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14026U -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14026U
CN208314026U CN201821015438.7U CN201821015438U CN208314026U CN 208314026 U CN208314026 U CN 208314026U CN 201821015438 U CN201821015438 U CN 201821015438U CN 208314026 U CN208314026 U CN 2083140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ircuit board
vertically arranged
support tray
test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0154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华杰
强科华
雷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Wan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Wan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Wan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Wanj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0154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140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140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140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s Of Electronic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壳体的侧壁设有能够控制容纳腔打开和关闭的侧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若干电路板的承托盘,该承托盘呈圆形结构,所述承托盘上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承载槽,每相邻的两个承载槽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每个承载槽上均设有插孔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下压组件,壳体的顶部位于下压组件的正下方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检测探头,壳体的顶部设有供若干检测探头插接的通孔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且实用性较强。

Description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检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其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弯折性好的特点,电路板能够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
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检测工序,现有的电路板测试平台通常只能对单一型号的电路板进行测试,用于承载电路板的模具只能一次性安装一个电路板,当完成一个电路板的检测工序后,需要及时拆卸更换下一个,因此这种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操作复杂,且实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容纳腔,壳体的侧壁设有能够控制容纳腔打开和关闭的侧板,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若干电路板的承托盘,该承托盘呈圆形结构,所述承托盘上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承载槽,每相邻的两个承载槽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每个承载槽上均设有插孔组,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该支撑板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下压组件,壳体的顶部位于下压组件的正下方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检测探头,壳体的顶部设有供若干检测探头插接的通孔组。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每个缓冲组件均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缓冲柱和套设在缓冲柱上的弹簧,每个弹簧的顶部均与承托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承托盘上设有供四个缓冲柱穿过的导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承托盘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固定轴,壳体的顶部设有对固定轴进行限位的限位套和供固定轴穿过的圆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下压组件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侧壁上的固定座、与固定座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件和呈竖直设置的导柱,导柱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件,连接件上设有与其铰接的手柄,手柄的底部与第一铰接件铰接,导柱的底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下压板,下压板的底部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压柱。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壳体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柱,两个导向柱的一端均与支撑板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柱的另一端与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压板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导向柱滑动配合的导向套。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通孔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检测孔,检测孔的数量大于检测探头的数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通过将四个待测电路板一一对应放置在四个承载槽内,若干检测探头一一对应插接在检测孔上,人工手动下压手柄,使若干压柱向承托盘移动并将一个待测电路板抵触若干检测探头的顶部,从而完成一个电路板的检测作业;当完成一个电路板检测时,只需人工转动承托盘九十度,使另一个待测电路板位于若干立柱的正下方处,同理,当完成四个电路板的检测时,只需更换承托盘即可,这种方式操作简单,且能够间歇式的完成若干电路板的检测工序;
(2)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电路板进行检测时,打开侧板,改变若干检测探头的插接位置和更换承托盘即可,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壳体1,容纳腔2,侧板3,承托盘4,承载槽5,缓冲组件6,缓冲柱6a,弹簧6b,插孔组7,支撑板8,下压组件9,固定座9a,第一铰接件9b,导柱9c,连接件9d,手柄9e,下压板9f,压柱9g,检测探头10,固定轴11,限位套12,圆孔13,导向柱14,导向套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如图1-图4所示,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容纳腔2,壳体1的侧壁设有能够控制容纳腔2打开和关闭的侧板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若干电路板的承托盘4,该承托盘4呈圆形结构,所述承托盘4上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承载槽5,每相邻的两个承载槽5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6,缓冲组件6防止下压组件9过度下移,导致若干检测探头10的过度抵触,产生损坏,每个承载槽5上均设有插孔组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8,该支撑板8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下压组件9,壳体1的顶部位于下压组件9的正下方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检测探头10,壳体1的顶部设有供若干检测探头10插接的通孔组,通过将四个待测电路板分别一一对应的安装在四个承载槽5内,人工手动控制下压组件9使承托盘4下压,故使一个待测电路板与若干检测探头10的顶部抵触,完成一个待测电路板的检测工序;通过人工手动间歇式转动承托盘4,同理,完成四个电路板的检测工序;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电路板进行检测时,打开侧板3,改变若干检测探头10的插接位置和更换承托盘4即可。
