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81015U -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 Google Patents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81015U
CN208381015U CN201820591338.2U CN201820591338U CN208381015U CN 208381015 U CN208381015 U CN 208381015U CN 201820591338 U CN201820591338 U CN 201820591338U CN 208381015 U CN208381015 U CN 208381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valve
spool
valve body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133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鹏
郑海涛
陈艳军
张新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133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81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81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81015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所述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阀体相对的两端上,实现了结构紧凑,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两路外接油口的布置,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外接油口、第二外接油口分别控制阀体的控制阀芯在通流阀芯内的动作从而实现调节阻力块密封进油口的预紧力,实现了背压阀的三位两通的控制。

Description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具体涉及多路阀组主回油压力的控制。
技术背景
在液压挖掘机中为了防止液压执行器回转马达的吸空,需要在液压系统补油路上增加了背压阀,使液压多路阀组到液压油箱的回油背压足够高,保证回转马达制动过程中的油液补充,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回转马达,但由于第一个背压阀的压力过高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背压过高,而背压阀设定值一般2.5bar以上,实际工作中平均工作压力达到了4.0bar以上,峰值达到7.0bar左右,这样导致了整个系统压力升高,造成了没有必要的功率损失。
为了降低功率损失,功能上,如图4两位两通阀所示,在现有的两位两通阀基础上增加了一路外接控制油口,实现了三位两通的功能;结构上,如图1现有液控背压阀所示,目前回油背压阀的进回油口呈现90°夹角,这样在管路布置时不得不将对应的油管发生90°调整,增加了设计难度和不利于安装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两路外接油口的布置,实现了大流量低压损的功能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阀体相对的两端上。进、出油口在一条直线上,实现了结构紧凑,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两路外接油口的布置。
所述阀体内在进油口端上设有密封进油口的阻力块,所述阀体内在出油口端上设有通流阀芯,所述阀体在阻力块和通流阀芯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通流阀芯上设有过流通道将第一油腔与出油口连通,所述通流阀芯内设有沿进油口到出油口方向布设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安装有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阀芯孔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阀芯头端设置在第一油腔内通过第一弹簧与阻力块连接,尾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堵头连接,所述阀芯孔的头端通过控制阀芯与通流阀芯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尾端通过堵头密封。
所述控制阀芯设置在第一油腔内的部分上旋装有止动螺母,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阻力块与止动螺母之间。
所述阻力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控制阀芯安装在导向槽内,所述控制阀芯与导向槽内壁为滑动连接。
所述通流阀芯与阀体为螺纹或螺钉连接,所述堵头旋装在通流阀芯内。
作为本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阀芯孔内在阀芯孔的头端与控制阀芯之间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一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外接油口连接。
作为本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四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连接。
作为本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所述阀芯孔内在阀芯孔的头端与控制阀芯之间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一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外接油口连接,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四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连接。
所述通流阀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通过多根均匀分布的加强筋固定在内管上,所述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设置在所述加强筋内。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进、出油口在一条直线上,实现了结构紧凑,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实现了两路外接油口的布置;
2.进、出油油路的通流阀芯结构保证了进、出油口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实现常背压的作用;
3.通过第一外接油口和第二外接油口,实现了背压阀的三位两通的控制;
4.在现有紧凑型结构基础上,第一外接油口与第二外接油口的结构形式发生显著的改进,实现了在紧凑结构基础上的三位两通阀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三位两通背压阀原理。
图3通流阀芯结构图。
图4单独第一外接油口结构图。
图5单独第二外接油口结构图。
附图中,1.阻力块;2.第一弹簧;3.控制阀芯;4.通流阀芯; 5.阀体;6.堵头;7.进油口;8.第一油腔;9.第二油腔;10.第一油孔;11.第三油腔;12.第一外接油口;14.第四油腔;15. 第二油孔;16.第五油腔;17.第二外接油口;18.过流油道;19. 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述后门翻转和密封装置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5所示,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包括阀体5,所述阀体 5的进油口7和出油口19分别设置在阀体相对的两端上。所述阀体5 内在进油口端上设有密封进油口的阻力块1,所述阀体5内在出油口端上设有通流阀芯4,所述通流阀芯旋装在阀体内,所述阀体5在阻力块1和通流阀芯4之间形成第一油腔8,所述通流阀芯4上设有过流通道18将第一油腔8与出油口19连通,所述通流阀芯4内设有沿进油口到出油口方向布设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安装有控制阀芯3,所述控制阀芯3与阀芯孔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阀芯3头端设置在第一油腔8内通过第一弹簧2与阻力块1连接,尾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堵头6连接,所述阀芯孔的头端通过控制阀芯3与通流阀芯4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尾端通过堵头6密封,所述堵头6旋装在通流阀芯内,所述控制阀芯3设置在第一油腔内的部分上旋装有止动螺母,所述第一弹簧2安装在阻力块1与止动螺母之间。所述阻力块1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控制阀芯安装在导向槽内,所述控制阀芯与导向槽内壁为滑动连接。
实施例二:
所述阀芯孔内在阀芯孔的头端与控制阀芯之间设有第二油腔9,所述第二油腔9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一油孔10和第三油腔11 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外接油口12连接。
实施例三:
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14,所述第四油腔14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和第五油腔16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17连接。
实施例四:
所述阀芯孔内在阀芯孔的头端与控制阀芯之间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一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外接油口连接,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四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通流阀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通过多根均匀分布的加强筋固定在内管上,所述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设置在所述加强筋内。
通流阀芯4与阀体5配合构成第三油腔11与第五油腔16。
当进油口7进油时被阻力块1控制,其进油量的多少根据第一弹簧2的预紧力与第二弹簧确定,第一弹簧2的预紧力由控制阀芯3的行程或移动量确定。油液从进油口7进入第一油腔8,然后进入通流阀芯4的过流油道18,最后经过出油口19出油。
情况一:当外部控制油液进入第一外接油口12时,经过第一油腔11进入通流阀芯4内的第一油孔10,再进入第二油腔9,作用于控制阀芯3的左断面,在压力作用下使控制阀芯3向右移动,第一弹簧2的预紧力减少,当控制阀芯3到达一定行程时,进油口7进入到第一油腔的过流面积足够大,不足以形成阻力,此时油路完全导通,视为图3位置的左位。调节外部控制油液的压力,从而控制第二弹簧行程,可以得到不同的控制阀芯3的位置,使进油口7到第一油腔8 的过流面积发生逐渐变小,直至到0。
情况二:当外部控制油路进入第二控制油口17时,然后进入第五油腔16,通过第二油孔15进入到第四油腔,当外控压力上升时,使控制阀芯3向左移动,压缩第一弹簧2,从而使进油口7到第一油腔8的过流面积减少,预紧力增加,增加了回油背压;当外控压力足够大的时候,进油口7到第一油腔8的油路被完全阻隔,进油口7的油液不能通过进入到第一油腔8,实现了如图3所示的右位功能。
情况三:当第一外接油口12与第二外接油口17的外控压力都取消后,控制阀芯3在第一弹簧2与第二弹簧的共同作用下,处于一定的预紧力,从而实现常背压的作用。
基于情况一、二、三所述,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如图3所示的三种位置的控制方式的功能,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所述5的功能得到模拟输入信号(第一外接油口12与第二外接油口17)的逐渐变化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描述的三种位置的数字输入信号。

