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4240U -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4240U
CN208364240U CN201820405966.7U CN201820405966U CN208364240U CN 208364240 U CN208364240 U CN 208364240U CN 201820405966 U CN201820405966 U CN 201820405966U CN 208364240 U CN208364240 U CN 208364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pansion tank
chamber
partition
several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059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忠山
朱亮
李鑫
代建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059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4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4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4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互不连通的若干个子膨胀箱,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箱,所述第一膨胀箱包括虹吸腔与除气腔,所述虹吸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入口连通,所述除气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出口和加液口连通,所述虹吸腔在其底部通过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所述除气腔连通。本实用新型的膨胀箱包含多个子膨胀箱,能够满足多个冷却系统的需求,且虹吸腔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膨胀箱在布置时其最低液面不需要高于所有冷却系统的最高液面,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膨胀箱的布置更加灵活。

Description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上可能存在发动机冷却系统、水冷中冷系统、新能源电池、电机冷却系统中的一个或几个,每个系统对工作水温的要求和除气的要求不同,为满足不同的要求,各系统各自采用一个膨胀箱放在不同的位置,这样给布置和性能集成带来很大的困难。
为了实现更紧凑的结构和更好的性能,设计了一种新的膨胀箱,它将一个膨胀箱分隔成多个各自独立、互不连通的子膨胀箱,利用不同的子膨胀箱与不同的冷却系统相连,将原来多个不同结构和功能的膨胀箱通过一个膨胀箱来实现,但一个膨胀箱很难满足所有系统的要求,例如,膨胀箱布置时要求膨胀箱最低液面比冷却系统的最高液面高,以避免气体聚集在冷却系统里,而在汽车的发动机舱中,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适合安装此种膨胀箱的合适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满足不同冷却系统要求且便于安装布置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互不连通的若干个子膨胀箱,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箱,所述第一膨胀箱包括虹吸腔与除气腔,所述虹吸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入口连通,所述除气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出口和加液口连通,所述虹吸腔在其底部通过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所述除气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膨胀箱包括第一箱体及设于第一箱体内的若干个第一隔板,所述虹吸腔和所述除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开设于所述虹吸腔的其中一个第一隔板的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腔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小腔,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膨胀箱中部的中部第一腔和围绕所述中部第一腔的若干个周侧第一腔,所述周侧第一腔中的一个为虹吸腔,所述中部第一腔和其余的周侧第一腔为除气腔,所述中部第一腔和所述其余的周侧第一腔通过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连通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所述第一隔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下部的第一中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一中隔板与第一箱体内壁的第一侧隔板,所述第一中隔板和所述第一侧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小腔,所述第一中隔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第一中隔板的若干个第一连通槽,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侧隔板为无开孔隔板,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的所述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中隔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膨胀箱,所述第二膨胀箱包括第二箱体及设于第二箱体内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腔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二小腔,所述若干个第二小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膨胀箱中部的中部第二腔和围绕所述中部第二腔的若干个周侧第二腔,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相互连通,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加液口相连,所述周侧第二腔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均为除气腔。