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105234U -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105234U
CN208105234U CN201820593726.4U CN201820593726U CN208105234U CN 208105234 U CN208105234 U CN 208105234U CN 201820593726 U CN201820593726 U CN 201820593726U CN 208105234 U CN208105234 U CN 208105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r
soft soil
pipe
pipe shaft
concre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593726.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炳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Yanche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820593726.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105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105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105234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施工设备领域,提供了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该软土地基加固管包括多个管桩,管桩包括管尖、管身以及管帽,管身的两端分别与管尖和管帽连接,管身内设置有钢筋组件,钢筋组件包括固定杆、水平件和竖直件,竖直件呈圆环状且与管身同轴设置,水平件包括垂直交叉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交叉处与固定杆连接,第一杆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的内壁连接,第二杆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的内壁连接。通过改进管身的结构,极大的增强了管身的内部和外部的承载力,有效加固了软土地基,便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各种施工。此外,该地基加强结构,其能够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有利于在该地基上进行施工。

Description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施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在软土地基上要建造大量的建筑工程、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软土地基的地段具有孔隙比大、含水率高、沉降大等特点,该软土地基不适宜建造道路工程、水利工程等,需对软土地基加固后在施工。当前软土地基主要通过预压法、换填法、水泥搅拌桩法等进行加固,但这些结构的加固存在施工周期长、加固深度浅、承载力较小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例如包括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能够插设于软土内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效果好,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一种地基加强结构,其能够加强地基的承载力。
为了实现上述至少一种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包括多个管桩,管桩包括管尖、管身以及管帽,管身的两端分别与管尖和管帽连接,管身内设置有钢筋组件,钢筋组件包括固定杆、水平件和竖直件,竖直件呈圆环状且与管身同轴设置,水平件包括垂直交叉的第一杆和第二杆,第一杆和第二杆的交叉处与固定杆连接,第一杆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的内壁连接,第二杆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的内壁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钢筋组件还包括连接环,第一杆和第二杆通过连接环与固定杆连接,连接环内设置有内螺纹,固定杆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杆设置有第一倒刺,第一倒刺的一端与第一杆连接,第一倒刺的另一端沿着靠近固定杆且远离第一杆的方向倾斜延伸。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第二杆设置有第二倒刺,第二倒刺的一端与第二杆连接,第二倒刺的另一端沿着远离固定杆且远离第二杆的方向倾斜延伸。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竖直件为多个且沿固定杆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水平件也为多个且对应于竖直件分布。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管身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的一端与管身的外壁连接,加强筋的另一端沿着远离管身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多个管帽通过连接梁连接,连接梁的顶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管桩内浇灌有混凝土,混凝土填充于钢筋组件的间隙内形成混凝土层。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上述管尖为圆柱形。
一种地基加强结构,其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加固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例如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通过将软土地基加固管的管桩插设于软土地基内,在管尖和管身全部插入软土地基后,通过向管桩的管身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能够与管身内的竖直件、水平件以及固定杆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强了管身的承载力。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管帽与管身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改进管身的结构,极大的增强了管身的内部和外部的承载力,软土地基加固管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有效加固了软土地基,便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各种施工。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基加强结构,其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加固管,其能够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有利于在该地基上进行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的管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的管桩内浇筑混凝土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的管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软土地基加固管;101-管桩;102-连接梁;110-管尖;120-管身;121-钢筋组件;122-固定杆;123-水平件;124-第一杆;1241-第一倒刺;125-第二杆;1251-第二倒刺;126-竖直件;127-连接环;128-加强筋;130-管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100,其包括多个管桩101和连接梁102。管桩101能够插设于软土地基内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加固效果好,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管桩101的具体结构请结合请参阅图2和图3。
