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9610U -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9610U
CN208239610U CN201821519408.XU CN201821519408U CN208239610U CN 208239610 U CN208239610 U CN 208239610U CN 201821519408 U CN201821519408 U CN 201821519408U CN 208239610 U CN208239610 U CN 2082396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ertial navigation
camera
laser radar
mounting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1519408.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Digital Green Earth Technology Co.,Ltd.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Green Ear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Numeral Terre Ver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Green Ear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eijing Numeral Terre Ver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Green Earth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1519408.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96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96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96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所述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述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内部结构设计更巧妙,分布更合理,在充分利用壳体空间的情况下,高度集成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巡检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利用直升机搭载激光雷达系统实施巡检作业逐渐成为电力巡线的新手段。
经过研发,我公司设计研发了多种型号的机载激光雷达系统;该机载激光雷达系统,是基于直升机平台打造的长距离激光雷达扫描系统,其集成了长距离激光扫描、IMU、GPS以及数码相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以及电台装置等于一身,可进行采集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和影像数据。该机载激光雷达系统可实时、动态、海量采集高精度点云数据及丰富的影像信息,通过配套的机载激光雷达地面站软件,快速获取电力走廊数据。
在研发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激光雷达系统安装在一个封闭的壳体装置内,然而如何保真整个激光雷达系统内部结构分布布局更为合理,保证设计要求更好至关重要;但是,很显然,如何将设计一款内部分布合理,体积更小,集成化更高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
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
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所述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所述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固定壳、相机固定盖;所述相机固定壳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且所述相机固定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相机固定壳的顶部开口;
所述相机固定壳的顶部开口向上,且所述相机固定壳连接在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基板上;所述相机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数码相机;所述相机固定壳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SD卡槽;所述相机SD卡槽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盖的顶部;所述相机SD卡槽用于插入连接所述数码相机的SD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相机固定盖的表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数码相机露出数据接口和调节按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相机穿孔;所述相机穿孔用于将所述数码相机的镜头穿入放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的螺纹孔;所述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侧板的螺纹孔内。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电源转换控制板的螺纹孔;所述电源转换控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侧板的螺纹孔内。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惯导安装板为铝合金结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分析上述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主要构造可知:上述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主要由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等结构构造;
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所述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所述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
在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具体结构中,其设计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为了保证内部结构分布更合理且布局分散,在壳体装置内部设计了惯导安装板;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即同时惯导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激光雷达扫描器的表面上了);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因此说惯性导航系统以及数码相机都被集成安装在了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内部了;同时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电源转换控制板分布在惯导安装板的两侧处,充分利用了壳体装置内部以及惯导安装板之间的间隙空间。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内部结构设计更巧妙,分布更合理,在充分利用壳体空间的情况下,高度集成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与部分壳体装置构成立体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与部分壳体装置构成主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一视角下的内部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另一视角下的内部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再一视角下的内部立体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中的惯导安装板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中的数码相机、相机固定壳、相机固定盖、相机SD卡槽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标号:
激光雷达扫描器1;
惯导安装板2;基板21;第一侧板22;第二侧板23;
主控板3;
电路板转接板4;
板卡5;
电源转换控制板6;
惯性导航系统7;
数码相机8;
相机固定壳9;
相机固定盖10;
相机SD卡槽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某些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图3以及图4、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包括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其中,所述壳体装置其主要由上保护壳、下保护壳等结构构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侧重保护壳体装置的内部电气设备,关于壳体装置的结构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图1、图2示意了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与部分壳体装置之间的结构关系);
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1和惯导安装板2、惯性导航系统7和数码相机8;在壳体装置内部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1和惯导安装板2;
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2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3、电路板转接板4、板卡5;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2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6;所述惯导安装板2包括基板21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如图6所示);
所述惯性导航系统7(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2的内安装槽前端;所述数码相机8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2的内安装槽后端。
分析上述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主要构造可知:上述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主要由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等结构构造;
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所述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所述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
在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具体结构中,其设计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为了保证内部结构分布更合理且布局分散,在壳体装置内部设计了惯导安装板;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即同时惯导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激光雷达扫描器的表面上了);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因此说惯性导航系统以及数码相机都被集成安装在了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内部了;同时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电源转换控制板分布在惯导安装板的两侧处,充分利用了壳体装置内部以及惯导安装板之间的间隙空间。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内部结构设计更巧妙,分布更合理,在充分利用壳体空间的情况下,高度集成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说明: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3、图4、图5以及图7所示,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固定壳9、相机固定盖10;所述相机固定壳9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且所述相机固定盖10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相机固定壳9的顶部开口;
