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13108U -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 Google Patents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13108U
CN208113108U CN201820416965.2U CN201820416965U CN208113108U CN 208113108 U CN208113108 U CN 208113108U CN 201820416965 U CN201820416965 U CN 201820416965U CN 208113108 U CN208113108 U CN 208113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cb board
patch
jig
center
ji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69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覃华平
何蔼廷
郭雄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69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13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13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13108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治具本体具有用于定位PCB板的定位部,定位部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的中心。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通过将用于定位PCB板的定位部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的中心设置,由此在出现误操作贴片治具而使得PCB板的方位出现错误时,PCB板的中心位置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贴片设备无法正确读取PCB板上的mark点,从而避免了在PCB板的放置方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生产出不良品,提高品质。

Description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的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设备的贴片生产中,为了防止PCB板过炉发生形变,保证焊接品质,我们通常都需要使用到贴片治具。PCB板通常在贴片治具上居中放置,这样设计的贴片治具,当出现贴片治具被调转180°放置,而PCB板的工艺边上的mark点(光学定位识别点)也正好在同样位置或者允许偏差范围内的情况下,贴片设备一样会正常识别并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生产,如此就直接导致了调转180°放置的PCB板被生产成报废品,带来极大的品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所述贴片治具可以防止因为误操作导致的不良品产生。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包括: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具有用于定位所述PCB板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偏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通过将用于定位PCB板的定位部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的中心设置,由此在出现误操作贴片治具而使得PCB板的方位出现错误时,PCB板的中心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贴片设备无法正确读取PCB板上的mark点,从而避免了在PCB板的放置方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生产出不良品,提高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满足:L≥5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L满足:6mm≤L≤8m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本体形成为矩形,所述治具本体具有沿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沿左右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可选地,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位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位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的正前侧、正后侧、正左侧或正右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PCB板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多个且沿所述定位部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PCB板上形成有适于与多个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多个定位孔。
可选地,多个所述定位柱分成多组且每组包括两个所述定位柱,每组两个所述定位柱相对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贴片治具包括: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抵压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抵压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在所述PCB板定位在所述定位部时所述抵压部适于抵压在所述PCB板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抵压部形成为平板状。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适于与所述治具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抵压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杆部上,且所述头部适于抵接在所述抵压部的上表面。
可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且沿所述定位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用于PCB板的扣手部。
可选地,所述扣手部为形成为所述治具本体上的凹槽,在所述PCB板定位在所述定位部时所述扣手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PCB板的正下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治具本体具有适于与贴片设备的轨道匹配使用的轨道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六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七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八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与PCB板配合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贴片治具100;
治具本体1;定位部11;轨道部12;扣手部13;
定位柱2;
固定组件3;固定部31;抵压部32;
PCB板20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8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100。
如图1-图8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100,包括:治具本体1,治具本体1具有用于定位PCB板200的定位部11,定位部11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其中,定位部11的中心可以沿任意方向偏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
