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7228U -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7228U
CN208307228U CN201820917405.5U CN201820917405U CN208307228U CN 208307228 U CN208307228 U CN 208307228U CN 201820917405 U CN201820917405 U CN 201820917405U CN 208307228 U CN208307228 U CN 2083072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ket
vehicle ontology
bicycle
fork
fork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91740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武辉
李俊
时蕊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HAISHUN PACKAGING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91740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72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72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72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ll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该转运装置包括车本体和盛物筐,车本体上设有货叉,货叉能够伸出车本体之外,盛物筐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插接槽与货叉相匹配;该传送系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和上述转运装置,转运装置的车本体与导轨连接,车本体上设有第二驱动部件,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车本体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转运装置通过盛物筐对物品进行转运,转运过程中,货叉与盛物筐底部的插接槽相匹配,插接槽的侧壁与货叉相互抵接压紧,减少盛物筐沿货叉宽度方向的位移,相应减少受颠簸时盛物筐发生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减少对物品造成的污损。

Description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背景技术
生活中我们所用到的很多产品都是在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经过不同的加工工序完成的,不同的加工工序需要不同的加工设备,不同的加工设备之间需要对产品的转运。
现有一般通过人工将一道工序上的待加工产品转运到另一道工序上,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因此人们通过机械设备等将待加工产品转运到另一道工序上,然而机械设备等直接将待加工产品铲起运输过程中会产生颠簸,产品容易从机械产品上掉落,运输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
即,现有用于转运物品的转运设备转运物品时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物品受颠簸容易从转运设备上掉落下来,破坏物品的洁净度甚至可能损坏物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运设备转运物品时牢固性和稳定性较差,物品受颠簸容易从转运设备上掉落下来,破坏物品的洁净度甚至可能损坏物品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装置,包括车本体和盛物筐,所述车本体上设有货叉,所述货叉能够伸出所述车本体之外,所述盛物筐的底部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与所述货叉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盛物筐包括筐体和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矩形阵列排布,相邻两列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能够伸出所述货叉之外,所述支撑块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锁紧销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为两个,两个所述货叉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车本体上,所述支撑块为三列,每列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支撑块,三列所述支撑块之间形成两个所述插接槽,两个所述插接槽与两个所述货叉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同列所述支撑块之间连接有加固条。
进一步的,所述货叉包括第一叉体、第二叉体和第三叉体,所述第一叉体固接于所述车本体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叉体沿所述第一叉体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叉体上,所述第三叉体沿所述第二叉体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叉体上;
所述车本体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叉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叉体和所述第二叉体沿所述第一叉体的长度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三叉体与所述盛物筐上的插接槽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叉体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所述第二叉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条相匹配;
和/或,所述第二叉体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所述第三叉体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与所述导向条相匹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送系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和上述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的车本体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车本体上设有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用于驱动所述车本体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第一叉体之间连接有定位件。
