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94032U -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94032U
CN208194032U CN201820520238.0U CN201820520238U CN208194032U CN 208194032 U CN208194032 U CN 208194032U CN 201820520238 U CN201820520238 U CN 201820520238U CN 208194032 U CN208194032 U CN 2081940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bsorbing cylinder
waste gas
processing unit
catalytic combustion
combustion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202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万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yang Valence Coat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yang Valence Coa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yang Valence Coat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yang Valence Coat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202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940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940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94032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中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后,可以利用转动装置转动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交换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的位置,这样一来,当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进行脱附处理时,可以继续用另一个吸附筒吸附进入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有机废气,进而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的连续性、高效性,有效地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

Description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石油和化工行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特点是数量大,有机物含量波动性大、可燃、有一定毒性,有的还有恶臭,而氯氟烃的排放还会引起臭氧层的破坏;且这些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均有处理难度大的特点。
吸附法具有效率高、净化彻底、易于推广实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良好等优点。VOCs通过活性炭、疏水硅胶等吸附剂时,VOCs组分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然后再经过减压脱附或热脱附,富集的VOCs被抽吸到储罐或用其他方法液化,而未被吸附的尾气直接排人大气,从而实现VOCs和空气的分离。
吸附-催化燃烧工艺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常规吸附方法与催化燃烧方法的组合工艺。该工艺原理是当吸附剂吸附达到饱和后,用热气流将有机物从吸附剂上脱附下来,使其再生,解吸释放的高浓度VOCs废气送往催化器催化燃烧,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预热解吸后的高浓度VOCs废气,另一部分用于热解吸。
相关技术中的吸附剂在进行脱附工艺流程时,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整体的工作通常会被暂停下来,即在吸附剂脱附时,暂时停止向有机废气处理设备通入有机废气,直到吸附剂脱附完成后,才再次开启进行有机废气的吸附工艺,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能够对吸附饱和的吸附剂进行脱附处理,并且在进行吸附剂脱附工艺的过程中,能够继续接收有机废气并对这些有机废气进行处理,进而可以提高有机废气的处理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包括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其中,吸附装置包括转动装置、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均设置于转动装置,且转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同时转动;过滤装置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燃烧室、进气组件、出气组件和循环组件,进气组件、出气组件和循环组件的一端均连接于催化燃烧室,进气组件远离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出气组件远离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循环组件远离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且循环组件远离催化燃烧室的一端与出气组件远离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同时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循环组件包括动力装置、抽气管道和伸缩管道,抽气管道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伸缩管道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催化燃烧室。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动力装置为风机。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催化燃烧室与滑动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催化燃烧室连接,且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控制催化燃烧室朝向靠近或远离吸附装置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槽,催化燃烧室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包括换热器,进气组件通过换热器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换热器与滑动组件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与换热器连接,且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换热器朝向靠近或远离吸附装置的方向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