每个缓冲组件6均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缓冲柱6a和套设在缓冲柱6a上的弹簧6b,每个弹簧6b的顶部均与承托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承托盘4上设有供四个缓冲柱6a贯穿的导孔,利用四个弹簧6b的自身弹力,能够对下压组件9在下压的过程中,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下压组件9的过度下移,导致若干检测探头10的过度抵触,产生损坏。
所述承托盘4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固定轴11,壳体1的顶部设有对固定轴11进行限位的限位套12和供固定轴11穿过的圆孔13,对承托盘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位,且能够对当下压组件9使承托盘4向若干检测探头10移动的行程进行限位。
所述下压组件9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8侧壁上的固定座9a、与固定座9a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件9b和呈竖直设置的导柱9c,导柱9c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件9d,连接件9d上设有与其铰接的手柄9e,手柄9e的底部与第一铰接件9b铰接,导柱9c的底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下压板9f,下压板9f的底部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压柱9g,利用人工控制手柄9e能够使导柱9c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故实现与导柱9c固定连接的下压板9f也能够在在竖直方向上移动。
壳体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柱14,两个导向柱14的一端均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柱14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压板9f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导向柱14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5,利用两个导向柱14与两个导向套15滑动配合,能够对下压板9f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行程进行限位。
通孔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检测孔,检测孔的数量大于检测探头10的数量,防止待测电路板上需要检测的端口过多,检测孔的数量过少,导致检测探头10无法检测待测电路板。
工作原理:通过将四个待测电路板一一对应放置在四个承载槽5内,若干检测探头10一一对应插接在检测孔上,人工手动下压手柄9e,使若干压柱9g向承托盘4移动并将一个待测电路板抵触若干检测探头10的顶部,从而完成一个电路板的检测作业;当完成一个电路板检测时,只需人工转动承托盘4九十度,使另一个待测电路板位于若干立柱的正下方处,同理,当完成四个电路板的检测时,只需更换承托盘4即可;当需要对不同型号的电路板进行检测时,打开侧板3,改变若干检测探头10的插接位置和更换承托盘4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结构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容纳腔(2),壳体(1)的侧壁设有能够控制容纳腔(2)打开和关闭的侧板(3),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用于承载若干电路板的承托盘(4),该承托盘(4)呈圆形结构,所述承托盘(4)上设有四个绕其轴线均匀分布的承载槽(5),每相邻的两个承载槽(5)之间均设有缓冲组件(6),每个承载槽(5)上均设有插孔组(7),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有呈竖直设置的支撑板(8),该支撑板(8)的侧壁上设有竖直设置的下压组件(9),壳体(1)的顶部位于下压组件(9)的正下方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检测探头(10),壳体(1)的顶部设有供若干检测探头(10)插接的通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缓冲组件(6)均包括呈竖直设置的缓冲柱(6a)和套设在缓冲柱(6a)上的弹簧(6b),每个弹簧(6b)的顶部均与承托盘(4)的底部固定连接,承托盘(4)上设有供四个缓冲柱(6a)穿过的导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盘(4)的底部中心处设有呈竖直设置的固定轴(11),壳体(1)的顶部设有对固定轴(11)进行限位的限位套(12)和供固定轴(11)穿过的圆孔(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组件(9)包括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8)侧壁上的固定座(9a)、与固定座(9a)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铰接件(9b)和呈竖直设置的导柱(9c),导柱(9c)的顶部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件(9d),连接件(9d)上设有与其铰接的手柄(9e),手柄(9e)的底部与第一铰接件(9b)铰接,导柱(9c)的底部设有呈水平设置的下压板(9f),下压板(9f)的底部设有若干呈竖直设置的压柱(9g)。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顶部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导向柱(14),两个导向柱(14)的一端均与支撑板(8)固定连接,两个导向柱(14)的另一端与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下压板(9f)的底部设有两个与两个导向柱(14)滑动配合的导向套(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板的测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组包括若干个间隔设置的检测孔,检测孔的数量大于检测探头(10)的数量。
CN201821015438.7U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Active CN2083140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438.7U CN208314026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015438.7U CN208314026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14026U true CN208314026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17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015438.7U Active CN208314026U (zh) 2018-06-28 2018-06-28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140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1709A (zh) * 2020-06-29 2020-10-09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线路板检测台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1709A (zh) * 2020-06-29 2020-10-09 吉安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子线路板检测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3000B (zh) 测试装置
CN109696619B (zh) 一种多功能通讯线路板测试装置
CN205958695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pcb板自动测试机
CN208314026U (zh) 一种电路板的测试平台
CN201629426U (zh) 一种通用测试适配装置
CN208704815U (zh) 一种新型电磁流量计
CN103412161A (zh) 一种ict测试治具下压机构
CN203117290U (zh) 电阻测试治具
CN202710618U (zh) 一拖二型线路板电性能测试夹具
CN207215971U (zh) 一种电路板测试装置
CN208421163U (zh) 一种薄型pcba软板测试设备
CN215491859U (zh) 一种多功能线束测试平台
CN209707649U (zh) 一种行驶记录仪类产品通用pcba检测工装
CN212060337U (zh) 一种pcb板性能测试装置
CN208350864U (zh) 一种万用针床
CN208705357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电测设备
CN209728112U (zh) 一种pcb板自动检测装置
CN107860949A (zh) 一种便捷的PXIe模块调试工装
CN210038061U (zh) 一种通用rs232电平转换芯片测试装置
CN209590156U (zh) 一种电子产品检测探针治具模块
CN208818739U (zh) 一种开合夹具
CN207601121U (zh) 一种电源全自动测试架
CN209086279U (zh) 在线测试夹具
CN203732566U (zh) 一种上升式线路板测试仪
CN207611120U (zh) 一种防止pcba漏插针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