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303829U -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303829U
CN208303829U CN201820180970.8U CN201820180970U CN208303829U CN 208303829 U CN208303829 U CN 208303829U CN 201820180970 U CN201820180970 U CN 201820180970U CN 208303829 U CN208303829 U CN 2083038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late
die casting
casting space
fixed
mold c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1809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Union Precis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Union Precis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Union Precis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Union Precision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1809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3038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3038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3038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lds, Core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底板中部一侧的定模仁、设置在动模底板中部的动模仁、顶针板、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和模脚,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所述侧面底孔成型滑块设在压铸空间的侧面、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向压铸空间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且该成型块伸入压铸空间的距离是可调的。本实用新型在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保证气体排出的平稳;所述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也能确保加工过程中动模底板与定模底板的平稳,同时也不影响两个底板的分离。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模具领域,尤其为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压铸模具设计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精密零件在航空、航太、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产品对模具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压铸模具设计方法已无法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提高质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具体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底板中部一侧的定模仁、设置在动模底板中部的动模仁、顶针板、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和模脚,所述动模底板与所述模脚固定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活动空间,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定模底板与所述动模底板相对,从而所述定模仁与所述动模仁相对,在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之间形成压铸空间,定模仁与动模仁的一侧设有位于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的分流锥;所述定模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料缸,料缸向下连接衬套,所述衬套向下贯穿定模底板,衬套带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通过两个支流道与所述分流锥连通,所述分流锥连通压铸空间,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所述侧面底孔成型滑块设在压铸空间的侧面、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向压铸空间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且该成型块伸入压铸空间的距离是可调的,所述定模仁靠近产品的两个脚之间设有加强筋,压铸模具还包括浇口,所述浇口设在料缸的上表面,浇口的进浇厚度≥3.5mm,浇口的外表面设有三角形的缺口,所述压铸空间的内表面设有产品辅助渣包,该产品辅助渣包贴合产品,模具顶针板的顶针顶在产品辅助渣包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定模仁、动模仁的内部分别设置容有冷却水的水冷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支流道呈十字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道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动模仁、定模仁的侧面设置分流锥,由分流锥来连接压铸空间,在加工时从料缸下料,经主流道至支流道分流后进入分流锥,分流锥可以改善金属液的走向,即时控制压铸空间内铸件的成型,同时还可减少在压铸过程中气孔的产生,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在定模仁与动模仁合拢的过程中,气体会从中排出,不及时排气的话会造成压铸件中的多个气孔,同时排气也不宜过快,对压铸件的成型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选用齿形排气块,保证气体排出的平稳;所述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也能确保加工过程中动模底板与定模底板的平稳,同时也不影响两个底板的分离,压铸模具还包括侧面底孔成型滑块设在压铸空间的侧面、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向压铸空间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且该成型块伸入压铸空间的距离是可调的,这为产品侧面的底孔加工节省了一道工序,而该成型块能够调节更是方便加工出不同规格的底孔,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伸出的脚容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定模仁靠近产品的两个脚之间设有加强筋,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浇口,所述浇口设在料缸的上表面,浇口的进浇厚度≥3.5mm,考虑到现在高速压铸生产越来越多,本实用新型将浇口的进浇厚度控制在≥3.5mm,足以满足高速压铸的需求,浇口的外表面设有三角形的缺口,这是考虑到压铸完成后去浇口更方便的缘故,在去浇口的时候由于浇口外表面存在三角形缺口,这样浇口表面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浇口受到的力会集中于三角形缺口处,而三角形的形状又能更好地破坏缺口与浇口的接触面,更有效率地去浇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顶针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的,但顶针若不顶住产品则影响产品的脱模,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压铸空间的内表面设有产品辅助渣包,该产品辅助渣包贴合产品,模具顶针板的顶针顶在产品辅助渣包的位置,这样不影响产品的脱模问题,只需在产品脱模后做一个加工将产品上因辅助渣包产生的多肉部分切除即可,也不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1、定模底板;2、定模仁;3、动模底板;4、动模仁;5、顶针板;6、模脚;7、压铸空间;8、分流锥;9、料缸;10、齿形排气块;11、浇口;12、侧面底孔成型滑块;13、底孔成型块;14、产品辅助渣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照图1至图2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包括设置在定模底板1中部一侧的定模仁2、设置在动模底板3中部的动模仁4、顶针板5、侧面底孔成型滑块12和模脚6,所述动模底板3与所述模脚6固定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