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7087U -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 Google Patents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7087U
CN208317087U CN201821032187.3U CN201821032187U CN208317087U CN 208317087 U CN208317087 U CN 208317087U CN 201821032187 U CN201821032187 U CN 201821032187U CN 208317087 U CN208317087 U CN 2083170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y emission
ray
stifled
cylinder
cath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32187.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和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gaoshuying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nyan Co-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nyan Co-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nyan Co-Cre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32187.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70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70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70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X-Ray Techniqu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该X射线发射腔包括X射线发射管、屏蔽筒、阳极端堵、阴极端堵及出束口。阳极端堵和阴极端堵分别设置在屏蔽筒的两端,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X射线发射管位于屏蔽筒的内部,X射线发射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阳极端堵和阴极端堵上;出束口设置在屏蔽筒上,出束口与X射线发射管的焦点相对应,X射线发射管发出的X射线由出束口射出而进行工作。本实用新型的X射线发射腔,有效地防止了发射源工作时X‑Ray泄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对X‑Ray源头进行的是近距离防护,防护效果显著,且因防护空间小而能够避免X‑Ray发生意外的反射,使得泄漏隐患点数量大大减少,大大地降低了防护结构的体积和重量,方便进行操作。

Description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X射线发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X-Ray发射源,除了出束口以外其余部分利用铅板进行防护,防止X-Ray泄漏,以免伤害周边人的健康。
目前,通常是在发射源箱体内衬一个铅箱,只留下出束口其余全部封闭。如此的防泄漏的方式,造成发射源整体重量较大,搬运操作不便。另外,由于铅是热的不良导体,防护铅箱阻碍散热,不便于发射源长时间连续工作,影响元器件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防泄漏发射源的操作不方便,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X射线发射腔,包括X射线发射管、屏蔽筒、阳极端堵、阴极端堵及出束口;
所述阳极端堵和所述阴极端堵分别设置在所述屏蔽筒的两端,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所述X射线发射管位于所述屏蔽筒的内部,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阳极端堵和所述阴极端堵上;
所述出束口设置在所述屏蔽筒上,所述出束口与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焦点相对应,所述X射线发射管发出的X射线由所述出束口射出而进行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筒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屏蔽筒、中间支撑筒及外屏蔽筒。
进一步地,所述内屏蔽筒的材质为铅。
进一步地,所述外屏蔽筒的材质为铅。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支撑筒的材质为钢。
进一步地,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阳极部分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阳极端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阴极端堵上设有定位环槽;
所述定位环槽内设有定位环;
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阴极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环内。
进一步地,所述屏蔽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发射源箱盖配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阳极端堵上设有进油口;
所述阴极端堵上设有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射源机,包括如前述的X射线发射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X射线发射管设置在屏蔽筒的内部,屏蔽筒、阳极端堵和阴极端堵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对X射线发射管发出的工作不需要的X射线进行屏蔽和吸收,工作需要的X射线由出束口射出,本X射线发射腔作为X-Ray发射源的防泄漏装置,屏蔽和吸收会伤害周边工作人员的X-Ray,有效地防止了发射源工作时X-Ray泄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对X-Ray源头进行的是近距离防护,防护效果显著,且因防护空间小而能够避免X-Ray发生意外的反射,还使得泄漏隐患点的数量大大减少,大大地降低了防护结构的体积和重量,方便进行操作,提高了射线源的品质,解决了现有的防泄漏发射源的操作不方便,重量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X射线发射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X射线发射腔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发射源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外屏蔽筒; 2-阴极端堵; 3-出束口;
