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48044U -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48044U
CN208248044U CN201820749451.9U CN201820749451U CN208248044U CN 208248044 U CN208248044 U CN 208248044U CN 201820749451 U CN201820749451 U CN 201820749451U CN 208248044 U CN208248044 U CN 2082480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destal
bracket
vehicle
car door
sauc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7494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忠琦
古静
张志龙
刘二敏
齐贺
勾玉成
张润朝
范国东
靳佳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at Wall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7494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480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480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480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提供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于车门的支架和用于安装于车门的底座,所述支架形成有杯体限位部,所述底座形成有杯体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均能够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布置在车门上,乘客用手请按即可打开,操作方便,尤其是应用于车辆的后排,使得杯托结构的使用不受后排乘坐人数限制,随时可以使用,且该杯托结构的支架和底座能够在相对于车门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不适用杯托结构时将其收纳起来即可,避免其干涉后排乘客的乘坐,且降低了异响风险。

Description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汽车已经不简简单单的只是代步工具,人们对其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乘坐汽车时,有时会携带水杯并放置在车内。其中,车内前排乘客可将水杯放置在副仪表板的杯托内,拿取放置十分方便。但对后排乘客而言,虽然部分车辆在后排中间座椅靠背内设置有隐藏杯托,但使用时需要乘客转身用手拉开,操作不便,且当后排乘坐两位以上乘客或座椅靠背有装饰套时,隐藏杯托无法开启使用,隐藏杯托的实用性很差。部分后排乘客会将水杯放置在车门内板的地图袋内,地图袋内放置水杯拿取不便,且难以保持水杯稳定,影响乘坐舒适性。
因此,希望有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能够克服或者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以便于乘客取用水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其中,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用于安装于车门的支架和用于安装于车门的底座,所述支架形成有杯体限位部,所述底座形成有杯体支撑部,其中,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均能够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第一偏压件和第二偏压件,其中,所述第一偏压件能够向所述支架施加将所述支架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件能够向所述底座施加将所述底座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偏压件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和/或所述第二偏压件为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相互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均形成为板状件,所述支架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杯体支撑部对准的杯体通过孔,所述杯体通过孔用作所述杯体限位部;和/或所述底座形成有将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锁定在所述收纳状态的锁定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的支架阻尼器,所述支架形成有与所述支架阻尼器的阻尼齿轮配合的支架齿轮;和/或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的底座阻尼器,所述底座形成有与所述底座阻尼器的阻尼齿轮配合的底座齿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杯托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布置在车门上,乘客用手请按即可打开,操作方便,尤其是应用于车辆的后排,使得杯托结构的使用不受后排乘坐人数限制,随时可以使用,且该杯托结构的支架和底座能够在相对于车门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不适用杯托结构时将其收纳起来即可,避免其干涉后排乘客的乘坐,且降低了异响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门总成,以便于乘客取用水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门总成,其中,所述车门总成设置有车门内护板和根据上文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中,所述支架和所述底座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车门内护板。
进一步的,所述车门内护板形成有收纳凹槽,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收纳凹槽内。
进一步的,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车门内护板之间,所述底座的外周与所述收纳凹槽的内周拼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形成有支架安装轴,所述底座形成有底座安装轴,所述车门内护板形成有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所述支架安装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卡爪,所述底座安装轴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卡爪;和/或所述车门内护板设置有自锁扣,所述底座的锁定结构形成为与所述自锁扣相配合的自锁钩。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以便于乘客取用水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车辆,其中,所述车辆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所述后门设置为根据上文所述的车门总成。
所述车门总成、车辆与上述车辆的杯托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车门总成的示意图,其中,杯托结构处于使用状态;
图2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的杯托结构处于收纳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的杯托结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的杯托结构的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的杯托结构的底座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沿截面线A‐A的截面图;
