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40262U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340262U CN208340262U CN201820516154.XU CN201820516154U CN208340262U CN 208340262 U CN208340262 U CN 208340262U CN 201820516154 U CN201820516154 U CN 201820516154U CN 208340262 U CN208340262 U CN 20834026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 valve block
- sealing ring
- bulge
- press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具有1.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密封性能可靠,且制作成本较低;2.装配简单,方便更换,可轻易拆卸失效了的凸起结构密封圈,并更换新品,其他零配件可回收利用,节约资源等优点。本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上固设有阶梯轴面或环形件面,阶梯轴面或环形件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阀片,支撑阀片上端的槽内可拆卸地安装有凸起结构密封圈,凸起结构密封圈的承压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压板,压板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紧固件,将压板、凸起结构密封圈和支撑阀片紧固在密封杆上。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空气净化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阀片,尤其涉及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压缩空气净化处理的设备中,一般使用带有凸起结构密封环的端面密封阀片,一般采用两种工艺进行加工,一种为用金属或陶瓷阀片上开槽后在槽内进行硫化工艺加工一个凸起的密封环;另一种为在金属或陶瓷阀片上的内大口小的密封槽内,采用密封材料加温软化后,使用机械设备压装工艺制作。现在带有凸起结构密封环的端面密封阀片,采用硫化密封结构工艺制作,不但工艺要求复杂成本较高,特别是达到密封一定压力空气的要求条件,其硫化的橡胶层工艺难度更大,制作工程报废率很高。而采用机械压装密封材料工艺制作,装配设备投入较大。上述两种工艺制作出的端面密封阀片,有以下的缺点:1.工艺要求复杂,成品率低下,成本较高;2.一旦密封面失效,其他零配件不易回收利用,资源浪费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装配简单、成品率高、更换方便、零件可回收再利用、节约资源的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进气管路、主出气管路、第一排放阀组件、第二排放阀组件、第一干燥筒、第二干燥筒和电磁阀,主进气管路均与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相连接,第一排放阀组件的第一进气孔与第一干燥筒相连通,第二排放阀组件的第二进气孔与第二干燥筒相连通,第一干燥筒的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干燥筒的第二出气口均与主出气管路相连接,电磁阀与第一排放阀组件的第一先导气孔相连接,电磁阀也与第二排放阀组件的第二先导气孔相连接,限定先导气孔的作用,控制排放阀的开闭,电磁阀的阀芯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先导气孔和第二先导气孔先后通入压缩空气,并使两者中后进压缩空气的其一能够泄压至电磁阀中,第一出气口与第二出气口之间经再生管路连通。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该二位三通电磁阀的阀芯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从而实现了二位五通阀的制御功能,保证了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在各自的切换时点,其一获得先导气体,使得排放阀组件的气流通道按照时序要求进行打开,排出该侧干燥筒中附剂再生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另一排出先导气体,使得排放阀组件的气流通道按照时序要求进行关闭,主进气管路中的气体被导流到该侧燥筒中进行干燥,两侧来回切换,以实现每一个干燥筒的气体干燥功能和干燥筒内的吸附剂的再生功能。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的第二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二排放阀组件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先后泄出压缩空气;第二排放阀组件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两者其一进气,则另一泄气。第二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进气时,可以将气体送去第二干燥筒干燥,而第一排放阀组件的压缩气室泄气,可以将第一干燥筒中再生的废气泄掉;反之亦然,两侧反复切换。
进一步,所述再生管路中设置有再生节流阀,例如是再生螺堵,再生节流阀与电磁阀连通。再生节流阀可以限定所需气量,避免气源浪费。
进一步,所述主进气管路处设置有一个多功能干燥过滤器,可以对气体进行初步的净化,确保比较干净的气体进入主进气管路。
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干燥筒和/或第二干燥筒均为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设置有第二筒体及粉尘过滤滤芯,第一筒体通过其内部下方的环形底座、环形密封垫圈和第二筒底盖连接第二筒体,第二筒体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位于第二筒体顶部安装的滤芯安装座上,粉尘过滤滤芯安装在滤芯安装座的上方,第二筒体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第二筒体的筒内用旋风填充器填充有一定高度的吸附剂,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相连通。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零部件少,集成度高,过滤效果好,安装与维护方便的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所述第二筒体顶部的筒盖为滤网结构,第二筒体的顶部以卡扣和 /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安装座,滤芯安装座有一个中心孔,粉尘过滤滤芯的颈状开口部嵌入滤芯安装座的中心孔,并且通过滤芯密封圈进行密封安装。
