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48376U -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48376U
CN208148376U CN201820486383.1U CN201820486383U CN208148376U CN 208148376 U CN208148376 U CN 208148376U CN 201820486383 U CN201820486383 U CN 201820486383U CN 208148376 U CN208148376 U CN 20814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ould
telescopic rod
pressur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8638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沛良
赵富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Zhenyu Mold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Zhenyu Mold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Zhenyu Mold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Zhenyu Mold Plastic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8638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4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4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4837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包括定模仁、连接块和升降板,所述定模仁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液压杆,所述连接块位于液压杆的上端,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杆,所述升降板位于模具壳的内部,所述模具壳的外表面连接有注塑管,所述压铸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杆,所述动模仁的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连接有传温杆,且传温杆的外侧设置有导热丝。该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方便控制温度,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成型后质量不过关,能够快速多方位的进行注塑,使得模具注塑比较均匀,温度监测及时准确。

Description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模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塑胶产品通常需要在模具中注塑成型,但在注塑过程中因受注塑机性能、原料等因素的影响,模腔内工艺参数,例如温度和压力的实际值和设定值之间存在偏差,所以需要对温度和压力不断监测才能保证产品质量,一般的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无法控制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导致产品成型后质量不过关,模具注塑不够均匀,温度监测不够及时,不够准确,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无法控制温度,温度过高容易导致产品成型后质量不过关,模具注塑不够均匀,温度监测不够及时,不够准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包括定模仁、连接块和升降板,所述定模仁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右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连接块位于液压杆的上端,且连接块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杆,且竖杆的上端设置有模具壳,所述升降板位于模具壳的内部,且模具壳的外围设置有降温板,所述模具壳的外表面连接有注塑管,且注塑管的上端连接有压铸板,所述压铸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杆,且第一伸缩杆的上端连接有动模仁,所述动模仁的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且动模仁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右侧连接有温度显示计,所述安装块的下端连接有传温杆,且传温杆的外侧设置有导热丝。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通过竖杆与支撑板相连接,且支撑板和升降板在定模仁的内部均为升降结构,并且支撑板呈圆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注塑管的底端贯穿在模具壳的外表面,且模具壳的直径小于降温板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杆位于第二伸缩杆的内侧,且第一伸缩杆焊接在压铸板的上表面,并且压铸板在动模仁上为升降结构。
优选的,所述动模仁通过第二伸缩杆与定模仁相连接,且动模仁在定模仁上为升降结构,并且第二伸缩杆关于动模仁对称设置有2组。
优选的,所述传温杆贯穿在动模仁和压铸板的内部,且传温杆的两端分别与导热丝的两端相连接,并且导热丝呈螺旋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方便控制温度,不会出现温度过高而导致产品成型后质量不过关,能够快速多方位的进行注塑,使得模具注塑比较均匀,温度监测及时准确;
1.设置有液压杆和压力传感器,当对模具壳内的产品进行压铸时,通过升降板将压力传递给下方的液压杆,通过压力传感器反应出此时模具壳内的压力值;
2.设置有降温板,若温度显示计的温度将要超过预定值时,可以进行降温作用,防止温度过高,损坏注塑的原材料,防止出现劣质的产品,且在产品需要快速冷却成型的时候也起到降温的作用;
3.设置有注塑管,通过多组注塑管分别连接在模具壳的一周,是模具注塑的更加均匀,同时使温度检测的更加稳定准确;
4.设置有传温杆和导热丝,通过传温杆和导热丝快速将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通过温度显示计反应模具壳内的温度变化情况监测和控制温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和升降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具壳和注塑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模仁;2、液压杆;3、压力传感器;4、连接块;5、支撑板;6、竖杆;7、模具壳;8、升降板;9、降温板;10、注塑管;11、压铸板;12、第一伸缩杆;13、动模仁;14、第二伸缩杆;15、温度传感器;16、安装块;17、温度显示计;18、传温杆;19、导热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包括定模仁1、液压杆2、压力传感器3、连接块4、支撑板5、竖杆6、模具壳7、升降板8、降温板9、注塑管10、压铸板11、第一伸缩杆12、动模仁13、第二伸缩杆14、温度传感器15、安装块16、温度显示计17、传温杆18和导热丝19,定模仁1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液压杆2,且液压杆2的右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连接块4位于液压杆2的上端,且连接块4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5,支撑板5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杆6,且竖杆6的上端设置有模具壳7,升降板8位于模具壳7的内部,且模具壳7的外围设置有降温板9,升降板8通过竖杆6与支撑板5相连接,且支撑板5和升降板8在定模仁1的内部均为升降结构,并且支撑板5呈圆弧形结构,当对模具壳7内的产品进行压铸时,通过升降板8将压力传递给下方的液压杆2,通过压力传感器3反应出此时模具壳7内的压力值,模具壳7的外表面连接有注塑管10,且注塑管10的上端连接有压铸板11,注塑管10的底端贯穿在模具壳7的外表面,且模具壳7的直径小于降温板9的直径,通过多组注塑管10分别连接在模具壳7的一周,是模具注塑的更加均匀,同时使温度检测的更加稳定准确,压铸板1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2,且第一伸缩杆12的上端连接有动模仁13,第一伸缩杆12位于第二伸缩杆14的内侧,且第一伸缩杆12焊接在压铸板11的上表面,并且压铸板11在动模仁13上为升降结构,使模具壳7内的液体更加均匀,动模仁13的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4,且动模仁13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动模仁13通过第二伸缩杆14与定模仁1相连接,且动模仁13在定模仁1上为升降结构,并且第二伸缩杆14关于动模仁13对称设置有2组,温度传感器15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块16,且安装块16的右侧连接有温度显示计17,安装块16的下端连接有传温杆18,且传温杆18的外侧设置有导热丝19,传温杆18贯穿在动模仁13和压铸板11的内部,且传温杆18的两端分别与导热丝19的两端相连接,并且导热丝19呈螺旋状结构,通过传温杆18和导热丝19快速将温度传递给温度传感器15,通过温度显示计17反应模具壳7内的温度变化情况监测和控制温度。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时,首先将注塑材料通过压铸板11流入注塑管10中,通过高压作用将注塑液体通过注塑管10快速注入模具壳7中,注塑液体从模具壳7的一周快速流入到内部,且压铸板11在第一伸缩杆12的作用下下降对模具壳7进行压铸,使模具壳7内的注塑液体表面平整且混合均匀,然后在压铸的过程中,升降板8下降通过竖杆6带动支撑板5下移,且在下端液压杆2的伸缩作用下,将压力传递给右侧的压力传感器3,以此来监测模具壳7内的压力值及变化情况,且传温杆18和导热丝19与液体接触,将模具壳7内的温度传递到上方的安装块16,且通过温度传感器15和温度显示计17的作用将温度反馈出来,若温度将要超过预定值,通过降温板9的作用对模具壳7进行降温,防止模具壳7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以上便完成该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的一系列操作,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包括定模仁(1)、连接块(4)和升降板(8),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仁(1)的底端内部设置有液压杆(2),且液压杆(2)的右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3),所述连接块(4)位于液压杆(2)的上端,且连接块(4)的上端安装有支撑板(5),所述支撑板(5)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竖杆(6),且竖杆(6)的上端设置有模具壳(7),所述升降板(8)位于模具壳(7)的内部,且模具壳(7)的外围设置有降温板(9),所述模具壳(7)的外表面连接有注塑管(10),且注塑管(10)的上端连接有压铸板(11),所述压铸板(11)的上端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伸缩杆(12),且第一伸缩杆(12)的上端连接有动模仁(13),所述动模仁(13)的下表面两侧均设置有第二伸缩杆(14),且动模仁(13)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5),所述温度传感器(15)的右侧连接有安装块(16),且安装块(16)的右侧连接有温度显示计(17),所述安装块(16)的下端连接有传温杆(18),且传温杆(18)的外侧设置有导热丝(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8)通过竖杆(6)与支撑板(5)相连接,且支撑板(5)和升降板(8)在定模仁(1)的内部均为升降结构,并且支撑板(5)呈圆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管(10)的底端贯穿在模具壳(7)的外表面,且模具壳(7)的直径小于降温板(9)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杆(12)位于第二伸缩杆(14)的内侧,且第一伸缩杆(12)焊接在压铸板(11)的上表面,并且压铸板(11)在动模仁(13)上为升降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仁(13)通过第二伸缩杆(14)与定模仁(1)相连接,且动模仁(13)在定模仁(1)上为升降结构,并且第二伸缩杆(14)关于动模仁(13)对称设置有2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温杆(18)贯穿在动模仁(13)和压铸板(11)的内部,且传温杆(18)的两端分别与导热丝(19)的两端相连接,并且导热丝(19)呈螺旋状结构。
CN201820486383.1U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6383.1U CN2081483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86383.1U CN2081483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48376U true CN208148376U (zh) 2018-11-27

