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4634U -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4634U
CN208174634U CN201820492629.6U CN201820492629U CN208174634U CN 208174634 U CN208174634 U CN 208174634U CN 201820492629 U CN201820492629 U CN 201820492629U CN 208174634 U CN208174634 U CN 2081746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unning gear
connecting shaft
photovoltaic device
cleaning equipment
support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9262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超
邓国顺
聂金波
冷卫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Hami Ch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mi Ch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mi Ch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9262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46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46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46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及清洗设备,适用于光伏器件清洗设备,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支架、支撑部和导向部,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导向部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本申请通过将支撑部和导向部通过各连接轴固设于支架上,实现了清洗设备在光伏器件表面的运动;所述行走装置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防止行走装置脱离光伏器件表面,从而提高了整个清洗设备的运行稳定度和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器件清洗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发电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应用太阳能光伏组件进行发电时,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被灰尘、杂物等遮挡时,会严重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因此,需要经常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清洁。
现有清洗设备均行走于太阳能光伏组件或轨道上,从而对太阳能光伏组件表面进行清洁。由于该清洁设备或装置直接行走在太阳能光伏组件或轨道上,且太阳能光伏组件为倾斜设置,通常具备以下缺陷:(1)不具有防脱轨或防脱落保护装置,对于大风等天气情况或上下坡轨道等复杂工况,设备在运行时存在较大风险会从光伏组件上脱落或脱轨;(2)其支撑轮和驱动轮无法保证其自动清扫装置不从光伏组件上脱落,从而会有对光伏组件造成损伤和破坏的风险;(3)尤其对于倾角较大的光伏组件,清洁装置在运行时存在较大风险会从光伏组件上脱落或脱轨。
所以,为了保证其行走在光伏组件或轨道上时不脱落、不脱轨,保证该清洁设备或装置的正常工作,防止脱落或脱轨对设备或光伏组件造成损伤和破坏,需要对光伏组件清洁设备或装置在光伏组件或轨道上行走时进行防脱落防脱轨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清洗设备容易脱落或脱轨的技术问题。
一种行走装置,适用于光伏器件清洗设备,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支架、支撑部和导向部,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延长线相交,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导向部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长度大于光伏器件的厚度;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延长线相交,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分别位于第二连接轴的径向两侧、轴向同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限位部,行走装置能够在倾斜的光伏器件表面行走,且不会脱离,从而增强了清洗设备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支撑部在光伏器件的上表面运行,所述滚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以使所述支撑部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驱动装置与支撑部连接,支撑部可以携带清洗设备在光伏器件表面转动,平稳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电机以及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套设有主动链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套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链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链条将从动链轮和主动链轮连接,驱动装置可以为支撑部提供动力,从而带动支撑部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滚轮表面刻有滚花,以增大所述滚轮与光伏器件上表面的摩擦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行走装置适配不同厚度的光伏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轴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围绕所述第二连接轴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的安装或拆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部为滚轮,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导向部在光伏器件的两端面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为滚轮,所述限位部在光伏器件的下表面运行,防止所述行走装置脱离光伏器件表面。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另外一个解决方案是:
