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08925U -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08925U
CN208208925U CN201820481879.XU CN201820481879U CN208208925U CN 208208925 U CN208208925 U CN 208208925U CN 201820481879 U CN201820481879 U CN 201820481879U CN 208208925 U CN208208925 U CN 2082089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ransmission
meshed
front side
lef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187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国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an Xinjiu Tra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an Xinji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an Xinjiu Tra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an Xinjiu Tra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187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089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089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0892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电源指示灯、钢化玻璃、侧板、报警器、出气管、器体、固定耳,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安装在器体内部,固定耳之间相互平行且左端与器体底端右侧焊接,侧板底部与器体左端顶部垂直连接,报警器左端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接,出气管顶端与器体内部导通连接,钢化玻璃侧面镶嵌在器体顶端内部,指示灯安装在器体顶端且设于钢化玻璃右上角,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放置盒内部电池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散热的速度进行调节,在不需要散热时通气口完全关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同时防止外界的灰尘堆积到放置盒上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属于汽车电池散热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然而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的逐渐加重,人们对汽车节能减排的要求逐渐提高。燃油汽车消耗大量的油和排出大量的废气这一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电力带动汽车运行的方式更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技术中的电动汽车,在汽车内部放置电池,电池向汽车供电带动汽车运行。但是由于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热量不及时排出将影响电池的使用,因此,如何对汽车电池进行散热这一问题亟待解决。
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工作时不能根据放置盒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进行散热,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工作时不能根据放置盒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进行散热,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电源指示灯、钢化玻璃、侧板、报警器、出气管、器体、固定耳,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安装在器体内部,所述固定耳之间相互平行且左端与器体底端右侧焊接,所述侧板底部与器体左端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报警器左端与侧板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顶端与器体内部导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侧面镶嵌在器体顶端内部,所述指示灯安装在器体顶端且设于钢化玻璃右上角;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由第一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底部散热装置、辅助装置、控制装置、出气调节装置、联动装置组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顶端与第一驱动装置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顶部右端与底部散热装置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控制装置顶端左侧与辅助装置右侧相啮合,所述联动装置底侧与辅助装置左端顶部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右侧与出气调节装置左侧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由第一排气扇、传动带、定位轮、风力传动叶轮、顶部传动杆、齿轮盘、拉力绳、传动轮、拉力杆、第二齿轮盘、上传动杆组成,所述风力传动叶轮底部与顶部传动杆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部传动杆底端后侧面与齿轮盘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齿轮盘通过拉力绳与定位轮、传动轮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拉力杆一端连接到传动轮外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齿轮盘内圈前侧,所述上传动杆左端后侧面与第二齿轮盘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带底端连接到上传动杆右端侧面,所述传动带顶端固定于第一排气扇左端侧面,所述上传动杆中端侧面与第二驱动装置顶端顶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由导向齿轮盘、活动连接杆、下连接轮、连接带、传动齿轮、蜗轮杆、第二风力传动叶轮、中间传动杆、第二传动带组成,所述第二风力传动叶轮顶部与蜗轮杆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左侧与传动齿轮右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