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72165U - 线缆idc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线缆idc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8272165U CN208272165U CN201820724324.3U CN201820724324U CN208272165U CN 208272165 U CN208272165 U CN 208272165U CN 201820724324 U CN201820724324 U CN 201820724324U CN 208272165 U CN208272165 U CN 2082721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conducting wire
- cable
- clamping interface
- cable clamp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By Means Of Piercing Elements, Nuts, Or Screw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IDC连接器,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的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至少一个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压盖;压盖包括自由端、以及与导电容置腔转动连接的转动端。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导线插入到压盖的进线孔内,按下压盖的自由端将第一导线压入端子的第一卡线槽,第一卡线槽的刀口结构刺破导线的绝缘层使得导线的铜芯与端子导电接触,从而形成一种气密稳定可靠的连接;将第二导线压入端子的第二卡线槽,第二卡线槽的刀口结构刺破第二导线的绝缘层使得第二导线的铜芯与端子导电接触,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接触端子上下两端的卡线槽连接,从而做到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连接,不需要互配的连接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线缆IDC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接器产品都是固定安装,一次性组装、不可拆卸。其缺点是:不可重复使用,维修时需将整个组件更换。且安装更换需要引入第三方操作工具,操作比较麻烦。并且现有的连接器产品需要互配的产品才能实现连接,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线缆IDC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的底座、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至少一个端子、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的压盖;所述压盖包括自由端、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转动连接的转动端;
所述端子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刺破导线绝缘体的刀口结构;
所述压盖内开设有与所述端子位置对应并可供所述端子的上端插入的容置槽,且所述压盖上还开设有供第一导线插入的进线孔,所述容置槽与所述进线孔在所述压盖内部相交;
从所述压盖自由端插入所述进线孔内的第一导线可随所述自由端的转动而被压入所述端子的第一卡线槽内,所述第一卡线槽端部的刀口结构破坏所述第一导线的绝缘体使所述第一导线的铜芯与所述端子接触;所述第二卡线槽端部的刀口结构破坏压入所述第二卡线槽内的第二导线的绝缘体使所述第二导线的铜芯与所述端子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端子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端子上下两端的、片状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上设有所述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设有所述刀口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的顶侧连通;所述第二导电部上设有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卡线槽设有所述刀口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的底侧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端子的上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之间通过U形导电悬臂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导线的夹线U形槽。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底侧、用于安装所述端子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端子插入到该安装孔中并且所述端子的第一卡线槽和第二卡线槽分别从所述安装孔的两端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安装部同时与所述底座的左侧和右侧形成顶侧和前侧开放的所述容纳腔;
所述压盖的转动端设有半圆柱形的旋转结构,所述底座的后侧壁上设有半圆柱形的凹槽,所述压盖通过所述旋转结构、以所述安装部的后侧边为支点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半圆柱形的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底座的底部设有容置腔,所述安装部的安装孔与所述容置腔相通,所述端子的第二卡线槽从所述安装孔伸出后容置于所述容置腔中。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容置腔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导线的夹线板,所述夹线板设有缺口,所述第二导线被限位在所述缺口中。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端子下端的底盖;所述底盖上设有底盖安装孔,所述端子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底盖安装孔中并且所述第二卡线槽从所述底盖安装孔伸出。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中,所述底盖包括板状部和凸出设置在所述板状部上的凸出部,所述底盖安装孔设置在所述板状部上;
