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60414U -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60414U
CN208360414U CN201820799757.5U CN201820799757U CN208360414U CN 208360414 U CN208360414 U CN 208360414U CN 201820799757 U CN201820799757 U CN 201820799757U CN 208360414 U CN208360414 U CN 208360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chain
axle
sliding axle
transmission
movable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9975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99757.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60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60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60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动滑轮组、定滑轮组、传动链和转动轴;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传动链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第三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沿所述滑轨相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定滑轮组并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转动。

Description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传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行车一般通过腿部的循环蹬踏将脚踏力由曲柄、链轮传递到飞轮及后轮上,从而驱动自行车行进,但上述结构的传动过程阻力较大,导致行进过程较为吃力,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能够有效增大自行车传动比的传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自行车传动结构阻力大、行进较为吃力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动滑轮组、定滑轮组、传动链和转动轴;
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所述第二滑动轴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动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
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列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滑轨的另一端;
所述传动链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第三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沿所述滑轨相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转动。
所述滑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第一滑动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两条所述滑道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滑轨和传动链位于所述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链为链条、钢索或迪尼玛绳。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传动组件,以及轮毂轴承,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轮毂轴承外并与所述轮毂轴承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轮毂轴承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为棘轮轴;所述包括主体和延伸部,所述主体的外壁面设置有外齿,所述主体的内壁面设置内齿,所述轮毂轴承上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与内齿相适配;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扭簧和车轴,所述车轴穿设于所述轮毂轴承内,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车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车轴相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中轴、曲柄和脚蹬,所述脚蹬通过所述曲柄与所述中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的活动端与所述脚蹬相连接,所述脚蹬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组件,包括滑轨、动滑轮组、定滑轮组、传动链和转动轴;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所述第二滑动轴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动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列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滑轨的另一侧;所述传动链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第三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沿所述滑轨相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转动。所述传动组件的传动原理为:当用一倍的力匀速拉动所述第一传动链的活动端时,当忽略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及滑动轴、滑轨之间的摩擦力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所述第三传动链上能够产生三倍的力,所述第二传动链上能够产生二倍的力,因此能够更为省力的拉动所述转动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所述的传动装置,以及轮毂轴承。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轮毂轴承外,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轮毂轴承相连接,当所述转动轴正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轮毂轴承正向转动,从而带动自行车的轮毂正转,进而能够驱动自行车轮前行,且行进过程更为省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因此所述自行车也具有驱动省力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传动组件的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棘轮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棘轮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轮毂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的棘轮轴与轮毂轴承相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滑轨,11-第一滑动轴,12-第二滑动轴,13-滑道,2-动滑轮组,21-第一动滑轮,22-第二动滑轮,3-定滑轮组,31-第一定滑轮,32-第二定滑轮,4-传动链,41-第一传动链,42-第二传动链,43-第三传动链,5-转动轴,51-主体,52-延伸部,53-外齿,54-内齿,55-凹槽,6-轮毂轴承,61-拨片,7-扭簧,8-车轴,9-脚蹬,10-中轴,11-曲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显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的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传动组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滑轨1、动滑轮组2、定滑轮组3、传动链4和转动轴5;
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11和第二滑动轴12,所述第一滑动轴11和所述第二滑动轴12能够沿所述滑轨1滑动;所述动滑轮组2包括第一动滑轮21和第二动滑轮22;所述第一动滑轮21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轴11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滑动轴11转动;所述第二动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轴12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滑动轴12转动;
所述定滑轮组3包括第一定滑轮31和第二定滑轮32,所述第一定滑轮3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32并列设置于所述滑轨1的一端,所述转动轴5设置于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