Family

ID=643817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86383.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48376U (zh) 2018-04-08 2018-04-08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483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64190U (zh) 一种可快速冷却的注塑模具
CN209036873U (zh) 一种便于取模的注塑模具
CN208148376U (zh) 一种监测模内温度和压力的塑胶模具
CN208529615U (zh) 一种高效率接线盒盖注塑模具
CN205009499U (zh) 一种能够快速加热和冷却的塑料模具
CN208615219U (zh) 一种液体硅胶注射成型模具
CN112622213A (zh) 一种注塑产品生产用快速冷却系统
CN208148374U (zh) 一种智能温控式注塑模具
CN106396349B (zh) 光学玻璃圆棒一次成型及成型自动控制装置
CN109016373A (zh) 一种电动车蓄电池注塑件的精密模具
CN214521725U (zh) 一种用于橡胶垫注塑生产的成型装置
CN207172618U (zh) 一种自动开模的塑胶玩具遥控车注塑模具
CN204869485U (zh) 一种保持熔融物料温度均匀的注塑模具
CN210453376U (zh) 一种树脂拉伸试样制备装置
CN202606862U (zh) 全自动阳锡球全球制造机
CN209466546U (zh) 一种自带温控系统橡胶硫化模具
CN202606829U (zh) 全自动阳锡球半球制造机
CN208930623U (zh) 一种方便连接储存的手机外壳注塑用模具
CN106273240A (zh) 一种基于压力测量的外部气体辅助注塑成型方法及设备
CN208497505U (zh) 一种具有保温和检测效果的高精度泵壳制造装置
CN208359319U (zh) 一种塑料水杯薄壁成型模具
CN219686481U (zh) 一种衣架注塑模具
CN110303642A (zh) 一种塑胶注塑模具
CN210940079U (zh) 一种便于散热冷却的模具
CN218196669U (zh) 一种模腔内压力监控用注塑工艺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19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