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5425U -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5425U
CN208195425U CN201820605038.5U CN201820605038U CN208195425U CN 208195425 U CN208195425 U CN 208195425U CN 201820605038 U CN201820605038 U CN 201820605038U CN 208195425 U CN208195425 U CN 2081954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ent form
housing
hole
inner sleeve
ontolog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Ceas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60503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考贤
陈庆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luo Heshi Di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luo Heshi Di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64522362&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CN208195425(U)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luo Heshi Di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luo Heshi Di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60503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54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54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5425U/zh
Ceas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able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其包括依次从外至内逐层套设的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三者逐层套设形成母型本体,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的壁厚总和对应母型本体的壁厚,第一外套的高度对应母型本体的高度,第一外套的边长对应母型本体的边长,第三内套的内径对应母型本体的内径。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母型结构通过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依次从外至内逐层套合形成母型本体,使用三个套体相互配合及修补尺寸,解决原加工方式中母型外径偏小、内孔过大、高度过矮、厚度过薄的问题,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单个套体,减少材料损失;不符合尺寸的单个套体留待与其他尺寸的模具配合,使得废品再次利用。

Description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零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背景技术
在模具的结构组成中,母型又称阴模、凹模或型腔,其整体的外部形状一般为圆形、长方形、椭圆形等,其内部包括成型制品的腔体。母型内的腔体尺寸直接影响成品的外形尺寸,母型的外部边长尺寸直接影响其与模架是否匹配,母型的壁厚及高度尺寸会影响母模的机械强度,从而影响使用寿命,故母型的内、外部各尺寸极为重要。
在母型的加工中,一般通过使用胚料根据所需尺寸直接将其加工形成母型本体。然而在加工胚料的过程中,有可能存在母型内径、外径、高度或壁厚的其中一个或多个尺寸不符合所需要的尺寸标准,由于胚料一般为硬质的金属材料,修补不便时,需要重新制作,使得胚料报废,且难以重复利用;由于胚料的金属材料尺寸较大或成本较高,报废胚料会产生较高的材料损耗成本,同时重新制作也会增加加工成本及延长生产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其包括依次从外至内逐层套设的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三者逐层套设形成母型本体,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的壁厚总和对应母型本体的壁厚,第一外套的高度对应母型本体的高度,第一外套的边长对应母型本体的边长,第三内套的内径对应母型本体的内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一凸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包括第一台阶通孔,第一台阶通孔的上部孔的直径小于其下部孔的直径;第二中套的外侧壁包括第二凸台,第二中套穿设第一台阶通孔,且第二凸台对应第一台阶通孔的下部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还包括侧壁增厚套体,侧壁增厚套体套设于第一外套的外侧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还包括增高套体,增高套体的底部的外侧壁包括第三凸台,增高套体的上部穿设于第一台阶通孔,且其顶端与第二中套的底端抵接,第三凸台的顶端与第一外套的底端抵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还包括增厚增高套体,增厚增高套体的内部包括第二台阶通孔,第二台阶通孔上部孔的直径大于下部孔的直径,增厚增高套体套设于第一外套,第一外套的底部对应第二台阶通孔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和第二中套过盈配合,第二中套和第三内套过盈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二中套和第三内套的高度小于第一外套的高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外套的上部包括两个或以上螺孔,多个螺孔位于第一台阶通孔的侧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母型结构通过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依次套合形成母型本体,避免使用单个胚体成型而导致的尺寸加工不到位造成的整体报废,使用三个套体相互配合及修补尺寸,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单个套体,减少材料损