所述传动链4包括第一传动链41、第二传动链42和第三传动链43;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11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22和所述第一动滑轮21,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2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22沿所述滑轨1相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链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12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3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32并与所述转动轴5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1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5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组件包括滑轨1、动滑轮组2、定滑轮组3、传动链4和转动轴5;所述滑轨1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11和第二滑动轴12,所述第一滑动轴11和所述第二滑动轴12能够沿所述滑轨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动滑轮组2包括第一动滑轮21和第二动滑轮22;所述第一动滑轮21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轴11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滑动轴11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动滑轮21的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动轴11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所述第二动滑轮22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轴12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滑动轴12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动滑轮21的滑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滑动轴11在所述滑轨1上滑动。
所述定滑轮组3包括第一定滑轮31和第二定滑轮32,所述第一定滑轮3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32并列设置于所述滑轨1的一端,所述转动轴5设置于所述滑轨1的另一端,即所述第一定滑轮3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32并列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动滑轮22的一端,所述转动轴5对应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一动滑轮21的一端。
所述传动链4包括第一传动链41、第二传动链42和第三传动链43;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11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22和所述第一动滑轮21并形成活动端,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活动端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21、所述第二动滑轮22及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动轴11和所述第二滑动轴12沿所述滑轨1相向运动;同样若拉动所述第一滑动轴11和所述第二滑动轴12沿所述滑轨1背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2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22沿所述滑轨1背向运动,此时使得所述第一动滑轮21和所述第二动滑轮22连同所述第一传动链41回到原位。
所述第二传动链4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12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链42的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31和所述第二定滑轮32并与所述转动轴5相连接;当拉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使所述第一动滑轮21及所述第二动滑轮22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二动滑轮22通过所述第二滑动轴12能够拉动所述第二传动链42绕两个定滑轮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5沿第一方向转动。同样当所述转动轴5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二传动链42能够拉动所述第二滑动轴12及所述第二动滑轮22向背离所述第一动滑轮21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二动滑轮22回到原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所述第三传动链4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11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5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5转动。当拉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使所述第一动滑轮21及所述第二动滑轮22相向运动时,所述第一动滑轮21通过所述第一滑动轴11能够拉动所述第三传动链43运动,从而带动所述转动轴5沿第一方向转动。同样当所述转动轴5沿第二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三传动链43能够拉动所述第一滑动轴11及所述第一动滑轮21向背离所述第二动滑轮22的方向运动,使所述第一动滑轮21回到原位。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方向相反。
本申请的传动组件的传动原理为:当用一倍的力匀速拉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活动端时,当忽略所述动滑轮组2、定滑轮组3及滑动轴、滑轨1之间的摩擦力时,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所述第三传动链43上能够产生三倍的力;再根据滑轮组的省力原理,所述第二传动链42上能够产生二倍的力,因此能够更为省力的拉动所述转动轴5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组件中的定滑轮组3可根据实际的需求设计为一个定滑轮或多个定滑轮,其结构和原理与两个定滑轮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滑轨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13,所述第一滑动轴11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12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两条所述滑道13内。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滑轨1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13,两条滑道13对应设置于所述动滑轮组2的两侧,所述滑动轴穿过对应的动滑轮且滑轮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两条所述滑道13内,使得滑动轴的滑动更为稳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动滑轮组2、定滑轮组3、滑轨1和传动链4位于所述壳体内。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壳体,所述动滑轮组2、定滑轮组3、滑轨1和传动链4位于所述壳体内,从而能够对上述的组件起到支撑及保护的作用,同时也便于对所述传动组件整体进行应用或安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传动链4为链条、钢索或迪尼玛绳。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链4为链条、钢索或迪尼玛绳,上述几种结构能保证一定的拉动强度,从而保证装置传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及装置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传动组件,以及轮毂轴承6,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动轴5套设于所述轮毂轴承6外并与所述轮毂轴承6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轮毂轴承6转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传动装置,以及轮毂轴承6。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动轴5套设于所述轮毂轴承6外,所述转动轴5与所述轮毂轴承6相连接,当所述转动轴5正转时,能够带动所述轮毂轴承6正向转动,从而带动自行车的轮毂正转,进而能够驱动自行车轮前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转动轴5为棘轮轴。如图6至图9所示,所述棘轮轴包括主体51和延伸部52,所述主体51的外壁面设置有外齿53,所述主体51的内壁面设置内齿54,所述轮毂轴承6上设置有拨片61,所述拨片61与内齿54相适配;所述延伸部52上设置有凹槽55。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转动轴5为棘轮轴,所述棘轮轴包括主体51和延伸部52,所述主体54的外壁面设置有外齿53,所述主体51的内壁面设置内齿54,所述轮毂轴承6上设置有拨片61,所述拨片61与内齿54相适配;所述棘轮轴沿正向转动时其内齿54能够对拨片6产生推动力,从而能够驱动所述轮毂轴承6转动,从而带动自行车的车轮前行。当所述棘轮轴沿反向转动时,内齿54对拨片61无力的作用,因此所述棘轮轴不会带动所述轮毂轴承6转动,但能够实现所述动滑轮组2的归位;此时再驱动所述棘轮轴正转,并自行车的车轮前行,重复上述过程以进行持续的驱动过程。