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33801U -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33801U
CN208333801U CN201820546768.2U CN201820546768U CN208333801U CN 208333801 U CN208333801 U CN 208333801U CN 201820546768 U CN201820546768 U CN 201820546768U CN 208333801 U CN208333801 U CN 2083338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tunnel
teaching demonstration
experimental section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467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杰
李吉
赵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Craftsma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Craftsma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Craftsma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Craftsman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467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338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338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3380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包括洞体,所述洞体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洞体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操纵杆和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装置,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在洞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通孔,可以将细长的操作杆从通孔穿过整个实验段,采用操作杆中将实验模型控制在实验段范围内,支撑不同造型、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等模型进行升力、阻力等风洞实验演示。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易于移动,操作简单,适用于课堂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教学演示风洞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背景技术
我国教育培养人才对教学风洞有很大需求。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风洞实验室主要作为国家及省部级纵向科研基金及重大工程项目研究的实验场所,使用群体主要是高校教师、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其他相关科研人员,而对于小学、初高中、本科实验教学的效能基本没有得到发挥,缺乏比较系统的演示,且很少有机会参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演示风洞实验段,适用于课堂教学用演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方便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实验。该装置体积小巧,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拆装方便,易于移动,操作简单,适用于课堂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包括洞体,所述洞体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洞体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通孔的操纵杆和密封所述通孔的密封装置,所述通孔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密封装置上设有与所述通孔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洞体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为2-7mm,所述上侧面与所述下侧面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装置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长度为2-5cm。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在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上分别成对设置,所述上侧面和所述下侧面上分别设置若干对所述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操纵杆的长度比设置于上侧面上的所述通孔到设置于下侧面上的所述通孔最大直线距离长2-5cm。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在洞体的相对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通孔,通过在两个对面设置的通孔,可以将细长的操作杆从通孔穿过整个实验段,这样操作杆可以穿过放置在洞体内同样带有通孔的实验模型,在实验过程中将实验模型控制在实验段范围内,支撑不同造型、不同材质、不同规格等模型进行升力、阻力等风洞实验演示;
2、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每个侧面上的通孔成对设置,这样每次实验时至少可以插入两根操作杆,这样在试验的时候就可以用至少两根操作杆来支撑模型,以避免单根操作杆支撑模型,在风力的作用下模型会发生不应该出现的旋转而干扰实验;
3、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在每一个开设的通孔上设置了一个通孔的密封装置,以密封住通孔,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进出通孔的气流影响实验结果。该通孔密封装置设计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4、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每个侧面上的通孔不仅成对设置,而且每个侧面上的通孔均设置有多对,一般每一个面设置5-10对,排成两列,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使操作杆在两个面上分别选择不同位置的通孔,以使操作杆在实验段中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倾斜度,使模型在操作杆的支撑下,完成不同的实验测试。
5、本实用新型的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设计简单,每个侧面上设置有安装孔,便于根据实验目的跟风洞其他组件构成不同用途的风洞,以进行实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实验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实验段中插入操作杆并装上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实验段中插入操作杆并取下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的A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洞体,11-上侧面,12-下侧面,2-通孔,3-操作杆,4-密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包括洞体(1),洞体 (1)两端开口,采用透明材质,如亚克力板。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还包括设置于洞体(1)上的通孔(2)、穿过所述通孔(2)的操纵杆(3)和密封所述通孔(2)的密封装置(4),通孔(2)上设置有内螺纹,密封装置(4)上设有与通孔(2)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通孔(2)分别设置于洞体(1)的两个对侧面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上,每个面上的通孔(2)以两个为一对,可以根据需要在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均设置若干对。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还包括穿过通孔(2)的操作杆(3),以及用于密封通孔(2)的通孔密封装置(4),密封装置(4)与通孔(2)通过螺纹连接,通孔(2)上设置有内螺纹。密封装置(4)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中空管开口端有与通孔(2)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中空管另一端为封闭的盲端,在实验过程中,所有的通孔 (2)均用密封装置(4)密封,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进出通孔(2)的气流影响实验结果。中空管的长度也不宜过长,在2-5cm范围内为佳。在使用状态时,将本实用新型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与风洞的其他组件安装好之后,根据实验的要求分别从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选一组通孔(2),然后将通孔 (2)上的密封装置(4)即带外螺纹的中空管旋出取下,将两根操作杆(3)分别从上侧面(11)的一对通孔(2)伸入到洞体(1)内部,在将两根操作杆(3)穿过实验模型上的预先设置好的孔,最后从下侧面(12)上的一组通孔(2)穿出,此时将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上打开的通孔(2)用密封装置(4) 即带外螺纹的中空管密封,然后打开风机就可以做相应的风洞实验了。
通孔(2)在洞体(1)两个对侧面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分别成对设置,每一面上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若干对通孔(2),比如每一个面设置5-10对,排成两列,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就可以使操作杆(3)在两个面上选择穿过不同位置的通孔(2),以使操作杆(3)在实验段中与水平面形成不同的倾斜度,使模型在操作杆(3)的支撑下,完成不同的实验测试。