所述吸附剂经其下方的下过滤网片和下过滤网片下方的压缩弹簧进行压接定位,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第二筒底盖压接在压缩弹簧的下端,并和下过滤网片形成上下两端压接压缩弹簧的状态,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最好是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
所述第二筒体的下方由环形底座和环形密封垫圈来形成进气通道,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环形底座安装在第二筒底盖的下方,并且用环形密封垫圈进行密封,环形密封垫圈横截面呈L状,环形密封垫圈的横向部分垫在第二筒底盖与环形底座之间,环形密封垫圈的竖直部分沿着第二筒底盖开孔的孔壁向上贴紧,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连通第二筒体的内腔。
还可以是,第二筒体的下方由环形底座和环形密封垫圈来形成进气通道,第二筒体的底部以卡扣和/或螺纹方式可拆卸地设置有第二筒底盖,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连通第二筒体,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的开孔,最好是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
所述环形底座通过其下方的总成密封圈安装在第一筒体的底部。
所述环形底座上开设有出气孔,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之间形成的出气通道与该出气孔相连通。
所述第一筒体外部设有MCU控制器,粉尘过滤滤芯、滤芯安装座,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设有气流传感器,粉尘过滤滤芯内部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 控制器电性连接,MCU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气流指示灯与湿度指示灯。
所述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为同轴的圆筒,出气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最好是同轴的均匀的圆环形状。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包括第一排放腔、第一活塞封、第一弹簧、第一密封杆和第一密封阀片,所述第一排放腔包括第一先导腔和第一进气腔,所述第一先导气孔与所述第一先导腔相连通,所述主进气管路通过所述第一进气腔与所述第一进气孔相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杆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活塞封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封位于所述第一先导腔内,所述第一弹簧盘绕于所述第一密封杆,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个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封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杆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一进气腔的第一密封阀片相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放阀组件和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具有同样的零部件和连接方式,两者对称安装。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的第一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进气腔与第一出气管路导通和断开,相应地,也使得第二进气腔与第二出气管路断开和导通。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设置有第一排放孔,且第二排放阀组件设置有第二排放孔,所述第一排放孔和第二排放孔均与排放管路相连通,并通向排放消音器。
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或第二排放阀组件包括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密封杆,所述密封杆上固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安装有支撑阀片,支撑阀片上端的槽内安装有凸起结构密封圈,凸起结构密封圈的承压面上安装有压板,压板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紧固件,将压板、凸起结构密封圈和支撑阀片紧固在密封杆上。可实现密封圈可更换、其他零件可再利用的效果。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压板的挤压锥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内锥面之上,压板的挤压锥面的最大外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内锥面的最大内径略大,压板的挤压锥面的角度∠α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内锥面的角度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述压板的径向支撑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内径面之内,压板的径向支撑面的直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内径面的直径略大。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压板厚度的Y值要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厚度的y值,且压板厚度的H值要小于凸起结构密封圈厚度的h值。