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7975U -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7975U
CN208307975U CN201820430312.XU CN201820430312U CN208307975U CN 208307975 U CN208307975 U CN 208307975U CN 201820430312 U CN201820430312 U CN 201820430312U CN 208307975 U CN208307975 U CN 2083079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feed
electric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30312.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汇川
孙照燕
王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hougang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30312.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79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79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79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属于物料转运加湿技术领域。加湿装置包括:卸料口排水阀、卸料阀、耐磨孔板、环形水槽、料仓、排气口、进料口、喷嘴、电动给水阀Ⅰ、电动给水阀Ⅱ、防堵塞板、溢水口、电动排水阀、排水口Ⅰ、排水口Ⅱ、排水管、给水管、止回阀、闸阀、潜污泵、水池、搅拌器、补水阀、补水管、排水沟、装料车。采用在料仓上部设置水喷雾和直接加水浸泡湿润的组合方法,在料仓合适高度设置水位溢流口,实现对块状物料内部进行充分加湿;在料仓底部设置环形水槽快速排水和卸料口排水阀排水接口,避免废水的无序流淌,实现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解决了上述物料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形成二次扬尘,增加了烟尘治理投资,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物料转运加湿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大量需要物料转运的工艺流程,对远距离的物料转运,经常采用汽车进行装料和卸料;一般工艺流程是物料通过运输皮带输送至中间储料仓储存,定期由汽车来装料后运输至码头或其它料场;物料在装运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物料本身需要一定的含水率,通常要达到含水率为8%-10%,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物料转运时产生大量的二次扬尘,往往需要对物料进行加湿;
目前国内对于块状物料的加湿,主要采用喷嘴水喷雾的方法较多,采用喷嘴水喷雾加湿对于粉状物料的加湿效果较好,对于块状物料的加湿,由于水喷雾加湿只对物料的表层表面加湿和烟雾抑尘效果较好,而对块状物料的内部加湿效果不好,物料加湿后的整体含水率一般只能达到3%左右,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加湿效果,无法达到物料需要的含水率,这样,在物料的装车和卸料过程中也就容易形成二次扬尘,同时也需要增加二次扬尘的环保治理投资,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对块状物料内部不能充分加湿,无法满足物料含水率达到8%-10%的要求;物料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形成二次扬尘,增加了烟尘治理投资,造成新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解决了上述物料在装卸过程中容易形成二次扬尘,增加了烟尘治理投资,造成新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包括: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 5、料仓6、排气口9、进料口10、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Ⅰ17、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给水管 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水池24、搅拌器25、补水阀26、补水管27、排水沟28、装料车29。
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给水管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组成供水系统;在潜污泵23出口沿水流方向的给水管20上依次安装有闸阀 22、止回阀21、电动给水阀Ⅰ12、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Ⅱ13;潜污泵23安装在水池 24内,闸阀22一端与潜污泵23的出口管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止回阀21相连接,止回阀21另一端与给水管20主管相连接,给水管20主管另一端与电动给水阀Ⅰ12相连接,电动给水阀Ⅰ12安装在给水管20的喷雾分支给水管上,喷嘴11安装在沿水流方向电动给水阀Ⅰ12后端的给水管20的喷雾分支给水管的喷雾短管上,电动给水阀Ⅱ13安装在给水管20的喷水分支给水管上,沿水流方向电动给水阀Ⅱ13的后端连接有喷水分支给水管和喷水弯头;该供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的喷雾加湿和加水浸湿。