上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滑槽,换热器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中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后,可以利用转动装置转动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交换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的位置,例如:先是第一吸附筒与过滤装置连接,第二吸附筒与循环组件、出气组件连接,通过转动装置交换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的位置,使得第二吸附筒与过滤装置连接,第一吸附筒与循环组件、出气组件连接,这样一来,当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进行脱附处理时,可以继续用另一个吸附筒吸附进入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有机废气,进而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的连续性、高效性,有效地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能够减少吸附剂的更换频率,提高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结构俯视图三。
图标:10-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0-过滤装置;200-吸附装置;300-催化燃烧装置;210-转动装置;211-支架;212-转盘;213-连接杆;214-减速电机;201-第一吸附筒;202-第二吸附筒;310-催化燃烧室;320-进气组件;330-出气组件;340-循环组件;341-动力装置;342-抽气管道;343-伸缩管道;350-滑动组件;351-第一驱动装置;352-第一滑槽;360-换热器;353-第二驱动装置;354-第二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其包括过滤装置100、吸附装置200和催化燃烧装置300;其中,过滤装置100可以包括海绵、棉花等用于隔离、过滤粉尘等杂质的过滤件,吸附装置200中可以填充活性炭等能够吸附有机废气的吸附剂,催化燃烧装置300能够用于对有机气体进行催化燃烧,将有机废气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用本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进行有机废气的处理时,先用过滤装置100过滤有机废气中的粉尘等杂质,避免这些颗粒较大的杂质堵塞吸附装置200等,经过过滤的有机废气进入吸附装置200中进行吸附,经过吸附被净化过的气体进入催化燃烧装置300中进行催化燃烧,最后再将净化后的气体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过滤装置100和吸附装置200之间设置有风机(图未示),用于将有机废气吸入过滤装置100中,并在经过过滤装置100过滤后被送入吸附装置200进行吸附。
详细地,请参照图1和图2,上述吸附装置200包括转动装置210、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均设置于转动装置210,且转动装置210能够驱动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同时转动。
请参照图2,上述转动装置210可以包括支架211、转盘212、连接杆213和减速电机214,上述转盘212可转动的设置于支架211,且连接杆213的一端连接转盘212,另一端连接吸附筒,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杆213的数量为2个,分别连接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上述减速电机214于转盘212连接,并且用于驱动转盘212转动,进而带动连接于转盘212的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转动。
上述过滤装置100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即当过滤装置100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时,不能连接第二吸附筒202,通过转动装置210的转动作用,交换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的位置,可以使过滤装置100连接第二吸附筒202,此时第一吸附筒201与过滤装置100不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吸附装置200为可滑动的,详细地,转动装置210的支架211可以设置于滑轨中,并且在滑轨中滑动,转动装置210的滑动方向为靠近过滤装置100或远离过滤装置100,即当需要交换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的位置时,可以先将吸附装置200向远离过滤装置100的方向滑动,断开吸附装置200中吸附筒与过滤装置100的连接,然后再转动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交换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的位置,最后再将吸附装置200向靠近过滤装置100的方向滑动,使得交换位置后的吸附筒与过滤装置100对接。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用于驱动转动装置210滑动的驱动装置,例如:直线电机或者液压缸等。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的催化燃烧装置300包括催化燃烧室310、进气组件320、出气组件330和循环组件340,进气组件320、出气组件330和循环组件340的一端均连接于催化燃烧室310,进气组件320远离催化燃烧室310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出气组件330远离催化燃烧室310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循环组件340远离催化燃烧室310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且循环组件340远离催化燃烧室310的一端与出气组件330远离催化燃烧室310的一端可选择地同时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当吸附装置200中的第一吸附筒201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装置100和进气组件320时,第二吸附筒202的两端分别连接出气组件330和循环组件340,即当第一吸附筒201被应用于吸附有机废气时,第二吸附筒202可以进行脱附工艺;通过上述转动装置210可以交换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即当第二吸附筒202被用于吸附有机废气时,第一吸附筒201可以进行脱附工艺。
进一步地,循环组件340包括动力装置341、抽气管道342和伸缩管道343,抽气管道342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另一端连接动力装置341,伸缩管道343的一端连接动力装置341,另一端连接催化燃烧室310;当经过吸附装置200吸附后的有机气体通过进气组件320进入催化燃烧室310进行催化燃烧处理后,可以通过出气组件330进入待进行脱附处理的吸附筒中,由于从催化燃烧室310排出的气体具有较高的温度,进而可以利用这些高温度的气体对进行脱附处理的吸附筒进行脱附处理,而经过脱附处理的气体又可以通过连接风机的抽气管道342进入伸缩管道343,然后再通过伸缩管道343回到催化燃烧室310中进行催化燃烧,这样一来,一方面可以将经过吸附的气体进行催化燃烧处理,一方面可以利用这些被催化燃烧处理过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体对饱和的吸附剂进行脱附,还有一方面可以将吸附剂中脱附出来的有机气体进行进一步的催化燃烧处理,进而更加全面的将有机废气净化。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动力装置341为风机,在其它实施例中,动力装置341还可以是抽气泵等装置。