活动空间,所述顶针板5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定模底板1与所述动模底板3相对,从而所述定模仁2与所述动模仁4相对,在所述定模仁2与动模仁4之间形成压铸空间7,定模仁2与动模仁4的一侧设有位于定模底板1与动模底板3之间的分流锥8;所述定模底板1顶部一侧设有料缸9,料缸9向下连接衬套,所述衬套向下贯穿定模底板1,衬套带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通过两个支流道与所述分流锥8连通,所述分流锥8连通压铸空间7,所述定模仁2与动模仁4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10,齿形排气块10连通压铸空间7;所述侧面底孔成型滑块12设在压铸空间7的侧面、定模底板1与动模底板3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12向压铸空间7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13,且该成型块13伸入压铸空间7的距离是可调的,所述定模仁2靠近产品的两个脚之间设有加强筋,压铸模具还包括浇口11,所述浇口11设在料缸9的上表面,浇口11的进浇厚度≥3.5mm,浇口11的外表面设有三角形的缺口,所述压铸空间7的内表面设有产品辅助渣包14,该产品辅助渣包14贴合产品,模具顶针板的顶针顶在产品辅助渣包14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定模仁2、动模仁4的内部分别设置容有冷却水的水冷通道。
作为优选,所述支流道呈十字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道的两侧。
作为优选,所述定模底板1与动模底板3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在动模仁、定模仁的侧面设置分流锥,由分流锥来连接压铸空间,在加工时从料缸下料,经主流道至支流道分流后进入分流锥,分流锥可以改善金属液的走向,即时控制压铸空间内铸件的成型,同时还可减少在压铸过程中气孔的产生,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在定模仁与动模仁合拢的过程中,气体会从中排出,不及时排气的话会造成压铸件中的多个气孔,同时排气也不宜过快,对压铸件的成型也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选用齿形排气块,保证气体排出的平稳;所述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也能确保加工过程中动模底板与定模底板的平稳,同时也不影响两个底板的分离,压铸模具还包括侧面底孔成型滑块设在压铸空间的侧面、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向压铸空间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且该成型块伸入压铸空间的距离是可调的,这为产品侧面的底孔加工节省了一道工序,而该成型块能够调节更是方便加工出不同规格的底孔,针对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伸出的脚容易变形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定模仁靠近产品的两个脚之间设有加强筋,能够有效防止产品变形;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浇口,所述浇口设在料缸的上表面,浇口的进浇厚度≥3.5mm,考虑到现在高速压铸生产越来越多,本实用新型将浇口的进浇厚度控制在≥3.5mm,足以满足高速压铸的需求,浇口的外表面设有三角形的缺口,这是考虑到压铸完成后去浇口更方便的缘故,在去浇口的时候由于浇口外表面存在三角形缺口,这样浇口表面受到的力是不平衡的,浇口受到的力会集中于三角形缺口处,而三角形的形状又能更好地破坏缺口与浇口的接触面,更有效率地去浇口;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是不允许顶针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的,但顶针若不顶住产品则影响产品的脱模,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压铸空间的内表面设有产品辅助渣包,该产品辅助渣包贴合产品,模具顶针板的顶针顶在产品辅助渣包的位置,这样不影响产品的脱模问题,只需在产品脱模后做一个加工将产品上因辅助渣包产生的多肉部分切除即可,也不会在产品表面留下痕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定模底板中部一侧的定模仁、设置在动模底板中部的动模仁、顶针板、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和模脚,所述动模底板与所述模脚固定连接并且在两者之间形成活动空间,所述顶针板位于所述活动空间内;所述定模底板与所述动模底板相对,从而所述定模仁与所述动模仁相对,在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之间形成压铸空间,定模仁与动模仁的一侧设有位于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的分流锥;所述定模底板顶部一侧设有料缸,料缸向下连接衬套,所述衬套向下贯穿定模底板,衬套带有主流道,所述主流道通过两个支流道与所述分流锥连通,所述分流锥连通压铸空间,所述定模仁与动模仁的另一侧还设有齿形排气块,齿形排气块连通压铸空间;所述侧面底孔成型滑块设在压铸空间的侧面、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之间,侧面底孔成型滑块向压铸空间内伸出一段形成底孔成型块,且该成型块伸入压铸空间的距离是可调的,所述定模仁靠近产品的两个脚之间设有加强筋,压铸模具还包括浇口,所述浇口设在料缸的上表面,浇口的进浇厚度≥3.5mm,浇口的外表面设有三角形的缺口,所述压铸空间的内表面设有产品辅助渣包,该产品辅助渣包贴合产品,模具顶针板的顶针顶在产品辅助渣包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动模仁的内部分别设置容有冷却水的水冷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流道呈十字状,且对称设置在所述主流道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底板与动模底板通过导柱与导套搭配形成的导向机构连接在一起。
CN201820180970.8U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Active CN2083038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0970.8U CN208303829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180970.8U CN208303829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303829U true CN208303829U (zh) 2019-01-01

Family

ID=64724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180970.8U Active CN208303829U (zh) 2018-02-02 2018-02-02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3038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80631B1 (ko) 프레스 주조 장치 및 프레스 주조 방법
CN201711512U (zh) 一种用于小型零件的多腔压铸模具
CN206425523U (zh) 一种容易脱模的铸件模具
CN103433460A (zh) 一种用于销孔处设有凹陷平台的支架的模具
CN20830382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垫块模具
CN210280581U (zh) 一种制动鼓浇注模具
CN207840071U (zh) 一种汽车变速箱活塞模具
CN208261819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模具
CN208146884U (zh) 一种汽车支架模具
CN20814688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液晶屏支架模具
CN209007889U (zh) 一种便于卸模的浇筑模具
CN106426789A (zh) 一种可实现稳定快速分型的双分型面结构模具
CN105562651A (zh) 一种设有球面凹陷部的端盖模具
CN205362606U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部件模具
JP2009262196A (ja) 鋳造方法および鋳型
CN205362608U (zh) 一种汽车头灯散热器模具
CN206997737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基座模具
CN206561099U (zh) 一种汽车张紧轮压铸模具
CN205324687U (zh) 一种水泵壳体模具
CN206357559U (zh) 一种辅助定位的热流道模具
CN204892911U (zh) 一种割草机化油器部件成型压铸模具
CN105562653A (zh) 一种加工圆弧面凸起的铸件模具
CN205324688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支架模具
CN204449219U (zh) 一种用于加工活塞部件的模具
CN218873640U (zh) 一种汽车仪表盘支架模具的浇铸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