由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组成排水系统;防堵塞板14一端焊接在料仓6的仓壁上,防堵塞板14与仓壁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溢水口15流水口位于防堵塞板14与仓壁之间的空隙内,另一端与排水管19相连接,环形水槽5位于料仓6的下部,在环形水槽5上设有排水口Ⅰ 17,排水口Ⅰ17的排水端连接电动排水阀16,电动排水阀16另一端与排水管19相连接,排水口Ⅱ18位于卸料口排水阀2上,直接与排水管19相连接,排水管19的排水汇流端分别与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Ⅱ18相连接,排水管19排水端位于排水沟28内;该排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加湿后的排水;
补水阀26、补水管27组成补水系统;补水阀26安装在补水管27上,补水阀26 一端与沿水流方向补水管27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补水管27的出水管道和出水弯头;该补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加湿所需的补水;
所述加湿装置的排水经排水管19、排水沟28进入水池24后经潜污泵23再进入供水管道循环使用;
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布置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控制的常规喷雾系统,在进料口10下料时,处于开启状态,在进料口10不下料时,处于关闭状态;
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还布置由电动给水阀Ⅱ13控制的直接加水管道;当装料车29装满后或料仓6下部物料含水率不足时,处于加水状态,当料仓6水位线到达溢水口15位置时,停止向料仓6内加水,此时,潜污泵23低速运行,只负担水喷雾管路供水;
在卸料阀3和料仓6之间设置由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组成的下部排水系统;在卸料阀3开始卸料之前,可把料仓6内的水快速排出;
在卸料阀3的出料口处设置卸料口排水阀2;平时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卸料阀3 漏下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Ⅱ18排出,需要卸料时,把该阀门打开;
在溢水口15入口处设有防堵塞板14,保证溢流口能正常流水。
搅拌器25单独安装在水池24的盖板上,用于水的搅拌,防止污泥沉淀。
补水阀26安装在补水管27上,补水阀26一端与沿水流方向补水管27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补水管27的出水管道和出水弯头;该补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加湿所需的补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加湿的,采用在料仓上部设置水喷雾和直接加水浸泡湿润的组合方法,在料仓合适高度设置水位溢流口,实现对块状物料内部进行充分加湿,保证加湿物料含水率要求,加湿效果好;在料仓底部设置环形水槽快速排水和卸料口排水阀排水接口,避免废水的无序流淌,实现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具体方法包括:
首先确定物料性质、物料转运能力、料仓空间尺寸等基本参数,根据物料加湿所需含水率要求,计算加湿总供水量,布置喷嘴及喷水管道;再进行管路水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完成供水管路的管径、控制阀门和潜水泵选型等;
根据装料车的能力,计算料仓控制水位线以下的储料容积,确定水位溢流口高度,确定料仓底部排水口位置及尺寸;再进行排水量、排水控制阀和排水管径计算;
最后确定各管路阀门的操作要求以及所需外部接口的介质参数,从而完成整套块状物料加湿装置的设计选型;
进一步,根据物料加湿所需含水率要求,计算给水量及排水量方法包括:
物料转运量W(t/h),含水率A%,物料加湿消耗水量G1=WxA%(m3/h),加湿装置供水所需总水量G=KxG1(m3/h),式中K为循环系数,可根据物料吸水性能和料仓空间尺寸等因数考虑K=1.5-2;
水喷雾供水量G2(m3/h),直接喷水给水量G3=G-G2(m3/h),料仓下部排水量Gp= G–G1(m3/h);
进一步,根据装料车能力,确定料仓水位线以下储料容积和溢流口高度方法包括:
装料车能力W1(t),物料堆积容重为Y1(m3/t),料仓水位线以下储料容积 V=K1xW1/Y1(m3),式中K为富裕系数,取K=1.2-1.3;根据容积V确定溢流口高度;
进一步,所述的加湿装置及其方法具体包括:
当料仓进料口开始进料时,先把下部的卸料口排水阀、卸料阀、电动排水阀关闭,打开供水管路上的阀门,启动潜污泵,开始给料仓内的块状物料进行水喷雾加湿和直接喷水浸湿;一方面,水喷雾加湿在给物料表层加湿的同时,还能减少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含水烟尘通过排气口排至废气处理设备;另一方面,直接喷水使料仓内水位不断上升,块状物料可以直接浸泡在水中,使块状物料内部能够充分浸湿,料仓内水位达到溢流口时,直接喷水管路上的电动给水阀关闭,停止向料仓内加水,此时,潜污泵低速运行,只负担水喷雾管路供水;料仓下部渗漏的废水可以通过排水口排入排水管道。
