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8256U -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 Google Patents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8256U
CN208308256U CN201820899276.1U CN201820899276U CN208308256U CN 208308256 U CN208308256 U CN 208308256U CN 201820899276 U CN201820899276 U CN 201820899276U CN 208308256 U CN208308256 U CN 2083082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ging beam
combustion engine
ring
combustion gas
ups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89927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丽红
周赢钰
张威
张卫兵
杨建波
薛玉华
陈云
郭刘超
赵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udong Sanf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udong Sanf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udong Sanf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udong Sanfeng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89927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82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82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82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包括一安装环、两吊梁连接装置和一槽钢,安装环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沿安装环的轴线呈轴对称,两吊梁连接装置均嵌设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之间,两吊梁连接装置的中部的上侧均设有吊环,两吊梁连接装置的外端均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均与安装环固定连接;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拆装简便,提高了拆装效率,缩短了拆装时间,不仅不会引起产品本身的变形,而且起吊很平稳,拆卸后的吊梁吊耳可再次使用,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机发电能源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背景技术
机械设备吊耳的用途主要分为设备运输吊耳、设备安装吊耳和设备厂内工艺过程中起吊用吊耳。在设备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上述三种情况下使用的各种吊耳。正常情况下不允许直接使用钢丝绳捆扎的方式起吊大型构件或部件,所以为了保证工厂里燃机扩散器设备在制作过程中、包装运输过程中和现场安装过程中存在的产品设备和人身安全,产品设备的起吊要求除少数重量较轻的部件外都应当使用吊耳起吊;其中吊耳的设计就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经常有不正确的吊耳的设计和施工造成不良事故的发生,因此,需要各个方面都来重视吊耳的设计和施工,以保证制作过程中的人员和产品设备的安全。
现有技术上的吊梁吊耳与燃机扩散器的安装结构较复杂,不仅在燃机扩散器产品制作过程中起吊时,会引起产品本身变形,而且燃机扩散器产品到达客户现场后不便于拆卸,还在包装发运过程中,吊梁吊耳对燃机扩散器的整体高度影响比较大,造成吊梁吊耳起吊晃动角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安装复杂不便拆卸和起吊晃动大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实现安装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起吊平稳的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包括:一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沿所述安装环的轴线呈轴对称,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均嵌设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之间,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中部的上侧均设有吊环,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外端均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均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一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中部的上侧均形成有凹槽,所述吊环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吊环的上侧与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上侧齐平。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内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外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吊环的上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侧齐平。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与其对应的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外端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抵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与其对应的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抵于所述安装环的上侧。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吊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安装环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安装环的外缘呈圆周阵列。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两侧和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两端均设有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中,所述加强筋为倒梯形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吊梁吊耳的安装结构较简单,便于将吊梁吊耳安装在燃机扩散器上,不仅在燃机扩散器产品制作过程中起吊时,不会引起产品本身的变形,而且燃机扩散器产品到达客户现场后便于拆卸,大大提高了拆装效率,缩短了拆装时间,拆卸后的吊梁吊耳可再次使用,降低了成本,在包装发运过程中,此吊梁吊耳对燃机扩散器的整体高度影响比较小,使得吊梁吊耳起吊过程中燃机扩散器较平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的俯视图;
附图中:1、安装环;2、吊梁连接装置;3、槽钢;4、吊环;5、凹槽;6、第一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8、第一台阶;9、第二台阶;10、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第三安装孔;13、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包括一安装环1、两吊梁连接装置2和一槽钢3,安装环1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2沿安装环1的轴线呈轴对称,两吊梁连接装置2均嵌设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之间,能够产生较好的固定效果;两吊梁连接装置2的中部的上侧均设有吊环4,两吊梁连接装置2的外端均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2的内端均与安装环1固定连接;槽钢3的两端分别与两吊梁连接装置2的内端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吊梁吊耳的安装结构较简单,便于将吊梁吊耳安装在燃机扩散器上,不仅在燃机扩散器产品制作过程中起吊时,不会引起产品本身的变形,而且燃机扩散器产品到达客户现场后便于拆卸,大大提高了拆装效率,缩短了拆装时间,拆卸后的吊梁吊耳可再次使用,降低了成本。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吊梁连接装置2的中部的上侧均形成有凹槽5,吊环4设于凹槽5内,吊环4的上侧与吊梁连接装置2的上侧齐平,降低了吊梁吊耳对燃机扩散器的整体高度,在包装发运过程中,使得吊梁吊耳起吊过程中燃机扩散器较平稳。