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12704U -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12704U
CN208212704U CN201820355973.0U CN201820355973U CN208212704U CN 208212704 U CN208212704 U CN 208212704U CN 201820355973 U CN201820355973 U CN 201820355973U CN 208212704 U CN208212704 U CN 2082127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te water
water treatment
treatment box
filter
blowdo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35597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秀兵
郑杰
郝洋
宋伟
王彪
徐赞
黎忠
贺跃进
左银波
代明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Erc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2035597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127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127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1270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排污改良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污水处理箱和位于盾构机尾部的大颗粒过滤仓;污水处理箱由若干层隔板分隔形成多个过滤室,隔板设有若干筛孔,过滤室通过筛孔形成串联分布,自污水处理箱头部向尾部,隔板的筛孔逐渐变小;位于污水处理箱的头部的过滤室通过进水管连通至大颗粒过滤仓,位于污水处理箱的尾部的过滤室设有排水管连通至二次利用区,排水管上设有污水泵和污水过滤器,可以实现更加高效的进行过滤并且对沉淀固体物进行清理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背景技术
针对中铁隧道集团二处有限公司所承建的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土建12标的盾构区间情况,主要地层为黏土层、岩层和上软下硬地层,所使用盾构机为土压平衡模式盾构;盾构掘进期间,皮带机运输的掉渣、管片背部衬砌注浆、设备清洁等会产生大量固体物污水,形成的固体物污水需要在盾构尾部拖车上进行过滤,然后排放出隧道外。
对此含有固体物的污水排放方案,原有设计为在盾构机盾尾和管片拼装区域形成污水源,盾尾隔膜泵抽取排放到盾构机拖车尾部污水箱,在污水箱的过滤仓进行大颗粒过滤,过滤后的污水通过设置在隧道内的镀锌管排放至隧道洞口的始发基坑,始发基坑内的污水通过污水泵排放至下水道。在盾构机内未完全过滤的污水进入始发基坑会造成再次沉淀,而这种沉淀物在始发基坑内难以清理,需拆除始发基坑的上部人员行走平台,施工效率极低,浪费施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实现了更加高效的进行过滤并且对沉淀固体物进行清理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包括污水处理箱和位于盾构机尾部的大颗粒过滤仓;所述污水处理箱由若干层隔板分隔形成多个过滤室,所述隔板设有若干筛孔,所述过滤室通过所述筛孔形成串联分布,自所述污水处理箱头部向尾部,隔板的筛孔逐渐变小;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头部的过滤室通过进水管连通至所述大颗粒过滤仓,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的尾部的过滤室设有排水管连通至二次利用区,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污水泵和污水过滤器。
本方案的技术原理如下:盾尾盾尾的污水进入到污水箱的过滤仓进行大颗粒过滤,然后通过进水管进入到污水处理箱内,由于污水处理箱内通过若干层带有筛孔的隔板分割成独立的过滤室,并且筛板的孔逐渐变小,因此污水经过隔板一层一层的过滤,并且过滤的固体物质越来越细,即过滤的洁净度也越来越高,污水处理箱可以将污水中的大部分杂质筛选出去,在出水管上设有污水过滤器,污水过滤器可以将污水进一步进行过滤,达到可以使用的标准,然后经过出水管上的污水泵抽至二次利用区,二次利用区即施工场地内的清洁和砂浆搅拌站等不可自饮水的设备和区域上。经过滤后的污水可循环利用在整个施工场地内的清洁和砂浆搅拌站等不可自饮水的设备和区域上,提高资源再次利用的价值。
当污水处理箱沉淀物较多时或已达到需要清理的条件时,可拆除污水处理箱与进水管和出水管的连接,拆卸完成后出渣龙门吊大勾将过滤箱吊起倒入地面渣坑,地面水源将污水处理箱进行清洗后调入始发基坑内安装完成即可。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如下:能够将污水中的沉淀物在污水处理箱内进行过滤,然后通过倾倒污水处理箱进行集中处理,处理过程更加容易,同时在污水处理箱内设有若干隔板,同样的空间过滤效率更加快速,能够更加高效的应对施工场地产生的污水。废水可以二次利用,提高施工场地水的利用率。
进一步,所述隔板的下部还设置为隔离区,隔离区临时存储过滤沉淀的固体物,防止水流流动将固体物带走。
进一步,自所述污水处理箱头部向尾部,所述隔离区的高度逐渐变低,因此越到尾部,污水中的固体物越少,用于阻拦的隔离区可以设置的更低,留出更大的空间给筛孔,提高过滤的效率。
进一步,所述过滤室的底板倾斜设置,该过滤室的底板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头部的一侧高于尾部一侧,流动的过程,固体物类似做平抛运动,将尾部一侧的底板设置得更低,可以有效的将固体物阻拦在所在的过滤室内。
进一步,所述污水处理箱与进水管、出水管的连接为软连接,便于拆卸进水管和出水管。
进一步,污水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袋式过滤器具有结构新颖、体积小、操作简便灵活、节能、高效、密闭工作和适用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与此处过滤强度大的场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污水处理箱;2-过滤室;3-隔板;4-隔离区;5-底板;6-大颗粒过滤仓;7-进水管;8-出水管;9-污水泵;10-污水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实施例:
如图1所示,包括污水处理箱1和位于盾构机尾部的大颗粒过滤仓6;
污水处理箱1由两块层隔板3分隔形成三个过滤室2,隔板3设有若干筛孔,过滤室2通过筛孔形成串联分布。在该图中,右侧为污水处理箱1的头部,左侧为尾部,污水从头部向尾部流动。自污水处理箱1头部向尾部,隔板3的筛孔逐渐变小,越向左过滤室2内污水中的固体物越少,用于阻拦的隔离区4可以设置的更低,留出更大的空间给筛孔,提高过滤的效率。隔板3的下部还设置为隔离区4。自污水处理箱1头部向尾部,隔离区4的高度逐渐变低。
位于污水处理箱1的头部的过滤室2通过进水管7连通至大颗粒过滤仓6,经过大颗粒过滤仓6将大颗粒过滤后,污水流向污水处理箱1内,位于污水处理箱1的尾部的过滤室2设有排水管连通至二次利用区,经过滤后的污水可循环利用在整个施工场地内的清洁和砂浆搅拌站等不可自饮水的设备和区域上,提高资源再次利用的价值。排水管上设有污水泵9和污水过滤器10,污水过滤器10为袋式过滤器。污水处理箱1与进水管7、出水管8的连接为软连接,该软连接即软管连接。
过滤室2的底板5倾斜设置,该过滤室2的底板5位于污水处理箱1头部的一侧高于尾部一侧。流动的过程,固体物类似做平抛运动,将尾部一侧的底板5设置得更低,可以有效的将固体物阻拦在所在的过滤室2内。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污水处理箱(1)和位于盾构机尾部的大颗粒过滤仓(6);
所述污水处理箱(1)由若干层隔板(3)分隔形成多个过滤室(2),所述隔板(3)设有若干筛孔,所述过滤室(2)通过所述筛孔形成串联分布,自所述污水处理箱(1)头部向尾部,隔板(3)的筛孔逐渐变小;
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头部的过滤室(2)通过进水管(7)连通至所述大颗粒过滤仓(6),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的尾部的过滤室(2)设有排水管连通至二次利用区,所述排水管上设有污水泵(9)和污水过滤器(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3)的下部还设置为隔离区(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污水处理箱(1)头部向尾部,所述隔离区(4)的高度逐渐变低。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室(2)的底板(5)倾斜设置,该过滤室(2)的底板(5)位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头部的一侧高于尾部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处理箱(1)与进水管(7)、出水管(8)的连接为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隧道排污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过滤器为袋式过滤器。
CN201820355973.0U 2018-03-15 2018-03-15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127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5973.0U CN208212704U (zh) 2018-03-15 2018-03-15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355973.0U CN208212704U (zh) 2018-03-15 2018-03-15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12704U true CN208212704U (zh) 2018-12-11