4-安装支架; 5-阳极端堵; 6-中间支撑筒;
7-内屏蔽筒; 8-紧固螺钉; 9-进油口;
10-X射线发射管; 11-定位环; 12-出油口;
13-发射源箱盖; 14-发射源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X射线发射腔,包括X射线发射管10、屏蔽筒、阳极端堵5、阴极端堵2及出束口3;
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分别设置在屏蔽筒的两端,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X射线发射管10位于屏蔽筒的内部,X射线发射管10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上;
出束口3设置在屏蔽筒上,出束口3与X射线发射管10的焦点相对应,X射线发射管10发出的X射线由出束口3射出而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管10设置在屏蔽筒的内部,屏蔽筒、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对X射线发射管10发出的工作不需要的X射线进行屏蔽和吸收,工作需要的X射线由出束口3射出,本X射线发射腔作为X-Ray发射源的防泄漏装置,屏蔽和吸收会伤害周边工作人员的X-Ray,有效地防止了发射源工作时X-Ray泄漏,保证了操作人员的安全,且对X-Ray源头进行的是近距离防护,防护效果显著,且因防护空间小而能够避免X-Ray发生意外的反射,还使得泄漏隐患点的数量大大减少,大大地降低了防护结构的体积和重量,方便进行操作,提高了射线源的品质。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设置在X射线发射管10的轴线方向上,二者分别与X射线发射管10的两极紧密连接;阳极端堵5、阴极端堵2与屏蔽筒,配合连接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中空圆柱体状的腔体,X射线发射管10位于该腔体内部中心,腔体上设有出束口3,使得X射线有效地出束,保证除了需要的出束以外的X-Ray都被有效屏蔽。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管10两极的导线分别由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上预留的出线孔引出。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屏蔽筒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屏蔽筒7、中间支撑筒6及外屏蔽筒1。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内屏蔽筒7的材质为铅。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外屏蔽筒1的材质为铅。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中间支撑筒6的材质为钢。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支撑筒6,钢质,作为骨架,作为整个结构的受力支撑;内屏蔽筒7,铅质,与中间支撑筒6紧紧配合,包裹X射线发射管10,能够有效地屏蔽和吸收X射线发射管10径向方向发散的X-Ray;外屏蔽筒1,铅质,与内屏蔽筒7同样起到屏蔽和吸收X射线发射管10径向方向发散的X-Ray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内屏蔽筒7、外屏蔽筒1及中间支撑筒6上均预设有与出束口3配合的开口;内外两层屏蔽筒交替避让中间支撑筒6上的通孔及内外壁上的凸起等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内屏蔽筒7与外屏蔽筒1相互配合作用,作为X射线发射管10径向方向上的射线防护,有效地屏蔽和吸收X-Ray。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X射线发射管10的阳极部分通过紧固螺钉8与阳极端堵5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端堵5上设有1个定位螺孔,通过紧固螺钉8将X射线发射管10的阳极部分固定在阳极端堵5上。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端堵5上还设有2个限位销孔,通过销钉将X射线发射管10按照既定发射位置固定于腔体内,限制X射线发射管10的所有自由度,使得X射线发射管10的位置更加稳定,有益于X-Ray的稳定发射。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阴极端堵2上设有定位环槽;定位环槽内设有定位环11;X射线发射管10的阴极部分设置在定位环11内。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管10的阴极部分通过定位环11设置在定位环槽内。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11的外圈配合在定位环槽内,定位环11的内圈套接在X射线发射管10阴极部分的外圈,实现阴极端堵2对X射线发射管10的支撑作用,达到X射线发射管10被稳定固定在发射腔内的目的;定位环11与定位环槽配合,作为X射线发射管10阴极部分的支撑,结构简单、稳定,能够稳定地起到支撑作用,同时还便于X射线发射管10的安装及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定位环11为橡胶材质,绝缘,不妨碍X射线发射管10的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阳极端堵5采用既能屏蔽和吸收X-Ray,又绝缘的材料;阴极端堵2与阳极端堵5的材料相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屏蔽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支架4;安装支架4用于与发射源箱盖13配合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采用钢质,结构强度高,工作稳定;安装支架4与屏蔽筒螺接。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阳极端堵5上设有进油口9;阴极端堵2上设有出油口1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油泵将绝缘油由进油口9压入腔体内,喷到X射线发射管10的阳极散热器上,经过腔体内表面与X射线发射管10外壁之间的空间,流向阴极端堵2,由若干个出油孔流出,实现油循环,带走X射线发射管10所散发的热量,对X射线发射管10进行有效的冷却,实现保持腔体内部温度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绝缘油回路的建立,使得X射线发射管10的热量能够更快地散发出去,便于发射源长时间连续工作,有益于延长各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射源机,包括如实施例一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支架4螺接在发射源箱盖13的底面,使得X射线发射腔整体连接在发射源箱盖13上,发射源箱盖13连接在发射源箱体14上,X射线发射腔就封闭在发射源机中进行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管10两极的导线分别由阳极端堵5和阴极端堵2上预留的出线孔引出,连接相关导线,使得X射线发射管10能正常通电发出X-Ray。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管10在腔体内发出X-Ray,工作需要的部分从出束口3射出,再通过发射源箱盖13上的发射窗口发出,工作不需要的部分被屏蔽筒、阳极端堵5及阴极端堵2所屏蔽和吸收掉,不会造成泄漏。