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两吊梁连接装置2内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板6,第一安装板6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吊梁连接装置外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板7,第二安装板7与安装环1的上侧固定连接,吊环4的上侧与第一安装板6的上侧、第二安装板7的上侧齐平,吊梁吊耳通过第一安装板6、第二安装板7与燃机扩散器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安装板6的下侧与其对应的吊梁连接装置2的外端形成第一台阶8,第一台阶8抵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第二安装板7的底部与其对应的吊梁连接装置2的内端形成第二台阶9,第二台阶9抵于安装环1上侧,设置第一台阶8和第二台阶9能够产生较好的固定效果。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3所示,吊环4与第二安装板7的侧壁固定连接,控制了钢丝绳与水平面的夹角,能够确保吊梁吊耳起吊时很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安装板6靠近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板7靠近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1。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安装环1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12,若干第三安装孔12沿安装环1的外缘呈圆周阵列,设置第一安装孔10、第二安装孔11和第三安装孔12,将吊梁吊耳与燃机扩散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吊梁连接装置2的两侧和吊梁连接装置2的两端均设有加强筋13,提高了吊梁吊耳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加强筋为倒梯形结构,吊梁吊耳的结构强度较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安装环,所述安装环与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上侧固定连接;
两吊梁连接装置,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沿所述安装环的轴线呈轴对称,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均嵌设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之间,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中部的上侧均设有吊环,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外端均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均与所述安装环固定连接;
一槽钢,所述槽钢的两端分别与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中部的上侧均形成有凹槽,所述吊环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吊环的上侧与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上侧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内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固定连接,两所述吊梁连接装置外端的上侧均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与所述安装环的上侧固定连接,所述吊环的上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侧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下侧与其对应的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外端形成第一台阶,所述第一台阶抵于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上侧,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与其对应的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内端形成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抵于所述安装环的上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板靠近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外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板靠近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的内圈的一侧设有若干第二安装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上设有若干第三安装孔,若干所述第三安装孔沿所述安装环的外缘呈圆周阵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两侧和所述吊梁连接装置的两端均设有加强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为倒梯形结构。
CN201820899276.1U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Active CN2083082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9276.1U CN20830825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899276.1U CN20830825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8256U true CN208308256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7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899276.1U Active CN208308256U (zh) 2018-06-11 2018-06-11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82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985503U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总成水平吊装的装置
CN107188018A (zh) 一种用于大功率发动机总成水平吊装的装置及操作方法
CA2674905A1 (en) Flange joint for structural member
CN204980840U (zh) 消防车用后尾箱吊装装置
CN208308256U (zh) 一种燃气燃机扩散器吊梁吊耳
CN111661746B (zh) 吊具
JP2013525635A (ja) スタンド構造体
CN204924645U (zh) 一种起重机减振测试平台
CN103072888B (zh) 风力发电机组中发电机的吊装设备及吊装方法
CN208308241U (zh) 电站间接空冷塔冷却三角吊装专用工具及专用吊装装置
CN203496866U (zh) 一种支撑装置及工程车辆
CN108502700A (zh) 风力发电机机舱吊具
CN106481967B (zh) 一种橡胶膜煤气柜的安装方法
CN112777478B (zh) 航空发动机翻转工装及其吊具
KR200481629Y1 (ko) 터빈축 인양장치
CN210714981U (zh) 一种轻量化的压缩机支架
CN103439135B (zh) 桥式起重机的试重模块及其组合试验负载的方法
EP3608539B1 (en) Damper limiting device, tower and wind power generator set
CN208345571U (zh) 风力发电机机舱吊具
CN208236577U (zh) 风力发电机组机舱运输底架
CN202793790U (zh)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试验台底座
CN206834018U (zh) 一种大型超重变压器外壳承重结构
CN210440157U (zh) 弹性连接的风电柔性塔架
CN201447306U (zh) 中大型船舶上主机拆检时排气阀缸盖总成的整体起吊工具
CN216235640U (zh) 预制舱顶部吊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u Lihong

Inventor after: Zhou Yingyu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

Inventor after: Zhang Weibing

Inventor after: Yang Jianbo

Inventor after: Xue Yuhua

Inventor after: Chen Yun

Inventor after: Guo Liuchao

Inventor after: Zhao Hui

Inventor before: Liu Lihong

Inventor before: Zhou Ying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

Inventor before: Zhang Weibing

Inventor before: Yang Jianbo

Inventor before: Xue Yuhua

Inventor before: Chen Yun

Inventor before: Guo Liuchao

Inventor before: Zhao Hu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