失,不符合尺寸的单个套体留待与其他尺寸的模具配合,使得废品再次利用;三个套体间相互使用的材料不尽相同,根据实际使用标准选择材料,适应生产需求,控制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实施例1中的母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实施例1中的母型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2中的母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2中的母型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的母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3中的母型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图7为实施例4中的母型结构的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4中的母型结构的分解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为本实施例中母型结构的剖视图和分解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母型结构包括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三者从外至内依次紧密套合形成母型本体A。第一外套1位于最外侧,故第一外套1的边长对应为母型本体A的边长。第三内套3位于最内侧,故第三内套3的内径对应为母型本体A的内径。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内分别包括沿其轴线贯穿的通孔,第二中套2的外侧壁与第一外套1的通孔的内侧壁贴合,第三内套3的外侧壁与第二中套2的通孔的内侧壁贴合,使三者的侧壁的壁厚叠加对应为母型本体A的壁厚。其中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的顶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保持母型本体A的顶端面的平整。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的高度小于第一外套1的高度,即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相对于第一外套1向内凹陷,从而通过第二中套2和第三内套3的外型直接形成型腔的腔体,第三内套3的通孔空置,亦为腔体的一部分,无需额外加工形成型腔。
进一步地,第一外套1的底部外侧设有第一凸台11,使其底部外侧的总宽度大于其上部的宽度,通过侧面突出的第一凸台11,方便在装机使用时,通过压板压设第一凸台11将母型本体A而固定于机器设备上。
更进一步地,第一外套1内的通孔为沿其轴线贯穿的第一台阶通孔12,第一台阶通孔12的上部孔的直径小于其下部孔的直径,第一台阶通孔12用于容置第二中套2。为使第二中套2的外侧壁与第一台阶通孔12的侧壁贴合,第二中套2的外侧壁的下部包括第二凸台21,相应地,第二凸台21对应设置于第一台阶通孔12的下部孔。当第二中套2从下往上穿设于第一台阶通孔12内时,第二凸台21的顶端面抵接于第一台阶通孔12内部的台阶面,从而限制第二中套2的位置,防止第二中套2组装时露出于第一外套1的顶端,导致母型本体A的顶端不平整。
优选地,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三者在相互套设时使用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使用其他零件如螺钉等相互连接固定,无需在套体上加工连接的螺孔,从而减少组装的工序。
优选地,第一外套1的上部包括多个螺孔13,多个螺孔13位于第一台阶通孔12的侧面,方便母型本体A与模架连接固定。
可选地,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都为金属材质,然三者的材质可以不同,如第三中套3作为最内侧的套体,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质量,对其要求更高,则材料的成本更高。而第一外套1位于边缘,则可相对选用成本较低的材料,从而从整体上降低材料成本。
由于第一外套1、第二中套2及第三内套3为三个独立的零部件,但同时三者间的尺寸相互补给配合,从而相互配合来满足母型本体A的总体的尺寸要求。如当第一外套1的侧壁厚度不足时,可适当加厚第二中套2或第三内套3的侧壁厚度。而当第三内套3的内径尺寸大于所需标准的尺寸时,即使第三内套3报废,也不会过大的影响整体的材料成本,同时第三内套3可保留至与其他模具的套体配合使用。
实施例2
请参阅图3和图4,其分别为本实施例中母型结构的剖视图和分解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外套1还包括侧壁增厚套体14。侧壁增厚套体14套设于第一外套1的外侧壁,侧壁增厚套体14的底端抵接于第一凸台11的顶端。当第一外套1的壁厚小于加工标准,无法与模架匹配时,通过增加侧壁增厚套体14,增加第一外套1的总厚度。与此同时,侧壁增厚套体14的厚度小于第一凸台11的侧壁厚度,避免遮盖第一凸台11,影响后续的安装。
实施例3
请参阅图5和图6,其分别为本实施例中母型结构的剖视图和分解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外套1还包括增高套体15。增高套体15设置于第一外套1的底部,当第一外套1的高度不足时,通过增加增高套体15对其高度进行补偿。增高套体15的底部的外侧壁包括第三凸台151,第三凸台151的侧面与第一凸台11的侧面位于同一垂直面,从而避免影响母型本体A的外型尺寸。增高套体15的上部穿设于第一台阶通孔12,且其顶端与第二中套2的底端抵接,第三凸台151的顶端与第一外套1的底端抵接,增高套体15与第一外套1和第二中套2的接触面紧密贴合,补偿母型本体A的高度的同时,增高套体15的内径对应母型本体A的腔体的内径,即增高套体15的内径亦可补偿母型本体A的腔体的内径。
优选地,根据实际加工中的尺寸失误,当第一外套1的侧壁厚度和高度都不符合尺寸标准时,本实施例的增高套体和实施例2的侧壁增厚套体14可同时配合使用。
实施例4
请参阅图7和图8其分别为本实施例中母型结构的剖视图和分解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点在于,本实施例的第一外套1还包括增厚增高套体16。增厚增高套体16设置于第一外套1的底部,当第一外套1的高度和第一凸台11的侧壁厚度不足时,通过增加增厚增高套体16同时对其高度和厚度进行补偿。增厚增高套体16的内部包括第二台阶通孔161,第二台阶通孔161上部孔的直径大于下部孔的直径,增厚增高套体16通过第二台阶通孔161套设于第一外套1的底部并包裹第一凸台11,即第一外套1的底部对应容置于第二台阶通孔161的上部孔内,第二台阶通孔161的下部孔则作为母型本体A的腔体的一部分。
同理实施例3,当第一外套1上部的外径尺寸不足时,本实施例亦可配合实施例2中的增厚套体14同时使用,于此不再赘述。