由此,在将PCB板200定位在定位部11上时,PCB板200的中心与定位部11的中心重合,或者是PCB板200的中心与定位部11的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的投影重合,在错误放置贴片治具100时(例如180度调转贴片治具100),PCB板200上的mark点与正确放置时mark点的位置发生偏离,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确读取PCB板200上的mark点,从而避免了在PCB板200的放置方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生产出不良品,提高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100,通过将用于定位PCB板200的定位部11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设置,由此在出现误操作贴片治具100而使得PCB板200的方位出现错误时,PCB板200的中心发生改变,从而使得贴片设备无法正确读取PCB板200上的mark点,从而避免了在PCB板200的放置方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生产出不良品,提高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定位部11的中心与治具本体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L满足:L≥5mm。由此,将定位部11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距离设置在上述范围内,在出现误操作贴片治具100而使得PCB板200的方位出现错误时,可以避免PCB板200上的mark点与正确放置时mark点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距离在允许的偏差范围内而使得贴片设备正常读取和识别并按照正常程序进行贴片生产,进一步地避免了在PCB板200的放置方位出现错误的情况下生产出不良品,提高品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定位部11的中心与治具本体1的中心之间的距离L满足:6mm≤L≤8mm。由此,既可以避免PCB板200上的mark点与正确放置时mark点的位置发生偏离的距离落入在上述允许的偏差范围内,同时使得定位部11可以靠近治具本体1的中心位置,方便PCB板200的定位和支撑。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8,治具本体1形成为矩形,治具本体1具有沿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沿左右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此时,治具本体1的中心位于其对角线的交点处,且方便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设计和确定,也使得治具本体1的结构简单。
可选地,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由此,可以实现定位部11的中心偏离治具本体1的中心。
例如,定位部11的中心可以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正前侧、正后侧、正左侧或正右侧。或者,定位部11的中心可以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或右后侧。
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治具本体1形成为矩形,定位部11大体形成为矩形,PCB板200也形成为矩形。参照图1,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正前侧,在定位部11的左右边缘位置分别到治具本体1的左右边缘位置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此时定位部11的前后边缘位置到治具本体1的前后边缘位置的距离不等且呈前窄后宽的格局,前后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且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2,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正后侧,在定位部11的左右边缘位置分别到治具本体1的左右边缘位置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后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此时定位部11的前后边缘位置到治具本体1的前后边缘位置的距离不等且呈前宽后窄的格局,前后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3,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正左侧,在定位部11的前后边缘位置分别到治具本体1的前后边缘位置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此时定位部11的左右边缘位置到治具本体1的左右边缘位置的距离不等且呈左窄右宽的格局,左右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4,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正右侧,在定位部11的前后边缘位置分别到治具本体1的前后边缘位置距离相等的情况下,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此时定位部11的左右边缘位置到治具本体1的左右边缘位置的距离不等且呈左宽右窄的格局,左右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5,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左前侧,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同时整体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形成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部11的边缘与治具本体1的边缘均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6,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左后侧,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左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同时整体向后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形成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部11的边缘与治具本体1的边缘均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7,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右前侧,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同时整体向前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形成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部11的边缘与治具本体1的边缘均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参照图8,定位部11的中心位于治具本体1的中心的右后侧,将原处于贴片治具100正中位置的定位部11,整体向右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同时整体向后移动一定距离(例如5mm),形成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上定位部11的边缘与治具本体1的边缘均不对称构造,此时贴片治具100整体被反转180°后,PCB板200上的mark点偏离原来位置未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此时贴片设备无法正常识别,达到防反目的,从而避免PCB板200反向后被置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8,治具本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PCB板200的定位柱2,定位柱2为多个且沿定位部11的周向间隔分布,PCB板200上形成有适于与多个定位柱2配合的多个定位孔。由此,通过治具本体1上的定位柱2与PCB板200上的定位孔的配合,可以将PCB板200进一步可靠地定位在治具本体1上。
可选地,参照图1-图8,多个定位柱2分成多组且每组包括两个定位柱2,每组两个定位柱2相对定位部11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由此,使得PCB板200定位时受力均匀。例如,定位柱2为四个,四个定位柱2分为两组,每组包括两个定位柱2且该两个定位柱2相对定位部11的中心呈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8,贴片治具100包括:用于固定PCB板200的固定组件3,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部31和抵压部32,固定部31设在治具本体1上,抵压部32与固定部31相连,在PCB板200定位在定位部11时抵压部32适于抵压在PCB板200的上表面。由此,通过设置的固定组件3,可以进一步地将PCB板200固定在治具本体1上,通过固定组件3的抵压部32抵压在PCB板200的上表面,可以防止PCB板200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可选地,参照图1-图8,上述抵压部32形成可以为平板状。由此,可以增大抵压部32与PCB板200的接触面积,实现可靠固定,同时由于接触面积较大,可以避免对PCB板200造成压伤。
