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50856U -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50856U
CN208250856U CN201820460666.9U CN201820460666U CN208250856U CN 208250856 U CN208250856 U CN 208250856U CN 201820460666 U CN201820460666 U CN 201820460666U CN 208250856 U CN208250856 U CN 208250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inage
drain outlet
discharge structure
porous pavemen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6066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万学良
黄屹
解明利
王贤萍
姚忠民
林德高
陈建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gtze River Delta Jiax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XING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XING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XING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6066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50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50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50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道、设于排水渠道内的分隔部以及连通部,分隔部将排水渠道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具有排水入口以及第一排水出口,第二排水区域具有第二排水出口,在第一排水区域下部设置有遮盖第一排水出口的过滤层,连通部设于分隔部上方且连通第一排水区域上部和第二排水区域。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铺设于砂基层上方的路面层以及排水结构,排水结构穿过路面层并延伸至砂基层中,排水入口用于承接路面层的雨水,第二排水出口连接有管道。排水结构具有过滤、存储水功能,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应用该排水结构后,可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和存储水功能。

Description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目前采用的透水路面材料主要以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透水砖等为主。但这些透水材料孔隙的阻塞及其维护与恢复等方面研究尚比较缺乏,使得对于透水材料的使用寿命、建设与维护成本、环境影响等方面尚缺乏成熟的参考依据。因此,在透水路面材料的透水能力下降时,如何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功能成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结构具有过滤、存储水功能,同时养护简单,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应用所述排水结构后,即使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还可以通过所述排水结构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和存储水功能。
一种排水结构,包括:排水渠道、设于所述排水渠道内的分隔部以及连通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排水渠道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所述第一排水区域具有排水入口以及第一排水出口,所述第二排水区域具有第二排水出口,在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下部设置有遮盖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过滤层,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分隔部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上部和所述第二排水区域。
上述排水结构分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设有排水入口、第一排水出口和过滤层,同时具备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第二排水区域设有第二排水出口但没有排水入口,与第一排水区域通过分隔部分隔并通过连通部连通,具有排水功能。当水量较少时,水流通过排水入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经过滤层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水出口排出;当水量较大时,部分水流通过分隔部上的连通部进入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排水出口排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分隔部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底面至少一位置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设置在侧面的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过滤层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排水区域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将所述第二排水区域的上方封闭。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铺设于砂基层上方的路面层以及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穿过路面层并延伸至砂基层中,所述排水入口用于承接路面层的雨水,所述第二排水出口连接有管道。
上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中,当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经路面层的孔隙渗入砂基层,然后渗入地下,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当雨水流量过大或者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雨水通过排水入口流入第一排水区域,经第一排水区域的过滤层过滤后经第一排水出口渗入到砂基层。当雨水流量超过第一排水区域的排水能力时,多余的雨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区域的第二排水出口直接排出,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同时,排水结构中的过滤层可定时清洗更换,无需特殊设备,养护简单,当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无需对透水路面进行重新施工改造,延长了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隔部的顶部位置高于所述砂基层的顶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路面层包括钢筋混凝土模块,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横向和纵向设置形成网格状填孔,所述网格状填孔中填充有填孔模块,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和所述填孔模块的上方铺设有路面模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及/或,所述网格状填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砂基层包括至少一凸部,所述凸部中铺设有透水盲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结构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透水路面排水系统的断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透水路面排水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透水路面排水系统的路面层的断面示意图。