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通过设于所述中部第二腔侧壁的若干个第二连通槽、设于所述周侧第二腔中至少一个的侧壁底部的第二冷却液通道以及设于所述周侧第二腔侧壁上部的若干个空气通道相互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膨胀箱的加液口,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下部的第二中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二中隔板与第二箱体内壁的第二侧隔板,所述第二中隔板和所述第二侧隔板将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腔体分隔为所述中部第二腔和所述周侧第二腔,所述第二中隔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第二中隔板的若干第二连通槽,所述周侧第二腔的所述第二侧隔板的上部设有空气连通孔,所述周侧第二腔的其中之一的第二侧隔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冷却液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一个第一膨胀箱和一个第二膨胀箱,所述第一膨胀箱设于水冷中冷系统中,所述第二膨胀箱设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
进一步地,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之间通过设于所述子膨胀箱外部的筋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子膨胀箱包括箱体上盖和箱体下盖,所述箱体上盖和所述箱体下盖通过热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箱体上盖上设有最大液位指示线,所述箱体下盖上设有最小液位指示线。
本实用新型的膨胀箱包含多个子膨胀箱,该多个子膨胀箱能够与不同的冷却系统相连,满足多个冷却系统的需求;虹吸腔的设置使本实用新型的膨胀箱在布置时其最低液面不需要高于所有冷却系统的最高液面,从而使本实用新型膨胀箱的布置更加灵活;本实用新型将多个膨胀箱集成与一个膨胀箱中,与各冷却系统各自设置膨胀箱相比,结构更加紧凑,且能够减少膨胀箱安装点,节省安装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箱体下盖的示意图。
图4所示为应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水冷中冷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互不连通的若干个子膨胀箱,该若干个子膨胀箱之间通过设于子膨胀箱外部的筋板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两个子膨胀箱,这两个子膨胀箱分别为第一膨胀箱20和第二膨胀箱30。
请进一步参阅图3,第一膨胀箱20包括第一箱体21及设于第一箱体21内的若干个第一隔板22。第二膨胀箱30包括第二箱体31及设于第二箱体31内的若干个第二隔板32。第一箱体21包括第一上盖21a和第一下盖21b,第二箱体31包括第二上盖31a和第二下盖31b,第一上盖21a和第二上盖31a通过筋板10连接,共同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箱体上盖。第一下盖21b与第二下盖31b通过筋板10连接,共同构成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箱体下盖。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箱体上盖和箱体下盖通过注塑的方式一体注塑成型,且通过热板焊接在一起。第一上盖21a和第二上盖31a上设有对应膨胀箱的最大液位指示线,第一下盖21b和第二下盖31b上设有对应膨胀箱的最小液位指示线。
进一步地,第一箱体21的顶部的中部设有第一膨胀箱20的加液口23,第一箱体21的顶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膨胀箱20的入口24,第一箱体21的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一膨胀箱20的出口26。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膨胀箱20设于水冷中冷系统中,第一膨胀箱20的入口24通过管路与中冷器相连,第一膨胀箱20的出口26通过管路与水泵相连。
请继续参阅图3,第一隔板22包括设于第一膨胀箱20的加液口23下部的第一中隔板22a和连接第一中隔板22a与第一箱体21内壁的第一侧隔板22b。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隔板22a为圆筒状,且第一中隔板22a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连通槽22c,这些第一连通槽22c自上而下贯穿第一中隔板22a,将第一中隔板22a分隔成若干个第一弧形部。第一中隔板22a和第一侧隔板22b将第一箱体21内部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小腔27。该若干个第一小腔27的至少其中之一为虹吸腔,该若干个第一小腔27的其余小腔为除气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隔板22a和第一侧隔板22b将第一箱体21内部的腔体分隔为五个第一小腔27。该五个第一小腔27包括位于第一膨胀箱20中部的中部第一腔27a和围绕该中部第一腔27a的四个周侧第一腔27b。该四个周侧第一腔27b中的一个为虹吸腔,该中部第一腔27a和其余三个周侧第一腔27b为除气腔,该四个除气腔通过第一连通槽22c连通。进一步地,该四个除气腔中的一个周侧第一腔27b与第一膨胀箱20的出口26连通,该四个除气腔中的中部第一腔27a与第一膨胀箱20的加液口23连通,该中部第一腔27a与该四个除气腔中的其余三个通过第一连通槽22c连通。该虹吸腔与第一膨胀箱20的入口24连通,且该虹吸腔的第一侧隔板22b为无开孔隔板(即该第一侧隔板22b上没有设置开孔),该虹吸腔的第一中隔板22a的底部设有第一冷却液通道22d,该第一冷却液通道22d连通该虹吸腔与该除气腔中的中部第一腔27a。此种结构设计使得虹吸腔的功能类似于虹吸原理中连接两个液面之间的连通管,其出口位于除气腔的液面之下,由于虹吸原理中,只要连通管的管口一直在其连通的两个液面之下,连通管中会一直充满液体,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虹吸腔应处于常满状态,例如图4所示。
请进一步参阅图3,第二箱体31的顶部的中部设有第二膨胀箱30的加液口33,第二箱体31的顶部的两个相对侧均设有第二膨胀箱30的入口34、35,第二箱体31的底部的一侧设有第二膨胀箱30的出口3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膨胀箱30设于发动机系统中,第二膨胀箱30的两个入口34分别通过管路与散热器和发动机相连,第二膨胀箱30的出口36通过管路与水泵相连。