可选地,参照图1-图8,上述固定部31可以包括彼此连接的杆部和头部,杆部适于与治具本体1螺纹连接,抵压部32可转动地套设在杆部上,且头部适于抵接在抵压部32的上表面。由此,方便对PCB板200的固定操作。在固定PCB板2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转动抵压部32以将抵压部32转动至远离定位部11的区域,从而可以避让出安装空间,将PCB板200放置在定位部11(在治具本体1上设置上述定位柱2时,PCB板200的定位孔与该定位柱2配合以将PCB板200定位在定位部11上)上。在PCB板200定位之后,将抵压部32转动至PCB板200的上方,并拧紧固定部31,使得固定部31的头部紧紧地抵接在抵压部32的上表面,从而可以使得抵压部32抵压在PCB板200的上表面,从而可以起到固定PCB板200的作用。可选地,固定部31可以为螺钉,抵压部32可以为金属板或金属片。
可选地,参照图1-图8,上述固定组件3可以包括多个(例如,参照图1-图8中的四个)且多个固定组件3沿定位部11的周向间隔分布。由此,可以使得PCB板200得到可靠的固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8,治具本体1上设有用于PCB板200的扣手部13。由此,通过设置的扣手部13,方便PCB板200装载在治具本体1上,也方便将PCB板200从治具本体1上取下。
可选地,参照图1-图8,上述扣手部13为形成为治具本体1上的凹槽,在PCB板200定位在定位部11时扣手部13的一部分位于PCB板200的正下方。由此,在将PCB板200装载在治具本体1上时,可以手持PCB板200与扣手部13对应的位置,方便PCB板200的装载;在将PCB板200从治具本体1上取下时,可以将手伸入至扣手部13并位于PCB板200的正下方,从而方便了PCB板200的取下。并且,该扣手部13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例如,在图1-图8的示例中,扣手部13为形成在治具本体1上的凹槽,扣手部13形成为矩形的凹槽,在PCB板200定位在定位部11时扣手部13的一部分位于PCB板200的正下方,扣手部13为两个且对称分布在定位部11的前后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图8,治具本体1具有适于与贴片设备的轨道匹配使用的轨道部12。由此,在将PCB板200装载在贴片治具100上之后,再将贴片治具100与PCB板200整体放置在贴片设备上进行贴片时,通过设置的轨道部12,使得贴片治具100可以通过其轨道部12与贴片设备上的轨道配合,方便了贴片治具100的运送。该轨道部12位于治具本体1的边缘,轨道部12可以为形成在治具本体1上的凹槽,轨道部12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治具本体1的相对两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本体,所述治具本体具有用于定位所述PCB板的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偏离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为L,所述L满足:L≥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L满足:6mm≤L≤8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形成为矩形,所述治具本体具有沿前后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一边和第二边以及沿左右方向平行且相对设置的第三边和第四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位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的前侧、后侧、左侧或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的中心位于所述治具本体的中心的正前侧、正后侧、正左侧或正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用于定位所述PCB板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为多个且沿所述定位部的周向间隔分布,所述PCB板上形成有适于与多个所述定位柱配合的多个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定位柱分成多组且每组包括两个所述定位柱,每组两个所述定位柱相对所述定位部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固定所述PCB板的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和抵压部,所述固定部设在所述治具本体上,所述抵压部与所述固定部相连,在所述PCB板定位在所述定位部时所述抵压部适于抵压在所述PCB板的上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部形成为平板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杆部和头部,所述杆部适于与所述治具本体螺纹连接,所述抵压部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杆部上,且所述头部适于抵接在所述抵压部的上表面。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多个且沿所述定位部的周向间隔分布。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上设有用于PCB板的扣手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部为形成为所述治具本体上的凹槽,在所述PCB板定位在所述定位部时所述扣手部的一部分位于所述PCB板的正下方。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本体具有适于与贴片设备的轨道匹配使用的轨道部。
CN201820416965.2U 2018-03-26 2018-03-26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3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965.2U CN208113108U (zh) 2018-03-26 2018-03-26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965.2U CN208113108U (zh) 2018-03-26 2018-03-26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13108U true CN208113108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1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6965.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13108U (zh) 2018-03-26 2018-03-26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13108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335A (zh) * 2018-12-31 2019-03-15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铬版贴片治具及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335A (zh) * 2018-12-31 2019-03-15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铬版贴片治具及方法
CN109471335B (zh) * 2018-12-31 2023-10-31 深圳市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铬版贴片治具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113108U (zh)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
CN106180773A (zh) 一种多功能数控车床刀杆装置
CN107449382A (zh) 柱状工件的测量装置和支撑机构
CN111822801A (zh) 一种电火花铣削加工涡轮叶片扩张孔的方法
CN201455558U (zh) 激光焊接夹具
CN107848052B (zh) 用于超细孔放电加工机的电极垂直校正方法
KR20060115273A (ko) 곡면 구조물의 지지장치
CN103206591A (zh) 电动载物台定位方法
JP2006224105A (ja) 熱間プレス加工における材料板材の位置決め方法
CN208387044U (zh) 用于pcb板的贴片治具及贴片设备
CN208483358U (zh) 车身试制夹具的螺柱焊接辅助机构
CN105945126A (zh) 封闭式切边装置
JP7014115B2 (ja) 数値制御装置と制御方法
CN104593955A (zh) 一种自动缝纫机载料转盘模具的组合压板装配结构
JP6823863B2 (ja) ハンダ付け装置およびハンダ付け方法
JP4322385B2 (ja) 成形型開閉機構用整合ジグ
CN212918238U (zh) 快拆装焊接治具
CN206907000U (zh) 一种电脑鼠标
CN208800653U (zh) 一种弯曲模
CN209021657U (zh) 一种工件加工用夹具
JP7070288B2 (ja) 数値制御装置と制御方法
KR101166366B1 (ko) 고정구
CN209157881U (zh) 一种工件辅助治具
CN205128670U (zh) 一种钣金折弯装置
CN219028993U (zh) 一种古筝面板花纹加工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