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中的动力装置341为固定设置的,连接于动力装置341的伸缩管道343与动力装置341的连接也是固定连接。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还包括滑动组件350,催化燃烧室310与滑动组件350连接,详细地,催化燃烧室310能够利用滑动组件350向靠近吸附装置200或远离吸附装置200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滑动组件350包括第一驱动装置351,第一驱动装置351与催化燃烧室310连接,且第一驱动装置351用于控制催化燃烧室310朝向靠近或远离吸附装置200的方向移动;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滑动组件350还包括第一滑槽352,催化燃烧室31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一滑槽352;上述第一驱动装置351可以是直线电机或者液压器等,将催化燃烧室310设置于第一滑槽352中,可以提高催化燃烧室310滑动方向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当催化燃烧室310滑动时,连接于催化燃烧室310的进气组件320、出气组件330随着催化燃烧室310一并移动,而连接于催化燃烧室310的伸缩管道343能够随着催化燃烧室310的移动而伸长或缩短,当催化燃烧室310朝远离吸附装置200的方向移动时,伸缩管道343伸长,当催化燃烧室310朝靠近吸附装置200的方向移动时,伸缩管道343缩短。
请参照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还包括换热器360,进气组件320通过换热器360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即当换热器360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时,第二吸附筒202与出气组件330连接,当换热器360连接第二吸附筒202时,第一吸附筒201于出气组件330连接;吸附装置200和催化燃烧室310通过换热器360连接。换热器360的设置可以给经过吸附装置200吸附的气体进行预热,进而可以提高经过气体在催化燃烧室310的催化效率。
进一步地,换热器360与滑动组件350连接,即换热器360可以在滑动组件350的作用下朝向靠近吸附装置200的方向滑动或者朝向远离吸附装置200的方向滑动。详细地,滑动组件350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353,第二驱动装置353与换热器360连接,且第二驱动装置353用于控制换热器360朝向靠近或远离吸附装置200的方向移动;优选地,滑动组件350还包括第二滑槽354,换热器36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54;上述第二驱动装置353可以是直线电机或者液压器等,将换热器360可滑动地设置于第二滑槽354中,可以提高换热器360滑动方向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PLC控制器,且第一驱动装置351、第二驱动装置353均能够电连接PLC控制器,并由PLC控制器控制其工作,进而可以利用PLC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装置351和第二驱动装置353同时工作,并且具有相同的工作状态,以便控制催化燃烧室310和换热器360同时向相同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转动装置210中的减速电机214也可以电连接PLC控制器,并由PLC控制器控制器工作。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的两端均可以设置电磁阀,并通过电磁阀连接过滤装置100、进气组件320、出气组件330和循环组件340等部件;需要说明的是,电磁阀可以电连接PLC控制器,并通过PLC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打开或闭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进气组件320包括进气管,进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催化燃烧室310和吸附装置200,详细地,进气管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出气组件330包括出气管,出气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催化燃烧室310和吸附装置200,详细地,出气管可选择地连接第一吸附筒201或第二吸附筒202。本实施例中的催化燃烧室310还设置有排空管,在催化燃烧室310中被催化燃烧处理后的无污染的气体等即可通过排空管排出催化燃烧室310。
本实施例中的出气组件330还包括阀门,阀门可以设置于出气管,用于控制出气管的打开或闭合;当需要将催化燃烧室310中的燃烧后的高温气体通入吸附筒时,则将出气管的阀门打开;当不需要催化燃烧室310的气体进入吸附筒或者当吸附筒与出气组件330没有准确的连接起来时,可以用阀门将出气管封闭。本实施例中的排空管也设置有阀门,用于控制排空管的打开或闭合;当催化燃烧室310中的有机气体被彻底催化燃烧后,即可开启阀门使得催化燃烧后的没有污染性的气体从排空管排出;当不需要将催化燃烧室310中的气体从排空管排出时,则用阀门将排空管封闭即可。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出气管的阀门和排空管的阀门可以是电磁阀、气动阀或者手动的机械阀门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10的工作原理是:先用吸附装置200中的一个吸附筒与过滤装置100连接,以第一吸附筒201与过滤装置100连接进行后续说明,并用第二吸附筒202与循环组件340以及出气组件330连接,此时,第一吸附筒201能够吸附经过过滤装置100过滤的有机废气,并利用第一吸附筒201中的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经过吸附的部分有机废气通过换热器360预热后进入催化燃烧室310进行催化燃烧,催化燃烧后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以及热量等,当催化燃烧室310中的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后,开启排空阀,释放出催化燃烧后的洁净气体;当第一吸附筒201中的活性炭饱和后,利用转动装置210控制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转动,交换第一吸附筒201和第二吸附筒202的位置,使得第一吸附筒201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组建和出气组件330,第二吸附筒202的两端分别连接过滤装置100和进气组件320,然后向过滤装置100通入有机废气,继续对有机废气进行处理,经过过滤装置100过滤的有机废气进入第二吸附筒202进行吸附,吸附后的部分有机废气通过换热器360预热后进入催化燃烧室310进行催化燃烧,燃烧后的气体暂时不通过排空管排空,而是进入第一吸附筒201中,利用燃烧后的高温气体对第一吸附筒201中的活性炭进行脱附处理,在第一吸附筒201进行脱附后的气体再次进入催化燃烧室310中进行催化燃烧,催化燃烧得到的高温气体又能够进入第一吸附筒201进行活性炭的脱附,按照上述流程循环重复,直到第一吸附筒201中的活性炭完成脱附后,再将催化燃烧室310中的催化燃烧后的气体通过排空管排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在进行有机废气处理时,若第一吸附筒或第二吸附筒中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后,可以利用转动装置转动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交换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的位置,例如:先是第一吸附筒与过滤装置连接,第二吸附筒与循环组件、出气组件连接,通过转动装置交换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的位置,使得第二吸附筒与过滤装置连接,第一吸附筒与循环组件、出气组件连接,这样一来,当其中一个吸附筒吸附饱和进行脱附处理时,可以继续用另一个吸附筒吸附进入该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的有机废气,进而保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处理有机废气的连续性、高效性,有效地提高废气处理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能够减少吸附剂的更换频率,提高吸附剂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装置、吸附装置和催化燃烧装置;