上述4个实施例中所提及的边长、外径或内径的名词并不限制母型本体是长方形或者圆形,仅对尺寸上的描述便利而加以引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模具的母型结构通过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依次从外至内逐层套合形成母型本体,避免使用单个胚体成型而导致的尺寸加工不到位造成的整体报废,使用三个套体相互配合及修补尺寸,解决原加工方式中母型外径偏小、内孔过大、高度过矮、厚度过薄的问题,操作灵活,便于更换单个套体,减少材料损失;不符合尺寸的单个套体留待与其他尺寸的模具配合,使得废品再次利用;三个套体间相互使用的材料不尽相同,根据实际使用标准选择材料,适应生产需求,控制材料成本。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从外至内逐层套设的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三者逐层套设形成母型本体,所述第一外套、第二中套及第三内套的壁厚总和对应所述母型本体的壁厚,所述第一外套的高度对应所述母型本体的高度,所述第一外套的边长对应所述母型本体的边长,所述第三内套的内径对应所述母型本体的内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的底部侧壁设有第一凸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具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包括第一台阶通孔,所述第一台阶通孔的上部孔的直径小于其下部孔的直径;所述第二中套的外侧壁包括第二凸台,所述第二中套穿设所述第一台阶通孔,且所述第二凸台对应所述第一台阶通孔的下部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具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还包括侧壁增厚套体,所述侧壁增厚套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外套的外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还包括增高套体,所述增高套体的底部的外侧壁包括第三凸台,所述增高套体的上部穿设于所述第一台阶通孔,且其顶端与所述第二中套的底端抵接,所述第三凸台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外套的底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还包括增厚增高套体,所述增厚增高套体的内部包括第二台阶通孔,所述第二台阶通孔上部孔的直径大于下部孔的直径,所述增厚增高套体套设于所述第一外套,所述第一外套的底部对应所述第二台阶通孔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和第二中套过盈配合,所述第二中套和第三内套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3、4或7所述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中套和第三内套的高度小于第一外套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母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套的上部包括两个或以上螺孔,多个所述螺孔位于所述第一台阶通孔的侧面。
CN201820605038.5U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Ceased CN2081954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5038.5U CN208195425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605038.5U CN208195425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5425U true CN208195425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23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605038.5U Ceased CN208195425U (zh) 2018-04-26 2018-04-26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542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153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博罗县何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6153A (zh) * 2018-04-26 2018-08-03 博罗县何氏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08530B (zh) 双色硅胶底片成型模具及其方法
CN208195425U (zh)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CN108356153A (zh) 一种模具的母型结构
JPS5973930A (ja) 合成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CN108634536A (zh) 一种心形夹心灌装模具
US11478957B2 (en) Mold insert for molding a unitary countertop-bowl combination
CN210453130U (zh) 烧制砖制胚模具
JPS57139432A (en) Press molding method of toothed drum
CN211564434U (zh) 一种焊点螺丝模具
CN207889831U (zh) 一种汽车后盖
CN211413571U (zh) 一种砂型铸造同类不同缩率材质产品的通用模具
CN210475410U (zh) 一种生产厚大件用的空心结构蜡模
CN208914441U (zh) 一种改进型密封圈类模具
CN207170609U (zh) 一种具有报错装置的手机后盖冲压设备
KR20010093446A (ko) 프레스 금형의 제작방법
CN205816548U (zh) 一种3c电子产品冷冲压模仁
CN110712340A (zh) 模具、壳体及曲面壳体上的纹理的制造方法
CN110756663A (zh) 汽车电池盒前端板的成型工艺
JPH0259135A (ja) スパイダの製造方法
CN217095512U (zh) 一种脱模工装
CN206518040U (zh) 一种月饼模具
CN214920490U (zh) 冷等静压模具
CN207563559U (zh) 一种鼓形衬套成型装置
CN208468841U (zh) 带有加强筋的塑胶模具
CN212826472U (zh) 一种连接件的二次注塑成型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IW01 Full invalidation of patent right

Decision date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20211208

Decision number of declaring invalidation: 52935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