管桩101包括管尖110、管身120以及管帽130,管身120的两端分别与管尖110和管帽130连接。
其中,管尖110大致为圆锥形,用于插设于软土地基内,圆锥形的结构有利于插入软土地基。
管身120大致为空心圆柱状,管尖110与管身120连接,管尖110与管身120一并插入软土地基内,当插入地基后,可向管身120内浇灌混凝土以增强管身120与软土地基的紧密性。
本实施例中,管身120内设置有钢筋组件121,管桩101内浇灌有混凝土,混凝土填充于钢筋组件121的间隙内形成混凝土层(如图3所示),有利于增加管身120的承载力,进而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钢筋组件121包括固定杆122、水平件123和竖直件126,竖直件126呈圆环状且与管身120同轴设置,水平件123包括垂直交叉的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的交叉处与固定杆122连接,第一杆124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126的内壁连接,第二杆125的两端分别与竖直件126的内壁连接。
固定杆122的端部连接至管身120的底部,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垂直交叉连接形成“十”字形,换而言之,固定杆122作为竖直件126的轴线,而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作为竖直件126的两条直径。本实施例中,上述竖直件126为多个且沿固定杆122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水平件123也为多个且对应于竖直件126分布。多个竖直件126和多个水平件123形成交错的钢筋结构,有利于提升管身120的承载力。
进一步地,请结合参阅图2和图4,钢筋组件121还包括连接环127,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通过连接环127与固定杆122连接。连接环127内设置有内螺纹,固定杆122设置有与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分别连接至连接环127的外圈上,竖直件126连接至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远离连接环127的一端,竖直件126、第一杆124、第二杆125以及连接环127形成一整体,而连接环127的内圈通过螺纹与固定杆122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连接环127,实现将多个竖直件126和多个水平件123分别固定至固定杆122的不同位置。
为了进一步增强管身120的承载力,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杆124设置有第一倒刺1241,第一倒刺1241的一端与第一杆124连接,第一倒刺1241的另一端沿着靠近固定杆122且远离第一杆124的方向倾斜延伸。第二杆125设置有第二倒刺1251,第二倒刺1251的一端与第二杆125连接,第二倒刺1251的另一端沿着远离固定杆122且远离第二杆125的方向倾斜延伸。
本实施例中,通过分别在第一杆124和第二杆125上设置朝向不同的第一倒刺1241和第二倒刺1251,能够增强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同时全方位的增强承载力,使得钢筋组件121不仅仅距离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承载力,同时其他方向也具有支撑,有利于提高承载力。
此外,在管身120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128,加强筋128的一端与管身120的外壁连接,加强筋128的另一端沿着远离管身120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不仅仅在管身120内增加管身120与混凝土的接触,同时还在管身120的外侧设置倾斜向上的加强筋128,加强筋128与管身120连接的一侧形成锥形,便于插设于软土地基内,而加强筋128与管身120之间的间隙,在加强筋128与管身120插入软土地基时,周围的软土会填充于加强筋128和管身120之间的间隙内,此时加强筋128和管身120被牢固的嵌设于软土地基内,加固性能更优。
多个管帽130通过连接梁102连接,连接梁102的顶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图未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的设置便于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的表面进行施工,施工方便,并且底部的软土地基加固管100能够加大的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
软土地基加固管100的工作原理是:将软土地基加固管100的管桩101插设于软土地基内,管桩101的管尖110呈圆锥形,有利于管桩101的插入,在管尖110和管身120全部插入软土地基后,通过向管桩101的管身120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能够与管身120内的竖直件126、水平件123以及固定杆122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强了管身120的承载力,而管身120外侧的加强筋128能够增加管身120与外侧软土的连接牢固性,进而增强管身120的稳定性。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管帽130与管身120连接,紧着将管帽130连接至连接梁102上,在连接梁102上设置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的设置便于在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的表面进行施工,施工方便,并且底部的软土地基加固管100能够加大的增加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本实施例中,通过改进管身120的结构,极大的增强了管身120的内部和外部的承载力,软土地基加固管100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有效加固了软土地基,便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各种施工。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地基加强结构,其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加固管100,其能够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有利于在该地基上进行施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软土地基加固管100通过将软土地基加固管100的管桩101插设于软土地基内,在管尖110和管身120全部插入软土地基后,通过向管桩101的管身120浇筑混凝土,混凝土能够与管身120内的竖直件126、水平件123以及固定杆122形成钢筋混凝土,从而增强了管身120的承载力。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管帽130与管身120连接。