Claims (6)

1.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包括洞体(1),所述洞体(1)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洞体(1)上的通孔(2)、穿过所述通孔(2)的操纵杆(3)和密封所述通孔(2)的密封装置(4),所述通孔(2)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密封装置(4)上设有与所述通孔(2)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设置在所述洞体(1)的上侧面(11)和下侧面(12)上,所述上侧面(11)和所述下侧面(12)均设置有若干个所述通孔(2),所述通孔(2)的孔径为2-7mm,所述上侧面(11)与所述下侧面(12)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4)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管,所述中空管开口端设置有与所述通孔(2)内螺纹配合使用的外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管长度为2-5c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2)在所述上侧面(11)和所述下侧面(12)上分别成对设置,所述上侧面(11)和所述下侧面(12)上分别设置若干对所述通孔(2)。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杆(3)的长度比设置于上侧面(11)上的所述通孔(2)到设置于下侧面(12)上的所述通孔(2)最大直线距离长2-5cm。
CN201820546768.2U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38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6768.2U CN20833380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46768.2U CN20833380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33801U true CN208333801U (zh) 2019-01-04

Family

ID=64781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4676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333801U (zh) 2018-04-17 2018-04-17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3380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212A (zh) * 2018-04-17 2018-07-24 成都工匠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18212A (zh) * 2018-04-17 2018-07-24 成都工匠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33801U (zh)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CN209417983U (zh) 一种思政课堂用辅助装置
CN108318212A (zh) 一种教学演示风洞的实验段
CN206805887U (zh) 一种电子实验演示台
CN206480195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展示板
CN107909891B (zh) 一种英语翻译演示板
CN209265751U (zh) 一种便于学习音符的音乐教育用辅助装置
CN209962493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的工具
CN204010425U (zh) 一种小学数学演示装置
CN206331639U (zh) 一种智能化理科学习辅助装置
CN205068807U (zh) 一种初中英语教学用人称代词主格宾格练习装置
CN206348963U (zh) 一种中文语音教学用具
CN207867737U (zh) 英语单词教学板
CN205983891U (zh)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用具
CN202177995U (zh) 物理实验用弹力演示仪
CN205050428U (zh) 一种带有人体红外传感器的英语教学设备
CN211349785U (zh) 一种外语时态演示装置
CN204884251U (zh) 一种英语词汇教学用具
CN206421595U (zh) 经济管理素材展示装置
CN206893164U (zh) 一种新型plc教学实验台装置
CN202677678U (zh) 空气浮力演示器
CN203606966U (zh) 一种英语教学用展示板
CN207441039U (zh) 英语翻译教学展示盒
CN209103550U (zh) 一种英语单词用记忆装置
CN203242200U (zh) 语文教学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1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