第二隔板32包括设于第二膨胀箱30的加液口33下部的第二中隔板32a和连接第二中隔板32a与第二箱体31内壁的第二侧隔板32b。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隔板32a为圆筒状,且第二中隔板32a上开设有若干第二连通槽32c,这些第二连通槽32c自上而下贯穿第二中隔板32a,将第二中隔板32a分隔成若干个第二弧形部。第二中隔板32a和第二侧隔板32b将第二箱体31内部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第二小腔37。该若干个第二小腔37均为除气腔,这些除气腔通过第二连通槽32c、设于第二侧隔板32b上部的空气连通孔(图未示)、以及设于其中部分除气腔的第二侧隔板32b底部的第二冷却液通道32d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中隔板32a和第二侧隔板32b将第二箱体31内部的腔体分隔为五个第二小腔37,该五个第二小腔37包括位于第二膨胀箱30中部的中部第二腔37a和围绕该中部第二腔37a的四个周侧第二腔37b,该中部第二腔37a与其中的两个周侧第二腔37b之间通过第二连通槽32c连通,其中的另两个周侧第二腔37b的其中之一的第二侧隔板32b的底部设置该第二冷却液通道32d,该四个周侧第二腔37b的第二侧隔板32b的顶部均设有该空气连通孔,如此,可使该五个除气腔相互连通,并且,该中部第二腔37a与第二膨胀箱30的加液口33相连,该周侧第二腔37b中的三个分别与第二膨胀箱30的两个入口34以及第二膨胀箱30的出口36连通,因此,第二膨胀箱30的功能和布置要求与普通的多腔室膨胀箱相同,其布置时要求第二膨胀箱30的最低液面比对应的冷却系统的最高液面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分别与不同冷却系统相连的多个子膨胀箱,而其中至少一个子膨胀箱又包括处于常满状态的虹吸腔,当含气体的冷却液从对应膨胀箱的入口流入虹吸腔时,虹吸腔内的冷却液会通过虹吸腔底部的第一冷却液通道把气体带入除气腔,在除气腔内完成水汽分离,分离后的液体进入冷却循环,由于虹吸作用,虹吸腔会始终处于充满状态,而连通除气腔和冷却系统管路内的冷却液,使冷却系统液面比膨胀箱液面高时仍能实现正常的除气和冷却循环,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在布置时不必要求其最低液面高于所有冷却系统的最高液面,使本实用新型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的布置更加灵活,更能适应发动机舱内部空间的要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两个子膨胀箱,这两个子膨胀箱分别为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即上文中的第一膨胀箱)和不带虹吸功能的普通膨胀箱(即上文中的第二膨胀箱),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该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也可以包括三个子膨胀箱、四个子膨胀箱等,这些子膨胀箱可以包括一个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两个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或者全部为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也就是说,这些子膨胀箱中应至少包括一个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而其中不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的数量不限,并且不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内也可以不用设置隔板,而使不带虹吸功能的子膨胀箱内只有一个大腔室。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包括互不连通的若干个子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膨胀箱,所述第一膨胀箱包括虹吸腔与除气腔,所述虹吸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入口连通,所述除气腔与对应的第一膨胀箱的出口和加液口连通,所述虹吸腔在其底部通过第一冷却液通道与所述除气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箱包括第一箱体及设于第一箱体内的若干个第一隔板,所述虹吸腔和所述除气腔通过所述第一隔板隔开,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开设于所述虹吸腔的其中一个第一隔板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腔体通过所述第一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小腔,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膨胀箱中部的中部第一腔和围绕所述中部第一腔的若干个周侧第一腔,所述周侧第一腔中的一个为虹吸腔,所述中部第一腔和其余的周侧第一腔为除气腔,所述中部第一腔和所述其余的周侧第一腔通过设于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第一连通槽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设有所述第一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所述第一隔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一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下部的第一中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一中隔板与第一箱体内壁的第一侧隔板,所述第一中隔板和所述第一侧隔板将所述第一箱体内部的腔体分隔为若干个第一小腔,所述第一中隔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第一中隔板的若干个第一连通槽,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的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侧隔板为无开孔隔板,且所述若干个第一小腔的所述至少其中之一的第一中隔板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一冷却液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膨胀箱,所述第二膨胀箱包括第二箱体及设于第二箱体内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部腔体通过所述第二隔板分隔为若干个第二小腔,所述若干个第二小腔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