所述底座包括位于底侧、用于安装所述端子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底座的后侧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底盖的凸出部插入并卡紧设置于所述间隙中。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导线插入到压盖的进线孔内,按下压盖的自由端将第一导线压入端子的第一卡线槽,第一卡线槽的刀口结构即能刺破导线的绝缘层使得导线的铜芯与端子导电接触,从而形成一种气密稳定可靠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使用第三方操作工具。将第二导线压入端子的第二卡线槽,第二卡线槽的刀口结构即能刺破第二导线的绝缘层使得第二导线的铜芯与端子导电接触,第一导线和第二导线通过接触端子上下两端的卡线槽连接,从而做到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连接,不需要互配的连接器。当需要维修时,反向旋转压盖,拔出第一导线即可,或者将底座底部翻转过来,拔出第二导线即可,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在压盖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在压盖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背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在端子上连接导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线缆IDC连接器的纵截面剖视图;
图6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在端子上连接导线后的背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端子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端子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处于连接导线初始状态的侧面透视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第一实施例连接导线后的侧面透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第二实施例连接导线后的侧面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IDC(Insulation Displacement Connection)连接器,又叫做绝缘位移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主要运用于通信设备模块间的信号传递。
如图1-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11的底座10、竖直设置在容纳腔11内的至少一个端子20、以及设置在容纳腔11内的压盖30。其中,压盖30包括自由端、以及与容纳腔11转动连接的转动端。如图1、图11和图13所示,压盖30内开设有与端子20位置对应并可供端子20的上端插入的容置槽31,且压盖30上还开设有供第一导线51插入的进线孔32,容置槽31与进线孔32在压盖30内部相交;端子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刺破导线绝缘体的刀口结构23。从压盖30自由端插入进线孔32内的第一导线51可随自由端的转动而被压入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内,第一卡线槽211端部的刀口结构23破坏第一导线51的绝缘体使第一导线51的铜芯与端子20接触;第二卡线槽221端部的刀口结构23破坏压入第二卡线槽221内的第二导线52的绝缘体使第二导线52的铜芯与端子20接触。第一导线51和第二导线52两者通过接触端子20上下两端的卡线槽连接,从而做到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连接,不需要互配的连接器产品。
如图9所示,端子20包括分别位于端子20上下两端的、片状的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第一导电部21上设有第一卡线槽211,第一卡线槽211设有刀口结构23的一端与第一导电部21的顶侧连通,使得第一导电部21形成一个开口结构;第二导电部22上设有第二卡线槽221,第二卡线槽221设有刀口结构23的一端与第二导电部22的底侧连通,使得第二导电部22形成一个开口结构。此外,刀口结构23可以是在卡线槽端部直接加工形成的较为锋利的部分,该部分能够将导线的绝缘体划破。在将第一导线51压进第一卡线槽211的过程中,第一卡线槽211两边的部分会对第一导线51形成挤压力以便于刀口结构23能够将第一导线51的绝缘体划破。同理,在将第二导线52压进第二卡线槽221的过程中,第二卡线槽221两边的部分会对第二导线52形成挤压力以便于刀口结构23能够将第二导线52的绝缘体划破。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卡线槽211的长度不能太短,尽量使其长度不小于第一导电部21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二,且令其宽度小于第一导线51的直径。同样的,第二卡线槽221的长度也不能太短,尽量使其长度不小于第二导电部22纵向长度的三分之二,且令其宽度小于第二导线52的直径。优选地,为了方便将第一导线51压入到第一卡线槽211内,在压盖30的内顶面上、与端子20对应的位置还垂直向下延伸有凸起部。
如图10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一优选实施例中,端子20的上端设有两个第一导电部21,两个第一导电部21之间通过U形导电悬臂24连接。U形导电悬臂24起到支撑和连接两个第一导电部21的第一卡线槽211的作用,两个第一导电部21的第一卡线槽211连接同一条第一导线51,端子20的上端通过双第一卡线槽211的设计,确保连接的可靠性,从而在其中一个第一卡线槽211与第一导线51的连接失效的情况下,还有另一个卡线槽可以确保端子20上端与第一导线51的连接。
优选地,可以在压盖30的转动端设置两端分别与容纳腔11相对的两内侧壁转动连接的转轴,从而使得压盖30能够通过转轴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0的容纳腔11内。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使压盖30能够可转动地设置在底座10的容纳腔11内,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压盖30是这样设置在容纳腔11内的:
如图13-图15所示,底座10包括位于底侧的安装部13,该安装部13主要是用来安装端子20的。如图8所示,安装部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1,端子20插入到该安装孔131中并且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分别从安装孔131的两端伸出。具体的,第一卡线槽211从安装孔131伸出后位于容纳腔11中,第二卡线槽221从安装孔131伸出后位于底座10的底部,如图13-图15所示。
