间,不会影响电缆的散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平台200还包括:缺口230,由支撑平台200的边缘凹陷形成;盖板240,和缺口230形状相适配的盖板240,以使当盖板240盖设于缺口230时,将缺口230封闭。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检修人员可以由缺口230处前往支撑平台200的顶面,通过盖板240,可以打开缺口230,方便检修人员通过;通过盖板240还能够闭合缺口230,防止检修人员由缺口230处跌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主体支架110包括:固定环111,与让位孔21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固定环111和让位孔210同轴设置;支撑杆112,支撑杆112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支撑杆112围绕设置于固定环111的周侧,主体支架110能够通过支撑杆112远离固定环111的端部卡位于塔筒内部。
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电缆能够由固定环111穿过,两个以上的支撑杆112围绕设置于固定环111的周侧,能够保证固定环111内的散热空间,保证设置于固定环111内的电缆散热效果。
其中,固定环111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固定环111由两个以上的固定半环拼接形成,便于在电缆装配前,或电缆装配后,随时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将固定环111套设在电缆外部。
优选的,由于固定环111的体积较小,无需考虑固定半环的设置体积,同时为了提高固定环111的强度和刚度,固定半环的个数为两个,使用较少的固定半环,还能够降低装配难度,便于将固定半环装配成为固定环111。
固定半环和支撑半环的设置方式可以一致或不一致,优选的,固定半环和支撑半环的设置方式一致,降低生产难度,使用同样的生产工艺即可制造固定环111和支撑环132,且降低装配难度,使用相同的装配方式即可装配固定环111和支撑环132。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让位孔210的周侧还设置有防护围栏211,防护围栏211沿第一方向具有预设高度,防止检测人员由让位孔210跌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升降平台还包括固定块300,能够固定于塔筒内,主体支架110能够卡位于固定块300上。在这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升降平台的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固定块300通过胶粘、螺栓连接等固定方式固定于塔筒内的预设位置,主体支架110卡位于固定块300上,从而将主体之间固定于预设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固定块300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固定块300为三角支撑块、矩形块等。
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包括塔筒,塔筒内设置有上述的升降平台。
其中,升降平台的支撑平台200的设置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为了保证检修人员站立方便,当支撑平台200设置于塔筒内部时,支撑平台200沿水平方向布置于塔筒内部,便于检修人员站立于水平的支撑平台200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上述的升降平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力发电机组具有上述升降平台所具有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例如,特定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算法可以被修改,而系统体系结构并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精神。因此,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

Claims (14)