当装料车来装料时,先把料仓下部电动排水阀打开,通过环形水槽的排水口快速把料仓内的水排出,待排水干净后,再打开卸料阀和卸料口排水阀进行卸料,此时,块状物料得到充分加湿,卸料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烟尘。
当装料车装满后,再先把下部的卸料口排水阀、卸料阀和电动排水阀关闭,直接喷水管路上电动给水阀打开,潜污泵高速运行,同时满足水喷雾和直接加水的水量要求,再对料仓内块状物料进行加湿,进入下一个进料、加湿、排水、卸料的周期循环。
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的废水经排水沟进入到水池内,再由潜污泵进入加湿给水管道循环使用;水池内有沉淀物时,可以启动搅拌器进行搅拌,使沉淀物重新回到料仓内,增加粉状物料的回收利用;
水池内水位不够时,打开补水阀通过补水管向水池内补水;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加湿装置采用水喷雾和直接喷水组合加湿方法,能够保证物料含水率达到8%-10%的要求,能够避免物料在装卸过程中二次扬尘,减少了烟尘治理的投资费用;采用料仓底部环形水槽快速排水和卸料口排水阀排水,能够避免废水的无序流淌,并能够实现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能够实现对块状物料内部进行充分加湿,系统简单,加湿效果好,能够保证物料含水率要求;解决了物料在装卸过程中二次扬尘问题;实现了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满足废水“零排放”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结构立面示意图。其中,支撑柱1、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5、料仓6、料仓支撑件7、块状物料8、排气口9、进料口10、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Ⅰ17、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给水管20、止回阀21、闸阀 22、潜污泵23、水池24、搅拌器25、补水阀26、补水管27、排水沟28、装料车2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加湿装置包括: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 5、料仓6、排气口9、进料口10、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Ⅰ17、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给水管 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水池24、搅拌器25、补水阀26、补水管27、排水沟28、装料车29。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及其方法,采用在料仓上部设置水喷雾和直接加水浸泡湿润的组合方法,在料仓合适高度设置水位溢流口,实现对块状物料内部进行充分加湿,保证加湿物料含水率要求,加湿效果好,解决了物料在装卸过程中二次扬尘问题;在料仓底部设置环形水槽快速排水和卸料口排水阀排水接口,避免废水的无序流淌,实现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满足废水“零排放”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及其方法,包括:
S101:首先确定物料性质、物料转运能力、料仓空间尺寸等基本参数,根据物料加湿所需含水率要求,计算加湿总供水量,布置喷嘴及喷水管道;再进行管路水力计算,根据计算结果完成供水管路的管径、控制阀门和潜水泵选型等;
S102:根据装料车的能力,计算料仓控制水位线以下的储料容积,确定水位溢流口高度,确定料仓底部排水口位置及尺寸;再进行排水量、排水控制阀和排水管径计算;
S103:最后确定各管路阀门的操作要求以及所需外部接口的介质参数,从而完成整套块状物料加湿装置的设计选型;
所述加湿装置及其方法,根据物料加湿所需含水率要求,计算给水量及排水量方法包括:
物料转运量W(t/h),含水率A%,物料加湿消耗水量G1=WxA%(m3/h),加湿装置供水所需总水量G=KxG1(m3/h),式中K为循环系数,可根据物料吸水性能和料仓空间尺寸等因数考虑K=1.5-2;
水喷雾供水量G2(m3/h),直接喷水给水量G3=G-G2(m3/h),料仓下部排水量Gp= G–G1(m3/h);
所述加湿装置及其方法,根据装料车能力,确定料仓水位线以下储料容积和溢流口高度方法包括:
装料车能力W1(t),物料堆积容重为Y1(m3/t),料仓水位线以下储料容积 V=K1xW1/Y1(m3),式中K为富裕系数,取K=1.2-1.3;根据容积V确定溢流口高度;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另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包括:
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给水管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组成加湿装置供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的喷雾加湿和加水浸湿;
由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卸料口排水阀18、排水管19组成加湿装置排水系统;用于料仓内的块状物料加湿后的排水;