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凸起结构密封圈厚度的h 值的压缩量在装配后不低于20%。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外锥面的角度∠β要等于支撑阀片的槽内支撑锥面的角度∠θ,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外锥面的最大外径要略大于支撑阀片的槽内支撑锥面的最大内径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压板与密封杆之间设有密封圈。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可拆卸的紧固件的连接方式为螺纹或卡扣。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可拆卸的紧固件与压板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平垫片。
所述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包括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异型的密封圈。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具有1.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密封性能可靠,且制作成本较低;2. 装配简单,方便更换,可轻易拆卸失效了的凸起结构密封圈,并更换新品,其他零配件可回收利用,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初始停机状态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时电磁阀断电状态的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充气时电磁阀通电状态的原理图;
图4为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初始停机状态的示意图;
图5为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充气时电磁阀断电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一排放阀组件和第二排放阀组件充气时电磁阀通电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剖示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截面1的剖示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外观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的剖示图;
图11为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剖示图;
图12为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压板的剖示图;
图13为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凸起结构密封圈的剖示图;
图14为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支撑阀片的剖示图。
图中:主进气管路1,主出气管路2,第一排放阀组件3,第二排放阀组件4,第一干燥筒5,第二干燥筒6,电磁阀7,再生节流阀 8,第一进气孔31,第一先导气孔32,第一活塞封33,第一弹簧34,第一密封阀片35,第一密封杆36,第一先导腔37,第一进气腔38,第一排放孔39,第二进气孔41,第二先导气孔42,第二活塞封43,第二弹簧44,第二密封阀片45,第二密封杆46,第二先导腔47,第二进气腔48,第二排放孔49,多功能干燥过滤器50,主再生管路51,第一筒体201,粉尘过滤滤芯202,滤芯密封圈203,滤芯安装座204,吸附剂205,第二筒体206,下过滤网片207,压缩弹簧208,环形底座209,总成密封圈2010,环形密封垫圈2011,第二筒底盖2012,密封杆301,密封圈302,支撑阀片303,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压板 305,紧固件306,平垫片307。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进气管路 1、主出气管路2、第一排放阀组件3、第二排放阀组件4、第一干燥筒5、第二干燥筒6和电磁阀7,所述主进气管路1均与第一排放阀组件3和第二排放阀组件4相连接,第一排放阀组件3的第一进气孔 31与第一干燥筒5相连通,第二排放阀组件4的第二进气孔41与第二干燥筒6相连通,所述第一干燥筒5的第一出气口9和第二干燥筒 6的第二出气口10均与主出气管路2相连接,所述电磁阀7与第一排放阀组件3的第一先导气孔32相连接,所述电磁阀7也与第二排放阀组件4的第二先导气孔42相连接,限定先导气孔的作用,控制排放阀的开闭,电磁阀7的阀芯在第一阀位和第二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先导气孔32和第二先导气孔42先后通入压缩空气,并使两者中后进压缩空气的其一能够泄压至电磁阀7中,第一出气口9与第二出气口10之间经再生管路51连通。
进一步,所述电磁阀7的第二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二排放阀组件4和第一排放阀组件3的压缩气室先后泄出压缩空气;第二排放阀组件4和第一排放阀组件3的压缩气室两者其一进气,则另一泄气。
优选地,所述再生管路51中设置有再生节流阀8,例如是再生螺堵,再生节流阀8与电磁阀7连通。再生螺堵可以限定所需气量,避免气源浪费。干燥后的少量压缩空气通过再生通道和再生螺堵进入另一个干燥筒,对该筒的干燥剂进行再生,携带水分的压缩空气通过进排气阀组的第一排放孔39或第二排放孔49,进入排放通道。
优选地,所述主进气管路1处设置有一个多功能干燥过滤器50。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干燥筒5和/或第二干燥筒6均为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如图10所示,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包括第一筒体201,第一筒体201内设置有第二筒体206 及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一筒体201通过其内部下方的环形底座209、环形密封垫圈2011和第二筒底盖2012连接第二筒体206,第二筒体 206的底部设置有进气通道,粉尘过滤滤芯202位于第二筒体206顶部安装的滤芯安装座204上,粉尘过滤滤芯202安装在滤芯安装座 204的上方,第二筒体206的顶部连通粉尘过滤滤芯202,第二筒体 206的筒内用旋风填充器填充有一定高度的吸附剂205,第一筒体201 和第二筒体206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出气通道,出气通道的进气口与粉尘过滤滤芯202相连通。