带两端分别连接到传动齿轮前端侧面与下连接轮侧面,所述活动连接杆底端与下连接轮外圈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杆顶端连接到导向齿轮盘内圈前侧,所述中间传动杆左端后侧面与导向齿轮盘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两端分别连接到中间传动杆与上传动杆中端侧面,所述中间传动杆右端后侧面与底部散热装置顶端前侧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底部散热装置由导向齿轮盘、导向杆、第二导向齿轮盘、第二排气扇、底架组成,所述导向齿轮盘内圈前侧通过导向杆与第二导向齿轮盘内圈前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齿轮盘外圈前侧与第二排气扇左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二排气扇右端底部与底架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导向齿轮盘外圈前侧与中间传动杆右端后侧面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由联动齿轮、移动固定轨道、顶杆、内部齿轮、传动框、内齿圈、联动带组成,所述联动齿轮前端侧面通过联动带与内齿圈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内齿圈内侧与内部齿轮侧面相啮合,所述内部齿轮前端与传动框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底部与传动框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杆顶部后端与移动固定轨道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顶杆顶侧与联动装置底侧相啮合,所述联动齿轮右侧与控制装置顶端左侧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由温度传感器、可编程控制器、导线、牵引式电磁铁、牵引杆、L形传动架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可编程控制器负极,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牵引式电磁铁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正极通过导线连接到温度传感器负极,所述牵引杆底部与牵引式电磁铁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顶部与L形传动架底部焊接。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调节装置由复合连接带、复合轮、排气导向框架、定位板、可调节控制板、调节板、调节拉力杆组成,所述排气导向框架左端与定位板右端焊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中部前端与定位板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左端与调节板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拉力杆底端连接到定位板外圈前侧,所述调节拉力杆顶部与调节板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复合轮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连接到联动装置右端前侧。
进一步地,所述联动装置由定位槽、左侧固定架、复位杆、助力杆、T形传动架、大型传动齿轮组成,所述左侧固定架内部装有定位槽,所述助力杆左端侧面与定位槽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助力杆中端顶部与复位杆底部垂直来连接,所述助力杆右端与T形传动架左侧焊接,所述T形传动架右侧与大型传动齿轮左侧相啮合,所述大型传动齿轮前端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与复合轮侧面进行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传动叶轮能够在外界风力推动的情况下进行转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我们需要通过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风力带动风力传动叶轮与第二风力传动叶轮转动,风力传动叶轮通过顶部传动杆带动齿轮盘转动,齿轮盘通过拉力绳带动传动轮与定位轮转动,传动轮通过拉力杆拉动第二齿轮盘转动,第二齿轮盘通过传动带与上传动杆之间的传动带动第一排气扇转动,第二风力传动叶轮能够带动蜗轮杆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通过连接带带动下连接轮转动,再通过活动连接杆拉动导向齿轮盘转动,导向齿轮盘通过中间传动杆带动导向齿轮盘,导向齿轮盘通过导向杆、第二导向齿轮盘之间的传动带动第二排气扇进行工作,温度传感器能够对电池放置盒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牵引杆升降程度,牵引杆能够控制L形传动架的升降,L形传动架能够带动联动齿轮转动,联动齿轮通过联动带带动内齿圈转动,内齿圈带动内部齿轮环形转动,内部齿轮通过传动框、顶杆将T形传动架往上顶,T形传动架能够带动大型传动齿轮转动,大型传动齿轮通过复合连接带带动复合轮转动,复合轮通过调节拉力杆拉动调节板的升降,从而对可调节控制板的角度进行调节,这样就能够对排气导向框架的出气口自动进行调节,从而根据空气的流量改变散热的速度,在不需要散热时通气口完全关闭,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够根据放置盒内部电池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散热的速度进行调节,在不需要散热时通气口完全关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同时防止外界的灰尘堆积到放置盒上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散热装置细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自动调节散热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电源指示灯-2、钢化玻璃-3、侧板-4、报警器-5、出气管-6、器体-7、固定耳-8、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底部散热装置-13、辅助装置-14、控制装置-15、出气调节装置-16、联动装置-17、第一排气扇-111、传动带-112、定位轮-113、风力传动叶轮-114、顶部传动杆-115、齿轮盘-116、拉力绳-117、传动轮-118、拉力杆-119、第二齿轮盘-1110、上传动杆-1111、导向齿轮盘-121、活动连接杆-122、下连接轮-123、连接带-124、传动齿轮-125、蜗轮杆-126、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中间传动杆-128、第二传动带-129、导向齿轮盘-131、导向杆-132、第二导向齿轮盘-133、第二排气扇-134、底架-135、联动齿轮-141、移动固定轨道-142、顶杆-143、内部齿轮-144、传动框-145、内齿圈-146、联动带-147、温度传感器-151、可编程控制器-152、导线-153、牵引式电磁铁-154、牵引杆-155、L形传动架-156、复合连接带-161、复合轮-162、排气导向框架-163、定位板-164、可调节控制板-165、调节板-166、调节拉力杆-167、定位槽-171、左侧固定架-172、复位杆-173、助力杆-174、T形传动架-