图7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沿截面线B‐B的截面图;
图8为图1所示的车门总成的车门内护板的收纳凹槽位置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1所示的车门内板总成的支架阻尼器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车门内板总成的自锁扣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门,11‐车门内护板,111‐收纳凹槽,112‐第一偏压件卡座;113‐第二偏压件卡座,12‐车门内板,14‐自锁扣,141‐自锁扣卡爪,142‐锁定槽,15‐第一卡爪,16‐第二卡爪,17‐支架阻尼器安装孔,18‐底座阻尼器安装孔,2‐杯托结构,21‐支架,211‐杯体通过孔,212‐支架安装轴,213‐支架齿轮,214‐第一偏压件固定轴,215‐第一偏压件限位轴,22‐底座,221‐底座安装轴,222‐自锁钩,223‐底座齿轮,224‐第二偏压件固定轴,225‐第二偏压件限位轴,226‐杯体支撑部,23‐支架阻尼器,231‐支架阻尼器卡爪;232‐支架阻尼齿轮,24‐底座阻尼器,25‐第一偏压件,26‐第二偏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提到的“内”“外”,是指相对整车得车厢得内、外。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3,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包括:用于安装于车门1的支架21和用于安装于车门1的底座22,支架21形成有杯体限位部,底座22形成有杯体支撑部226,其中,支架21和底座22均能够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辆的杯托结构2布置在车门1上,乘客用手请按即可打开,操作方便,尤其是应用于车辆的后排,使得杯托结构2的使用不受后排乘坐人数限制,随时可以使用,且该杯托结构的支架21和底座22能够在相对于车门1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不适用杯托结构2时将其收纳起来即可,避免其干涉后排乘客的乘坐,且降低了异响风险。
杯托结构的状态切换方式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例如,用户手动转动支架21和底座22以切换状态或者设置驱动电机来驱动支架21和底座22转动以切换状态。优选地,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第一偏压件25和第二偏压件26,其中,第一偏压件25能够向支架21施加将支架21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第二偏压件26能够向底座22施加将底座22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使得杯托结构在使用状态能够稳定可靠的保持在使用状态,提高杯托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水杯放置在杯托结构2上后由于杯托结构2的晃动等原因倾倒,且向支架21和底座22提供从收纳状态切换至使用状态的驱动力。
第一偏压件25和第二偏压件26的类型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意适当的类型,例如,螺旋弹簧、弹性橡胶压紧件等,优选地,第一偏压件25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支架21,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1;第二偏压件26为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安装于底座22,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1。扭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需布置空间较小,使用成本低。
第一偏压件25和第二偏压件26的安装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偏压件25形成为第一扭簧,在支架21上设置有第一偏压件固定轴214和第一偏压件限位轴215,在车门1上形成有第一偏压件卡座112,三者相互配合将第一扭簧安装至杯托结构2。同样地,第二偏压件26形成为第二扭簧,在底座22上设置有第二偏压件固定轴224和第二偏压件限位轴225,在车门1上形成有第二偏压件卡座113,三者相互配合将第二扭簧安装至杯托结构2。
车门1上的第一偏压件卡座112和第二偏压件卡座113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能够实现扭簧端部的卡接即可。
支架21和底座22的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任意适当的选择,优选地,参见图1和图6,支架21和底座22相互间隔布置,以提高防止在其中的水杯的稳定性,其中,支架21和底座22均形成为板状件,支架21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杯体支撑部226对准的杯体通过孔211,杯体通过孔211用作所述杯体限位部,水杯穿过杯体限位孔211放置在底座22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易于在车内布置,且板状件收纳简便,收纳后体积较小。
优选地,底座22形成有将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锁定在所述收纳状态的锁定结构,避免车辆的杯托结构由于车辆晃动等原因意外切换至使用状态。所述锁定结构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任意适当的结构,例如,形成于底座22或车门1上的止挡销等。
优选地,参见图3、图4和图9,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1的支架阻尼器23,支架21形成有与支架阻尼器23的支架阻尼齿轮232配合的支架齿轮213,支架阻尼器23能够在支架21转动时提供阻力,使支架21平稳、和缓的切换状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参见图3和图5,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1的底座阻尼器24,底座22形成有与底座阻尼器24的阻尼齿轮配合的底座齿轮223,底座阻尼器24能够在底座22转动时提供阻力,使底座22平稳、和缓的切换状态,改善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加图9,支架阻尼器23上的形成有支架阻尼器卡爪231,便于支架阻尼器23的安装固定。底座阻尼器24的结构与支架阻尼器23相同,再次不再赘述。参见图8,在车门内护板11的收纳凹槽111的侧壁上形成有支架阻尼器安装孔17和底座阻尼器安装孔18,以便于支架阻尼器23和底座阻尼器24的安装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门总成,所述车门总成设置有车门内护板11和根据上文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中,支架21和底座22均可转动的安装于车门内护板11。设置于车门1上的车辆的杯托结构使得乘客能够更方便的取用水杯。
优选地,参见图2、图6和图8,车门内护板11形成有收纳凹槽111,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至少部分的位于收纳凹槽111内,减少车辆的杯托结构所占用的车内空间,提高乘客的乘车舒适性。
优选地,再次参见图2,在所述收纳状态,支架21位于底座22与车门内护板11之间,所述底座22的外周与收纳凹槽111的内周拼接在一起,使得在收纳状态底座22与车门内护板11形成为一体,改善车辆外观,提高整车的精致感。
优选地,参见图4、图5,图7和图8,支架21形成有支架安装轴212,底座22形成有底座安装轴221,车门内护板11形成有第一卡爪15和第二卡爪16,支架安装轴212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卡爪15,底座安装轴221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二卡爪16,支架21和底座22安装、拆卸简便,便于杯托结构的装配和后续维修、更换。并且进一步优选地,支架安装轴212包括分别设置于支架21的两端处的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段,该结构能够减轻支架21的重量,且便于支架21的拆装。同样的,底座安装轴221也包括分别设置于底座22的两端处的两个间隔设置的轴段。