其中,所述吸附装置包括转动装置、第一吸附筒和第二吸附筒,所述第一吸附筒和所述第二吸附筒均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且所述转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第一吸附筒和所述第二吸附筒同时转动;
所述过滤装置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
所述催化燃烧装置包括催化燃烧室、进气组件、出气组件和循环组件,所述进气组件、所述出气组件和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均连接于所述催化燃烧室,所述进气组件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所述出气组件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所述循环组件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且所述循环组件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室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组件远离所述催化燃烧室的一端可选择地同时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动力装置、抽气管道和伸缩管道,所述抽气管道的一端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另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所述伸缩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动力装置,另一端连接所述催化燃烧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为风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包括滑动组件,所述催化燃烧室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所述催化燃烧室连接,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催化燃烧室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附装置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槽,所述催化燃烧室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还包括换热器,所述进气组件通过所述换热器可选择地连接所述第一吸附筒或所述第二吸附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且所述第二驱动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换热器朝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吸附装置的方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还包括第二滑槽,所述换热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
CN201820520238.0U 2018-04-12 2018-04-12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40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0238.0U CN208194032U (zh) 2018-04-12 2018-04-12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20238.0U CN208194032U (zh) 2018-04-12 2018-04-12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94032U true CN208194032U (zh) 2018-12-07

Family

ID=64523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2023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94032U (zh) 2018-04-12 2018-04-12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9403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6736A (zh) * 2020-12-02 2021-03-19 南通斐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脱硝工艺及脱硝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16736A (zh) * 2020-12-02 2021-03-19 南通斐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脱硝工艺及脱硝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622665B (zh) 一种增压循环吸附的静电除尘装置
CN204073781U (zh) 一种模块化有机废气净化处理系统
CN203183884U (zh) 一种旋转-蓄热式有机废气处理系统
CN205886514U (zh) 喷漆废气处理装置
CN201899964U (zh) 一种针对大风量、低浓度有机废气的治理装置
CN104492255A (zh) 一种采用吸附-臭氧催化伴随吸附材料原位再生处理废气的方法
CN202569899U (zh) 有机废气催化燃烧净化设备
CN2579505Y (zh) 有机废气净化处理设备
CN205850524U (zh) 废气吸附浓缩后催化燃烧装置
CN210303027U (zh) 一种关于催化燃烧的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07024949U (zh) 工业voc废气浓催化热燃烧处理系统
JP5810488B2 (ja) 排水処理システム
CN208194032U (zh) 废气催化燃烧处理装置
CN205095650U (zh)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209188325U (zh) 废气处理系统
CN108452637B (zh) 串联式转轮高效率净化系统及串联式转轮高效率净化方法
CN206715626U (zh) 转轮高效率净化系统
CN208130771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装置
CN217340736U (zh) 一种立式废气吸附浓缩旋转装置
CN107023907B (zh) 一种净化范围广的智能型空气净化器
CN205925230U (zh) 一种用于分离锅炉烟气气溶胶的装置
CN206676147U (zh) 一种废气净化设备
CN214389516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108579330A (zh) 一种针对大风量高浓度涂装车间废气治理系统及方法
CN213433700U (zh) 一种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07

Termination date: 20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