进一步的,所述车本体的底部并列设有两根转动轴,两根所述转动轴均沿所述车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每根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均固接有导轮,所述导轮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导轮上的卡槽与其中一条导轨相匹配,位于另一侧的两个所述导轮上的卡槽与另一条导轨相匹配;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转动,并带动该转动轴上的导轮与其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其中,转运装置包括用于作为驱动装置带动物品移动的车本体、用于盛装物品的盛物筐、用于端起盛物筐带动盛物筐及其内物品进行转运的货叉和设于盛物筐底部用于与货叉匹配插接的插接槽;其中,传送系统包括上述用于承载盛物筐的车本体、设于地面或平台上用于对车本体的行程路线进行导向的导轨和用于驱动车本体带动盛物筐及盛物筐内的物品沿导轨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
具体的,可以在导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传送带,盛物筐作为盛装物品的载具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需要将传送带上的货物转运至另一个加工工序或转运至别的地方时,控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车本体到达传送带上盛物筐相对应的位置,控制货叉沿车本体的宽度方向伸出,并匹配插入盛物筐底部的插接槽内,随后通过升高货叉的高度或降低盛物筐的高度,使得盛物筐搭接于货叉上,控制货叉缩回车本体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驱动车本体携带盛物筐内的物品转运至目的地;到达目的地,控制货叉伸出车本体之外,将盛物筐放置在下个工序的传送装置或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即可,随后货叉缩回初始位置,完成物品的转运。
转运装置通过盛物筐对物品进行转运,一方面,盛物筐用于盛装物品,可以加大单次物品的转运量,还可以减少物品转运过程滚动掉落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货叉与盛物筐底部的插接槽相匹配,转运过程中,插接槽的侧壁与货叉相互抵接压紧,减少盛物筐沿货叉宽度方向的位移,盛物筐在插接槽与货叉的限位作用下,减少受颠簸时盛物筐发生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相应减少对物品造成的污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中货叉的截面示意图,其中货叉包括第一叉体、第二叉体和第三叉体;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中盛物筐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标:1-车本体;2-盛物筐;3-货叉;4-定位件;5-转动轴;6-导轮;7-第二驱动部件;8-缓冲垫;21-插接槽;22-筐体;23-支撑块;24-加固条;31-第一叉体;311-导向条;32-第二叉体;321-导向槽;33-第三叉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转运装置,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车本体1和盛物筐2,车本体1上设有货叉3,货叉3能够伸出车本体1之外,盛物筐2的底部设有插接槽21,插接槽21与货叉3相匹配。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送系统,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和上述转运装置,转运装置的车本体1与导轨连接;车本体1上设有第二驱动部件7,第二驱动部件7用于驱动车本体1沿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其中,转运装置包括用于作为驱动装置带动物品移动的车本体1、用于盛装物品的盛物筐2、用于端起盛物筐2带动盛物筐2及其内物品进行转运的货叉3和设于盛物筐2底部用于与货叉3匹配插接的插接槽21;其中,传送系统包括上述用于承载盛物筐2的车本体1、设于地面或平台上用于对车本体1的行程路线进行导向的导轨和用于驱动车本体1带动盛物筐2及盛物筐2内的物品沿导轨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部件7。
具体的,可以在导轨的一侧或两侧设有传送带,盛物筐2作为盛装物品的载具在传送带上进行传送,需要将传送带上的货物转运至另一个加工工序或转运至别的地方时,控制第二驱动部件7驱动车本体1到达传送带上盛物筐2相对应的位置,控制货叉3沿车本体1的宽度方向伸出,并匹配插入盛物筐2底部的插接槽21内,随后通过升高货叉3的高度或降低盛物筐2的高度,使得盛物筐2搭接于货叉3上,控制货叉3缩回车本体1上,控制第二驱动部件7驱动车本体1携带盛物筐2内的物品转运至目的地;到达目的地,控制货叉3伸出车本体1之外,将盛物筐2放置在下个工序的传送装置或直接放置在工作台上即可,随后货叉3缩回初始位置,完成物品的转运。
转运装置通过盛物筐2对物品进行转运,一方面,盛物筐2用于盛装物品,可以加大单次物品的转运量,还可以减少物品转运过程滚动掉落情况的发生;另一方面,货叉3与盛物筐2底部的插接槽21相匹配,转运过程中,插接槽21的侧壁与货叉3相互抵接压紧,减少盛物筐2沿货叉3宽度方向的位移,盛物筐2在插接槽21与货叉3的限位作用下,减少受颠簸时盛物筐2发生晃动甚至掉落的情况,从而有效提高转运过程中的牢固性和稳定性,相应减少对物品造成的污损。