从图13-图15中可看出,安装部13与底座10的后侧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安装部13同时与底座10的左侧和右侧形成顶侧和前侧开放的容纳腔11。压盖30的转动端设有半圆柱形的旋转结构33,底座10的后侧壁上设有半圆柱形的凹槽14,压盖30通过旋转结构33、以安装部13的后侧边为支点可转动地设置在半圆柱形的凹槽14内。优选地,为了减小安装部13对压盖30的磨损,安装部13的后侧边最好加工成倒角边(如图14所示)或圆角边(如图15所示)。
其次,考虑到采用这种旋转结构33使得压盖30比较容易从底座10上脱落,因此还在压盖30与容纳腔11之间设置了防脱落结构。该防脱落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容纳腔11前侧两边的挡缘、以及设置在压盖30自由端的端面两侧的倾斜面;挡缘与倾斜面滑动配合。
在上述各优选实施例中,进线孔32可以是圆形或方形的进线孔32。当第一导线51穿入压盖30的进线孔32,压盖30以旋转结构33为支点旋转,通过压盖30的受力结构将第一导线51压入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第一卡线槽211的刀口结构23刺破第一导线51的绝缘体,第一导线51的导电芯挤入第一卡线槽211中与端子20紧密接触,同时因第一导线51的绝缘体是刺破的,与端子20形成密封的保护层作用,能有效保护第一导线51的导电芯不氧化。当需要维修时,反向旋转压盖30,拔出第一导线51即可,操作方便。
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中,底座10的前端设有用于限位第一导线51的夹线U形槽12。通过将第一导线51限位在该夹线U形槽12中,防止第一导线51随意摆动、缠绕,特别是在连接有多条第二导线52的情况下,从而使线缆IDC连接器布局更整齐。
优选地,在底座10的底部设有容置腔15(如图13-图15所示),安装部13的安装孔131与容置腔15相通,端子20的第二卡线槽221从安装孔131伸出后容置于容置腔15中。优选地,如图3和图6所示,容置腔15内设有用于限位第二导线52的夹线板60,夹线板60设有缺口61,第二导线52被限位在缺口61中。通过将第二导线52限位在该夹线U形槽12中,防止第二导线52凌乱缠绕,特别是在连接有多条第二导线52的情况下,从而可以使线缆IDC连接器布局更整齐。
优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还包括用于固定端子20下端的底盖40(如图3、图6所示);底盖40上设有底盖安装孔41(如图12所示),端子20的下端插入到底盖安装孔41中并且第二卡线槽221从底盖安装孔41伸出(如图6所示)。该底盖40同时还具有防止胶水渗漏的作用以及隔绝作用。如图12所示,底盖40包括板状部42和凸出设置在板状部42上的凸出部43,底盖安装孔41设置在板状部42上。优选地,如图13-图15所示,容置腔15与容纳腔11局部连通,底盖40位于容置腔15中,且底盖40的凸出部43插入并卡紧设置于底座10的安装部13和底座10后侧面之间的间隙中。
结合如图8和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线缆IDC连接器的一实施例中,底座10上并排设置有四个容纳腔11,每个容纳腔11内又分别设置有两个端子20,且两个端子20是一前一后错开设置在容纳腔11内的,相应地,底盖40上针对每个容纳腔11中的两个端子20设有一前一后错开设置的两个底盖安装孔41,供每个容纳腔11中的两个端子20的第二卡线槽221一前一后错开伸出。值得注意的是,容纳腔11和端子20的数量、以及端子20的排布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行设置,并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当底座10的每个容纳腔11内分别设置有两个端子20时,底座10的前端对应每个容纳腔11内的两个端子20设有两个相对的夹线U形槽12,用于限位与每个容纳腔11内的两个端子20连接的两条第一导线51。
本实用新型的线缆IDC连接器在使用时,只需将第一导线51插入到压盖30的进线孔32内,按下压盖30的自由端将第一导线51压入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第一卡线槽211的刀口结构23即能刺破导线的绝缘层使得导线的铜芯与端子20导电接触,从而形成一种气密稳定可靠的连接。操作简单方便,无需使用第三方操作工具。将第二导线52压入端子20的第二卡线槽221,第二卡线槽221的刀口结构23即能刺破第二导线52的绝缘层使得第二导线52的铜芯与端子20导电接触,第一导线51和第二导线52通过接触端子20上下两端的卡线槽连接,从而做到一个连接器即可实现连接,不需要互配的连接器产品。当需要维修时,反向旋转压盖30,拔出第一导线51即可,或者将底座底部翻转过来,拔出第二导线52即可,操作方便。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开设有至少一个容纳腔(11)的底座(10)、竖直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至少一个端子(20)、以及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的压盖(30);所述压盖(30)包括自由端、以及与所述容纳腔(11)转动连接的转动端;
所述端子(20)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所述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的端部均设有用于刺破导线绝缘体的刀口结构(23);
所述压盖(30)内开设有与所述端子(20)位置对应并可供所述端子(20)的上端插入的容置槽(31),且所述压盖(30)上还开设有供第一导线(51)插入的进线孔(32),所述容置槽(31)与所述进线孔(32)在所述压盖(30)内部相交;
从所述压盖(30)自由端插入所述进线孔(32)内的第一导线(51)可随所述自由端的转动而被压入所述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内,所述第一卡线槽(211)端部的刀口结构(23)破坏所述第一导线(51)的绝缘体使所述第一导线(51)的铜芯与所述端子(20)接触;所述第二卡线槽(221)端部的刀口结构(23)破坏压入所述第二卡线槽(221)内的第二导线(52)的绝缘体使所述第二导线(52)的铜芯与所述端子(2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端子(20)上下两端的、片状的第一导电部(21)和第二导电部(22);
所述第一导电部(21)上设有所述第一卡线槽(211),所述第一卡线槽(211)设有所述刀口结构(2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部(21)的顶侧连通;
