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7647U -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 Google Patents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7647U
CN208107647U CN201820513424.1U CN201820513424U CN208107647U CN 208107647 U CN208107647 U CN 208107647U CN 201820513424 U CN201820513424 U CN 201820513424U CN 208107647 U CN208107647 U CN 2081076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filter
synchronous
feed inlet
pre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134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侯晓冬
冯健美
余小玲
吴伟烽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Fengtai Flu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ngtai Flu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ngtai Flu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ngtai Fluid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5134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76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76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76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mpress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主要包括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排气缓冲罐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对接连接;过滤器的出料口通过过滤器出料管接泄压罐的进料口,其中泄压罐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罐的出料口通过泄压罐出料管接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的进料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阀控制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送向,此时当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出料温度过高时,利用前置冷却器实现初步冷却,这样可以避免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整体采用双冷却器结构,即可实现前置冷却,又可以实现后置冷却,整体相对对设备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加安全。

Description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输送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原油输送装置不能实现原油和套管伴生气的混合输送其主要缺陷在于在套管伴生气的气体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采油泵气锁影响油田或气田的正常生产。近些年随着油气混输技术与装备的不断研究开发油气混输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采用油气混输技术可降低井口回压提高采油产量减少基建投资。传统的气液两相分离系统由分离器、输油泵、空压机以及两套独立的气液输送管线组成,其系统构成复杂,基建投资大,管理维护费用高。并且目前使用的多相混输泵主要有双螺杆泵、双螺杆混输泵 其主要是依靠两个螺杆型线的相互啮合形成封闭的工作容积对油、气进行增压和输送,当油气进口或者输送压力发生变化时,容易形成过压缩或者压缩不足,造成附加的功率损耗另外螺杆混输泵工作时气缸是静止的而转子是运动的,因此在转子与气缸之间就会形成较大的相对速度,其摩擦磨损大,不仅造成了功率浪费,也同时缩短了其工作寿命,同时油气出口的温度过高时容易造成混输泵过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主要包括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排气缓冲罐以及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对接连接,利用过滤器对油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器的出料口通过过滤器出料管接泄压罐的进料口,利用泄压罐实现初步泄压,其中泄压罐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罐的出料口通过泄压罐出料管接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的进料口,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的出料口分别接有后置冷却器输送管和混输泵出料管,其中混输泵出料管的出料端接排气缓冲罐的进料口,排气缓冲罐的出料端分别接有排气管和出油管;所述后置冷却器输送管的出料端接在后置冷却器的进料口,后置冷却器的出料口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与排气缓冲罐的进料口对接连接,且连通管上串联接入有连通输送泵,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输出的物料若温度过高时可以利用后置冷却器输送管冷却后再送入排气缓冲罐中,此时可以降低物料温度,减少对排气缓冲罐的内压;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之间设有前置冷却器,其中前置冷却器的进出端分别接有前置冷却器输送管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其中前置冷却器输送管的进料端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的出料端分别接入井口油气输送管和过滤器的进料端,且前置冷却器输送管的进料端与井口油气输送管的相交位置安装有三通阀,通过三通阀控制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送向,此时当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出料温度过高时,利用前置冷却器实现初步冷却,这样可以避免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整体采用双冷却器结构,即可实现前置冷却,又可以实现后置冷却,整体相对对设备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加安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井口油气输送管、过滤器出料管、后置冷却器输送管和混输泵出料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和出油管上也安装有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冷却器和后置冷却器均采用翅片风冷式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通管上也安装有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三通阀控制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送向,此时当井口油气输送管的输出料温度过高时,利用前置冷却器实现初步冷却,这样可以避免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整体采用双冷却器结构,即可实现前置冷却,又可以实现后置冷却,整体相对对设备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加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口油气输送管、2-过滤器、3-前置冷却器输送管、4-前置冷却器、5-前置冷却器输出管、6-过滤器出料管、7-泄