1.一种升降平台,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
固定架(100),包括主体支架(110)和伸缩部件(120),所述主体支架(110)能够卡位于所述风力发电机组的塔筒内,以使所述升降平台通过所述固定架(100)固定于所述塔筒内的预设位置,所述伸缩部件(120)沿第一方向的长度可调;
支撑平台(200),通过所述伸缩部件(120)与所述主体支架(110)可移动连接,以使所述支撑平台(200)相对于所述主体支架(11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移动设置,所述支撑平台(200)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贯穿设置的电缆让位孔(2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00)包括两个以上的子平台(220),所述支撑平台(200)由两个以上的所述子平台(220)拼接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平台(22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凹槽(221),两个以上的所述子平台(220)的所述凹槽(221)相互拼接形成所述让位孔(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00)还包括:
支撑架(130),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200)靠近所述主体支架(110)的底面,所述支撑平台(200)通过所述支撑架(130)连接于所述伸缩部件(120),所述支撑架(130)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横梁(131),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两个以上的导轨(140),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10),两个以上的所述导轨(140)设置于所述支撑平台(200)的周侧,所述导轨(140)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横梁(131)的端部沿所述导轨(140)可移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30)还包括:
支撑环(132),呈环状且与所述让位孔(210)同轴设置,以使所述支撑平台(200)设置于所述塔筒内部时,所述塔筒内的电缆能够穿过所述让位孔(210)和所述支撑环(132);
所述横梁(131)为两个,两个横梁(131)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布于所述支撑环(132)的两侧,两个所述横梁(131)远离所述支撑环(132)的端部沿所述导轨(140)可移动设置;
或者,所述横梁(131)为一个,一个所述横梁(131)位于所述支撑环(132)远离所述支撑平台(200)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132)由两个以上的支撑半环拼接形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1)为一个,所述伸缩部件(120)包括:
第一杆件(121),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121a)和第二端(121b),所述第一端(121a)铰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10),所述第二端(121b)设置于所述横梁(131),且所述第二端(121b)沿所述横梁(131)可移动设置;
第二杆件(122),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122a)和第四端(122b),所述第三端(122a)铰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10),所述第四端(122b)铰接于所述第一杆件(121)的所述第一端(121a)和所述第二端(121b)之间;
其中,所述第二杆件(122)可伸缩设置,以使所述第二端(121b)能够沿所述横梁(131)移动,同时沿所述第一方向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131)为两个,
所述伸缩部件(120)包括两个以上的升降杆(123),所述升降杆(123)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123a)和第二支撑端(123b);
所述升降杆(123)通过所述第一支撑端(123a)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分布于两个所述横梁(131),所述升降杆(123)通过所述第二支撑端(123b)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110);
其中,所述升降杆(123)沿所述第一方向的高度可调,以使所述横梁(131)带动所述支撑平台(200)沿所述第一方向可升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平台(200)包括:
缺口(230),由所述支撑平台(200)的边缘凹陷形成;
盖板(240),和所述缺口(230)形状相适配的盖板(240),以使当所述盖板(240)盖设于所述缺口(230)时,将所述缺口(230)封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110)包括:
固定环(111),与所述让位孔(210)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固定环(111)和所述让位孔(210)同轴设置;
支撑杆(112),所述支撑杆(112)的个数为两个以上,且两个以上的支撑杆(112)围绕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11)的周侧,所述主体支架(110)能够通过所述支撑杆(112)远离所述固定环(111)的端部卡位于所述塔筒内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11)由两个以上的固定半环拼接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固定块(300),能够固定于所述塔筒内,所述主体支架(110)能够卡位于所述固定块(300)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孔(210)周侧设置有防护围栏(211),所述防护围栏(211)沿所述第一方向具有预设高度。
14.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塔筒,所述塔筒内设置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为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升降平台。
CN201821162303.3U 2018-07-20 2018-07-20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Active CN2083968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2303.3U CN20839686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162303.3U CN20839686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96869U true CN208396869U (zh) 2019-01-18

Family

ID=65128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162303.3U Active CN208396869U (zh) 2018-07-20 2018-07-20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9686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1225A (zh) * 2019-04-04 2019-06-25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风机塔架平台非焊接连接结构
CN111120216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平台、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31225A (zh) * 2019-04-04 2019-06-25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风机塔架平台非焊接连接结构
CN109931225B (zh) * 2019-04-04 2023-12-22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一种风机塔架平台非焊接连接结构
CN111120216A (zh) * 2019-12-24 2020-05-08 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平台、塔筒以及风力发电机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30026B (zh) 电力检修工作平台及其系统
CN208396869U (zh) 升降平台及风力发电机组
CA3063515A1 (en) A lifting assembly for elevating components to a wind turbine and a method for using the lifting assembly
EP2327621A2 (en) A wind turbine installation vessel and an adjustment device of its center of gravity
CN105089935A (zh) 移动式海上风力涡轮机
EP2136074A2 (en) Frame support for a wind turbine nacelle
KR101511174B1 (ko) 해상 풍력발전기 설치장치
CN209021923U (zh) 立式多级泵维修装置
CN206464009U (zh) 一种小型风力发电机组故障模拟实验台底座
CN216929931U (zh) 一种抗风高稳定光伏发电设备
CN205381914U (zh) 一种输送设备
CN210266487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可调节式测风仪安装装置
CN206299194U (zh) 一种多用途三管塔
KR101599324B1 (ko) 블레이드 적재용 형상 가변 지그 및 블레이드 적재 기초구조물
CN213231460U (zh) 用于变电站检修的检修平台
CN209335485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机舱总装工装
CN207735041U (zh) 一种球囊导管检验移动平台
CN108840278B (zh) 一种用于风电叶片的放置架
CN207269210U (zh) 一种带导轨的光伏支架
CN217544295U (zh) 一种风电变压器便携检修装置
CN110307124A (zh) 一种混凝土塔筒用塔筒底平台
CN220279577U (zh) 一种检修用轻型工作台
CN216119206U (zh) 一种用于教学的风力发电实验模型
CN216342570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的安装架
CN108974438A (zh) 变压器骨架的定位装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