此外,当传动链为链条时,其与棘轮轴外壁面的外齿53相适配,链条通过外齿53驱动棘轮轴转动;当传动链为钢索或迪尼玛绳时,其缠绕于棘轮轴的延伸部52上,通过带动延伸部52转动从而驱动棘轮轴转动;并且钢索或迪尼玛绳位于凹槽55内,凹槽55能够对绳索进行限位,防止其在延伸部上发生滑动。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传动装置中的棘轮轴和轮毂轴承6可设计为分体式结构,亦可设计为一体式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扭簧7和车轴8,所述车轴8穿设于所述轮毂轴承6,所述扭簧7设置于所述车轴8上,且所述扭簧7的一端与所述车轴8相连接,所述扭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轴相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扭簧7和车轴8,所述车轴8穿设于所述轮毂轴承6且所述车轴8的两端与自行车车架相固定连接;所述扭簧7设置于所述车轴8上,且所述扭簧7的一端与所述车轴8相连接,所述扭簧7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轴相连接,因此当所述棘轮轴正转时能够带动所述扭簧7发生扭转产生扭力,当所述棘轮轴停止正转时所述扭簧7在扭力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所述棘轮轴发生反转,从而在所述动滑轮组2回归原位;重复上次过程以实现对自行车车轮连续的驱动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中轴10、曲柄11和脚蹬9,所述脚蹬9通过所述曲柄11与所述中轴10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活动端与所述脚蹬9相连接,所述脚蹬9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运动。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还包括中轴10、曲柄11和脚蹬9,所述脚蹬9通过所述曲柄11与所述中轴10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41的活动端与所述脚蹬9相连接,所述脚蹬9在向前蹬动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运动,从而带动所述棘轮轴以及所述自行车轮向前转动。当所述脚蹬9向前转动半圈后所述扭簧7的扭力已达到一定值,此时所述棘轮轴会在所述扭簧7的作用下反转,从而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41以及脚蹬9相后转动,所述扭簧7产生的扭力能够驱动所述脚蹬9向后转动半圈,转动后再重复上述过程以实现持续的驱动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在该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中轴10的两侧并分别与所述中轴10两侧的所述脚蹬9相连接。具体地,两个所述传动组件共同作用于同一自行车的车轮毂,两侧的所述脚蹬9交替向前蹬动,从而交替的驱动自行车的车轮毂向前转动,从而实时自行车持续的向前行进。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自行车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因而具有所述自行车传动装置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此应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组件及自行车传动装置作用于自行车的后轮从而驱动自行车前行。并且实用新型提供的传动组件及自行车传动装置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自行车,同样可以应用于电动车、代步车等相关装置上,在此不再具体说明。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滑轨、动滑轮组、定滑轮组、传动链和转动轴;
所述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动轴和第二滑动轴,所述第一滑动轴和所述第二滑动轴能够沿所述滑轨滑动;所述动滑轮组包括第一动滑轮和第二动滑轮;所述第一动滑轮套设在所述第一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一滑动轴转动;所述第二动滑轮套设于所述第二滑动轴上,且能够绕所述第二滑动轴转动;
所述定滑轮组包括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列设置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转动轴设置于所述滑轨的另一端;
所述传动链包括第一传动链、第二传动链和第三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二动滑轮和所述第一动滑轮,牵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动滑轮和所述第二动滑轮沿所述滑轨相向运动;所述第二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绕设于所述第一定滑轮和所述第二定滑轮并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三传动链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滑动轴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转动轴相连接,用于使所述转动轴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滑道,所述第一滑动轴的两端与所述第二滑动轴的两端分别对应位于两条所述滑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动滑轮组、定滑轮组、滑轨和传动链位于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链为链条、钢索或迪尼玛绳。
5.一种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传动组件,以及轮毂轴承,所述传动组件的所述转动轴套设于所述轮毂轴承外并与所述轮毂轴承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轮毂轴承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为棘轮轴;所述包括主体和延伸部,所述主体的外壁面设置有外齿,所述主体的内壁面设置内齿,所述轮毂轴承上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与内齿相适配;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扭簧和车轴,所述车轴穿设于所述轮毂轴承内,所述扭簧设置于所述车轴上,且所述扭簧的一端与所述车轴相连接,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棘轮轴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轴、曲柄和脚蹬,所述脚蹬通过所述曲柄与所述中轴相连接;所述第一传动链的活动端与所述脚蹬相连接,所述脚蹬转动能够带动所述第一传动链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
10.一种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传动装置。
CN201820799757.5U 2018-05-28 2018-05-28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Active CN208360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757.5U CN208360414U (zh) 2018-05-28 2018-05-28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99757.5U CN208360414U (zh) 2018-05-28 2018-05-28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60414U true CN208360414U (zh) 2019-01-11

Family

ID=64930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99757.5U Active CN208360414U (zh) 2018-05-28 2018-05-28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60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2093A (zh) * 2018-05-28 2018-09-07 崔伟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02093A (zh) * 2018-05-28 2018-09-07 崔伟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60414U (zh)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CN207631420U (zh) 人动力车直线蹬踏驱动装置
CN108502093A (zh) 传动组件、自行车传动装置及自行车
CN205661619U (zh) 一种脚踏车的传动机构和包括该传动机构的脚踏车
CN204567949U (zh) 一种自行车
JP4040653B2 (ja) クランク装置、それを備えた乗り物用クランクペダル装置、及びそれらを備えた乗り物
CN203681818U (zh) 一种省力自行车
CN2153515Y (zh) 用于自行车或三轮车的传动装置
CN202295207U (zh) 具差速辅助轮的自行车
CN105882863A (zh) 链条驱动的直线脚踏式自行车
CN100493981C (zh) 杠杆传动自行车
CN103482003B (zh) 一种组合曲柄机构
CN203410590U (zh) 一种采用二级变速的省力脚踏车
CN102069885A (zh) 手动脚踏快速健身自行车和三轮车
CN203473174U (zh) 一种组合曲柄机构
CN202213687U (zh) 可伸缩曲柄轨道式自行车
CN203032864U (zh) 一种多驱健身弓形能装置
CN201566775U (zh) 三轮滑板车
CN201863977U (zh) 一种自行车
CN201254248Y (zh) 一种踩踏式自行车
CN201719456U (zh) 一种轮椅
CN206954507U (zh) 平蹬式人力飞机
CN202379041U (zh) 一种反驱动健身自行车
CN206926782U (zh) 传动装置和自行车
CN210149494U (zh) 前置式自行车无极变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