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9539U -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9539U
CN208249539U CN201820725034.0U CN201820725034U CN208249539U CN 208249539 U CN208249539 U CN 208249539U CN 201820725034 U CN201820725034 U CN 201820725034U CN 208249539 U CN208249539 U CN 20824953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body
carding apparatus
fixes sleeve
construction lin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250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俊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7250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953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953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9539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下固定套筒和梳理杆,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上固定套筒,且上固定套筒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左侧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上固定套筒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手动伸缩杆,且手动伸缩杆的下方安装有梳理装置主体,所述梳理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有连杆。该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设置有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通过第一磁铁进行吸附固定,从而便于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很好的对梳理后的施工线进行分离放置固定。

Description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通过施工等一系列的活动进行建造的过程,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要用到施工线对施工的现场进行定位拉直,以便于工作人员很好的进行施工,但是在使用施工线的过程中由于外界的风或浮力使得施工线容易缠绕在一起,导致施工线不能很好的进行使用,因此市场上便有了梳理装置,虽然市场上的梳理装置的种类多种多样,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传统的梳理装置在对施工线进行梳理后,不能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分离固定,由于梳理装置的移动会导致梳理后的施工线再次缠绕在一起,整个装置不能很好的与施工线进行连接,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整个装置不方便工作人员的移动,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梳理,因此我们便提出了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能够很好的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传统的梳理装置在对施工线进行梳理后,不能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分离固定,由于梳理装置的移动会导致梳理后的施工线再次缠绕在一起,整个装置不能很好的与施工线进行连接,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整个装置不方便工作人员的移动,进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梳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下固定套筒和梳理杆,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内部安装有上固定套筒,且上固定套筒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磁铁,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左侧内部安装有转轴,所述上固定套筒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分离装置主体的下方固定有手动伸缩杆,且手动伸缩杆的下方安装有梳理装置主体,所述梳理装置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且第一凹槽的内部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轴承,且连杆的下方安装有固定绳,所述下固定套筒的上方固定有上固定套筒,且下固定套筒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右侧固定有第二磁铁,且第二磁铁的右侧安装有通管,所述梳理杆的外侧设置有梳理装置主体,且梳理杆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上方安装有压块。
优选的,所述分离装置主体包括上分离板和下分离板,且上分离板的下方安装有下分离板,并且上分离板通过转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套筒的长度大于分离装置主体的宽度,且上固定套筒的剖面为半圆形。
优选的,所述梳理装置主体呈“回”字形结构,且梳理装置主体与梳理杆为一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杆贯穿于轴承,且连杆的最低点高于第一凹槽的最低点。
优选的,所述梳理杆呈“U”形结构,且梳理杆的宽度等于梳理装置主体的宽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1)设置有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通过第一磁铁进行吸附固定,从而便于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很好的对梳理后的施工线进行分离放置固定,通过上固定套筒和下固定套筒的存在一定长度的间距,进而避免梳理后的施工线再次缠绕在一起,由此便于整个装置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分离;
(2)安装有上分离板和下分离板,上分离板和下分离板通过转轴进行旋转打开,进而便于施工线很好的进入分离装置主体内部的下固定套筒内部,避免工作人员一根一根的穿,由此提高了工作效率;
(3)固定有固定绳,通过固定绳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固定绳拉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进而便于整个装置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梳理移动,当不使用时,通过连杆在轴承内部的旋转,便于对固定绳进行缠绕收纳进第一凹槽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离装置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梳理装置主体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离装置主体;101、上分离板;102、下分离板;2、上固定套筒;3、固定杆;4、第一磁铁;5、手动伸缩杆;6、梳理装置主体;7、第一凹槽;8、连杆;9、轴承;10、固定绳;11、下固定套筒;12、第二凹槽;13、通管;14、第二磁铁;15、梳理杆;16、转轴;17、固定弹簧;18、压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1、上固定套筒2、固定杆3、第一磁铁4、手动伸缩杆5、梳理装置主体6、第一凹槽7、连杆8、轴承9、固定绳10、下固定套筒11、第二凹槽12、通管13、第二磁铁14、梳理杆15、转轴16、固定弹簧17和压块18,分离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上固定套筒2,且上固定套筒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磁铁4,分离装置主体1包括上分离板101和下分离板102,且上分离板101的下方安装有下分离板102,并且上分离板101通过转轴16构成旋转结构,通过分离装置主体1内部的上分离板101进行旋转,便于施工线很好的进入分离装置主体1的内部,上固定套筒2的长度大于分离装置主体1的宽度,且上固定套筒2的剖面为半圆形,通过上固定套筒2的长度大于分离装置主体1的宽度,便于上固定套筒2在一定长度范围内对施工线进行分离固定,分离装置主体1的左侧内部安装有转轴16,上固定套筒2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杆3,分离装置主体1的下方固定有手动伸缩杆5,且手动伸缩杆5的下方安装有梳理装置主体6,梳理装置主体6呈“回”字形结构,且梳理装置主体6与梳理杆15为一体结构,通过梳理装置主体6的“回”字形结构,便于施工线很好的进入梳理装置主体6的内部,提高了工作效率,梳理装置主体6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7,且第一凹槽7的内部固定有连杆8,连杆8贯穿于轴承9,且连杆8的最低点高于第一凹槽7的最低点,通过连杆8的旋转,便于对固定绳10进行缠绕收纳,连杆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轴承9,且连杆8的下方安装有固定绳10,下固定套筒11的上方固定有上固定套筒2,且下固定套筒1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的右侧固定有第二磁铁14,且第二磁铁14的右侧安装有通管13,梳理杆15的外侧设置有梳理装置主体6,且梳理杆15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弹簧17,梳理杆15呈“U”形结构,且梳理杆15的宽度等于梳理装置主体6的宽度,通过梳理杆15呈“U”形结构,便于梳理杆15很好的对施工线进行梳理和分离,固定弹簧17的上方安装有压块18。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时,首先,工作人员将第一凹槽7内部的连杆8通过轴承9进行旋转,与此同时,拉动连杆8外侧的固定绳10,工作人员通过固定绳10带动整个装置进行移动,当到达工作区域后,将整个装置放置到施工线的开头处,然后将通管13内部的第二磁铁14与通管13进行螺纹旋转,使得与通管13间接连接的第二磁铁14旋转至通管13与下分离板102之间,进而使得与通管13间接连接第二磁铁14与第二凹槽12内部的第二磁铁14分离,从而断开与通管13间接连接的第二磁铁14与下分离板102的连接,接着将上分离板101通过转轴16进行旋转,使得分离装置主体1打开,然后工作人员将施工线按照顺序依次通过“回”字形的梳理装置主体6进入到梳理装置主体6的内部,接着工作人员通过固定弹簧17按压梳理杆15上方的压块18,然后将梳理装置主体6内部的施工线依次放进“U”形的梳理杆15内部,由此通过“U”形的梳理杆15将多个施工线进行隔开,接着将“U”形的梳理杆15内部的施工线依次放进下分离板102内部的下固定套筒11上,放置好后,将上分离板101通过转轴16进行旋转,进而使得上固定套筒2与下固定套筒11通过第一磁铁4进行吸附固定,然后,如上,通过第二磁铁14将上分离板101和下分离板102进行固定,接着,拉动手动伸缩杆5,使得分离装置主体1与梳理装置主体6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固定绳10带动这个装置进行移动,进而通过“U”形的梳理杆15对施工线进行梳理,避免施工线的缠绕,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固定套筒2和下固定套筒11之间的固定长度的间距便于对梳理后的施工线进行分离固定,避免施工线再次缠绕,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包括分离装置主体(1)、下固定套筒(11)和梳理杆(15),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主体(1)的内部安装有上固定套筒(2),且上固定套筒(2)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第一磁铁(4),所述分离装置主体(1)的左侧内部安装有转轴(16),所述上固定套筒(2)的上方安装有固定杆(3),所述分离装置主体(1)的下方固定有手动伸缩杆(5),且手动伸缩杆(5)的下方安装有梳理装置主体(6),所述梳理装置主体(6)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凹槽(7),且第一凹槽(7)的内部固定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轴承(9),且连杆(8)的下方安装有固定绳(10),所述下固定套筒(11)的上方固定有上固定套筒(2),且下固定套筒(11)的右侧安装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二凹槽(12)的右侧固定有第二磁铁(14),且第二磁铁(14)的右侧安装有通管(13),所述梳理杆(15)的外侧设置有梳理装置主体(6),且梳理杆(15)的上方固定有固定弹簧(17),所述固定弹簧(17)的上方安装有压块(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装置主体(1)包括上分离板(101)和下分离板(102),且上分离板(101)的下方安装有下分离板(102),并且上分离板(101)通过转轴(16)构成旋转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套筒(2)的长度大于分离装置主体(1)的宽度,且上固定套筒(2)的剖面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装置主体(6)呈“回”字形结构,且梳理装置主体(6)与梳理杆(15)为一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8)贯穿于轴承(9),且连杆(8)的最低点高于第一凹槽(7)的最低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梳理杆(15)呈“U”形结构,且梳理杆(15)的宽度等于梳理装置主体(6)的宽度。
CN201820725034.0U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953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5034.0U CN208249539U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25034.0U CN208249539U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9539U true CN208249539U (zh) 2018-12-18