175、大型传动齿轮-17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电源指示灯2、钢化玻璃3、侧板4、报警器5、出气管6、器体7、固定耳8,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安装在器体7内部,所述固定耳8之间相互平行且左端与器体7底端右侧焊接,所述侧板4底部与器体7左端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报警器5左端与侧板4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6顶端与器体7内部导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3侧面镶嵌在器体7顶端内部,所述指示灯2安装在器体7顶端且设于钢化玻璃3右上角;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由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底部散热装置13、辅助装置14、控制装置15、出气调节装置16、联动装置17组成;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顶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顶部右端与底部散热装置13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控制装置15顶端左侧与辅助装置14右侧相啮合,所述联动装置17底侧与辅助装置14左端顶部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17右侧与出气调节装置16左侧相啮合,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由第一排气扇111、传动带112、定位轮113、风力传动叶轮114、顶部传动杆115、齿轮盘116、拉力绳117、传动轮118、拉力杆119、第二齿轮盘1110、上传动杆1111组成,所述风力传动叶轮114底部与顶部传动杆11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部传动杆115底端后侧面与齿轮盘116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齿轮盘116通过拉力绳117与定位轮113、传动轮118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拉力杆119一端连接到传动轮118外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齿轮盘1110内圈前侧,所述上传动杆1111左端后侧面与第二齿轮盘1110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带112底端连接到上传动杆1111右端侧面,所述传动带112顶端固定于第一排气扇111左端侧面,所述上传动杆1111中端侧面与第二驱动装置12顶端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由导向齿轮盘121、活动连接杆122、下连接轮123、连接带124、传动齿轮125、蜗轮杆126、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中间传动杆128、第二传动带129组成,所述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顶部与蜗轮杆126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126左侧与传动齿轮125右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带124两端分别连接到传动齿轮125前端侧面与下连接轮123侧面,所述活动连接杆122底端与下连接轮123外圈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杆122顶端连接到导向齿轮盘121内圈前侧,所述中间传动杆128左端后侧面与导向齿轮盘121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129两端分别连接到中间传动杆128与上传动杆1111中端侧面,所述中间传动杆128右端后侧面与底部散热装置13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底部散热装置13由导向齿轮盘131、导向杆132、第二导向齿轮盘133、第二排气扇134、底架135组成,所述导向齿轮盘131内圈前侧通过导向杆132与第二导向齿轮盘133内圈前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齿轮盘133外圈前侧与第二排气扇134左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二排气扇134右端底部与底架13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导向齿轮盘131外圈前侧与中间传动杆128右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辅助装置14由联动齿轮141、移动固定轨道142、顶杆143、内部齿轮144、传动框145、内齿圈146、联动带147组成,所述联动齿轮141前端侧面通过联动带147与内齿圈146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内齿圈146内侧与内部齿轮144侧面相啮合,所述内部齿轮144前端与传动框145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43底部与传动框14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杆143顶部后端与移动固定轨道142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顶杆143顶侧与联动装置17底侧相啮合,所述联动齿轮141右侧与控制装置15顶端左侧相啮合,所述控制装置15由温度传感器151、可编程控制器152、导线153、牵引式电磁铁154、牵引杆155、L形传动架156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151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可编程控制器152负极,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52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牵引式电磁铁154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154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温度传感器151负极,所述牵引杆155底部与牵引式电磁铁154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155顶部与L形传动架156底部焊接,所述出气调节装置16由复合连接带161、复合轮162、排气导向框架163、定位板164、可调节控制板165、调节板166、调节拉力杆167组成,所述排气导向框架163左端与定位板164右端焊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165中部前端与定位板164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165左端与调节板16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拉力杆167底端连接到定位板164外圈前侧,所述调节拉力杆167顶部与调节板16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复合轮162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161连接到联动装置17右端前侧,所述联动装置17由定位槽171、左侧固定架172、复位杆173、助力杆174、T形传动架175、大型传动齿轮176组成,所述左侧固定架172内部装有定位槽171,所述助力杆174左端侧面与定位槽171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助力杆174中端顶部与复位杆173底部垂直来连接,所述助力杆174右端与T形传动架175左侧焊接,所述T形传动架175右侧与大型传动齿轮176左侧相啮合,所述大型传动齿轮176前端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161与复合轮162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风力传动叶轮114能够在外界风力推动的情况下进行转动。