第二筒体206顶部的筒盖为滤网结构,实施例之一:第二筒体 206的顶部以螺母螺栓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安装座204;滤芯安装座204有一个中心孔,粉尘过滤滤芯202的颈状开口部嵌入滤芯安装座204的中心孔,并且通过滤芯密封圈203进行密封安装。实施例之二:第二筒体206的顶部以卡扣方式可拆卸地安装有滤芯安装座 204,滤芯安装座204有一个中心孔,粉尘过滤滤芯202的颈状开口部嵌入滤芯安装座204的中心孔,并且通过滤芯密封圈203进行密封安装。
优选地,吸附剂205经其下方的下过滤网片207和下过滤网片207 下方的压缩弹簧208进行压接定位,接下来的实施例之一:第二筒体206的底部通过螺栓螺母连接有第二筒底盖2012,第二筒底盖2012 压接在压缩弹簧208的下端,并和下过滤网片207形成上下两端压接压缩弹簧208的状态,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2012的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206。实施例之二:下过滤网片207可在第二筒体206内壁上滑动,从而压紧第二筒体206内的吸附剂205,防止吸附剂205 在循环切换时的移动和粉碎,最后第二筒体206的底部通过卡扣连接有第二筒底盖2012,第二筒底盖2012压接在压缩弹簧208的下端,并和下过滤网片207形成上下两端压接压缩弹簧208的状态,进气通道经第二筒底盖2012的中心孔,并连通第二筒体206。
环形底座209通过其下方的总成密封圈2010安装在第一筒体201 的底部。
环形底座209上开设有出气孔,第一筒体201和第二筒体206之间形成的出气通道与该出气孔相连通。
第一筒体201外部设有MCU控制器,粉尘过滤滤芯202、滤芯安装座204,与所述第一筒体201之间所形成的腔体中设有气流传感器,粉尘过滤滤芯202内部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气流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与MCU控制器电性连接,MCU控制器还电性连接有气流指示灯与湿度指示灯。
第一筒体201和第二筒体206为同轴的圆筒,出气通道的径向截面为圆环形,最好是同轴的均匀的圆环形状。
安装时,先将第二筒体206的筒内用旋风填充器填充有一定高度的吸附剂205,再将下过滤网片207放在填充好的吸附剂205上,将压缩弹簧208放在下过滤网片207上,利用吸附剂205经其下方的下过滤网片207和下过滤网片207下方的压缩弹簧208进行压接定位,接下来的实施例之一:再将第二筒底盖2012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在第二筒体206的底部,将滤芯安装座204通过螺栓和螺母安装在第二筒体206的顶部,再将粉尘过滤滤芯202和滤芯安装座204通过滤芯密封圈203进行密封安装,最后将第二筒体206通过环形底座209通过其下方的总成密封圈2010安装在第一筒体201的底部,安装使用设备上。实施例之二:将第二筒底盖2012通过卡扣连接第二筒体206 的底部,再将粉尘过滤滤芯202和滤芯安装座204通过滤芯密封圈 203进行密封安装,再以卡扣方式安装在第二筒体206的顶部,最后将第二筒体206通过环形底座209通过其下方的总成密封圈2010安装在第一筒体201的底部,安装使用设备上,这种组装方式可以节省组装时间,增加工作效率。
使用时,将第一筒体201的下部连接在干燥机底座上,当压缩空气通过第二筒体206内的下过滤网片207时被分流至第二筒体206 内,再通过吸附剂205,吸附剂205可以保证气流均匀地通过第二筒体206内,防止隧道效应,当压缩空气通过吸附剂205的吸附干燥后,受滤芯安装座204的阻挡、进入粉尘过滤器滤芯内部,并由里向外通过粉尘过滤器滤芯过滤掉压缩空气通过吸附剂205带出的微小颗粒,利用第一筒体201和第二筒体206形成的出气通道将干净的压缩空气的排走,最后由环形底座209的出气孔出气,为使用设备供气。当所述气流指示灯亮时,说明该干燥过滤筒发生堵塞,从而对该干燥过滤筒进行相应的维修,当所述湿度指示灯亮时,说明该干燥过滤筒的吸附剂205已经满足不了干燥的效果,需要对吸附剂205进行相应的替换。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3包括第一排放腔、第一活塞封33、第一弹簧34、第一密封杆36和第一密封阀片35,所述第一排放腔包括第一先导腔37和第一进气腔38,所述第一先导气孔32与所述第一先导腔37相连通,所述主进气管路1通过所述第一进气腔38与所述第一进气孔31相连通,所述第一密封杆36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一活塞封33相连接,且所述第一活塞封33位于所述第一先导腔37内,所述第一弹簧34盘绕于所述第一密封杆36,且所述第一弹簧34的一个底端与所述第一活塞封33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杆36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一进气腔38的第一密封阀片35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排放阀组件4包括第二排放腔、第二活塞封 43、第二弹簧44、第二密封杆46和第二密封阀片45,所述第二排放腔包括第二先导腔47和第二进气腔48,所述第二先导气孔42与所述第二先导腔47相连通,所述主进气管路1通过所述第二进气腔48 与所述第二进气孔41相连通,所述第二密封杆46的一端与所述的第二活塞封43相连接,且所述第二活塞封43位于所述第二先导腔47 内,所述第二弹簧44盘绕于所述第二密封杆46,且所述第二弹簧44 的一个底端与所述第二活塞封43相接触,所述第二密封杆46的另一端与位于所述第二进气腔48的第二密封阀片45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电磁阀7的第一阀芯在两个阀位之间切换,使第一进气腔38与第一出气管路导通和断开,相应地,也使得第二进气腔 48与第二出气管路断开和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3设置有第一排放孔39,且第二排放阀组件4设置有第二排放孔49,所述第一排放孔39和第二排放孔49均与排放管路相连通,进入排放通道,并通过排放消音器排出。
优选地,所述第一排放阀组件3或第二排放阀组件4包括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可实现密封圈可更换、其他零件可再利用的效果。
