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70381U -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70381U
CN208170381U CN201820410572.0U CN201820410572U CN208170381U CN 208170381 U CN208170381 U CN 208170381U CN 201820410572 U CN201820410572 U CN 201820410572U CN 208170381 U CN208170381 U CN 2081703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fire
hole
wall
fire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05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帅东
刘晓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05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703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703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703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其包括底盘和上盖,底盘包括内周壁、外周壁以及环形底壁,外周壁的顶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火槽;上盖包括顶壁以及内、外环壁,外环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出火孔;上盖盖设在底盘上,顶壁或内环壁与火槽相抵而形成火孔孔道,火孔孔道与上述出火孔一一对应并且分别相对;还涉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本实用新型中火孔孔道与出火孔为分体结构,并且该火孔孔道由顶壁或内环壁与上述火槽上下拼合而成,使得该出火结构方便清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燃烧器中形成有呈叶轮状分布的二次空气补充间隙,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有利于空气从燃气燃烧器底部补充进入燃气燃烧器内部,进而提高该燃气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燃气灶的火盖上设置有主火孔,燃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在混气腔混合后经出火孔流出,被点燃而形成燃烧火焰。现有的外环火盖的主火孔一般为圆孔,如专利号为ZL201420826134.4(授权公告号为CN 204513485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的燃烧器结构,该种主火孔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溢液时,若溢液进入主火孔中,由于溢液一般具有粘滞性,因此会附着在主火孔的内壁上,从而导致主火孔堵塞,给主火孔的清理带来了难度。
此外,现有燃气燃烧器用火盖,为了保证稳定燃烧,不离焰,火盖上都要设置一定的稳焰结构,其稳焰方式大都是在火盖主火孔间隔布置有小的槽孔。如:申请号为201410115151.1(申请公布号为CN 104949170 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灶的火盖,该火盖中于其外侧壁上设有稳焰槽,该稳焰槽分别与若干凹槽相连通而形成若干个稳焰孔。稳焰孔的设计使得火盖整体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加大,不易清洗,当发生汤汁等溢液情况时,稳焰孔极易被堵塞,导致离焰现象的发生。此外,离焰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单个火孔中气流速度过快,火焰根部温度低,上述专利中稳焰孔的设计,对主火孔气流的缓冲效果较差,并且设置在主火孔的下方,距离主火孔根部的距离较远,因此对主火孔根部的加热作用不佳。可见,现有技术中的稳焰结构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易清理的外环火盖。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稳焰效果好的外环火盖。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前一种易清理且燃烧效率高的燃气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包括底盘和上盖,上述底盘包括内周壁、外周壁以及环形底壁,该环形底壁沿周向连接在上述内、外周壁的底缘之间,上述外周壁的顶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火槽;上述上盖包括顶壁以及由该顶壁的内、外侧缘分别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外环壁,上述外环壁上沿周向开设有出火孔;上述上盖盖设在底盘上,并且,上述顶壁或内环壁与上述火槽相抵而形成火孔孔道,上述外环壁的内环面与外周壁的外周面相抵,而上述火孔孔道与对应的出火孔相通,上述顶壁、内环壁与外周壁以及内周壁围设形成混气腔,上述火孔孔道与该混气腔相通。
作为优选,所述外周壁的顶面上还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稳焰槽,该稳焰槽设置在两相邻的火槽之间,上述顶壁或内环壁与该稳焰槽相抵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相通的稳焰孔道;相应地,上述外环壁上开设有稳焰孔,该稳焰孔与对应的稳焰孔道相通。述稳焰孔与稳焰孔道分离,并且稳焰孔道为分体结构,从而方便清理。