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汽车行驶时产生的风力带动风力传动叶轮114与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转动,风力传动叶轮114通过顶部传动杆115带动齿轮盘116转动,齿轮盘116通过拉力绳117带动传动轮118与定位轮113转动,传动轮118通过拉力杆119拉动第二齿轮盘1110转动,第二齿轮盘1110通过传动带112与上传动杆1111之间的传动带动第一排气扇111转动,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能够带动蜗轮杆126转动,从而带动传动齿轮125转动,传动齿轮125通过连接带124带动下连接轮123转动,再通过活动连接杆122拉动导向齿轮盘121转动,导向齿轮盘121通过中间传动杆128带动导向齿轮盘131,导向齿轮盘131通过导向杆132、第二导向齿轮盘133之间的传动带动第二排气扇134进行工作,温度传感器151能够对电池放置盒的温度进行检测,在通过可编程控制器152控制牵引杆155升降程度,牵引杆155能够控制L形传动架156的升降,L形传动架156能够带动联动齿轮141转动,联动齿轮141通过联动带147带动内齿圈146转动,内齿圈146带动内部齿轮144环形转动,内部齿轮144通过传动框145、顶杆143将T形传动架175往上顶,T形传动架175能够带动大型传动齿轮176转动,大型传动齿轮176通过复合连接带161带动复合轮162转动,复合轮162通过调节拉力杆167拉动调节板166的升降,从而对可调节控制板165的角度进行调节,这样就能够对排气导向框架163的出气口自动进行调节,从而根据空气的流量改变散热的速度,在不需要散热时通气口完全关闭,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完善,现有的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在进行散热工作时不能根据放置盒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进行散热,从而造成能源的浪费,降低设备的使用价值,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装置能够根据放置盒内部电池的温度自动对放置盒散热的速度进行调节,在不需要散热时通气口完全关闭,这样不仅能够降低能源的浪费,同时防止外界的灰尘堆积到放置盒上影响装置的散热效果,提高设备的实用价值。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8)

1.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结构包括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电源指示灯(2)、钢化玻璃(3)、侧板(4)、报警器(5)、出气管(6)、器体(7)、固定耳(8),其特征在于:
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安装在器体(7)内部,所述固定耳(8)之间相互平行且左端与器体(7)底端右侧焊接,所述侧板(4)底部与器体(7)左端顶部垂直连接,所述报警器(5)左端与侧板(4)右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6)顶端与器体(7)内部导通连接,所述钢化玻璃(3)侧面镶嵌在器体(7)顶端内部,所述指示灯(2)安装在器体(7)顶端且设于钢化玻璃(3)右上角;
所述自动调节散热装置(1)由第一驱动装置(11)、第二驱动装置(12)、底部散热装置(13)、辅助装置(14)、控制装置(15)、出气调节装置(16)、联动装置(17)组成;
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顶端与第一驱动装置(11)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顶部右端与底部散热装置(13)顶端前侧相啮合,所述控制装置(15)顶端左侧与辅助装置(14)右侧相啮合,所述联动装置(17)底侧与辅助装置(14)左端顶部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联动装置(17)右侧与出气调节装置(16)左侧相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11)由第一排气扇(111)、传动带(112)、定位轮(113)、风力传动叶轮(114)、顶部传动杆(115)、齿轮盘(116)、拉力绳(117)、传动轮(118)、拉力杆(119)、第二齿轮盘(1110)、上传动杆(1111)组成,所述风力传动叶轮(114)底部与顶部传动杆(11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部传动杆(115)底端后侧面与齿轮盘(116)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齿轮盘(116)通过拉力绳(117)与定位轮(113)、传动轮(118)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拉力杆(119)一端连接到传动轮(118)外圈前侧,另一端固定于第二齿轮盘(1110)内圈前侧,所述上传动杆(1111)左端后侧面与第二齿轮盘(1110)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传动带(112)底端连接到上传动杆(1111)右端侧面,所述传动带(112)顶端固定于第一排气扇(111)左端侧面,所述上传动杆(1111)中端侧面与第二驱动装置(12)顶端顶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12)由导向齿轮盘(121)、活动连接杆(122)、下连接轮(123)、连接带(124)、传动齿轮(125)、蜗轮杆(126)、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中间传动杆(128)、第二传动带(129)组成,所述第二风力传动叶轮(127)顶部与蜗轮杆(126)底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126)左侧与传动齿轮(125)右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连接带(124)两端分别连接到传动齿轮(125)前端侧面与下连接轮(123)侧面,所述活动连接杆(122)底端与下连接轮(123)外圈前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连接杆(122)顶端连接到导向齿轮盘(121)内圈前侧,所述中间传动杆(128)左端后侧面与导向齿轮盘(121)外圈前侧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带(129)两端分别连接到中间传动杆(128)