由补水阀26、补水管27组成加湿装置补水系统;
所述加湿装置的排水经排水管19、排水沟28进入水池24后经潜污泵23再进入供水管道循环使用;
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布置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控制的常规喷雾系统,在进料口10下料时,处于开启状态,在进料口10不下料时,处于关闭状态;
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还布置由电动给水阀Ⅱ13控制的直接加水管道;当装料车29装满后或料仓6下部物料含水率不足时,处于加水状态,当料仓6水位线到达溢水口15位置时,停止向料仓6内加水,此时,潜污泵23低速运行,只负担水喷雾管路供水;
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在卸料阀3和料仓6之间设置由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组成的下部排水系统;在卸料阀3开始卸料之前,可把料仓6内的水快速排出;
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在卸料阀3的出料口处设置卸料口排水阀2;平时处于关闭状态,通过卸料阀3漏下的水可以通过排水口Ⅱ18排出,需要卸料时,把该阀门打开;
进一步,所述加湿装置在溢水口15入口处设有防堵塞板14,保证溢流口能正常流水;
下面结合工作原理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当料仓6的进料口10开始进料时,先把下部的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电动排水阀16关闭,打开供水系统上的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闸阀22,启动潜污泵23,开始给块状物料8进行喷雾加湿和直接喷水浸湿;一方面,喷雾加湿在给物料表层加湿的同时,还能减少物料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含水烟尘通过排气口9 排至废气处理设备;另一方面,直接喷水使料仓6内水位不断上升,块状物料8可以直接浸泡在水中,使块状物料内部能够充分浸湿,料仓内水位达到溢流口时,电动给水阀Ⅱ13关闭,停止向料仓内加水;此时,潜污泵23低速运行,只负担水喷雾管路供水;料仓下部渗漏的废水可以通过排水口Ⅱ18排入排水管道。
当装料车29来装料时,先把料仓6下部的电动排水阀16打开,通过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快速把料仓6内的水排出,待排水干净后,再打开卸料口排水阀2进行卸料,此时,块状物料得到充分加湿,卸料过程中基本不产生烟尘;
当装料车29装满后,再先把下部的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电动排水阀16关闭,直接喷水管路上的电动给水阀Ⅱ13打开,潜污泵高速运行,同时满足水喷雾和直接加水的水量要求,再对料仓内块状物料进行加湿,进入下一个进料、加湿、排水、卸料的周期循环;
通过排水管道排出的废水经排水沟28进入到水池24内,再由潜污泵23通进入加湿给水管道循环使用;水池24内有沉淀物时,可以启动搅拌器25进行搅拌,使沉淀物重新回到料仓内,增加粉状物料的回收利用;
水池24内水位不够时,打开补水阀26通过补水管27向水池内补水。
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及其方法,可以替代块状物料的常规喷雾加湿方式,能够实现对块状物料内部进行充分加湿,加湿效果好,能够保证物料含水率要求;解决了物料在装卸过程中二次扬尘问题;实现了物料加湿用水的循环使用,满足废水“零排放”要求,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卸料口排水阀(2)、卸料阀(3)、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5)、料仓(6)、排气口(9)、进料口(10)、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Ⅰ(17)、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给水管(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水池(24)、搅拌器(25)、补水阀(26)、补水管(27)、排水沟(28)、装料车(29);
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电动给水阀Ⅱ(13)、给水管(20)、止回阀(21)、闸阀(22)、潜污泵(23)组成供水系统;在潜污泵(23)出口沿水流方向的给水管(20)上依次安装有闸阀(22)、止回阀(21)、电动给水阀Ⅰ(12)、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Ⅱ(13);潜污泵(23)安装在水池(24)内,闸阀(22)一端与潜污泵(23)的出口管道相连接,另一端与止回阀(21)相连接,止回阀(21)另一端与给水管(20)主管相连接,给水管(20)主管另一端与电动给水阀Ⅰ(12)相连接,电动给水阀Ⅰ(12)安装在给水管(20)的喷雾分支给水管上,喷嘴(11)安装在沿水流方向电动给水阀Ⅰ(12)后端的给水管(20)的喷雾分支给水管的喷雾短管上,电动给水阀Ⅱ(13)安装在给水管(20)的喷水分支给水管上,沿水流方向电动给水阀Ⅱ(13)的后端连接有喷水分支给水管和喷水弯头;