一种清洗设备,适用于光伏器件表面,所述清洗设备包括清洗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行走装置,所述清洗装置跨设于光伏器件表面,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一横梁和清洗装置主体,所述清洗装置主体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行走装置带动所述清洗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所述行走装置为如前任一所述的行走装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达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行走装置,清洗设备可以在光伏器件表面运行,且不会轻易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行走装置的第一连接轴通过柔性传动件相互连接,以实现支撑部在光伏器件表面的同步转动。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出的行走装置及清洗设备,该装置通过将支撑部和导向部提供各连接轴固设于支架上,实现了清洗设备在光伏器件表面的运动;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防止行走装置脱离光伏器件表面,从而提高了整个清洗设备的运行稳定度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的一种行走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中的一种行走装置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中的一种行走装置另一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行走装置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中的一种清洗设备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中的一种清洗设备的行走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清洗设备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行走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中的行走装置用于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包括用于支撑整个行走装置的支架101,以及固设于支架101的支撑部103和导向部102,以及限位部106。其中,支撑部103带动整个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导向部102在光伏器件的两个端面运动,限位部在光伏器件与支撑部103行走面相背的表面运动。这样,由于增设了限位部106,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时,就避免出现脱落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光伏器件,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光伏组件、光伏电池板、太阳能板等。
具体地,支撑部103通过第一连接轴105与支架101连接,导向部102通过第二连接轴104与支架连接,限位部106通过第三连接轴107与第二连接轴104连接,其中第一连接轴105和第二连接轴104均固定在支架101上。值得注意的是,支撑部103和导向部102可以为滚轮,在一些实施例中,行走装置包括两组滚轮,其中一组滚轮为支撑部103,另外一组滚轮为导向部102。而本实施例中的限位部106,不做具体限定,也可以为滚轮状。为了增大与光伏器件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出现打滑的情形,支撑部103表面还可有滚花,当然,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增大摩擦力的形式也可以不限于此。
当然,支撑部103、导向部102以及限位部106与可以通过轴承109套接的方式与各连接轴连接,而轴承109的种类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可以包括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譬如: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双列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轴套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行走装置是带动整个清洗设备运动的,因此,行走装置通过回转底座108与清洗装置连接。本实施例中的行走装置可以围绕回转底座108进行旋转,以适应不同偏转角度下的清洗情形。在一些实施例中,回转底座108可以具有三个平面的转动自由度,使行走装置与清洗设备之间的连接具有较多的自由度,进而可以使清洗设备适应形状更加复杂的行走轨道或者行走轨迹。
进一步,请结合图1并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中行走装置实施例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第一连接轴105与第二连接轴104分别固定于支架101的不同表面,且第一连接轴105与第二连接轴104的延迟线相交;而第三连接轴107套接于第二连接轴104的一端。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连接轴105与第三连接轴107分别位于第二连接轴104径向的两侧,且位于第二连接轴104轴向的同侧。因此,本实施例中的行走装置可以分别通过各连接轴连接的支撑部103、导向部102以及限位部106,可以在光伏器件的不同表面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部103位于光伏器件的上表面,导向部102位于光伏器件的侧表面,限位部106位于发光器件的下表面。
为了实现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各个表面运行,第二连接轴104的长度原则上必须大于光伏器件的厚度,而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轴104的长度可以调节,以便适用不同厚度的光伏器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三连接轴107可以围绕第二连接轴104的套接点进行旋转,这样就避免了清洗设备在光伏器件表面安装时,限位部106卡住光伏器件的情形。在更换需要清洗的光伏器件时,只需调整第三连接轴107的方向,使得第三连接轴107与光伏器件的投影错开,整个清洗设备就可以很方便地从光伏器件表面移开。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为了实现清洗过程的连贯性,各个光伏器件之间通常搭建导轨,行走装置也能够在导轨上运动。此时,支撑部103位于导轨的上表面,导向部102位于导轨的侧表面,限位部106位于导轨的下表面。可以肯定的是,无论在何种器件表面行走,本申请中的行走装置均能起到很好的稳定运动效果。
请参阅图3,图3位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行走装置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行走装置同样包括支架201,以及通过第一连接轴205与支架201连接的支撑部203、通过第二连接轴204与支架201连接的导向部202,以及通过第三连接轴207与第二连接轴204连接的限位部206。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装置给支撑部203提供转动的动力,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10,减速电机211。