Family

ID=66481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2503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49539U (zh) 2018-05-16 2018-05-16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953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456555U (zh) 围巾搓绳打结机床
CN206866079U (zh) 一种手持式枇杷采摘和收集装置
CN207118475U (zh) 一种蜂王浆生产装置
CN208249539U (zh)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CN203152028U (zh) 一种烟株中下部烟叶采收机构
CN208949485U (zh) 一种便于清理的倍捻机
CN109007877A (zh) 一种椰子贩卖摊贩用椰子外衣祛除设备
CN209098891U (zh) 一种高强度缆绳热定型拉伸装置
CN205124384U (zh) 一种省力的摘苹果装置
CN207703518U (zh) 一种林业病虫害检测高枝取样装置
CN208980860U (zh) 一种粗纱机排风口出风处理装置
CN206848513U (zh) 一种光缆剥缆装置
CN108557574A (zh) 一种防止建筑施工线发生缠绕的梳理装置
CN208802713U (zh) 一种可调节的电缆收卷装置
CN208332929U (zh) 一种分层式且具有防尘结构的中药晾晒装置
CN206851396U (zh) 一种果实采摘器
CN208182383U (zh) 一种便携式电线收集装置
CN216238770U (zh) 一种用于风景园林中的雨水收集装置
CN205431093U (zh) 一种伸缩式桂花振动采摘杆
CN208394438U (zh) 一种具有绕卷功能的自动撕膜机用废膜回收装置
CN209185071U (zh) 一种农业果树的果实收割装置
CN215925182U (zh) 一种用于织布的倍捻机
CN204608264U (zh) 一种花式纺纱机的进纱装置
CN212116256U (zh) 一种便捷的摘桃装置
CN208572929U (zh) 一种震动穿针式渔网穿边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