所述相机固定壳9的顶部开口向上,且所述相机固定壳9连接在所述惯导安装板2的基板上;所述相机固定壳9的内部设置有数码相机8;所述相机固定壳9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其还设计了相机固定壳9、相机固定盖10;上述相机固定壳9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该顶部开口通过相机固定盖10进行封闭,同时可拆卸连接;同时相机固定壳9的内部设置有数码相机8;所述相机固定壳9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便于数码相机8露出一些按钮或是插口等。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SD卡槽11;所述相机SD卡槽11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盖10的顶部;所述相机SD卡槽11用于插入连接所述数码相机8的SD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其还设计了相机SD卡槽11,该相机SD卡槽11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插入SD卡。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相机固定盖10的表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数码相机8露出数据接口和调节按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相机固定壳9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同时该顶部开口通过相机固定盖10进行封闭的;但是为了方便数码相机8的操作,相机固定盖10的表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数码相机8露出数据接口和调节按钮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3、图4、图5以及图7所示,所述基板21上设置有相机穿孔;所述相机穿孔用于将所述数码相机8的镜头穿入放置。
所述第一侧板2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主控板3、电路板转接板4、板卡5的螺纹孔;所述主控板3、电路板转接板4、板卡5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侧板22的螺纹孔内。
所述第二侧板23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电源转换控制板6的螺纹孔;所述电源转换控制板6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侧板23的螺纹孔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上述惯导安装板2是重要的结构装置,该惯导安装板2主要由基板21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22和第二侧板23构成;同时实际上其惯导安装板2与其他主控板3、电路板转接板4、板卡5、电源转换控制板6等主要的连接方式就是螺栓连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如图7所示,所述惯导安装板2为铝合金结构件。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技术方案中;该惯导安装板2可以选择多种有利于散热且结构强度较高的结构件(例如铝合金结构件);上述铝合金结构件,其结构强度好,不易损坏,同时铝合金结构的表面散热效果也非常突出,因此由铝合金构成的惯导安装板可以有效实现支撑作用,保证将惯性导航系统7和数码相机8等结构牢固且可靠的安装在其表面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具有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设计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为了保证内部结构分布更合理且布局分散,在壳体装置内部设计了惯导安装板;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即同时惯导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激光雷达扫描器的表面上了);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惯性导航系统(即简称为惯导)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因此说惯性导航系统以及数码相机都被集成安装在了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内部了;同时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电源转换控制板分布在惯导安装板的两侧处,充分利用了壳体装置内部以及惯导安装板之间的间隙空间。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内部结构设计更巧妙,分布更合理,在充分利用壳体空间的情况下,高度集成了激光雷达扫描器、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以及多种控制板等结构。
基于以上诸多显著的技术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必将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装置和设置在壳体装置内部的检测系统;
其中,所述检测系统包括内置在壳体装置内部设置有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惯性导航系统和数码相机;在壳体装置内部自前端至后端依次设置激光雷达扫描器和惯导安装板;
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一侧还设置有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位于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电源转换控制板;所述惯导安装板包括基板和分别垂直基板两侧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
所述惯性导航系统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前端;所述数码相机则设置在由基板和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围成的惯导安装板的内安装槽后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固定壳、相机固定盖;所述相机固定壳为顶部开口的长方体形壳体,且所述相机固定盖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相机固定壳的顶部开口;
所述相机固定壳的顶部开口向上,且所述相机固定壳连接在所述惯导安装板的基板上;所述相机固定壳的内部设置有数码相机;所述相机固定壳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系统还包括相机SD卡槽;所述相机SD卡槽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盖的顶部;所述相机SD卡槽用于插入连接所述数码相机的SD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相机固定盖的表面上设置有便于所述数码相机露出数据接口和调节按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相机穿孔;所述相机穿孔用于将所述数码相机的镜头穿入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的螺纹孔;所述主控板、电路板转接板、板卡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侧板的螺纹孔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连接电源转换控制板的螺纹孔;所述电源转换控制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二侧板的螺纹孔内。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导安装板为铝合金结构件。
CN201821519408.XU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Active CN2082396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9408.XU CN208239610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1519408.XU CN208239610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9610U true CN208239610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74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1519408.XU Active CN208239610U (zh) 2018-09-17 2018-09-17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96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03827A (zh) 一种gis母线舱对地三维位移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CN107909674B (zh) 一种电力巡检移动终端
CN206384132U (zh) 具有电磁屏蔽功能的变电站巡检用无人机机体及无人机
CN208239610U (zh) 一种直升机搭载的激光雷达巡检检测设备
CN212137816U (zh) 一种用于变电站二次设备可视化管理的装置
CN104655659A (zh) 一种pcb板生产用x射线检测系统
CN112630545B (zh) 一种便携式5t设备智能跟踪系统性能检测仪
CN201754647U (zh) 印刷电路板的封装盒体
CN208842623U (zh) 一种轻质电力巡检无人机
CN207780227U (zh) 一种车载雷达测量装置及雷达测试系统
CN213545337U (zh) 一种多功能人脸识别机
CN213813825U (zh) 服务器老化测试室
CN111781094B (zh) 一种自动化六氟化硫密度继电器校验系统
CN209126998U (zh) 一种无人机舵机批量检测装置
CN208209100U (zh) 一种多功能数据回传系统多路检测测试设备
CN211126773U (zh) 一种移动式开关柜智能摇柄装置
CN215375768U (zh) 一种激光雷达模块及管道检测装置
CN209248047U (zh) 气象站
CN208795843U (zh) 一种基站与gps组成装置
CN215866278U (zh) 一种便携式检测仪器
CN212181030U (zh) 一种用于低空航空器的避障装置
CN207516804U (zh) 列尾控制盒检测试验台
CN216433476U (zh) 摄像头检验工装
CN221408844U (zh) 一种低空网联机载边缘计算终端装置
CN207036175U (zh) 一种仓储货架安全监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8

Address after: 518101 809, building 1, Xinyi Lingyu R & D center, No. 30, Honglang North Second Road,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00 incubator 2a2308,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REENVALLE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YUSHI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17

Address after: Room 2301-2308, third floor, building 2, incubator,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ongbeiwa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REENVALLE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8101 809, building 1, Xinyi Lingyu R & D center, No. 30, Honglang North Second Road, Xingdong community, Xin'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Room 2301-2308, third floor, building 2, incubator,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ongbeiwa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after: Beijing Digital Green Earth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301-2308, third floor, building 2, incubator,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ongbeiwang,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94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GREENVALLEY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lvtuzhi New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