具体地,请参阅图4,图4是图3中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施例中每组滚轮均包括两个滚轮,驱动装置通过电机轴213向外输出动力,电机轴213套设有主动链轮214,第一连接轴205套设有从动链轮209,主动链轮214通过链条212带动两个从动链轮209转动,进一步带动支撑部203的两个滚轮同步转动,而导向部202的两个滚轮作为从动滚轮。当然,导向部202的两个滚轮也可以通过连接驱动装置或者多个驱动电机而作为主动滚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选取哪些滚轮作为动力轮进行设计,只要保证驱动电机至少驱动其中一组滚轮转动即可。另外,在其他实施例中,每组滚轮也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滚轮,而作为主动滚轮的滚轮组中的每一滚轮均可以通过单独的驱动电机来驱动,同样的,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其他结构形式的驱动电机与主动滚轮的连接方式。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中的清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300包括第一行走装置310、第二行走装置320、清洗装置330、控制装置340、通信装置350和供电装置360,供电装置360为第一行走装置310、第二行走装置320、清洗装置330、通信装置350和控制装置340提供电源,通信装置350用于接收控制信号,并传输给控制装置340,从而控制整个清洗设备的运行。
值得注意的是,供电装置360可以包括蓄电池单独供电模式以及太阳能电池持续供电模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供电装置360包括设于外壳上表面的太阳能电池板以及蓄电池,该太阳能电池板用于发电以及还可以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则可以为铅蓄电池、燃料电池、锂电池等。控制装置340还包括电源管理单元,电源管理单元与供电装置电控制连接,用于实现对供电装置360的电量检测与温度检测等功能。当然,本实施例中是将电源管理单元作为一个控制电路部分被划分到了控制装置中进行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电源管理单元实际为供电装置的控制电路,因此,电源管理单元的定义与划分实质上并不会影响到本申请实施例中供电装置对清洗设备整体供电的功能要求。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装置310与第二行走单元320采用对称的结构,分别设置在清洗装置330的两端,每个行走装置的每组滚轮组也均包括两个滚轮,当然滚轮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同样的,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行走装置的每组滚轮也可以为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滚轮的结构。
进一步,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的一种清洗设备的行走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430通过本申请提出的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410及连接光伏器件410的导轨420上运动。其中,轨道420架设连接于光伏器件410之间,光伏器件410包括多块太阳能电池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清洗设备430优选是在光伏器件410的两侧边沿行走。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光伏器件410上单独架设支架或者轨道,使清洗设备430在单独架设的支架或者轨道上行走。太阳能电池板轨道可以是在光伏器件410的顶面铺设的结构,具体可以铺设在光伏器件410顶面的侧边或者边沿的位置处,也可以铺设于太阳能电池板的邻近处。而关于在光伏器件410上单独架设支架或者轨道的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详述。
具体地,请参阅图7,图7是图5实施例中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包括清洗装置530以及设置在清洗装置530两端的第一行走装置510和第二行走装置520,清洗装置530包括一横梁531和清洗装置主体532,第一行走装置510和第二行走装置520分别通过回转底座511与横梁531实现连接固定;而清洗装置主体532还包括毛刷5321和中心轴5322,毛刷5321由中心轴5322旋转带动。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行走装置510是设有第一驱动装置512的,而第二行走装置520一侧的第二驱动装置534并非为第二行走装置520提供行走动力的,而是为中心轴5322带动毛刷5321转动提供动力的,进而实现清洗的效果。而为了实现第二行走装置520与第一行走装置510的同步转动,第一行走装置510和第二行走装置520之间还设有连轴组件533。该连轴组件533包括连接轴、柔性传动件以及伸缩轴。具体而言,连接轴的两端通过柔性传动件与第一行走装置510的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行走装置520的第一连接轴传动连接。其中,该柔性传动件可以为传动万向节等。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还包括控制装置540。控制装置用于对清洗装置530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包括电源管理器、运动控制器以及电机驱动器等。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540可以使用运动控制卡作为运动控制器进行对行走装置的路线轨迹和速度的规划运控,还可以通过数字量与模拟量控制电机驱动器;电机驱动器根据运控指令驱动电机运转,进而带动机械部件动作。而关于控制装置540的具体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清洗设备还包括通信装置550,而通信装置550与控制装置540电信号连接,用于清洗设备与外部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当然,外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遥控器、手机、平板电脑(如ipad)、远程服务器以及清洗设备的搬运装置等的一种或者多种。而通信装置550与控制装置540在物理的电路结构上来讲可以为同一模块或者为一体结构。通信装置550用于提供与外部设备之间的有线或者无线通信连接功能。而关于通信装置550的具体技术特征,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出的一种行走装置及清洗设备,该装置通过将支撑部和导向部提供各连接轴固设于支架上,实现了清洗设备在光伏器件表面的运动;该装置通过设置限位部,可以防止行走装置脱离光伏器件表面,从而提高了整个清洗设备的运行稳定度和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行走装置,适用于光伏器件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包括支架、支撑部和导向部,以及固设于所述支架上第一连接轴和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延长线相交,所述支撑部和所述导向部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轴和所述第二连接轴上,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长度大于光伏器件的厚度;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通过第三连接轴与所述第二连接轴连接,所述第三连接轴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延长线相交,并且所述第一连接轴、第三连接轴分别位于第二连接轴的径向两侧、轴向同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至少一个滚轮,所述支撑部在光伏器件的上表面运行,所述滚轮