压罐、8-泄压罐出料管、9-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10-后置冷却器输送管、11-混输泵出料管、12-排气缓冲罐、13-后置冷却器、14-排气管、15-出油管、16-连通输送泵、17-连通管、18-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主要包括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排气缓冲罐12以及过滤器2,所述过滤器2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1对接连接,利用过滤器2对油气中的残渣进行过滤;过滤器2的出料口通过过滤器出料管6接泄压罐7的进料口,利用泄压罐7实现初步泄压,其中泄压罐7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罐7的出料口通过泄压罐出料管8接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的进料口,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的出料口分别接有后置冷却器输送管10和混输泵出料管11,其中混输泵出料管11的出料端接排气缓冲罐12的进料口,排气缓冲罐12的出料端分别接有排气管14和出油管15;所述后置冷却器输送管10的出料端接在后置冷却器13的进料口,后置冷却器13的出料口接有连通管17,连通管17与排气缓冲罐12的进料口对接连接,且连通管17上串联接入有连通输送泵16,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输出的物料若温度过高时可以利用后置冷却器输送管10冷却后再送入排气缓冲罐12中,此时可以降低物料温度,减少对排气缓冲罐12的内压;所述过滤器2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1之间设有前置冷却器4,其中前置冷却器4的进出端分别接有前置冷却器输送管3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5,其中前置冷却器输送管3的进料端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5的出料端分别接入井口油气输送管1和过滤器2的进料端,且前置冷却器输送管3的进料端与井口油气输送管1的相交位置安装有三通阀,通过三通阀控制井口油气输送管1的输送向,此时当井口油气输送管1的输出料温度过高时,利用前置冷却器4实现初步冷却,这样可以避免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整体采用双冷却器结构,即可实现前置冷却,又可以实现后置冷却,整体相对对设备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加安全。
所述井口油气输送管1、过滤器出料管6、后置冷却器输送管10和混输泵出料管11上均安装有阀门18。
所述排气管14和出油管15上也安装有阀门18。
所述前置冷却器4和后置冷却器13均采用翅片风冷式结构。
所述连通管17上也安装有阀门1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三通阀控制井口油气输送管1的输送向,此时当井口油气输送管1的输出料温度过高时,利用前置冷却器4实现初步冷却,这样可以避免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9在过高的温度下运行,整体采用双冷却器结构,即可实现前置冷却,又可以实现后置冷却,整体相对对设备的保护更加全面,更加安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主要包括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排气缓冲罐以及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对接连接;过滤器的出料口通过过滤器出料管接泄压罐的进料口,其中泄压罐上设有泄压阀;所述泄压罐的出料口通过泄压罐出料管接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的进料口,同步回转多相混输泵的出料口分别接有后置冷却器输送管和混输泵出料管,其中混输泵出料管的出料端接排气缓冲罐的进料口,排气缓冲罐的出料端分别接有排气管和出油管;所述后置冷却器输送管的出料端接在后置冷却器的进料口,后置冷却器的出料口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与排气缓冲罐的进料口对接连接,且连通管上串联接入有连通输送泵;所述过滤器的进料口与井口油气输送管之间设有前置冷却器,其中前置冷却器的进出端分别接有前置冷却器输送管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其中前置冷却器输送管的进料端和前置冷却器输出管的出料端分别接入井口油气输送管和过滤器的进料端,且前置冷却器输送管的进料端与井口油气输送管的相交位置安装有三通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井口油气输送管、过滤器出料管、后置冷却器输送管和混输泵出料管上均安装有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和出油管上也安装有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冷却器和后置冷却器均采用翅片风冷式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上也安装有阀门。
CN201820513424.1U 2018-04-12 2018-04-12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Active CN2081076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3424.1U CN208107647U (zh) 2018-04-12 2018-04-12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13424.1U CN208107647U (zh) 2018-04-12 2018-04-12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7647U true CN208107647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214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13424.1U Active CN208107647U (zh) 2018-04-12 2018-04-12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764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214A (zh) * 2019-03-08 2019-06-07 江苏丰泰流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54214A (zh) * 2019-03-08 2019-06-07 江苏丰泰流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11345U (zh) 一种同步回转油气混输装置
CN208107647U (zh) 同步回转油气混合输送设备
CN101915074A (zh) 一种油田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和工艺
CN104564686B (zh) 压缩机及其供油方法
CN203463092U (zh) 一种工厂化规模压裂带自增压灌注的新型管汇车/撬
CN208222082U (zh) 单螺杆同步回转混输一体化集成装置
CN109854214A (zh) 一种同步回转排水采气装置
CN204729148U (zh) 一种油气分离系统及汽车
CN110761746A (zh) 一种气井排液方法以及装置
CN216643816U (zh) 一种负压引流气液混输系统
CN211230410U (zh) 一种天然气井口抽气增压装置
CN201714356U (zh) 一种油田油井套管气回收装置
CN209370058U (zh) 滑片式空气压缩机油分罐油分回油系统
CN104234672A (zh) 天燃气气井的压缩机抽采系统
CN110761752B (zh) 一种天然气井口抽气增压方法以及装置
CN208294757U (zh) 高气液比多相混输增压装置
CN211423948U (zh) 新型油气润滑系统
CN209245711U (zh) 一种低压燃气供气装置
CN205895593U (zh) 一种两级压缩的螺杆压缩机
CN207778022U (zh) 一种高气油比区块油气输送装置
CN207024669U (zh) 一种减压塔顶蒸汽抽真空装置
CN207437043U (zh) 降粘装置和采油系统
CN110748794A (zh) 一种油气混输方法以及装置
CN101122223B (zh) 海上平台富余天然气回注系统
CN215633775U (zh) 喷油螺杆空压机可调式回油节能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