作为优选,所述稳焰槽的外侧端沿外周壁向下延伸而形成延伸槽,且上述稳焰孔与对应的延伸槽相对。稳焰孔道中的气体经延伸槽后,流速下降,从而能使稳焰火更稳,进而提升稳焰效果。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稳焰孔与对应的延伸槽的中部相对。在延伸槽的自由端的端部,气流由于延伸槽端壁的封堵而会发生紊流,进而使得此处气流的流速加快,因此将稳焰孔与延伸槽的中部相对能使从稳焰孔流出的气流的流速较稳,进而保证稳焰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外环壁上开设有传火孔,所述上盖上具有由外环壁向上盖内侧延伸的延伸块,该延伸块上开设有沿上盖内外贯穿的传火孔道,该传火孔道一端开口于上述外环壁而形成上述传火孔,另一端开口于内环壁上或上盖的内侧,且该传火孔道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混气腔连通的传火出气孔。传火孔道沿延伸块内外贯穿,即该传火孔道隐藏在延伸块中,能避免溢液滴入而造成堵塞。
作为优选,所述传火孔道水平延伸或者由上盖的内侧至外侧朝上倾斜,且该传火孔道的中心轴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0~45°。
作为优选,所述传火出气孔包括位于传火孔道的侧壁中部的第一出气孔和分别位于底壁两端的第二出气孔。这样传火时,当内环火点燃第一出气孔处的气体后,传火孔道内部的火焰能迅速外传至两端的第二出气孔,进而引燃出火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出气孔的孔道竖直向上延伸。从而能使混气腔中的气体迅速地涌入传火孔道中,从而能使内环火迅速点燃第一出气孔处的气体,提高传火的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出气孔的孔道由内至向外朝上倾斜不仅能更好地将火焰外传,而且能避免当溢液流入传火孔道时堵塞第二出气孔。
本实用新型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和内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中心腔和环形腔,该中心腔和环形腔均向上开口,且环形腔以上述中心腔为中心周向设置,而环形腔的横截面的外形呈叶轮状;上述内环火盖包括环形的底座和盖封在该底座顶端的顶盖,基座上还设置有顶板,该顶板的外形与上述环形腔相匹配,且顶板的内侧端与上述底座的底缘固定,外侧端与内周壁的底缘固定,该顶板与上述底盘一起盖设在上述环形腔上,且顶板与上述内周壁围成供二次空气补入的二次空气补充间隙,则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呈叶轮状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火孔孔道与出火孔为分体结构,并且该火孔孔道由顶壁或内环壁与上述火槽上下拼合而成,与现有的出火孔结构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出火结构方便清理。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燃气燃烧器中形成有呈叶轮状分布的二次空气补充间隙,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有利于空气从燃气燃烧器底部补充进入燃气燃烧器内部,进而提高该燃气燃烧器的燃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再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Ⅰ部分的放大图;
图6为图3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6中Ⅱ部分的放大图;
图8为图3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Ⅲ部分的放大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燃气燃烧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出火凸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底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Ⅳ部分的放大图;
图15为图12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Ⅴ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6所示,一种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1和设置在该基座1上的内环火盖3及外环火盖2。上述外环火盖2包括底盘22和盖设在该底盘22上的上盖21,具体地,底盘22包括内周壁222、外周壁221以及环形底壁223,该环形底壁223沿周向连接在上述内、外周壁222,221的底缘之间,上述外周壁221的顶面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内外贯穿的火槽101,而上述环形底壁223上沿周向间隔均设有进气口224。上述上盖21呈环形,其包括顶壁211以及由该顶壁211的内、外侧缘分别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外环壁213,212,上述外环壁212上沿周向开设有出火孔6。上述顶壁211或内环壁213与上述火槽101相抵而形成火孔孔道10,上述外环壁212的内环面与外周壁221的外周面相抵,而上述火孔孔道10与上述出火孔6一一对应并且分别相通,上述顶壁211、内环壁213与外周壁221以及内周壁222围设形成上述混气腔210。由上可见,上述火盖本体为分体结构,出火孔6与火孔孔道10分离,火孔孔道10由火槽101和顶壁211或内环壁213上下拼合而成,从而方便清理。本实施例中的顶壁211较窄而使其成为内环壁213的外侧缘,则上述火孔孔道10由内环壁213与火槽101拼合而成,为使气体能更顺畅地在火孔孔道10中流动,优选地,内环壁213的底面的相应处形成有与上述火槽101一一对应的凹槽102,该凹槽102与火槽101上下拼合成内表面呈圆滑状的上述火孔孔道10。
进一步,上述外周壁22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稳焰槽701,该稳焰槽701设置在两相邻的火槽101之间,上述顶壁211或内环壁213与该稳焰槽701相抵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210相通的稳焰孔道70;相应地,上述外环壁212上开设有稳焰孔7,该稳焰孔7与上述稳焰孔道70一一对应并分别相通。上述稳焰孔7与稳焰孔道70分离,并且稳焰孔道70为分体结构,从而方便清理。再进一步,上述稳焰槽701的外侧端沿外周壁221向下延伸而形成自由端闭口的延伸槽702,且上述稳焰孔7与对应的延伸槽702相对。稳焰孔道70中的气体经延伸槽702后,流速下降,从而能使稳焰火更稳,进而提升稳焰效果。优选地,上述稳焰孔7与对应的延伸槽702的中部相对。在延伸槽702的端部,气流由于延伸槽702端壁的封堵而会发生紊流,进而使得此处气流的流速加快,因此将稳焰孔7与延伸槽702的中部相对能使从稳焰孔7流出的气流的流速较稳,进而保证稳焰效果。