所述第二导电部(22)上设有所述第二卡线槽(221),所述第二卡线槽(221)设有所述刀口结构(2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部(22)的底侧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20)的上端设有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21)之间通过U形导电悬臂(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前端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一导线(51)的夹线U形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包括位于底侧、用于安装所述端子(20)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上开设有安装孔(131),所述端子(20)插入到该安装孔(131)中并且所述端子(20)的第一卡线槽(211)和第二卡线槽(221)分别从所述安装孔(131)的两端伸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3)与所述底座(10)的后侧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安装部(13)同时与所述底座(10)的左侧和右侧形成顶侧和前侧开放的所述容纳腔(11);
所述压盖(30)的转动端设有半圆柱形的旋转结构(33),所述底座(10)的后侧壁上设有半圆柱形的凹槽(14),所述压盖(30)通过所述旋转结构(33)、以所述安装部(13)的后侧边为支点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半圆柱形的凹槽(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的底部设有容置腔(15),所述安装部(13)的安装孔(131)与所述容置腔(15)相通,所述端子(20)的第二卡线槽(221)从所述安装孔(131)伸出后容置于所述容置腔(15)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15)内设有用于限位所述第二导线(52)的夹线板(60),所述夹线板(60)设有缺口(61),所述第二导线(52)被限位在所述缺口(61)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端子(20)下端的底盖(40);所述底盖(40)上设有底盖安装孔(41),所述端子(20)的下端插入到所述底盖安装孔(41)中并且所述第二卡线槽(221)从所述底盖安装孔(41)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IDC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40)包括板状部(42)和凸出设置在所述板状部(42)上的凸出部(43),所述底盖安装孔(41)设置在所述板状部(42)上;
所述底座(10)包括位于底侧、用于安装所述端子(20)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与所述底座(10)的后侧面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所述底盖(40)的凸出部(43)插入并卡紧设置于所述间隙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24324.3U CN208272165U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线缆idc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0724324.3U CN208272165U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线缆idc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8272165U true CN208272165U (zh) | 2018-12-21 |
Family
ID=64682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0724324.3U Active CN208272165U (zh) | 2018-05-16 | 2018-05-16 | 线缆idc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827216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8267A (zh) * | 2018-05-16 | 2018-08-24 | 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idc连接器 |
-
2018
- 2018-05-16 CN CN201820724324.3U patent/CN20827216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448267A (zh) * | 2018-05-16 | 2018-08-24 | 深圳盛凌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线缆idc连接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TE267472T1 (de) | Steckverbinder für elektrische leiter | |
CN203166110U (zh) | 一种smt接线端子 | |
CN206225600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208272165U (zh) | 线缆idc连接器 | |
CN102414924A (zh) | 拉入式模块化插座及其使用方法 | |
CN202737147U (zh) | 一种刺破式连接器 | |
CN208157661U (zh) | 计量接引装置 | |
CN108448267A (zh) | 线缆idc连接器 | |
CN220439986U (zh) | 一种防水连接器 | |
CN110391532A (zh) | 连接器 | |
CN220569898U (zh) | 一种线缆快速连接器 | |
CN207853054U (zh) | 一种可快速插拔及接线的电源模块连接器 | |
CN203871803U (zh) | 电缆用分线器 | |
CN206976185U (zh) | 接线可靠的微动开关 | |
CN213813717U (zh) | 一种多点压紧式按压端钮盒及电能表 | |
CN204349122U (zh) | 一种保险丝组件及具有该保险丝组件的连接器 | |
CN212695664U (zh) |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接线盒 | |
CN210535895U (zh) | 一种ffc连接器 | |
CN209001230U (zh) | 一种电力线缆连接端 | |
CN109638487A (zh) | 一种电线接头 | |
KR880008475A (ko) | 케이블와이어 접속장치 | |
CN107123864B (zh) | 旋转压线式连接器 | |
CN218498428U (zh) | 一种电源线束快速连接装置 | |
CN206073004U (zh) | 灯带接驳线 | |
CN106229710B (zh) | 可重复使用的网线接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