优选地,参见图5、图8、图10,车门内护板11设置有自锁扣14,底座22的锁定结构形成为与自锁扣14相配合的自锁钩222,自锁扣14和自锁钩22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杯托结构的打开及锁定简便。自锁扣14形成有锁定槽142,自锁钩222插接于该锁定槽142中即可完成底座22的锁定,需要打开底板22时只需向车门1再次按压底板22即可自动弹开,使用方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所述后门设置为根据上文所述的车门总成,在车辆的后门设置杯托结构,使得车辆后排乘客能够简便的取用和放置水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车辆的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包括:用于安装于车门(1)的支架(21)和用于安装于车门(1)的底座(22),所述支架(21)形成有杯体限位部,所述底座(22)形成有杯体支撑部(226),其中,所述支架(21)和所述底座(22)均能够转动以在收纳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包括第一偏压件(25)和第二偏压件(26),其中,所述第一偏压件(25)能够向所述支架(21)施加将所述支架(21)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所述第二偏压件(26)能够向所述底座(22)施加将所述底座(22)保持在使用状态的偏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偏压件(25)为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架(21),所述第一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1);和/或
所述第二偏压件(26)为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底座(22),所述第二扭簧的另一端用于安装于车门(1)。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1)和所述底座(22)相互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支架(21)和所述底座(22)均形成为板状件,所述支架(21)的中部形成有与所述杯体支撑部(226)对准的杯体通过孔(211),所述杯体通过孔(211)用作所述杯体限位部;和/或
所述底座(22)形成有将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锁定在所述收纳状态的锁定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1)的支架阻尼器(23),所述支架(21)形成有与所述支架阻尼器(23)的支架阻尼齿轮(232)配合的支架齿轮(213);和/或
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包括能够安装于车门(1)的底座阻尼器(24),所述底座(22)形成有与所述底座阻尼器(24)的阻尼齿轮配合的底座齿轮(223)。
6.一种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总成设置有车门内护板(11)和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的杯托结构(2),其中,所述支架(21)和所述底座(22)均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车门内护板(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内护板(11)形成有收纳凹槽(111),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车辆的杯托结构(2)至少部分的位于所述收纳凹槽(1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状态,所述支架(21)位于所述底座(22)与所述车门内护板(11)之间,所述底座(22)的外周与所述收纳凹槽(111)的内周拼接在一起。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总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21)形成有支架安装轴(212),所述底座(22)形成有底座安装轴(221),所述车门内护板(11)形成有第一卡爪(15)和第二卡爪(16),所述支架安装轴(212)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一卡爪(15),所述底座安装轴(221)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第二卡爪(16);和/或
所述车门内护板(11)设置有自锁扣(14),所述底座(22)的锁定结构形成为与所述自锁扣(14)相配合的自锁钩(22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设置有前门和后门,所述后门设置为根据权利要求6‐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门总成。
CN201820749451.9U 2018-05-17 2018-05-17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Active CN2082480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451.9U CN2082480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749451.9U CN2082480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48044U true CN208248044U (zh) 2018-12-18

Family

ID=66480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749451.9U Active CN208248044U (zh) 2018-05-17 2018-05-17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480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2597B (zh) 用于在机动车中固定电器具的保持装置
US10024084B2 (en) Sliding door latch for vehicle
US20160082815A1 (en) Gull wing door with slide door for vehicle
BR102014031275A2 (pt) conjunto de assento de veículo
CN101648531A (zh) 汽车转椅的驱动装置
CN208248044U (zh) 车辆的杯托结构、车门总成和车辆
KR200391927Y1 (ko) 자동차 암레스트 수납부용 락어셈블리
CN210680577U (zh) 汽车的中央扶手盒铰链
CN206678906U (zh) 一种手机固定装置
US7063385B2 (en) Mounting structure for double-folding seats for vehicles
CN212737870U (zh) 杯托
CN114801944A (zh) 杯保持器装置
CN207931615U (zh) 一种副仪表板及车辆
CN102372018B (zh) 婴儿车用支架装置
CN210852164U (zh) 车载小桌板结构及车辆
KR100645137B1 (ko) 자동차용 글러브박스의 이탈방지구조
CN210454558U (zh) 可变功能的汽车座椅扶手
CN209795285U (zh) 一种简单可靠的副仪表板后杯托机构
CN220483144U (zh) 一种前排中央扶手及车辆
KR100356084B1 (ko) 자동차 실내용 다목적 콘솔박스
CN220662322U (zh) 一种具有折叠功能的单人座椅
CN218949008U (zh) 车载桌板及汽车
CN215883897U (zh) 一种电动车的后尾箱
KR100520775B1 (ko) 차량의 자동접이식 시트
KR100779897B1 (ko) 차량용 어시스트 그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