上述基座1上设有相互独立的中心腔11和环形腔12,该中心腔11和环形腔12均向上开口,环形腔12以上述中心腔11为中心周向设置,且环形腔12的横截面的外形呈叶轮状。上述内环火盖3包括环形的底座31和盖封在该底座31顶端的顶盖32,基座1上还设置有顶板8,该顶板8与上述上盖21一起盖封在上述环形腔12上。具体地,上述顶板8的外形与上述环形腔12相匹配,其内侧端与上述底座31的底缘固定,外侧端与内周壁222的底缘固定,且顶板8与上述内周壁222围成供二次空气补入的二次空气补充间隙9,则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9也呈叶轮状分布,从而有利于二次空气从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9补充进入燃烧器。
上述上盖21的顶端的中部具有水平延伸的延伸块5,该延伸块5中具有沿上盖21内外贯穿的传火孔道4,该传火孔道4一端开口于上盖21的外环壁212而形成传火孔,另一端开口于上盖21的内环壁213上,而该传火孔道4的侧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混气腔210连通的传火出气孔,且上述传火孔的孔径大于出火孔6的孔径。可见,本实用新型中传火孔道4沿延伸块5内外贯穿,即该传火孔道4隐藏在延伸块5中,能避免溢液滴入而造成堵塞。
进一步,燃气燃烧器的传火过程如下:由内环火盖3上的内环火点燃传火孔道4的内侧,接着火焰由内向外传引燃出火孔6。当传火孔道4较小时,传火孔道4内的空气不足以支持火焰长期稳定燃烧,但是由于传火孔道4内侧点燃初期孔道内空气浓度较大,可支持火焰传出,待火焰在传火孔道4两侧燃烧后,管内火焰熄灭。可见,管内火焰在一段时间内(传火所需的时间)的稳定燃烧是传火成功的关键。上述传火孔道4的横截面的形状有多种(即传火孔的形状可有多种),如方形、圆形等,本实施例两种,优选地,传火孔道4的横截面为圆形。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传火孔的孔径大于等于4mm。足够大的孔径能使传火孔道4中蓄积足够的空气进而保证传火出气孔处气体的稳定燃烧,若传火孔的孔径小于4mm,传火时会发生内环火会停滞在内侧的现象,进而造成传火失败,降低传火成功率。
再进一步,上述传火孔道4水平延伸或者由上盖21的内侧至外侧朝上倾斜,且该传火孔道4的中心轴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0~45°(本实施例中传火孔道4的中心轴与水平面平行)。上述传火出气孔包括位于传火孔道4的侧壁中部的第一出气孔41和分别位于底壁两端的第二出气孔42。这样传火时,当内环火点燃第一出气孔41处的气体后,传火孔道4内部的火焰能迅速外传至两端的第二出气孔42,进而引燃出火孔6。本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孔41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上述第二出气孔42的两侧,且各第一出气孔41分别设置在传火孔道4的侧壁中部的中上部,并且,第一出气孔41的孔道竖直向上延伸。从而能使混气腔210中的气体迅速地涌入传火孔道4中,从而能使内环火迅速点燃第一出气孔41处的气体,提高传火的效率。而上述第二出气孔42的孔道均由内至外朝上倾斜,不仅能更好地将火焰外传,而且能避免当溢液流入传火孔道4时堵塞第二出气孔42。

Claims (10)

1.一种外环火盖,包括火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火盖本体包括底盘(22)和上盖(21),上述底盘(22)包括内周壁(222)、外周壁(221)以及环形底壁(223),该环形底壁(223)沿周向连接在上述内、外周壁(222,221)的底缘之间,上述外周壁(221)的顶面上沿周向间隔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火槽(101);
上述上盖(21)包括顶壁(211)以及由该顶壁(211)的内、外侧缘分别竖直或倾斜向下延伸而成的内、外环壁(213,212),上述外环壁(212)上沿周向开设有出火孔(6);
上述上盖(21)盖设在底盘(22)上,并且,上述顶壁(211)或内环壁(213)与上述火槽(101)相抵而形成火孔孔道(10),上述外环壁(212)的内环面与外周壁(221)的外周面相抵,而上述火孔孔道(10)与对应的出火孔(6)相通,上述顶壁(211)、内环壁(213)与外周壁(221)以及内周壁(222)围设形成混气腔(210),上述火孔孔道(10)与该混气腔(210)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壁(221)的顶面上还设置有内外贯穿的稳焰槽(701),该稳焰槽(701)设置在两相邻的火槽(101)之间,上述顶壁(211)或内环壁(213)与该稳焰槽(701)相抵而形成与上述混气腔(210)相通的稳焰孔道(70);
相应地,上述外环壁(212)上开设有稳焰孔(7),该稳焰孔(7)与对应的稳焰孔道(70)相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槽(701)的外侧端沿外周壁(221)向下延伸而形成延伸槽(702),且上述稳焰孔(7)与对应的延伸槽(702)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稳焰孔(7)与对应的延伸槽(702)的中部相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壁(212)上开设有传火孔,所述上盖(21)上具有由外环壁(212)向上盖(21)内侧延伸的延伸块(5),该延伸块(5)上开设有沿上盖(21)内外贯穿的传火孔道(4),该传火孔道(4)一端开口于上述外环壁(212)而形成上述传火孔,另一端开口于内环壁(213)上或上盖(21)的内侧,且该传火孔道(4)的底壁上开设有与上述混气腔(210)连通的传火出气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孔道(4)水平延伸或者由上盖(21)的内侧至外侧朝上倾斜,且该传火孔道(4)的中心轴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为0~4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火出气孔包括位于传火孔道(4)的侧壁中部的第一出气孔(41)和分别位于传火孔道(4)的底壁两端的第二出气孔(42)。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41)的孔道竖直向上延伸。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环火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孔(42)的孔道由内至外朝上倾斜。
