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32876U -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32876U
CN208232876U CN201820599244.XU CN201820599244U CN208232876U CN 208232876 U CN208232876 U CN 208232876U CN 201820599244 U CN201820599244 U CN 201820599244U CN 208232876 U CN208232876 U CN 208232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torsional spring
arresting disk
torsion spring
torsio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924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航宇
何正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Huay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Huay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Huay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Huayang Beijing Great Automotive Componen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924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32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32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32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pr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扭簧座,用于两个轴心扭簧的扭转支撑,包括支撑扭簧扭动的支撑座;限制内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孔,限制外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槽,提供动力输出的装配孔;本实用新型通过本安装座支撑扭簧的扭转,在座椅翻转过程中使翻转在初始位置能够的到助力减少人为所使用的力,在翻转结束时能够减缓其翻转的速度,减少了翻转时碰撞的发生;还通过限制旋转部件的翻转角度。扭簧通过安装座同轴心且采取内外圈相对位置设置方式,使旋转部件的旋转过程中不会因为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而发生额外的阻力或动力出现不可预测的影响翻转。

Description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在设计过程中为了方便乘客和司机坐卧,汽车后排的座椅更是为了使汽车在堆放货物时具有更大的空间而设计有翻转功能,使其能靠背可以水平折叠在坐垫上。如公开号为CN100506592C的汽车座椅收纳辅助装置,其通过偏压弹簧做为助力的动力部件对汽车座椅的翻转提供助力,但其偏压弹簧呈前后布置,当偏压弹簧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形变和偏转力的变化,使座椅在翻转过程中转轴在旋转时,变形的弹簧不会按其翻转的步骤而提供准确的偏转力,前后偏转的力度也会发生变化使座椅在翻转过程中出现额外的阻力,并且其在翻转是没有对翻转的角度进行限定,仅仅通过偏转弹簧的最大阻力来限定翻转的角度,这样不但使其弹性件容易损坏,在弹性件损坏后也间接影响了座椅翻转的角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扭簧座,用于两个轴心扭簧的扭转支撑,包括支撑扭簧扭动的支撑座;限制内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孔,限制外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槽,提供动力输出的装配孔;
所述限位孔通过支撑座上的缺口和限位盘组成;
所述限位槽为外扭簧支撑槽且加工在固接在限位盘上的限位板的一端;
所述装配孔为动力传输孔且加工在限位盘的中心;
所述动力传输孔的中心与支撑座、内扭簧、外扭簧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支撑座为两端开口的圆筒,支撑座的一端开口处加工了缺口。
所述缺口为支撑座截面大小的五分之二。
所述限位盘为一块圆板,限位盘的一端加工有与限位盘同圆心的弧形槽,所述限位盘在弧形槽的相对端与限位板固接。
所述限位板截面为L型,通过一块弧形板垂直固接在一块扇形板上组成,扇形板与限位盘固接,弧形板的一端加工有外扭簧支撑槽。
所述弧形板和扇形板均与限位盘同轴心。
所述限位盘的直径大于支撑座的外径加外扭簧的丝径。
所述支撑座与内扭簧和外扭簧均为松配合。
所述动力传输孔为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本安装座支撑扭簧的扭转,在座椅翻转过程中使翻转在初始位置能够的到助力减少人为所使用的力,在翻转结束时能够减缓其翻转的速度,减少了翻转时碰撞的发生;还通过限制旋转部件的翻转角度。扭簧通过安装座同轴心且采取内外圈相对位置设置方式,使旋转部件的旋转过程中不会因为弹性件的弹性形变而发生额外的阻力或动力出现不可预测的影响翻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转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扭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支撑板,12-外扭簧限位板,13-内扭簧限位板,2-转轴,21-平面键槽,3-外扭簧,31-作力杆,32-作力钩钩,41-支撑座,411-缺口,42-限位盘,421-限位板,422-外扭簧支撑槽,423-动力传输孔,424-弧形槽,5-内扭簧,51-内作力钩,52-内作力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一种双扭簧座,用于两个轴心扭簧的扭转支撑,包括支撑扭簧扭动的支撑座41;限制内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孔,限制外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槽,提供动力输出的装配孔;
所述限位孔通过支撑座41上的缺口411和限位盘42组成;
所述限位槽为外扭簧支撑槽422且加工在固接在限位盘42上的限位板421的一端;
所述装配孔为动力传输孔423且加工在限位盘42的中心;
所述动力传输孔423的中心与支撑座41、内扭簧、外扭簧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所述支撑座4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支撑座41的一端开口处加工了缺口411。
所述缺口411为支撑座41截面大小的五分之二。
所述限位盘42为一块圆板,限位盘42的一端加工有与限位盘42同圆心的弧形槽424,所述限位盘42在弧形槽424的相对端与限位板421固接。
所述限位板421截面为L型,通过一块弧形板垂直固接在一块扇形板上组成,扇形板与限位盘42固接,弧形板的一端加工有外扭簧支撑槽422。
所述弧形板和扇形板均与限位盘42同轴心。
所述限位盘42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1的外径加外扭簧的丝径。
所述支撑座41与内扭簧和外扭簧均为松配合。
所述动力传输孔423为条形孔。
本实用新型在实施过程中,如图1、3、4所示,内扭簧5的位移限制为两个支撑点,意识限位孔,二是支撑在支架上的内扭簧限位板13上;外扭簧3也是两个支撑点,一个为限位槽,另一个就只支架上的外扭簧限位板12;装配过程中转轴2的两端支撑在支撑板11上,转轴2的中部穿过限位盘42上的装配孔使其平面键槽与装配孔配合,汽车座椅的与转轴2连接,座椅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做到以下情形:
a、在靠背向前翻转的过程中,转轴2向座椅的前方转动,转轴2带动安装座4转动,在安装座4的作用下外扭簧3发生弹性形变,外扭簧3在被扭转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其弹性里逐渐变大,使安装座4接收到逐渐变大的阻力,安装座4将阻力传递到靠背上减缓靠背前翻的翻转速度;
b、在靠背从初始位置向后翻时,转轴2向座椅后方转动带动安装座4转动,在安装座4的作用下内扭簧5发生弹性形变,内扭簧5在被扭转发生弹性形变的过程中其弹性里逐渐变大,使安装座4接收到组件变大的阻力,安装座4将阻力传递到靠背上减缓靠背后翻的翻转速度;
c、靠背从前翻终点向后翻终点翻转的过程中,转轴2向后转动,转轴2带动安装座4转动,由于外扭簧3在情况a中已经发生弹性形变,使翻转时弹性部件的扭转里和靠背的方向一致,在靠背从初始翻转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安装座4一直受到外扭簧3的扭转力,扭转力逐渐减小至初始位置时消失,使靠背在这段翻转过程中受到弹性部件的助力辅助其翻转,当靠背从初始位置继续向后翻转回到情况b中的翻转情况;
d、靠背从后翻终点向前翻终点翻转的过程中转轴2向后转动,转轴2带动安装座4转动,由于内扭簧5在情况b中已经发生弹性形变,使翻转时弹性部件的扭转里和靠背的方向一致,在靠背从初始翻转至初始位置的过程中安装座4一直受到内扭簧5的扭转力,扭转力逐渐减小至初始位置时消失,使靠背在这段翻转过程中受到弹性部件的助力辅助其翻转,当靠背从初始位置继续向后翻转回到情况a中的翻转情况。
通过转轴2带动安装座4旋转,助力机构3在转轴2转动的过程中为转轴2在初始活动时提供助力减少活动端翻转时人为的作用力,在活动端旋转到一定位置时活动端受到阻力,阻力在缓慢增大的过程中减缓活动端翻转的速度,使活动端最终不会对固定端照成碰撞。