如图11所示,该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实施例之一,采用组合装配方式来制作,所述密封杆301的一端加工有内螺纹,该端的适当位置上固设有阶梯轴面,阶梯轴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支撑阀片 303,支撑阀片303上端的带有锥面的槽内可拆卸地押入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承压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压板 305,所述压板305与密封杆301之间设有密封圈,以保证装配后压板305与密封杆301之间的密封性,压板305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平垫片307,有利于提高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再用螺钉将平垫片307、压板305、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和支撑阀片 303紧固在密封杆301的内螺纹上,由于以上零件都是可拆卸的,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失效后便于更换,并且除密封圈以外其他零配件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压板305的挤压锥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之上,压板305的挤压锥面的最大外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的最大内径略大,压板305 的挤压锥面的角度∠α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的角度 这样既可保证装配后该配合锥面既可保证对密封圈达到压紧作用又达到密封作用。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压板305的径向支撑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径面之内,压板305的径向支撑面的直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径面的直径略大,这样就可保证该配合面对密封件起到支撑和密封作用。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压板305厚度的Y值要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y值,且压板305厚度的H值要小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h值,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h值的压缩量装配后不低于20%,以保证装配后密封圈承压面的密封性和整个密封圈装配的稳固性。
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外锥面的角度∠β要等于支撑阀片303的槽内支撑锥面的角度∠θ,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外锥面的最大外径要略大于支撑阀片303的槽内支撑锥面的最大内径以保证装配后密封圈外锥面的密封性。
如图11所示,该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的实施例之二,采用组合装配方式来制作,所述密封杆301的一端加工有外螺纹,该端的适当位置上固设有环形件面,可先将支撑阀片303上端的带有锥面的槽内可拆卸地押入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组成密封组件,再将该密封组件安装在密封杆301上固设的环形件面上,这样的装配方式更简单,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承压面上可拆卸地安装有压板305,压板305与密封杆301之间装有密封圈,以保证装配后压板305与密封杆301之间的密封性,压板305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平垫片307,有利于提高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在平垫片 307上端面,用螺母将压板305、平垫片307、凸起结构密封圈304 和支撑阀片303紧固在密封杆301的外螺纹上,由于以上零件都是可拆卸的,且安装和拆卸方便,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失效后便于更换,并且除密封圈以外其他零配件可重复使用,节约资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本实用新型没有工作处于停机状态的时候,所述第一排放组件和第二排放组件分别受到第一弹簧34和第二弹簧44的推力控制,分别密封所述的第一排放孔39和第二排放孔49,避免所述第一干燥筒5的内腔和第二干燥筒6的内腔与大气连通;
当干燥机通气之后,所述第一干燥筒5的内腔和第二干燥筒6的内腔同时进气,电磁阀7处于断电状态,由于第二先导气孔42受电磁阀7控制此时为闭合泄压状态,第二排放阀处于进气状态,第二干燥筒6进气;同时第二干燥筒6经过干燥的压缩空气经过电磁阀7、第一先导气孔32进入第一排放阀组件3的第一先导腔37,进而克服第一弹簧34和第一活塞封33和主进气孔的压力,推动第一密封阀片 35,使所述第一密封杆36封住第一进气口,第一排放阀处于排气状态,第一干燥筒5排气;
所述电磁阀7通电时,由于第一先导气孔32受电磁阀7控制此时切换为闭合泄压状态,第一排放阀处于进气状态,第一干燥筒5的内腔进气;同时第一干燥筒5经过干燥的压缩空气经过电磁阀7、第二先导气孔42进入第二排放阀组件4的第二先导腔47,进而克服第二弹簧44和第二活塞封43和主进气孔的压力,推动第二密封阀片 45,使所述第二密封杆46封住第二进气口,第二排放阀处于排气状态,第二干燥筒6排气;通过控制电磁阀7的开闭,实现第一干燥筒 5和第二干燥筒6的压缩气体净化工作的主动切换,并使得每个干燥筒每净化工作一次,均得到一次的再生循环,为后续设备提供源源不断的净化了的压缩空气。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空气净化的领域。