10.一种应用有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包括基座(1)和内环火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包括设有相互独立的中心腔(11)和环形腔(12),该中心腔(11)和环形腔(12)均向上开口,且环形腔(12)以上述中心腔(11)为中心周向设置,而环形腔(12)的横截面的外形呈叶轮状;
上述内环火盖(3)包括环形的底座(31)和盖封在该底座(31)顶端的顶盖(32),基座(1)上还设置有顶板(8),该顶板(8)的外形与上述环形腔(12)相匹配,且顶板的内侧端与上述底座(31)的底缘固定,外侧端与内周壁(222)的底缘固定,该顶板(8)与上述底盘(22)一起盖设在上述环形腔(12)上,且顶板(8)与上述内周壁(222)围成供二次空气补入的二次空气补充间隙(9),则该二次空气补充间隙(9)也呈叶轮状分布。
CN201820410572.0U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Active CN2081703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0572.0U CN208170381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0572.0U CN208170381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70381U true CN208170381U (zh) 2018-11-30

Family

ID=64374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0572.0U Active CN208170381U (zh) 2018-03-23 2018-03-23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7038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406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112443842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火盖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96406A (zh) * 2018-03-23 2019-10-01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112443842A (zh) * 2019-09-05 2021-03-05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火盖
CN112443842B (zh) * 2019-09-05 2022-01-14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灶具火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6069B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106152132B (zh) 灶具燃烧器
US8641413B2 (en) Device for producing stable and augmented flame
CN207262437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106642118B (zh) 一种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
CN208170381U (zh)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104930516A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6224963A (zh) 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08794412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109724077A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ES2584921B1 (es) Tapa de quemador y quemador de gas
CN208170385U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06001471U (zh) 一种燃气灶具燃烧器的内环火盖
CN106196064B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110296406A (zh) 一种外环火盖及具有该外环火盖的燃气燃烧器
CN20945894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具的燃烧器火盖以及应用有该燃烧器火盖的燃烧器
CN208475322U (zh) 一种防堵燃烧器
CN207797053U (zh) 一种火盖及应用该火盖的高效燃烧器
CN204756936U (zh) 一种燃烧器火盖
CN206398995U (zh) 防风罩和具有其的燃气热水器
CN109990276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
CN110296409A (zh) 一种燃气燃烧器的外环火盖
CN208108097U (zh) 一种稳焰燃气燃烧器
CN209706046U (zh) 一种上进风燃烧器以及应用有该上进风燃烧器的灶具
CN208735631U (zh) 一种高效燃气燃烧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