具体的,可以在导轨的两侧均设有传送带,车本体1的长度方向与导轨长度方向一致,货叉3沿车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能够沿车本体1的宽度方向伸出车本体1的两侧,即,当导轨左侧的传送带上传送有盛物筐2时,控制货叉3伸出车本体1的左侧,对盛物筐2进行插接转运;当导轨右侧的传送带上传送有盛物筐2时,控制货叉3伸出车本体1的右侧,对盛物筐2进行插接转运,一个车本体1能够同时与其左右两侧传送带上的盛物筐2配合转运,进一步提高转运装置的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货叉3的上表面设有缓冲垫8,货叉3与盛物筐2的插接槽21配合将盛物筐2搬起时,缓冲垫8与插接槽21的槽底挤压,缓冲垫8与槽底的摩擦力较大,进一步减小盛物筐2与货叉3相对位移情况的发生,且缓冲垫8能够对货叉3与盛物筐2之间的震动进行缓冲,减小盛物筐2与货叉3之间的震动颠簸。具体的,盛物筐2的尺寸可以为长1100mm、宽1400mm,金属材料制成。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盛物筐2包括筐体22和多个支撑块23,多个支撑块23矩形阵列排布,相邻两列支撑块23之间形成插接槽21。这里是插接槽21形成的一种具体形式,多个支撑块23矩形阵列排布,相邻两列支撑块23之间形成条状的槽体,即插接槽21,货叉3插入该插接槽21内,支撑块23的侧壁与货叉3侧壁之间抵紧,对盛物筐2的宽度方向进行限位,减少盛物筐2在转运过程中位置偏移而导致掉落,对物品造成污损或破坏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在货叉3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锁紧销,锁紧销能够伸出货叉3之外,支撑块23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锁紧孔与锁紧销相匹配。初始时,锁紧销缩回货叉3内部(货叉3本身的内部或货叉3外形尺寸所在区域的底部),货叉3插入盛物筐2的插接槽21内时,控制锁紧销伸出货叉3之外,并相应插入支撑块23侧壁上的锁紧孔内,完成货叉3与盛物筐2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盛物筐2在锁紧销的固定作用下,与货叉3连接为一体,无法发生相对位移,从而进一步提高转运过程中,盛物筐2的稳定性,相应提高转运过程中对物品的保护。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货叉3可以为两个,两个货叉3相互平行设置于车本体1上,支撑块23为三列,每列至少包括两个支撑块23,三列支撑块23之间形成两个插接槽21,两个插接槽21与两个货叉3一一对应。这里是货叉3和支撑块23设置的一种具体形式,两个货叉3与三列支撑块23形成的两个插接槽21分别相匹配,转运过程中,两个货叉3对盛物筐2的两侧分别进行支撑,从而提高货叉3对盛物筐2的支撑稳定性,减少盛物筐2受货叉3支撑位置较偏,而导致盛物筐2倾斜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可以在同列支撑块23之间连接有加固条24。加固条24将同列的多个支撑块23连接在一起,提高同列多个支撑块23之间的相互连接性,各支撑块23之间相互限位,相应提高各支撑块23的位置精度,确保插接槽21与货叉3的匹配度。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货叉3可以包括第一叉体31、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第一叉体31固接于车本体1的顶面上,第二叉体32沿第一叉体31的长度方向连接于第一叉体31上,第三叉体33沿第二叉体32的长度方向连接于第二叉体32上;车本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件,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第三叉体33连接,用于驱动第三叉体33和第二叉体32沿第一叉体31的长度方向伸出或缩回;第三叉体33与盛物筐2上的插接槽21相匹配。
这里是货叉3能够伸出或缩回车本体1上的一种具体形式,货叉3需要伸出或缩回车本体1上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叉体33沿第二叉体32的长度方向伸出,若货叉3需要伸出长度较长时,则继续驱动第三叉体33向外伸出,直至第三叉体33相对第二叉体32伸出长度最大时,第三叉体33带动第二叉体32沿第一叉体31的长度方向相对第一叉体31伸出;货叉3缩回车本体1上时,控制第一驱动部件驱动驱动第三叉体33和第二叉体32缩回原位即可。设置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在能够调节货叉3伸出长度的基础上,车本体1转运物品的过程中,货叉3的伸出端能够缩回车本体1上,车本体1对盛物筐2和物品进行支撑,减少货叉3独立对物品进行支撑时,受力过大发生弯折情况的发生。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以在第一叉体31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311,第二叉体3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321,导向槽321与导向条311相匹配;和/或,第二叉体32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311,第三叉体3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321,导向槽321与导向条311相匹配。第一驱动部件驱动第三叉体33伸出第二叉体32、第二叉体32伸出第一叉体31的过程中,导轨与导向槽321相匹配,对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的伸出途径进行导向限制,从而提高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伸出或缩回的位置精度,确保第三叉体33与盛物筐2上的插接槽21的匹配度。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两根第一叉体31之间连接有定位件4。定位件4连接于两个第一叉体31之间,对两个第一叉体3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限位,增强两个第一叉体31在车本体1上的位置精确度,相应提高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伸出车本体1之外的位置精确度,减少由于第一叉体31角度偏移,而导致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位置偏移,无法与盛物筐2上的插接槽21相配合情况的发生。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可以在车本体1的底部并列设有两根转动轴5,两根转动轴5均沿车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每根转动轴5的两端均固接有导轮6,导轮6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位于同一侧的两个导轮6上的卡槽与其中一条导轨相匹配,位于另一侧的两个导轮6上的卡槽与另一条导轨相匹配;第二驱动部件7的驱动端与转动轴5连接,用于驱动转动轴5转动,并带动该转动轴5上的导轮6与其同步转动。这里是车本体1能够沿导轨长度方向运行的一种具体形式,导轮6上的卡槽卡入导轨中,需要车本体1移动时,控制第二驱动部件7驱动转动轴5转动,转动轴5带动其两端的两个导轮6与其进行同步转动,导轮6转动过程中,其外圆面上的环状的卡槽始终与导轨卡接,从而实现车本体1运行的基础上,导轨对车本体1的行程进行导向,提高车本体1运行的位置精确度。