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杆(301),所述密封杆(301)上固设有限位部,限位部安装有支撑阀片(303),支撑阀片(303)上端的槽内安装有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承压面上安装有压板(305),压板(305)上端面设有可拆卸的紧固件(306),将压板(305)、凸起结构密封圈和支撑阀片(303)紧固在密封杆(30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5)的挤压锥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之上,压板(305)的挤压锥面的最大外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的最大内径略大,压板(305)的挤压锥面的角度∠α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锥面的角度∠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5)的径向支撑面可拆卸地安装在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径面之内,压板(305)的径向支撑面的直径要比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内径面的直径略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5)厚度的Y值要等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y值,且压板(305)厚度的H值要小于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h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304)厚度的h值的压缩量在装配后不低于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外锥面的角度∠β要等于支撑阀片(303)的槽内支撑锥面的角度∠θ,凸起结构密封圈(304)的外锥面的最大外径要略大于支撑阀片(303)的槽内支撑锥面的最大内径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305)与密封杆(301)之间设有密封圈(302)。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紧固件(306)的连接方式为螺纹或卡扣。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的紧固件(306)与压板(305)之间设有可拆卸的平垫片。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密封圈(304)为圆形、方形或者其他异型的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16154.XU CN208340262U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516154.XU CN208340262U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340262U true CN208340262U (zh) | 2019-01-08 |
Family
ID=64886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516154.XU Active CN208340262U (zh) | 2018-04-11 | 2018-04-11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34026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916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4 | 珠海市思卡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
2018
- 2018-04-11 CN CN201820516154.XU patent/CN208340262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79165A (zh) * | 2018-04-11 | 2018-09-04 | 珠海市思卡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CN108479165B (zh) * | 2018-04-11 | 2024-05-24 | 珠海市思卡净化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04614A (zh) | 一种互动切换型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8468833A (zh) | 一种互动切换压缩空气净化阀体 | |
CN208474564U (zh) | 一种互动切换压缩空气净化阀体 | |
CN208340443U (zh) | 一种互动切换型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8434932A (zh) | 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 |
CN1921924A (zh) | 带有油分离器和易更换阀的双筒空气干燥器 | |
CN207042199U (zh) | 机车用空气干燥装置 | |
CN208911728U (zh) | 一种活性炭滤芯及空气净化器过滤装置 | |
CN105920983A (zh) |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 |
CN208526202U (zh) | 一种内进外出式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 |
CN208340262U (zh)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
CN103100285B (zh) | 模块式集成化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 |
CN205164422U (zh) | 一种压缩机空气净化装置 | |
CN109529527A (zh) | 一种用于空气吸附分离的非等温颗粒床模型 | |
CN215048679U (zh) | 一种空气分离用纯化器 | |
CN108479165A (zh) | 一种组合装配凸起密封结构阀片 | |
CN202876596U (zh) | 模块式集成化压缩空气净化装置 | |
CN113101781B (zh) | 一种新型分子筛干燥装置 | |
CN209934423U (zh) | 模块组合式吸附干燥机 | |
CN207462773U (zh) | 一种层叠式微孔过滤机 | |
CN209295409U (zh) | 一种新型防尘式空调箱 | |
CN205683814U (zh) | 一种压缩空气干燥过滤筒 | |
CN111392701A (zh) | 一种基于气压变化的氮气纯度提高的吸附制氮机组件 | |
CN219355789U (zh) | 变压吸附制氮系统 | |
CN112777576A (zh) | 一种具有集中排污功能的变压吸附制氮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