图中:1、排水结构;2、砂基层;3、路面层;4、透水盲管;5、管道;10、排水渠道;11、分隔部;12、连通部;110、第一排水区域;120、第二排水区域;111、排水入口;112、第一排水出口;113、过滤层;121、顶盖;122、第二排水出口;21、凸部;31、钢筋混凝土模块;311、钢筋;32、填孔模块;33、路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水结构1同时具备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可作为边沟,截水沟或者路基附近、庄稼地里、住宅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庄稼地、住宅地以外的水沟,适用广泛。
所述排水结构1包括排水渠道10、设于所述排水渠道10内的分隔部11以及连通部12。所述分隔部11将所述排水渠道10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110和第二排水区域120。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具有排水入口111以及第一排水出口112,所述第二排水区域120具有第二排水出口122,在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下部设置有遮盖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的过滤层113,所述连通部12设于所述分隔部11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上部和所述第二排水区域120。当水量较少时,水流通过排水入口111进入第一排水区域110,经过滤层113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水出口112排出;当水量较大时,部分水流通过分隔部11上方的连通部12进入第二排水区域120,通过第二排水出口122排出。
优选的,所述过滤层113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分隔部11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113的高度低于所述分隔部11的高度。所述过滤层113为砂滤层等具有过滤、净化水质的材料层。所述分隔部11为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建筑材料制造的实体层,不具备透水功能。所述连通部12为过滤网等可以快速通过水流的材料或设备,当然,所述连通部12也可不设置任何设施,水流直接从连通部12空间部分通过即可。所述分隔部11与上方的连通部12可以为一体结构。在水流量不大时,第一排水区域可以满足排水需求,同时过滤层可以过滤、净化水质;在水流量较大时,多余的水量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区域排除,避免内涝。
优选的,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的侧面、底面至少一位置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水流经过过滤层113过滤后,可以通过侧面或底面的第一排水出口112排出。设置在侧面的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过滤层113的高度。进一步的,设置在侧面的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的高度低于所述过滤层113的高度。保证所排出的水流均经过过滤层113过滤,水质良好。所述第一排水出口112为孔洞,所述孔洞的形状可为圆形、椭圆形、三角形、矩形、五边形、六边形等任何的几何形状。
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水区域120上方罩设有顶盖121,所述顶盖121将所述第二排水区域120的上方封闭。顶盖121可由金属材料、塑料材料或者建筑材料制成,顶盖121将所述第二排水区域120的上方封闭后,第二排水区域120的上方没有排水入口,水流均需通过排水入口111进入第一排水区域110。当水流量超过第一排水区域110的负荷后才会进入第二排水区域120,从第二排水出口122排出。所述排水入口111的入水口位置设有雨水篦等格栅结构的材料,用于拦截垃圾等杂物,以免垃圾堵塞排水结构,同时便于集中清理垃圾。
上述排水结构具有以下优点:排水结构分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第一排水区域设有排水入口、第一排水出口和过滤层,同时具备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第二排水区域设有第二排水出口但没有排水入口,与第一排水区域通过分隔部分隔并通过过滤结构连通,具有排水功能。当水量较少时,水流通过第一排水区域的排水入口进入第一排水区域,经过滤层过滤后通过第一排水出口排出;当水量较大时,部分水流通过分隔部上的过滤结构进入第二排水区域,通过第二排水出口排出。
图2至图4为应用本实用新型排水结构的透水路面排水系统,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建设中。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包括砂基层2、铺设于砂基层2上方的路面层3以及排水结构1,所述排水结构1穿过路面层3并延伸至砂基层2中,所述第一排水区域110的排水入口111用于承接路面层3的雨水,所述第二排水出口122连接有管道5。当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经路面层3的孔隙渗入砂基层2,然后渗入地下,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当雨水流量过大或者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雨水通过排水入口111流入第一排水区域110,经第一排水区域110的过滤层113过滤后经第一排水出口112渗入到砂基层2。当雨水量超过第一排水区域110的排水能力时,多余的雨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区域120的第二排水出口122直接排出,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同时,排水结构1中的过滤层113可定时清洗更换,无需特殊设备,养护简单,当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无需对透水路面进行重新施工改造,延长了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
优选的,所述分隔部11的顶部位置高于所述砂基层2的顶面。保证第一排水区域110中的雨水可以尽可能多的排入砂基层2中,保证砂基层2内的空隙全部储满水,提高砂基层2的滞蓄水能力。所述砂基层2的材料可以为砾石砂、级配碎石、粗粒径碎石、块石等,铺设符合道路设计要求即可。
所述路面层3包括钢筋混凝土模块31,钢筋311包裹于混凝土中。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横向和纵向设置形成网格状填孔,所述网格状填孔中填充有填孔模块32。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和所述填孔模块32的上方铺设有路面模块33。考虑到当路面荷载较大时,透水路面的路面层3结构厚度都较厚,且雨水渗透入地下后难免造成路基土体不均匀沉降,道路很容易被破坏。然而,直接在透水路面材料中加钢筋,钢筋将被锈蚀,且钢筋与大空隙透水路面材料之间的握裹力无法满足规范要求。而上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填孔模块32和路面模块33组成的叠合板结构既能满足透水要求,又能提供可靠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透水路面材料中,由于透水沥青材料具有压缩性,路面经长时间使用后,仍然会有沉降发生。因此,所述填孔模块32的材料优选为透水混凝土,所述路面模块33的材料优选为透水混凝土或者透水沥青。当路面模块33和填孔模块32的材料均为透水混凝土时,填孔模块和路面模块同时浇筑。
优选的,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填充于网格状填孔中的填孔模块32则为倒梯形。或者,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的横截面形状为倒梯形,填充于网格状填孔中的填孔模块32则为梯形。使钢筋混凝土模块31和填孔模块32叠合的更紧密,抗剪能力等整体性更好。在受路面模块33所带来的压力的情况下,可提高界面的承载力。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31的厚度、间距等可按不同的工程具体实施。