本实施例中,通过改进管身120的结构,极大的增强了管身120的内部和外部的承载力,软土地基加固管100安装方便,结构稳定,有效加固了软土地基,便于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各种施工。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基加强结构,其包括上述软土地基加固管100,其能够加强地基的承载力,有利于在该地基上进行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多个管桩,所述管桩包括管尖、管身以及管帽,所述管身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管尖和所述管帽连接,所述管身内设置有钢筋组件,所述钢筋组件包括固定杆、水平件和竖直件,所述竖直件呈圆环状且与所述管身同轴设置,所述水平件包括垂直交叉的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的交叉处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第一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件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竖直件的内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组件还包括连接环,所述第一杆和所述第二杆通过所述连接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所述连接环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固定杆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设置有第一倒刺,所述第一倒刺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杆连接,所述第一倒刺的另一端沿着靠近所述固定杆且远离所述第一杆的方向倾斜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杆设置有第二倒刺,所述第二倒刺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杆连接,所述第二倒刺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固定杆且远离所述第二杆的方向倾斜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件为多个且沿所述固定杆的轴向方向均匀分布,所述水平件也为多个且对应于所述竖直件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身的外侧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管身的外壁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另一端沿着远离所述管身的方向向上倾斜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管帽通过连接梁连接,所述连接梁的顶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的施工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桩内浇灌有混凝土,所述混凝土填充于所述钢筋组件的间隙内形成混凝土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尖为圆柱形。
10.一种地基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软土地基加固管。
CN201820593726.4U 2018-04-23 2018-04-23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5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3726.4U CN208105234U (zh) 2018-04-23 2018-04-23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593726.4U CN208105234U (zh) 2018-04-23 2018-04-23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105234U true CN208105234U (zh) 2018-11-16

Family

ID=641166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93726.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105234U (zh) 2018-04-23 2018-04-23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10523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545A (zh) * 2020-08-10 2020-11-20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内贴frp木桩挤密地基土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962545A (zh) * 2020-08-10 2020-11-20 南京市园林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内贴frp木桩挤密地基土的软弱地基处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46205U (zh) 一种用于边坡治理的锯齿锚式微型钢管混凝土桩
CN107435335A (zh) 基坑围护顶圈梁上砖砌挡土墙钢筋桁架加固系统及方法
CN108894233A (zh) 一种基坑带锚固墙的锚杆支护结构
CN208105300U (zh) 滩涂软土地基桩网结构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N208105234U (zh) 软土地基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N208777295U (zh) 滩涂软基加固结构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N101942830A (zh) 带有芯桩的组合型水泥土桩及其施工方法和施工设备
CN207436045U (zh) 一种预制钢管空心桩
CN105002895B (zh) 插入有预制型材的多钻杆水泥土搅拌桩
CN208152008U (zh) 软土地基排水加固管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N103938610B (zh) 一种加固软弱地基的变截面加筋碎石桩的施工桩管及工艺
CN208717938U (zh) 采用螺旋锚的通讯铁塔基础
CN217028329U (zh) 一种抗风防倒混凝土电线杆
CN214993788U (zh) 一种装配式水泥土复合桩
CN206928259U (zh) 砖墙与岩石洞洞壁连接结构
CN205530324U (zh) 冷弯薄壁型钢微型桩
CN208777296U (zh) 滩涂加固桩以及地基加强结构
CN204662422U (zh) 由三根呈三角形分布的桩体相互贴合而成的梅花形钻孔桩
CN206034421U (zh) 钢筋混凝土桩
CN107338788A (zh) 一种三角梅花形混凝土桩
CN209816835U (zh) 一种建筑沉管用扩底桩
CN207193949U (zh) 一种方便施工的预应力管桩
CN207846656U (zh) 一种装配式竖向构件与基础的强连接构造
CN208933975U (zh) 一种大直径钢管抗滑桩及桩顶联系结构
CN221052652U (zh) 一种建筑加固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16

Termination date: 201904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