在本实施例中,X射线发射腔作为一个重要部件安装在发射源机的内部,起到对X射线发射管10发出的多余的X-Ray进行屏蔽和吸收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在发射源箱体14内部设置油泵,实现油循环,加强散热,保持腔体内部温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包括X射线发射管、屏蔽筒、阳极端堵、阴极端堵及出束口;
所述阳极端堵和所述阴极端堵分别设置在所述屏蔽筒的两端,构成一个封闭的腔体;
所述X射线发射管位于所述屏蔽筒的内部,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阳极端堵和所述阴极端堵上;
所述出束口设置在所述屏蔽筒上,所述出束口与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焦点相对应,所述X射线发射管发出的X射线由所述出束口射出而进行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包括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内屏蔽筒、中间支撑筒及外屏蔽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屏蔽筒的材质为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屏蔽筒的材质为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筒的材质为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阳极部分通过紧固螺钉与所述阳极端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端堵上设有定位环槽;
所述定位环槽内设有定位环;
所述X射线发射管的阴极部分设置在所述定位环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筒的外壁上设有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支架用于与发射源箱盖配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端堵上设有进油口;
所述阴极端堵上设有出油口。
10.一种发射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X射线发射腔。
CN201821032187.3U 2018-07-02 2018-07-02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Active CN2083170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187.3U CN208317087U (zh) 2018-07-02 2018-07-02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32187.3U CN208317087U (zh) 2018-07-02 2018-07-02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7087U true CN208317087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7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32187.3U Active CN208317087U (zh) 2018-07-02 2018-07-02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70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6041A (zh) * 2021-12-17 2022-03-29 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管防护结构及具有其的高压油箱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56041A (zh) * 2021-12-17 2022-03-29 苏州博思得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x射线管防护结构及具有其的高压油箱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317087U (zh) X射线发射腔及发射源机
CN102595754A (zh) 辐射器件安装箱、油冷循环系统以及x射线发生器
CN104616951A (zh) 旋转阳极型x射线管组件
CN207426072U (zh)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装置
WO2014029194A1 (zh) 一体式飞点x光机
CN207321049U (zh) 一种液冷电机
CN108513478A (zh) 一种户外网络通信柜
CN211147294U (zh) 一种钕铁硼零部件生产用熔炼装置
CN202565563U (zh) 辐射器件安装箱、油冷循环系统以及x射线发生器
CN105811664A (zh) 一种变频水冷电机
CN209365300U (zh) 一种注塑机所用齿轮减速电机冷却结构
CN208317085U (zh) 外循环散热式x射线发射源
CN209806328U (zh) 一种电子电气设备的散热装置
CN211739894U (zh) 一种高炉料面成像系统冷却装置
CN210093049U (zh) 一种喷液冷却装置
CN111834099B (zh) 一种变压器铁芯的固定结构及其固定方法
CN208570518U (zh) X射线轴承套及轴承组件、x射线管和x射线装置
CN209100360U (zh) 一种便于冷却的风箱
CN107934601B (zh) 一种采用空压机余热循环预热投料系统及其投料方法
CN206990117U (zh) 一种测温枪冷却结构以及测温枪
CN206835506U (zh) 防水数据采集装置
CN215334360U (zh) 一种可快速拆卸安装齿轮的齿轮箱
CN207896605U (zh) 一种适用于通信工程用的电缆接头盒
CN218299545U (zh) 一种全密封型电力变压器
CN208961198U (zh) 一种单脉冲气体保护焊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01300 Room 501, building 13, yard 12, Juyuan Middle Road, Mapo Town, Shuny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beigaoshuy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2-6, floor 1, building 2, yard 52, Dianchang Road,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XINYAN HECHUA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