在导轮6上设置环状的卡槽,导轮6与导轨滚动卡接,相较与滑动连接,可以有效减少运动过程中,导轮6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相应降低摩擦阻力,提高转运装置的效率,并减少对导轮6的磨损,提高其使用寿命。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本体(1)和盛物筐(2),所述车本体(1)上设有货叉(3),所述货叉(3)能够伸出所述车本体(1)之外,所述盛物筐(2)的底部设有插接槽(21),所述插接槽(21)与所述货叉(3)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盛物筐(2)包括筐体(22)和多个支撑块(23),多个所述支撑块(23)矩形阵列排布,相邻两列所述支撑块(23)之间形成所述插接槽(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3)底部沿其宽度方向设有锁紧销,所述锁紧销能够伸出所述货叉(3)之外,所述支撑块(23)的侧壁上设有锁紧孔,所述锁紧孔与所述锁紧销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3)为两个,两个所述货叉(3)相互平行设置于所述车本体(1)上,所述支撑块(23)为三列,每列至少包括两个所述支撑块(23),三列所述支撑块(23)之间形成两个所述插接槽(21),两个所述插接槽(21)与两个所述货叉(3)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同列所述支撑块(23)之间连接有加固条(24)。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货叉(3)包括第一叉体(31)、第二叉体(32)和第三叉体(33),所述第一叉体(31)固接于所述车本体(1)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叉体(32)沿所述第一叉体(31)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一叉体(31)上,所述第三叉体(33)沿所述第二叉体(32)的长度方向连接于所述第二叉体(32)上;
所述车本体(1)上设有第一驱动部件,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叉体(33)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叉体(33)和所述第二叉体(32)沿所述第一叉体(31)的长度方向伸出或缩回;所述第三叉体(33)与所述盛物筐(2)上的插接槽(21)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叉体(31)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311),所述第二叉体(32)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321),所述导向槽(321)与所述导向条(311)相匹配;
和/或,所述第二叉体(32)的上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条(311),所述第三叉体(33)的底部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导向槽(321),所述导向槽(321)与所述导向条(311)相匹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第一叉体(31)之间连接有定位件(4)。
9.一种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导轨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转运装置,所述转运装置的车本体(1)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车本体(1)上设有第二驱动部件(7),所述第二驱动部件(7)用于驱动所述车本体(1)沿所述导轨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本体(1)的底部并列设有两根转动轴(5),两根所述转动轴(5)均沿所述车本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且每根所述转动轴(5)的两端均固接有导轮(6),所述导轮(6)的外圆面上沿其周向设有卡槽,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导轮(6)上的卡槽与其中一条导轨相匹配,位于另一侧的两个所述导轮(6)上的卡槽与另一条导轨相匹配;
所述第二驱动部件(7)的驱动端与所述转动轴(5)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动轴(5)转动,并带动该转动轴(5)上的导轮(6)与其同步转动。
CN201820917405.5U 2018-06-13 2018-06-13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Active CN2083072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7405.5U CN208307228U (zh) 2018-06-13 2018-06-13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917405.5U CN208307228U (zh) 2018-06-13 2018-06-13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7228U true CN208307228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07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917405.5U Active CN208307228U (zh) 2018-06-13 2018-06-13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72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9361B2 (ja) 商品ピッキング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6005857B (zh) 一种自动仓储储存系统
KR101987163B1 (ko) 승강 반송 장치
CN205500344U (zh) 自动装卸系统
KR100726080B1 (ko) 스태커크레인 캐리지
CN110510544A (zh) 一种适应于自动化生产线的物流运输车
CN109969727A (zh) 物流自动化输送分拣回流线及输送分拣方法
CN108820675A (zh) 内置输送线式组合牛腿货架及电能表智能存储系统
CN208307228U (zh) 转运装置及传送系统
CN109761055A (zh) 一种托盘拆垛堆垛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552890A (zh) 一种预留叉车孔的分砖编组装置及方法
CN104591034A (zh) 货物箱搬运车
CN209110529U (zh) 一种主机装配线
CN104960829B (zh) 一种巷道堆垛立库
CN113071843B (zh) 一种和机器人相结合的仓储装置以及使用方法
CN208577168U (zh) 一种玻璃存储装置
CN108001958A (zh) 一种伸缩皮带机
CN214326137U (zh) 一种车辆存取装置
CN209567555U (zh) 一种预留叉车孔的分砖编组装置
CN203566690U (zh) 一种转运支架
CN209536346U (zh) 一种周转箱自动切换机
CN208603162U (zh) 一种用于工业机器人生产的运输移动装置
CN209974250U (zh) 顶升机构、取件机构、搬运装置
CN210971707U (zh) 一种抓取机构及空调生产包装设备
JP5781772B2 (ja) 自動倉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