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9938U -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9938U
CN208219938U CN201820595196.7U CN201820595196U CN208219938U CN 208219938 U CN208219938 U CN 208219938U CN 201820595196 U CN201820595196 U CN 201820595196U CN 208219938 U CN208219938 U CN 2082199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locating slot
clamping portion
column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51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少军
杨宏坤
刘宏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Junmei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Junmei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Junmei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an Junmei Aluminum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951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99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99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99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nish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包括正对设置且通过紧固件互相连接的幕墙立柱和压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幕墙立柱与压板之间的封口板;所述幕墙立柱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压板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封口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如此,通过在幕墙立柱上设置第一定位槽,在压板上设置第二定位槽,同时在封口板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利用四者各自对应的卡接配合,实现封口板在幕墙立柱与压板之间的精确安装和连接,从而提高安装精确性,防止连接松动,避免出现间隙,同时保证隔水隔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设施已得到建造。
在建筑行业中,建材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材料,其种类也多种多样。建材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部分专用材料,其中结构材料包括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的材料。
在目前的建筑装修装饰领域,常用幕墙对建筑物进行装修。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通常由面板(玻璃、金属板、石板、陶瓷板等)和后面的支承结构(铝横梁立柱、钢结构、玻璃肋等等)组成。
目前,为保证幕墙的密封性和隔水隔热性能,一般在幕墙立柱和压板之间安装有封口型材,主要起封闭的作用。在现有技术中,由于幕墙立柱和压板的结构具有各自的形状特点,封口型材在安装时容易定位不准确,出现安装偏差的情况,如此在安装封口型材后,会在封口型材与幕墙立柱和压板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该间隙不仅会使幕墙立柱与压板的连接松动,使得更加容易受到振动冲击的影响,同时还会对隔水隔热的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如何精确地实现封口型材与幕墙立柱和压板的连接安装,提高安装精确性,防止连接松动,避免出现间隙,保证隔水隔热效果,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能够精确地实现封口型材与幕墙立柱和压板的连接安装,提高安装精确性,防止连接松动,避免出现间隙,同时保证隔水隔热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包括正对设置且通过紧固件互相连接的幕墙立柱和压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幕墙立柱与压板之间的封口板;所述幕墙立柱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压板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槽;所述封口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卡接的第一卡接部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卡接的第二卡接部。
优选地,所述封口板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之间的本体部。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具体为连接板,且其表面与所述幕墙立柱的侧面齐平。
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槽的槽口侧壁上均设置有槽肩,且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均包括用于与所述槽肩的表面紧贴的紧贴板和用于与所述槽肩的末端抵靠的抵接板。
优选地,所述紧贴板垂直于所述抵接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本体部之间均形成用于安装密封胶的安装空腔。
优选地,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压板的表面上、用于遮挡所述紧固件的扣盖。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主要包括幕墙立柱、压板和封口板。其中,幕墙立柱与压板一般正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实现互相连接。封口板连接在幕墙立柱与压板之间,并且在幕墙立柱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槽,同时在压板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槽。而在封口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其中,该第一卡接部主要用于与幕墙立柱上的第一定位槽配合卡接,第二卡接部主要用于与压板上的第二定位槽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封口板上的第一卡接部及第二卡接部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配合卡接,即可实现在预设位置(即正确的安装位置)处完成封口板与幕墙立柱和压板的连接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通过在幕墙立柱上设置第一定位槽,在压板上设置第二定位槽,同时通过在封口板的两端上分别设置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再利用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定位槽的卡接配合,以及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定位槽的卡接配合,对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的安装位置实现定位作用,实现封口板在幕墙立柱与压板之间的精确安装和连接,从而提高安装精确性,防止连接松动,避免出现间隙,同时保证隔水隔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封口板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幕墙立柱—1,第一定位槽—101,压板—2,第二定位槽—201,紧固件—3,封口板—4,第一卡接部—401,第二卡接部—402,本体部—403,安装空腔—404,紧贴板—5,抵接板—6,扣盖—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幕墙开启封口型材主要包括幕墙立柱1、压板2和封口板4。