Claims (8)

1.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包括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设置在阀体相对的两端上,所述阀体内在进油口端上设有密封进油口的阻力块,所述阀体内在出油口端上设有通流阀芯,所述阀体在阻力块和通流阀芯之间形成第一油腔,所述通流阀芯上设有过流通道将第一油腔与出油口连通,所述通流阀芯内设有沿进油口到出油口方向布设的阀芯孔,所述阀芯孔内安装有控制阀芯,所述控制阀芯与阀芯孔内壁为滑动连接,所述控制阀芯头端设置在第一油腔内通过第一弹簧与阻力块连接,尾端通过第二弹簧与堵头连接,所述阀芯孔的头端通过控制阀芯与通流阀芯之间的密封圈密封,尾端通过堵头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芯设置在第一油腔内的部分上旋装有止动螺母,所述第一弹簧安装在阻力块与止动螺母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力块上设有导向槽,所述控制阀芯安装在导向槽内,所述控制阀芯与导向槽内壁为滑动连接或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阀芯与阀体为螺纹或螺钉连接,所述堵头旋装在通流阀芯内。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孔内在阀芯孔的头端与控制阀芯之间设有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一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一外接油口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四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孔内控制阀芯的尾端与堵头之间形成第四油腔,所述第四油腔通过设置在通流阀芯上的第二油孔与设置在阀体上的第二外接油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流阀芯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外管通过两根或两根以上均匀分布的加强筋固定在内管上,所述第一油孔和第二油孔设置在所述加强筋内。
CN201820591338.2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81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1338.2U CN20838101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1338.2U CN20838101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81015U true CN208381015U (zh) 2019-01-15

Family

ID=64972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1338.2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8381015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8101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1235A (zh) * 2018-04-24 2018-08-03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1235A (zh) * 2018-04-24 2018-08-03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及其控制方法
CN108361235B (zh) * 2018-04-24 2023-09-08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636B (zh) 一种挖掘机负载敏感压力补偿多路阀
CN100590324C (zh) 先导比例方向节流阀
CN208381015U (zh)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
CN102995680A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的斗杆液压控制回路
CN202251173U (zh) 非差动浮动双缸总成
CN207526791U (zh) 可控先导式溢流阀
CN103603971B (zh) 一种单油道、双阀芯并联式大功率挖掘机用多路阀
CN108005988A (zh) 延时制动控制阀、液压系统及挖掘机
CN103058085B (zh) 卷扬马达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
CN104564885A (zh) 一种高集成用于先导控制模式的双向回转阀
CN205715031U (zh) 一种带机械解锁装置的多路换向阀
CN209414295U (zh) 一种逻辑阀
CN108361235A (zh) 一种紧凑型液控背压阀及其控制方法
CN202954380U (zh) 一种液压挖掘机的斗杆液压控制回路
CN201513403U (zh) 一种多级油缸集成控制液压阀组
CN108167253A (zh) 缓冲溢流阀
CN204646822U (zh) 一种用于装载机的液压控制系统
CN204083373U (zh) 一种带卸荷保护的多路阀
CN104806594B (zh) 一种具有油缸负载保持功能的多路阀
CN203065074U (zh) 卷扬马达液压系统及旋挖钻机
CN2786385Y (zh) 多功能柔性水力控制阀
CN207750528U (zh) 一种五通阀
CN2893260Y (zh) 整体插装式多功能电液控换向阀
CN205423374U (zh) 过桥式多路换向阀
CN103644158B (zh) 电磁先导滑阀式液压换向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0

Address after: 214415, No. 55 West Ring Road, Jiangyin Town, Wuxi, Jiangsu

Patentee after: WUXI PEAK HYDRAULIC Co.,Ltd.

Address before: 410100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Changsha City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Li Xiang Road No. 16 sunward Industrial Park

Patentee before: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6

Address after: 410100 About 140 meters south of Shanhe Industrial City, Liangtang East Road, Changsha County,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nward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55, Huanxi Road, Zhutang Town,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UXI PEAK HYDRAULIC Co.,Lt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8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1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