与上传动杆(1111)中端侧面,所述中间传动杆(128)右端后侧面与底部散热装置(13)顶端前侧相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散热装置(13)由导向齿轮盘(131)、导向杆(132)、第二导向齿轮盘(133)、第二排气扇(134)、底架(135)组成,所述导向齿轮盘(131)内圈前侧通过导向杆(132)与第二导向齿轮盘(133)内圈前侧进行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齿轮盘(133)外圈前侧与第二排气扇(134)左端后侧面相啮合,所述第二排气扇(134)右端底部与底架(13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导向齿轮盘(131)外圈前侧与中间传动杆(128)右端后侧面相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14)由联动齿轮(141)、移动固定轨道(142)、顶杆(143)、内部齿轮(144)、传动框(145)、内齿圈(146)、联动带(147)组成,所述联动齿轮(141)前端侧面通过联动带(147)与内齿圈(146)侧面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内齿圈(146)内侧与内部齿轮(144)侧面相啮合,所述内部齿轮(144)前端与传动框(145)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顶杆(143)底部与传动框(145)顶部垂直连接,所述顶杆(143)顶部后端与移动固定轨道(142)内部活动连接,所述顶杆(143)顶侧与联动装置(17)底侧相啮合,所述联动齿轮(141)右侧与控制装置(15)顶端左侧相啮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15)由温度传感器(151)、可编程控制器(152)、导线(153)、牵引式电磁铁(154)、牵引杆(155)、L形传动架(156)组成,所述温度传感器(151)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可编程控制器(152)负极,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52)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牵引式电磁铁(154)负极,所述牵引式电磁铁(154)正极通过导线(153)连接到温度传感器(151)负极,所述牵引杆(155)底部与牵引式电磁铁(154)内部固定连接,所述牵引杆(155)顶部与L形传动架(156)底部焊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调节装置(16)由复合连接带(161)、复合轮(162)、排气导向框架(163)、定位板(164)、可调节控制板(165)、调节板(166)、调节拉力杆(167)组成,所述排气导向框架(163)左端与定位板(164)右端焊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165)中部前端与定位板(164)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可调节控制板(165)左端与调节板(166)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拉力杆(167)底端连接到定位板(164)外圈前侧,所述调节拉力杆(167)顶部与调节板(166)左端固定连接,所述复合轮(162)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161)连接到联动装置(17)右端前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装置(17)由定位槽(171)、左侧固定架(172)、复位杆(173)、助力杆(174)、T形传动架(175)、大型传动齿轮(176)组成,所述左侧固定架(172)内部装有定位槽(171),所述助力杆(174)左端侧面与定位槽(171)内部活动连接,所述助力杆(174)中端顶部与复位杆(173)底部垂直来连接,所述助力杆(174)右端与T形传动架(175)左侧焊接,所述T形传动架(175)右侧与大型传动齿轮(176)左侧相啮合,所述大型传动齿轮(176)前端侧面通过复合连接带(161)与复合轮(162)侧面进行传动连接。
CN201820481879.XU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89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879.XU CN2082089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1879.XU CN2082089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08925U true CN208208925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65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1879.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08925U (zh) 2018-04-04 2018-04-04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089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21462A (zh)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208208925U (zh) 一种汽车电池散热装置
CN109318749A (zh) 一种高效率太阳能充电桩
CN112061717B (zh) 一种改进型电动旋转自动装车机
CN108361584A (zh) 一种智能型led照明灯
CN207349132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1238980U (zh) 一种sbw稳压器控制箱
CN211011852U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空调的风向调节辅助装置
CN208513975U (zh) 一种截割头维修加工装置
CN112193264A (zh) 一种防止温度过高具有舒适性的车厢电加热器
CN204347619U (zh) 一种无电机全自动太阳追踪装置
CN208602322U (zh) 一种链条传动的四轮驱动机器人底盘
CN205744287U (zh) 顺、逆、侧风均可驱动的机构及基于该机构的移动装置
CN214620138U (zh) 一种具有自调节方向功能的太阳能集热板
CN209496983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智能管理系统
CN110504900A (zh) 一种移动光伏发电车
CN216699919U (zh) 一种适应光照位角度的光伏电池支撑装置
CN214798273U (zh) 一种变电站用带散热功能的电压互感器放置变电柜
CN211316041U (zh) 一种日光辅助照明装置
CN212876934U (zh) 一种用于养殖的自动控温装置
CN213035968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的散热结构
CN213892649U (zh) 一种升降搬运车转向装置
CN21202240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驱动装置
CN211976755U (zh) 一种太阳能一体化路灯
CN213399997U (zh) 一种基于车流检测的智慧交通信号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