所述砂基层2包括至少一凸部21,所述凸部21中铺设有透水盲管4,使砂基层2中多余的雨水均可从透水盲管4排出。
所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的施工顺序为:土路基压实(包括路基处理加固施工等),砂基层2和透水盲管4施工,排水结构1、管道5铺设,钢筋混凝土模块31施工,填孔模块32施工,路面模块33施工,如果路面模块33和填孔模块32采用的材料相同,均为透水混凝土,路面模块33和填孔模块32可一起施工,增加叠合结构的有效高度,提高整体强度,最后进行过滤层113施工。
上述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当雨水流量较小时,雨水经路面层的孔隙渗入砂基层,然后渗入地下,实现雨水就地消纳和利用;当雨水流量过大或者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雨水通过排水入口流入第一排水区域,经第一排水区域的过滤层过滤后经第一排水出口渗入到砂基层,当雨水量超过第一排水区域的排水能力时,多余的雨水还可以通过第二排水区域的第二排水出口直接排出,保障透水路面的过滤、存储水和排水功能。第二、排水结构中的过滤层可定时清洗更换,无需特殊设备,养护简单,当透水路面的透水能力下降时,无需对透水路面进行重新施工改造,延长了透水路面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建设和维护成本。第三、钢筋混凝土模块、填孔模块和路面模块组成的叠合板结构的路面层既能满足透水要求,又能够极大地提高透水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渠道、设于所述排水渠道内的分隔部以及连通部,所述分隔部将所述排水渠道分隔为第一排水区域和第二排水区域,所述第一排水区域具有排水入口以及第一排水出口,所述第二排水区域具有第二排水出口,在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下部设置有遮盖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过滤层,所述连通部设于所述分隔部上方且连通所述第一排水区域上部和所述第二排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的高度不高于所述分隔部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底面至少一位置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区域的侧面和底面均设有至少一所述第一排水出口,设置在侧面的所述第一排水出口的高度不高于所述过滤层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水区域上方罩设有顶盖,所述顶盖将所述第二排水区域的上方封闭。
6.一种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砂基层、铺设于砂基层上方的路面层以及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排水结构,所述排水结构穿过路面层并延伸至砂基层中,所述排水入口用于承接路面层的雨水,所述第二排水出口连接有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部的顶部位置高于所述砂基层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面层包括钢筋混凝土模块,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横向和纵向设置形成网格状填孔,所述网格状填孔中填充有填孔模块,在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和所述填孔模块的上方铺设有路面模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模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及/或,所述网格状填孔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透水路面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基层包括至少一凸部,所述凸部中铺设有透水盲管。
CN201820460666.9U 2018-03-30 2018-03-30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Active CN208250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0666.9U CN208250856U (zh) 2018-03-30 2018-03-30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60666.9U CN208250856U (zh) 2018-03-30 2018-03-30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50856U true CN208250856U (zh) 2018-12-18

Family

ID=64638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60666.9U Active CN208250856U (zh) 2018-03-30 2018-03-30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5085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613A (zh) * 2018-03-30 2018-08-14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96613A (zh) * 2018-03-30 2018-08-14 嘉兴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38918A (zh) 一种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4728165U (zh) 生态透水路面
CN205276088U (zh) 一种组合式透水路面结构
CN110042724A (zh) 湿陷性黄土地区道路海绵设施雨水收集利用和排放系统
CN106835890A (zh) 基于海绵城市的下凹式绿地系统及施工方法
CN109267445B (zh)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道路雨水调蓄系统
CN112252115A (zh) 海绵城市可回收利用雨水的道路结构
CN107190613A (zh) 一种地下先储水后慢渗排水系统
CN108396613A (zh)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N208250856U (zh) 排水结构和透水路面排水系统
CN209836713U (zh) 一种带有改性透水结构的硬质道路
CN208748463U (zh)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渗蓄排一体化系统
CN113389257A (zh) 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CN216786729U (zh) 一种防止路面积水的新型生态透水道路结构
CN215482073U (zh) 具有雨水收集功能的道路
CN215405398U (zh) 一种基于海绵城市的市政道路结构
CN105544341A (zh) 一种应对城市低洼处道路的快速排水路面结构
CN206245174U (zh) 道路排水结构
CN113863465A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CN214460937U (zh) 交通枢纽雨水花园结构
CN212224166U (zh) 一种高速公路服务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107558587A (zh) 一种先集水后慢漏排水系统
CN217104575U (zh) 一种校园用海绵型跑道铺装结构
CN216379837U (zh)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生态排水系统
CN215164281U (zh) 一种有助于排水的路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314505 No.318, Zhonghuan South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angtze River Delta (Jiaxing)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Desig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505 No.318, Zhonghuan South Road,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JIAXING PLANNING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