其中,幕墙立柱1与压板2一般正对设置,并且两者之间通过紧固件3实现互相连接。封口板4连接在幕墙立柱1与压板2之间,并且在幕墙立柱1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1,同时在压板2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槽201。而在封口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其中,该第一卡接部401主要用于与幕墙立柱1上的第一定位槽101配合卡接,第二卡接部402主要用于与压板2上的第二定位槽201配合卡接。如此,通过封口板4上的第一卡接部401及第二卡接部402分别与各自对应的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201的配合卡接,即可实现在预设位置(即正确的安装位置)处完成封口板4与幕墙立柱1和压板2的连接安装。
因此,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通过在幕墙立柱1上设置第一定位槽101,在压板2上设置第二定位槽201,同时通过在封口板4的两端上分别设置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再利用第一卡接部401与第一定位槽101的卡接配合,以及第二卡接部402与第二定位槽201的卡接配合,对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的安装位置实现定位作用,实现封口板4在幕墙立柱1与压板2之间的精确安装和连接,从而提高安装精确性,防止连接松动,避免出现间隙,同时保证隔水隔热效果。
其中,幕墙立柱1的两侧预设位置一般指幕墙立柱1的两侧末端位置,同时,压板2的两侧预设位置一般指压板2的两侧末端位置。当然,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201的具体位置可以互相正对,也可以交错分布,具体需要由实际安装空间和幕墙结构决定。另外,幕墙立柱1和压板2之间的紧固件3一般设置于两者的中间部分,从而留出两端的位置用于设置定位槽。
如图2所示,图2为图1中所示的封口板4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在关于封口板4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该封口板4具体包括本体部403、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其中,本体部403位于中间,为主体结构,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分别连接在本体部403的两端位置。具体的,本体部403可为连接板结构,并且其表面可与幕墙立柱1的侧面齐平,避免凸出占用空间。而第一卡接部401和第二卡接部402具体包括紧贴板5和抵接板6,为与此配合,在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201的槽口侧壁上均设置有槽肩,紧贴板5主要用于紧贴在槽肩的表面上,而抵接板6主要用于抵靠在槽肩的末端上。如此,通过紧贴板5与槽肩表面的紧贴和抵接板6与槽肩末端的抵接,在安装封口板4时,同时对封口板4的两端安装位置形成限制和约束,实现精确的定位效果。
进一步的,紧贴板5可垂直于抵接板6,以形成“T”型板,如此能够方便操作工人在安装封口板4时,更快捷地找准封口板4两端的具体安装位置。
另外,为提高幕墙的隔水隔热性能,本实施例中的封口板4,其第一卡接部401与本体部403之间,以及第二卡接部402与本体部403之间均形成了安装空腔404。该安装空腔404主要用于安装密封胶,从而提高封口板4对幕墙立柱1与压板2之间的密封性能,当然,考虑到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201的存在,密封胶不仅可以充满安装空腔404,还可同时填充进第一定位槽101和第二定位槽201内的剩余空间,顺便对封口板4的两端形成支撑。
不仅如此,为提高幕墙立柱1与压板2之间的稳定性,本实施例在压板2上扣合了扣盖7。具体的,该扣盖7主要用于遮挡紧固件3,以防止杂质掉入紧固件3上造成连接松动,同时还能兼顾美观。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包括正对设置且通过紧固件(3)互相连接的幕墙立柱(1)和压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幕墙立柱(1)与压板(2)之间的封口板(4);所述幕墙立柱(1)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一定位槽(101),所述压板(2)的两侧预设位置设置有第二定位槽(201);所述封口板(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卡接的第一卡接部(401)和用于与所述第二定位槽(20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4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4)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卡接部(401)与所述第二卡接部(402)之间的本体部(4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403)具体为连接板,且其表面与所述幕墙立柱(1)的侧面齐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01)和所述第二定位槽(201)的槽口侧壁上均设置有槽肩,且所述第一卡接部(401)和所述第二卡接部(402)均包括用于与所述槽肩的表面紧贴的紧贴板(5)和用于与所述槽肩的末端抵靠的抵接板(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紧贴板(5)垂直于所述抵接板(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401)与所述本体部(40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卡接部(402)与所述本体部(403)之间均形成用于安装密封胶的安装空腔(40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幕墙开启封口型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合在所述压板(2)的表面上、用于遮挡所述紧固件(3)的扣盖(7)。
CN201820595196.7U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Active CN2082199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5196.7U CN208219938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5196.7U CN208219938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9938U true CN208219938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12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5196.7U Active CN208219938U (zh) 2018-04-24 2018-04-24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99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32948B (zh) 钢木组合模板及施工方法
CN106168067A (zh) 一种轻钢龙骨隔墙的施工方法
CN109162582A (zh) 一种门框的安装方法
CN104100013A (zh) 空间节约型室内高效隔音系统的施工方法
CN200992781Y (zh) 室内装饰柱或梁
CA2944427C (en) Building structure in which korean-style house and wooden house are introduced to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CN208219938U (zh) 一种幕墙开启封口型材
CN209163307U (zh) 一种新型防火岩棉板
CN110259144A (zh) 一种新型节能环保灰渣混凝土轻质墙板施工方法
DK2010732T3 (en) OBJECTIVE SUPPORT OF GYPS
CN205475865U (zh) 梯形榫槽钢龙骨实心门窗洞上墙板
CN107190989A (zh) 型钢隔墙板外墙施工方法
CN208219937U (zh) 一种新型幕墙装饰管
CN208685979U (zh) 一种分体组合式装饰一体化保温墙板
CN207858928U (zh) 一种建筑板材切割装置
CN208220464U (zh) 一种自动门支撑架
CN212956939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抗裂板
WO2020180276A1 (en) Facade cladding system
CN205712728U (zh) 一种双面增强金属折网防裂缝的轻质隔墙板
CN214941159U (zh) 建筑消防封堵装置
CN220747321U (zh) 一种新型金属复合饰面装配式隔墙连接结构
CN113931358B (zh) 一种玻璃幕墙通风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N211447400U (zh) 风铃幕墙
CN208379836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式轻质清水墙
CN216516331U (zh) 一种干板隔墙与木结构金柱柔性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