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第一连接轴,以使所述支撑部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电机以及电机轴,所述电机轴套设有主动链轮,所述第一连接轴套设有从动链轮,所述主动链轮与所述从动链轮通过链条链接,以使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滚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表面刻有滚花,以增大所述滚轮与光伏器件上表面的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长度可调,以使所述行走装置适配不同厚度的光伏器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轴套接于所述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三连接轴围绕所述第二连接轴进行旋转,以实现所述行走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的安装或拆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为滚轮,所述导向部与所述第二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导向部在光伏器件的两端面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为滚轮,所述限位部在光伏器件的下表面运行,防止所述行走装置脱离光伏器件表面。
9.一种清洗设备,适用于光伏器件表面,所述清洗设备包括清洗装置以及至少两个行走装置,所述清洗装置跨设于光伏器件表面,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一横梁和清洗装置主体,所述清洗装置主体固定于所述横梁上,所述行走装置带动所述清洗装置在光伏器件表面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8任一所述的行走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清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的第一连接轴通过柔性传动件相互连接,以实现支撑部在光伏器件表面的同步转动。
CN201820492629.6U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Active CN2081746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629.6U CN208174634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92629.6U CN208174634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4634U true CN208174634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22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92629.6U Active CN208174634U (zh) 2018-04-09 2018-04-09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4634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392A (zh) * 2022-02-18 2022-05-13 杭州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预设轨道光伏组件的单主单从自调节清洁机器人
CN114798649A (zh) * 2022-03-14 2022-07-29 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扫设备及光伏系统
CN115254697A (zh) * 2022-07-12 2022-11-01 安徽建筑大学 光伏面板清扫机器人及清扫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99392A (zh) * 2022-02-18 2022-05-13 杭州舜海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适用于预设轨道光伏组件的单主单从自调节清洁机器人
CN114798649A (zh) * 2022-03-14 2022-07-29 合肥仁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清扫设备及光伏系统
CN115254697A (zh) * 2022-07-12 2022-11-01 安徽建筑大学 光伏面板清扫机器人及清扫系统
CN115254697B (zh) * 2022-07-12 2024-02-02 安徽建筑大学 光伏面板清扫机器人及清扫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74634U (zh) 一种行走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清洗设备
CN105032804B (zh) 一种光伏组件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06415355U (zh) 一种光伏板组件智能清扫机器人装置
CN104659706A (zh) 一种手掌开合装置
WO2014203560A1 (ja) 洗浄装置
CN105057246A (zh) 清洁装置
CN107716501B (zh) 一种适用于错位光伏板的清扫机器人
CN111805501B (zh) 柔性可变径永磁吸附麦轮式爬筒机器人系统
CN113498995A (zh) 一种双吸附式多方向移动可越障壁面清洗机器人
WO2023279811A1 (zh) 一种可适应光伏组件阵列表面高低不平的光伏清洗设备
CN110842900A (zh) 一种管道机器人巡检系统及方法
CN208548870U (zh) 光伏阵列的清扫摆渡车
CN208001255U (zh) 太阳能电池板无水清扫机器人
CN106979433A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管道机器人
CN104760628A (zh) 三角履带轮装置
CN208117831U (zh) 一种机械臂及机器人
CN206180954U (zh) 太阳能电池板维护设备及其行走装置
CN204866637U (zh) 一种光伏组件清扫装置及其传动结构
CN201566714U (zh) 轮履式越障机构
CN102114876A (zh) 一种轮履式越障机构
CN112718762B (zh) 清扫装置和光伏阵列
CN217831145U (zh) 光伏清扫装置及其框架
CN216827780U (zh) 电动轨道行走机构及其电动轨道行走驱动机构
CN112478007B (zh) 一种切向力与法向力复合作用的攀爬机器人机构
CN108116522A (zh) 一种用于爬壁机器人的运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518000 Shenzhen City, Nanshan District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in the middle of a high tech building, No. 906, room, room 9, room 9, No. 905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INNOVPOWER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839000 701, room 8, 8, Renhe Jiayuan, two Hongxing Hotel, Hami, t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Patentee before: HAMI CHUANGDONG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