由防堵塞板(14)、溢水口(15)、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Ⅱ(18)、排水管(19)组成排水系统;防堵塞板(14)一端焊接在料仓(6)的仓壁上,溢水口(15)流水口位于防堵塞板(14)与仓壁之间的空隙内,另一端与排水管(19)相连接,环形水槽(5)位于料仓(6)的下部,在环形水槽(5)上设有排水口Ⅰ(17),排水口Ⅰ(17)的排水端连接电动排水阀(16),电动排水阀(16)另一端与排水管(19)相连接,排水口Ⅱ(18)位于卸料口排水阀(2)上,直接与排水管(19)相连接,排水管(19)的排水汇流端分别与溢水口(15)、电动排水阀(16)、排水口Ⅱ(18)相连接,排水管(19)排水端位于排水沟(28)内;
由补水阀(26)、补水管(27)组成补水系统;补水阀(26)安装在补水管(27)上,补水阀(26)一端与沿水流方向补水管(27)的进水端连接,另一端连接补水管(27)的出水管道和出水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布置由喷嘴(11)、电动给水阀Ⅰ(12)控制的常规喷雾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料仓(6)的上部空间内还布置由电动给水阀Ⅱ(13)控制的直接加水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料阀(3)和料仓(6)之间设置由耐磨孔板(4)、环形水槽(5)、排水口Ⅰ(17)、电动排水阀(16)组成的下部排水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卸料阀(3)的出料口处设置卸料口排水阀(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溢水口(15)入口处设有防堵塞板(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器(25)单独安装在水池(24)的盖板上。
CN201820430312.XU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Active CN2083079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312.XU CN20830797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30312.XU CN20830797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7975U true CN208307975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0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30312.XU Active CN208307975U (zh) 2018-03-28 2018-03-28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797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8919A (zh) * 2023-04-07 2023-06-27 青岛冠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沥青路面铣刨料破碎循环筛分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28919A (zh) * 2023-04-07 2023-06-27 青岛冠通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除尘沥青路面铣刨料破碎循环筛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78843B (zh) 一种填料吸收塔
CN104888599B (zh) 一种用于水泥厂的喷雾干燥脱硫装置与工艺方法
CN107185385A (zh) 一种大气量杂散冶炼烟气湿法除尘、脱硫方法
CN208307975U (zh)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
CN112877708B (zh) 便于清洗的带钢酸洗槽系统及其清洗方法
CN201609621U (zh) 煤气干法除尘的喷淋塔
CN108438958A (zh) 一种用于块状物料的加湿装置及其方法
CN204746080U (zh) 一种用于水泥厂的喷雾干燥脱硫装置
CN206888161U (zh) 一种带水封烟道排水溢流装置
CN111318143A (zh) 一种干湿法烟气脱硫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08105160U (zh) 抑尘除臭专用车
CN207271477U (zh) 一种预制箱梁喷淋养生自动控制系统
CN206996259U (zh) 一种大气量杂散冶炼烟气湿法除尘、脱硫系统
CN201940167U (zh) 氨法烟气脱硫吸收塔系统
CN106268274A (zh) 一种高效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
CN209174458U (zh) 一种脱硫塔除雾器冲洗控制系统
CN209020185U (zh) 一种湿法脱硫石灰石供浆系统
CN206199002U (zh) 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循环系统
CN207619126U (zh) 一种预曝气射流曝气系统
CN206924617U (zh) 一种双浆液池循环脱硫设备
CN220657048U (zh) 一种用于调峰机组的节能脱硫吸收塔系统
CN220478508U (zh) 一种多塔分级渐变大湿法脱硫设备
CN213610456U (zh) 酚氰水流量控制装置
CN219964039U (zh) 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CN217377670U (zh) 一种生化污泥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