膨胀箱中部的中部第二腔和围绕所述中部第二腔的若干个周侧第二腔,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相互连通,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加液口相连,所述周侧第二腔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入口和出口相连,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均为除气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第二腔与所述周侧第二腔通过设于所述中部第二腔侧壁的若干个第二连通槽、设于所述周侧第二腔中至少一个的侧壁底部的第二冷却液通道以及设于所述周侧第二腔侧壁上部的若干个空气通道相互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设有第二膨胀箱的加液口,所述第二隔板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膨胀箱的所述加液口下部的第二中隔板和连接所述第二中隔板与第二箱体内壁的第二侧隔板,所述第二中隔板和所述第二侧隔板将所述第二箱体内部的腔体分隔为所述中部第二腔和所述周侧第二腔,所述第二中隔板上开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所述第二中隔板的若干第二连通槽,所述周侧第二腔的所述第二侧隔板的上部设有空气连通孔,所述周侧第二腔的其中之一的第二侧隔板的底部设有第二冷却液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包括一个第一膨胀箱和一个第二膨胀箱,所述第一膨胀箱设于水冷中冷系统中,所述第二膨胀箱设于发动机冷却系统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子膨胀箱之间通过设于所述子膨胀箱外部的筋板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子膨胀箱包括箱体上盖和箱体下盖,所述箱体上盖和所述箱体下盖通过热板焊接在一起,所述箱体上盖上设有最大液位指示线,所述箱体下盖上设有最小液位指示线。
CN201820405966.7U 2018-03-23 2018-03-23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Active CN208364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5966.7U CN208364240U (zh) 2018-03-23 2018-03-23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05966.7U CN208364240U (zh) 2018-03-23 2018-03-23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4240U true CN208364240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23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05966.7U Active CN208364240U (zh) 2018-03-23 2018-03-23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424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851A (zh) * 2022-03-24 2022-07-01 浙江德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膨胀水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7851A (zh) * 2022-03-24 2022-07-01 浙江德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膨胀水壶
CN114687851B (zh) * 2022-03-24 2022-09-16 浙江德众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膨胀水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96339B2 (en) U-flow stacked plate heat exchanger
CN106461352B (zh) 具有滑动安装支架的热交换器
CN107228031A (zh) 用于联接到汽缸盖的排气再循环冷却器的系统和方法
BRPI1100834A2 (pt) cabeça de cilindro para um motor de combustão interna
JP2010174709A (ja) 内燃機関の冷却装置
CN101566114B (zh) 具有整体式曲轴箱通风系统的进气组件
US20140338873A1 (en) Stacked-Plate Heat Exchanger Including A Collector
CN208364240U (zh) 发动机冷却系统膨胀箱
CN109256961A (zh) 电力转换装置
CN106922161B (zh) 多气缸发动机的气缸盖
CN101984238A (zh) 柴油机多功能罩壳
CN206129402U (zh) V型柴油机冷却水路与润滑油路的分配体
RU2557646C2 (ru) Модульная система дл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устройства радиатора и охладитель наддувочного воздуха и радиаторный жидкостный охладитель, сформированные посредством такой модульной системы
CN214787722U (zh) 缸盖水套、缸盖和发动机
KR101830475B1 (ko) 통합형 서모스탯 밸브 및 과급 공기 쿨러 덮개 조립체
CN209444418U (zh) 排气管结构
CN209431738U (zh)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冰箱
CN207686874U (zh) 一种直通式空气滤清器
CN105927431B (zh) 一种冷却器内置且具有高密封性的发动机进气歧管
JP2552695Y2 (ja) 複合式熱交換器
JPH04184097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215292700U (zh) 发动机冷却结构及发动机
JPS60169095A (ja) 特に自動車両用ラジエ−タのような熱交換器に使用される水ボツクスおよびエキスパンシヨンチヤンバ装置
CN216975013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及其具有膨胀水箱的换热器
US20190310145A1 (en) Dynamometer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