Family

ID=645316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355973.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12704U (zh) 2018-03-15 2018-03-15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127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05991A (zh) 河道清淤装置及其方法
CN203174656U (zh) 河道清淤装置
CN108824350A (zh) 一种河道的综合治理方法
CN206267267U (zh) 一种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103015523A (zh) 城市管网淤泥抽吸处理车及处理方法
CN102010017A (zh) 一种水中藻类真空分离设备
CN108824534A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清淤装置
JP2001276507A (ja) 沈砂池の集砂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る集砂方法
CN104032696B (zh) 一种道路冲洗方法和冲洗系统
CN208212704U (zh) 隧道排污改良装置
CN209778422U (zh) 一种水处理系统
CN201770503U (zh) 一种水中藻类真空分离设备
CN105970876A (zh) 一种水库抽沙方法
CN202969568U (zh) 城市管网淤泥抽吸处理车
CN202324040U (zh) 河床清淤排污设备
CN214693653U (zh) 一种城市黑臭河湖水体水质高效净化设备
CN205742507U (zh) 一种一体式雨水沉沙池装置
CN210062931U (zh) 一种用于碾压砼运输车辆的电磁阀自动冲洗装置
CN108654179A (zh) 一种水锚点式吸藻的藻水过滤设备
CN208553396U (zh) 装配式污水净化回收池及蓄水池
JP2003227149A (ja) 洪水時河川水の河道外貯留施設
CN207437010U (zh) 一种油水井井下水力旋流冲洗装置
CN215332737U (zh) 一种泥浆净化成套装置
CN103351037B (zh) 一种含油污水、污泥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107510963A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曝气沉砂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321

Address after: 065000 South Side of College Road, Yanjiao Development Zone, Sanhe City,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RCHU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Address before: 650000 Project Department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near Muchunyuan District, Lianjie Metro Station, Chengg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Bia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09

Address after: 065000 South Side of College Road, Yanjiao Development Zone, Sanhe City, Langfang City, He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ERCHU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Address before: 650000 Project Department of China Railway Tunnel Group near Muchunyuan District, Lianjie Metro Station, Chenggong District, Kunming City, Yun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Wang Biao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