Claims (9)

1.一种双扭簧支撑座,用于两个轴心扭簧的扭转支撑,包括支撑扭簧扭动的支撑座(41),其特征在于:限制内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孔,限制外扭簧一端位移的限位槽,提供动力输出的装配孔;
所述限位孔通过支撑座(41)上的缺口(411)和限位盘(42)组成;
所述限位槽为外扭簧支撑槽(422)且加工在固接在限位盘(42)上的限位板(421)的一端;
所述装配孔为动力传输孔(423)且加工在限位盘(42)的中心;
所述动力传输孔(423)的中心与支撑座(41)、内扭簧、外扭簧的轴线均在同一直线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1)为两端开口的圆筒,支撑座(41)的一端开口处加工了缺口(411)。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411)为支撑座(41)截面大小的五分之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2)为一块圆板,限位盘(42)的一端加工有与限位盘(42)同圆心的弧形槽(424),所述限位盘(42)在弧形槽(424)的相对端与限位板(421)固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421)截面为L型,通过一块弧形板垂直固接在一块扇形板上组成,扇形板与限位盘(42)固接,弧形板的一端加工有外扭簧支撑槽(42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板和扇形板均与限位盘(42)同轴心。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盘(42)的直径大于支撑座(41)的外径加外扭簧的丝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1)与内扭簧和外扭簧均为松配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扭簧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孔(423)为条形孔。
CN201820599244.XU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Active CN208232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244.XU CN20823287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9244.XU CN20823287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32876U true CN208232876U (zh) 2018-12-14

Family

ID=64585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9244.XU Active CN208232876U (zh) 2018-04-25 2018-04-25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328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123A (zh) * 2022-06-14 2022-09-06 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汽车座椅翻转助力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09123A (zh) * 2022-06-14 2022-09-06 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汽车座椅翻转助力装置
CN115009123B (zh) * 2022-06-14 2024-01-19 贵州华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汽车及其汽车座椅翻转助力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22878B (zh) 车辆用座椅
US8827287B2 (en) Axle control element of a motor vehicle
CN101855469B (zh) 双质量飞轮
CN208232876U (zh) 一种双扭簧支撑座
CN103129418A (zh) 一种座椅调角器及其座椅
JP2010504876A (ja) 車両座席用取り付け機構
EP1512560B1 (de) Verstellbares Fahrwerk
CN103206125A (zh) 一种车门限位器
CN104727687A (zh) 用于调整驱动机构的间隙补偿的固定
CN102292239A (zh) 用于机动车座椅的驱动装置
CN202528869U (zh) 一种座椅调角器及其座椅
CN104061279B (zh) 旋转减振器
CN201961154U (zh) 加速踏板的降挡开关
EP3303681B1 (en) Vibration damping device
CN200999839Y (zh) 一种齿轮齿条转向器
CN2841894Y (zh) 汽车车门与车身的联接装置
CN216545858U (zh) 一种带阻尼的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调节结构
CN108674959A (zh) 汽车座椅骨架自动生产用阻挡器
CN102954201B (zh) 用于汽车的手动换挡变速箱的外部换挡机构
CN110143241B (zh) 重型卡车驾驶室前悬置系统
CN201258770Y (zh) 凸轮轴组件
CN201321880Y (zh) 一种发动机可变凸轮轴相位调节器
CN203211050U (zh) 一种汽车稳定杆的衬套
CN107234987B (zh) 一种翻转助力装置
CN111075289A (zh) 一种可调节的埋入式阻尼铰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